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应用

来源:哗拓教育
Kechengyujiaoxue课程与教学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应用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实验高中 陈 迪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也是高考命题的新趋势。自2013年以来启动的高中课程改革和修订后的高中历史课标,更是提出了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的教学理念。而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人才。史料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提高学生的实证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已被教学实践证明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史料教学 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一、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当今历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史料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高中历史教学中几乎每节历史课都会涉及史料教学,史料教学运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改革将其作为一种重要能力考查目标,并且对于文科生来说,他们面对的是高考,而高考历史试卷中越来越呈现“无材料不成题”的趋势。2018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高考大纲里再次强调历史高考“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试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穿,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这些都说明了史料分析在高考试卷中会越来越重要。所以从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和学生的自身发展以及面对高考的角度看,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史料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高中生学习历史

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史料处理能力很弱,甚至是遇到文言文材料有的学生根本就读不懂,有的根本无法利用史料来解决问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受影响。因此在新课改和新高考理念的指引下,历史教师应注重史料教学,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史料教学策略

(一)教师如何选取史料翦伯赞先生在《史料与史学》中将史料分为考古学上的史料与文献学上的史料,大多数学者将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图像史料和声音史料。虽然历史学家对史料的划分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史料的类型是多样的。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中,一般只使用文字和图表史料,史料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课堂形式僵化乏味,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从多角度入手(如文字史料、非文字史料,一手史料,二手史料),精选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史料、甚至是观点相左的史料;在甄选材料时要注意保证史料的完整性,并注明出处。选取的史料要尽力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同时要区分史料的真与伪,在选用材料上尽量使用客观真实的事实性史料即第一手史料,鉴别史与实。这也就要求专业教师在平时教学的同时不断学习,了解一些相关的前沿学术研究成果,注重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从而有效借助史料设置情境与问题,培育学生史学观。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聂幼犁教授提出在“过程”中培育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培育科学的历史观不但是历史课程的基本目标,而且还体现了历史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最终目标,足见其重要性。在历史教

学中,立足于史料问题设计有效培育学生的历史观,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途径。如我们在讲“洋务运动”时,从不同角度选取五则材料:洋务运动创办的背景、洋务运动的过程、分析评价、创办者的观点、反对者的言论。这样学生可以产生思维冲突,进而促进自身的思考。这些做法旨在创设情境,考查和引导学生确定判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史料分析史料时让学生了解史料相对应的历史背景,进而能对史料全面解释,鼓励学生学会甄别史料;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史料,进一步提取史料的关键信息,学会历史分析,厘清史料中关键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教材中与此史料相关的基础史实,进一步查阅与其相关的史料,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分析和判断史料的真伪与有效性;获取有价值的关键信息,得出史料要反映的核心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认读史料的能力,掌握阅读史料的方法和技巧。

三、史料教学模式带来的实际效果(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史料教学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得以转变和提高,进一步对史料教学的内涵和本质有了更深的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获得提升,教学理念和行为进一步得到转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显著。

教师的教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史料教学模式的小课题研究,促进了我校历史教师队伍业务能力的整体提升,增强了课题组成员的课题意识,同时历史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高二年级组的教师先后都在市区开展了史料教学模式示范课。(二)提高了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史料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

51

2019.10(中)课程与教学Kechengyujiaoxue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性教学研究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八中学 仇春艳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索性教学,必须要将学生摆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运用探索性题型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采用探索性教学实现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本文基于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分析了如何将探索性教学应用到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和个人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探索性学习 创新策略

掌握“求真、求证、求智”三原则,精准地解读史实概念,正确地把握历史脉络,能科学地分析历史的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的长河与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找出历史规律,总结出科学结论。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获得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认识社会的能力。通过日常教学和自我积累,进一步获得相关历史知识,具备学科能力、历史意识以及情感道德价值观。学生通过史料学习,掌握史事之间的联系,潜移默化地理解和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历史思维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学会从历史发展规律角度认同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养成了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念和态度,为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基础。

四、结语史料教学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史料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和手段也不能一成不变。根据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生素养发展本

探索性教学的本质,是要在教学中创建优良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参与到数学问题解决的活动中,让学生在问题探索和解决中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打破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格局,积极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探索性教学的应用,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分类实施探索性问题,注重对探索性问题的训练和解法

引导,创建优良的问题情境和相应的学习模式,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可以考查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进而解决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初中数学教学应用探索性教学的意义

现代化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教师需要逐步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积极与现代化教育接轨,运用新型教育理念、现代化教学方法等,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建立新型教学模式,

究中国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位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对于“培养什

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更深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积累经验、吸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如何培养出德智

取教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总之,高中历史教师在高中历史接班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

教学实践中,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代新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能立

应科学合理地应用史料教学模式。史足新时代、把握新形势,切实增强忧

料教学的策略不仅立足于基础性,充患意识,强化使命担当。在高中历史

课堂上要勇于创新,不断地实践探索,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功能,更要达到高

阶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使命多渠道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帮助

担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建学生解决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除

设中来,最终完成历史学科教学“立了课堂上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

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学生的正实生活、家庭经历、社会生活中发生

确价值观念和历史品格。的与历史相关的一些问题,如倾听老

一辈革命家的亲身回忆、观看反映时

参考文献:代变迁的纪录片、游览祖国的名胜古

[1]何成刚,彭禹,沈为慧,迹;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调查,如

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分析节日风俗的来源、某一国际热点

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事件中与中国相关的问题;涉猎前沿

2010.的学术和理论,适当引入历史学术研

[2]张静.历史学习方略[M].北京:究中相关史料反映的问题,引导学生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在历史学习中养成发散性思维,提高

[3]杨文仁.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华民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中族作为具有5000多年文明的大国,我

学教学参考,2018(07).们有过古代的辉煌、近代的屈辱、现

[4]赵琴.优化课堂史料教学 培代的崛起,当代中国是近现代中国的

养学科核心素养[J].长江丛刊,2018延续和发展。新时代我们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33).▍

2019.10(中)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