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用乒乓球训练计划【范本模板】

来源:哗拓教育
实用乒乓球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

1. 横拍握拍法:

握拍松紧适度,太紧动作容易僵硬,不利于发力和接发小球;太松不利于固定拍型,影响击球稳定性。

2. 球感练习:

1) 球台抓球:建立手对球的感觉;

2) 拍接球:向地面拍接乒乓球,熟悉球的弹性和建立手对球的感觉 3) 托球:控制球的能力,原地托球及移动中托球(绕着球台走) 4) 颠球:体会球的弹性、重量在手上的感觉 5) 台上推球

3. 乒乓小知识:球拍介绍、乒乓球介绍。

比赛用球有白色、黄色、彩色三种,以前直径为38毫米,2000年10月以后改为40毫米,重量2。7克,其弹跳性能在标准用台上30厘米高自由落体,弹跳高度大约23厘米; 4。球性练习:抛球

1) 低抛(球放在非持拍手掌心内,手不要过于蜷着);

2) 高抛(手稍稍向下沈一下,但不低于台面,发力时要猛).抛球的目的是为了发好球,

抛球时手掌要在乒乓球台面之上,端线以外,抛球高度必须超过16厘米,抛球要尽量垂直。低抛时发力要柔,高抛时发力要猛。 5.球感练习——拨、攻。

1) 反手拨球:横板反手拨球的时机是在球反弹的上升期还没有弹跳到最高点拨球最

好,借来球的反弹力向右前方拨压;

2) 横板正手攻球:横板正手攻球是在来球跳至上升期时,借助来球的反弹力还击,攻

球的中上部; 6。乒乓小知识:

球台标准尺寸:台长2。74米,台宽1.525米,台高0.76米,网宽1。83米,网高0.1525米。

7。基本步法 (1) 侧跳步:

向左侧跳的时候,蹬地脚是右脚,向右侧跳的时候,蹬地脚是左脚,侧跳的时候,步幅要稍大一些。

(2) 并步跳

并步跳比侧跳步的步幅要小一些,并步跳的方向不仅可以向左向右,还可以向斜前方,斜后方。

(3) 碎滑步:

碎滑步的步幅要小,跟进要快,身体重心保持平稳,起伏不大,可以向左向右,斜前方,斜后方滑动。

(4) 交叉步:

向左前交叉时,右脚在左脚前横跨一步,后交叉时,右脚在左脚后横跨一步,髋部要随步伐灵活转动

8。乒乓小知识:击球部位与拍面角度.

1

以时钟12-6点表示:上部12点,中部3点,下部6点 9。平击发斜线球:平击发球是一般上旋,一般速度的发球. (1)横板正手平击发斜线球:

在右手持拍的情况下,正手平击发球时,左脚稍前,右脚稍后,向身体的右后方引拍,当抛起的球回落到比球网稍高时,向左前上方挥拍迎球,击球的中上部,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中间偏后的位置。

(2)横板反手平击发斜线球:

横板反手平击发球的时候,右脚稍前,左脚稍后,或两脚平行,向身体的左后侧方引拍,当抛起的球回落到比球网稍高时,向右前上方挥拍迎球,击球的中上部,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中间偏后的位置。

(2)平击发直线球:要多向前用力 10.近台正手位攻球:

(1)基本站位姿势、原地步法和重心移动:

重心移动的要领:重心由右脚移向左脚,右脚内扣,左脚外旋,腰髋配合转动。当重心由左脚移向右脚时,左脚内扣,右脚外旋,同样地要配合腰髋转动。

(2)正手攻球:

动作要领: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离台约50厘米,手臂自然放松,保持一定弯度,不要小于90度大于120度,拍面稍前倾(约80度),随着身体向右移动,手臂向身体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跳到高点期时,手臂迅速向左前上方挥动(肘部不要夹得太紧,手臂要呈半圆形挥动),击球的中上部,同时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击完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11.乒乓小知识:击球时间。

(上升前期,上升后期,高点期,下降前期,下降后期) 12。近台侧身位攻球 (1)正手侧身斜线攻球: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保持侧向位置,把身体让开,手臂向前发力为主,直拍近台正手侧身斜线攻球一定要注意身体的侧向位置和发力方向,拍面稍前倾,在来球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一定要注意站位与发力方向;

(2)横拍正手侧身直线攻球 13。多球强化练习正手攻球:

(1)正手攻球的总体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常常借用对方来球的力量进行回击;

(2)乒乓球技术都是经过勤学苦练得来的,一个优秀的乒乓球选手,每天近台攻球的练习量大约要5,000板,多球练习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练习的密度和强度,每分钟可达30至45次,要注意逐步提高步法和手法的协调程度,体会发力击球的感觉,供球者要逐渐提高攻球的难度和仿真程度;

(3)初学者在高点期攻球,击球难度较小,可保证击球的命中率,达到一定程度后,可练习在来球的上升期攻球,它比在高点期攻球难度要大,但速度更快,更主动.

14.乒乓小知识:站位

1) 近 台30--50厘米:适宜快攻打法; 2) 中近台50——70厘米:适宜快弧打法; 3) 中远台70—100厘米:适宜削攻打法; 4) 远台100厘米以外

2

15.中台正手位攻球:

要领:站位离球台约1米,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手臂自然弯曲,拍面接近垂直,腰髋向右转动,手臂引拍至身体的右后方,在来球得下降前期击球的中部,以击打为主,略带向上摩擦,上臂带动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挥动,腰髋向左转动,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击完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重心转动要大,用力要明显;

16。乒乓小知识:击球力量

击球动作幅度越大,击球力量也就越大,用腰腿配合发力击球,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挥拍速度,在挥拍速度达到最快时击球,击球时机过早或过晚,击球力量都不大,我们常说的增加爆发力,就是指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快的速度,在球拍触球的瞬间,以最快的速度击球;

17.中台正手侧身位攻球; (1)要领: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基本保持侧向,手臂自然弯曲,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下降前期击球中部,以向前发力为主。(来球落点本方球台中部稍后,上旋或不转,逆斜线球).

(2)中台正手攻球的总体特点:

离台稍远,动作较大,力量较重,以自己发力为主。 18。乒乓球知识:

乒乓球动作技巧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泛化阶段,动作比较粗糙,伴有多余动作.第二个阶段是分化阶段,动作逐渐准确,且比较自如.第三个阶段是自动化阶段,已经形成了熟练的技巧。

因此我们要熟记动作要领,刻苦练习,循序渐进,尽快地经过这三个阶段,逐渐形成动力定型。

19。横板反手快拨:

两脚平行开立(脚跟稍提起),大约与肩同宽,身体站位离球台约40厘米,将球拍引至腹前偏左的位置,拍面稍前倾,手腕也要稍内曲,在来球的上升期时,击球的中上部,借助来球的反弹力,前臂手腕迅速前伸外展,向左前上方发力,快拨来球,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20。乒乓小知识:如何减力

乒乓球多以发力为主。如何减力是长短球结合的关键,减力就是在接触球的瞬间将球拍稍微后收,缓冲球撞拍的力量,达到台内短球的效果。

21。乒乓小知识:侧旋球。

从上往下看,顺时针方向旋转为左侧旋球,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右侧旋球。 22、横板反手攻球

要领:站位大约离台50厘米,右脚稍前,身体向左偏斜,向左后引拍,略收腹可以增加引拍幅度,拍面稍前倾,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击球时以前臂发力为主,上臂辅助发力,手腕控制好板型,向右前上方发力击球,同时要借助一定的腰腿力量,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23.乒乓小知识:转与不转的区别。

每秒20转以上为转球,低于每秒20转为不转球 发下旋球:每秒60-70转, 24、横板正手位发下旋球 (主要在双打中使用)

3

要领:左脚在前,身体稍向右偏斜,当球抛起时,持拍手向右后上方引拍,当球回落至网高时,前臂迅速向左前下方挥动,击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手腕由外展至内收,在接触球的瞬间要加速内收和曲腕;

25、横板侧身位下旋发球

要领:与横板正手位发下旋球基本相同,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当球抛起时,持拍手向右后上方引拍,当球回落至网高时,前臂迅速向左前下方挥动,击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横板手腕由外展至内收,所不同的是身体的侧向位置比正手位置角度更大。

26、横板正手位发不转球:

要领: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向右偏斜,推击球的中部,随后做出向底部摩擦的假动作,做到与下旋发球尽可能的相似以迷惑对手,在不转发球时,我们用球拍撞击球的瞬间,手腕要有一种震动的感觉;

27、横板侧身位发不转球:

要领:与横板正手位发不转球基本上是一样,只是身体站位的侧向角度更大,另外,在练习不转发球时一定要和发下旋球结合起来,做到相似的动作既能发不转球也能发下旋球,发不转球时撞击之后,做出摩擦的假动作,发下旋球时,摩擦之后做出撞击的假动作.以迷惑对手争取主动,获得先机。

28、基本步法—-单步

单步的动作是以一脚的前脚掌为轴,另一脚向前后或左右移动一步,移动范围比较小,一般常在来球离身体比较近的情况下使用。

29、横板反手慢搓斜线:

搓球是对付台内短球的一项重要技术。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球拍适当后引,拍面后仰,向右前下方用力,在来球下降前期或高点期,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在击球的过程中,手腕略有摆动,以增强搓球的下旋力,搓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30、乒乓小知识: 增强旋转的方法:

1)球拍切球要薄一些,只要不打滑,切得越薄就越转,经验告诉我们,转球不响,响球不转。

2)击球的力量要大,只要击球的力量不通过球心,那么力量越大球就越转。 31、横板反手慢搓直线:

要领:与横板搓斜线基本相同,只是用力方向不同。 32、正手慢搓斜线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的侧向位置要大于反手慢搓,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后仰,向左前下方用力,在来球下降前期或高点期,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手腕相对固定,注意身体侧向和用力方向。

33、反手快搓斜线

要领:与直板反手慢搓斜线动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击球的时期,反手快搓斜线是在来球的上升期,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所谓快搓是指击球点较早,而不是突然用力,手臂要保持适当平缓。保持接球的节奏感。 快搓比慢搓出手早,回球快,慢搓出手晚,回球较转,慢搓以转取胜,快搓以快取胜. 34、反手快搓直线

4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重心适当提高,上体略前迎,球拍适当后引,在来球的上升期,向前下方用力,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35、正手快搓斜线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身体重心适当提高,上体略前迎,球拍适当后引,拍面稍后仰,在来球的上升期,球拍面对斜前方,向左前下方用力,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36、正手快搓直线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身体重心适当提高,上体略前迎,球拍适当后引,拍面稍后仰,在来球的上升期,球拍面对正前方,向前下方用力,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37、反手搓不转球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左脚稍前,向身前引拍,拍面稍后仰,在来球的高点期撞击球的中部,最后向前做出摩擦的假动作。

38、乒乓小知识

长球和短球:长球是靠近端线的球,短球是靠近球网的球,也就是一跳不出台的球. 39、反手快摆直线。

1)快摆技术也叫摆短,能够抑制对手的进攻.

2)要领:身体靠近球台,身体重心适当提高,身体迎前,球拍略后仰,伸臂迎球,当球在上升前期时,接触球的中下部,直接向前下方发力,球拍保持半横状。

40、反手快摆中路 注意调整步伐 41、反手快摆斜线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重心升高,身体迎前,球拍略后仰,伸臂迎球,当球在上升前期时,接触球的中下部,在摆斜线的时候,球拍变向右前方,向右前下方发力。最好的落点是第二跳从球台侧面出台;

42、横板正手快摆直线

要领:站位近台,重心稍提起,上体前迎,手臂前伸,球拍稍后仰,拍面正对前方,及时调整站位,在来球的上升期,接触球的中下部,向正前下方倾板。

43、横板正手快摆中路 要领:注意拍面方向 44、横板正手快摆斜线

要领:站位近台,身体重心稍提起,上体前迎,手臂前伸,球拍稍后仰,拍面向对方正手,调整好击球站位,在来球的上升前期,触球的中下部,向左斜前下方倾板。

45、乒乓小知识 :搓侧旋球 46、正手横板搓撇

要领:侧身站位,靠近球台,左脚在前,重心升高,球拍外展,球拍由右后向左前下方挥摆,在来球的上升期,接触球的中部偏下的位置,向左前下方发力搓撇,这样搓撇出的球就是左侧下旋球。

47、手位拉斜线或直线球

(1)、特点:类似于正胶小上旋,动作小速度快,先撞击然后再给点摩擦,旋转强度和威力不同于弧圈球;

5

(2)、要领: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站位大约离球台60厘米,向后下方引拍(引拍不要过大),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下部,手臂向左前上方(斜线)或前上方(直线)加速挥动,(在接触球的瞬间手腕由外展稍内收,容易控制球的弧线),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

48、乒乓小知识: 什么叫上旋球

对击球者来说,旋转方向向前旋转的球就是上旋球 49、横板正手侧身拉球 50、横板正手位挑斜线球:

(1)、特点:动作小,球速快,回球带有突然性,熟练掌握这项技术可以在实战中先上手,争取主动。

(2)、动作要领:站位靠近球台,右脚向前迈一步伸向台下,手臂迎前,伸入台内,在来球的高点期,球拍面对斜前方, 手臂向左前上方挥动。如果来球是下旋球,接触球的中部偏下,稍加磨擦。如果来球是上旋球,接触球的中部偏上,多用击打动作,保持球的速度.

51、横板正手位挑直线球

动作要领:右方大角度来球时,上右脚,手臂弯曲迎前,伸向台内,当来球下旋时,在高点期击球中下部,前臂手腕向前上方发力抹打,来球上旋时,拍面稍前倾,击球中上部,手臂多向前发力。

52、横板侧身位正手挑球:

(1)、挑斜线球的动作要领是:先上左脚,右脚跟进,位置合适时只上右脚,在来球的高点期,球拍面对斜前方,手臂向右上方挥动,如果来球是下旋球,接触球的中部偏下,稍加摩擦,如果来球是上旋球,接球的中部偏上,多用击打动作,保持球的速度.

(2)、挑直线球的要领是与斜线基本相同,只是手臂向前上方挥动。

运动员在侧身位用正手挑球,是为了发力和争取主动,在战术上,它符合尽快上手主动进攻的要求。

53、横板反手挑短球

(1)、挑斜线球的动作要领是:在来球角度大时,可以上左脚到位,当来球角度相对不大时,可以上右脚到位,站位时,身体离球台较近,上体贴近球台,前臂迎球,伸进台内,击球的高点期,击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中下部,击上旋球时,拍面稍前倾,击球中上部,由后向前发力,手腕右转,

(2)、挑直线球的要领是与斜线基本相同,手腕由内曲至外展,球拍面对正前方,由后向前发力。

54、横板正手位突击下旋球:

(1)特点:球速快,动作小,击球带有突然性。由于下旋球来球前进力不大,突击下旋球要靠主动发力,它是快攻打法的重要技术之一,是对付下旋球的主要得分手段。

(2)要领:突击斜线球时,左脚稍前,离台大约40~50厘米,引拍至身体的右后下方,在高点期击球.拍面角度依来球的旋转而调整。下旋强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的中下部,下旋弱时拍面垂直,击球的中部,击球的刹那要有爆发力,球拍面对斜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左前方发力击球。

55、横板侧身位突击下旋球:

横板侧身位突击下旋斜线球的要领:球拍外展,在高点期击球.动作以突然快速为宜,以爆发力打落点取胜.

6

横板侧身位突击下旋直线球的要领:手腕和拍面稍内收,引拍拉手不要太大,仍然是在高点期出击。

56、横板正手扣杀:

(1)特点:动作较大,力量重,球速快,攻击力强,一般在对方回出半高球时应用。 (2)要领:左脚稍前,手臂向右后方引拍,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拍面稍前倾,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借助腰髋的转动,手臂由右后向前加速挥拍发力击球。

(3)多球练习:正手扣杀 第四阶段

57、横板正手斜线奔球:

要领:左脚稍前,手臂向右后下方引拍,拍面前倾,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挥动,摩擦球的中上部向顶部摩擦。

58、正手直线奔球:

正手奔球的技术要领与正手斜线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身体的侧向位置比打斜线时大,手臂的用力方向是由身体的右后下方,向前上方用力,发急上球时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抛球不宜太高,只要抛出16厘米以上即可,同时要注意抛球时手掌伸平,第二是球的第一落点是在本方的近端线处,这样才能发出急长球,第二落点是在对方的近端线处。

59、弧圈球

(1)包括前冲弧圈球、加转弧圈球和侧旋弧圈球三种技术,弧圈球旋转强,冲力大,极具杀伤力,可以对付各种出台球,它具有进攻性和稳健性,是普遍流行的进攻技术.

(2)前冲弧圈球的特点:弧线长,上旋强,球速快,落台后前冲力大,向下滑落。 (3) 加转弧圈球的特点:第一弧线较高,第二弧线较低,球在落台前运行较慢,在落台后下滑速度较快.

60、横板正手位正手拉前冲弧圈球

(1)横板正手位拉斜线前冲弧圈球的方法:左脚稍前,身体向右稍偏斜,引拍至身体右后方,来球至高点期时,拍面前倾,击球中上部,球拍面对斜前方,在上臂带动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带向上发力.

(2)拉直线要领与斜线基本相同,左脚稍前,站位在中台前后,身体向右稍偏斜,拍面前倾稍大,引拍至身体右后方稍下,来球至高点期时,拍面前倾,击球中上部,球拍面向正前方,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带向上发力。

61、横板侧身位正手拉前冲弧圈球

(1)拉斜线的动作要领: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向右偏斜较大,向右后侧方引拍,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高点期,球拍外展,击球中上部,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要充分体现出向前发力的特点。

(2)拉直线的动作要领同样:左脚稍前,身体向右偏斜,向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的高点期,球拍面对正前方,击球中上部,要充分体现出向前发力的特点。

62、乒乓小知识:弧线介绍

在对方击球后到本方球台的落点之间,乒乓球的运动轨迹为第一弧线,从落点跳起后的运动轨迹为第二弧线,我们可以根据来球的弧线,选择击球点和所用的击球技术。

63、横板反手拉前冲弧圈球

拉斜线的动作要领是:站位时右脚稍前,上体稍前倾,向腹部的左下侧引拍,上臂肘部靠近身体,拍面前倾稍大,前臂向右前上方加速挥动,手腕外展。

64、横板正手位正手拉加转弧圈球

7

(1)正手位拉斜线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左脚在前,身体向右偏斜,手臂自然下垂,球拍后引的幅度较小,拍面稍前倾,在下降期击球,摩擦球体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发力方向以向上为主,略带向前。

(2)正手位拉直线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与拉斜线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身体向右偏斜相对较小,球拍面对正前方,同样是在下降期击球,摩擦球体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发力方向以向上为主,略带向前。以转腰带动肩、上臂、前臂和手腕发力.

65、侧身位正手拉加转弧圈球

(1)侧身位拉斜线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基本上与正手位拉斜线加转弧圈球相似,主要的区别是身体的侧向角度更大,球拍外展,步伐要及时到位,要大胆侧身,移动位置,不要顾虑右方的空档,否则会影响发力和准确。动作要领同样是拍面稍前倾,在下降期击球,摩擦球体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发力方向以向上为主,略带向前。

(2)侧身位拉直线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与拉斜线相比身体的侧向角度要小,同样要步伐到位,要大胆侧身,移动位置,不要顾虑右方的空档,否则会影响发力和准确.在击球时拍面稍前倾,球拍面对正前方,在下降期击球,摩擦球体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发力方向以向上为主,略带向前。

66、横板侧身位正手位加转弧圈球

(1)横板侧身位拉斜线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与直板基本相似,身体的侧向角度较大,球拍外展,步伐要及时到位,要大胆侧身,移动位置,不要顾虑右方的空档,否则会影响发力和准确.拍面稍前倾,在下降期击球,摩擦球体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发力方向以向上为主,略带向前。

(2)横板侧身位拉直线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与拉斜线相似,身体的侧向角度相对要小,步伐要及时到位,拍面接近垂直或稍前倾,在下降期击球,球拍面对正前方,摩擦球体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发力方向以向上为主,略带向前。

67、横板反手拉加转弧圈球

(1)横板反手拉斜线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球拍引至腹部下方,腹内收,肘关节略向前,曲腕拍下垂,拍面前倾,球拍面对斜前方,在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上挥动,接触球的中上部,发力的刹那,手腕迅速向前向上转动,两腿向上蹬伸以辅助发力。

(2)横板反手拉直线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球拍引至腹部下方,拍面前倾,在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球拍面对正前方,前臂迅速向上挥动,接触球的中上部,以向上摩擦为主,略带向前发力。

68、正手拉侧旋弧圈球

正手拉侧旋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重心放在右脚上,向右后下方引拍,拍面保持垂直,手臂由右后向侧外再向右上作弧形运动,在来球的下降期,接触球的中部,向左侧上部摩擦,使球产生侧旋效果,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借助腰髋的转动辅助发力。

69、横板正手拉侧旋弧圈球

(1)侧旋弧圈球的特点是第一弧线向对方右侧偏折,第二弧线急速向右侧下滑落,对方不易回接

(2)三种弧圈球动作的区别:前冲弧圈球是向前发力为主略带向上、加转弧圈球是向上发力为主略带向前、侧旋弧圈球是从球体外侧向内勾拉,向前上发力。

70、横板正手挡弧圈球

8

要领:击球前,身体迎前,前臂提起,重心升高,在上升期击球,手臂内旋,拇指稍用力,球拍盖住球的中上部,触球时手腕和手臂发力很少,拍面角度固定,稍前倾。

71、横板正手攻打弧圈球。

要领: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拍面前倾,带住球体,以前臂发力为主,球拍相对固定,接触球的中上部,向前发力为主,略带向下接触。

72、横板正手快带弧圈球

要领:左脚稍前,站位近台,手臂弯曲内旋,拍面前倾,将拍引至身体由侧方,手臂手腕向前迎球,腰髋向左转动,球拍高于来球,击球中上部,借助腰髋的转动,将球击出,手腕相对稳定,不宜发力。

73、横板正手反拉弧圈球

反拉弧圈球是形成对拉的第一板球,站位比快带稍远,引拍幅度较大,拍面前倾,在高点期或下降期接触球的中上部,向斜前上方发力回击,以摩擦发力为主。凭借力量大旋转强的前冲弧圈球,来与对手的弧圈球对抗。在反拉时要认准第二弧线,选择正确的击球点,反拉弧圈球击出球的旋转方向与来球的旋转方向刚好相反,这种方式叫逆转,利用逆转的方式接球一定要主动发力。

74、乒乓球小知识

逆转是向来球旋转的相反方向摩擦,搓下旋球或反拉弧圈球就是逆转。立转就是击球部位靠近球的旋转轴,减小旋转来球对球拍的摩擦,搓侧旋或推挤弧圈球为立转.顺转是向来球旋转的同方向摩擦,拉接下旋球或削接弧圈球为顺转。

75、横板反手快带弧圈球

动作要领:站位离台较近,引拍至腹前,曲腕拍面前倾,身体重心下降,在来球的上升期,盖住球体,球拍迅速向前方带击。横板反手快带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球拍高于来球,盖住球体,在来球的上升期,大臂靠近身体以肘部为轴,手腕相对固定,前臂迅速迎前带击.

76、横板反手反面弹打弧圈球

(1)横板反手弹打弧圈球斜线的要领:站位近台,在来球反弹的上升期,拍面盖住球体,球拍面对斜前方,以小动作向前并略带向下弹打敲击,动作短暂有力。

(2)横板反手弹打弧圈球直线的动作要点与弹打斜线基本相同,站位近台,身体离台大约40厘米,引拍至胸前,位置稍高,球拍稍前倾,在来球反弹的上升期,拍面盖住球体,不同的是球柏面对正前方,用小动作向前以前臂手腕发力为主并略带向下弹打敲击,动作短暂有力,身体重心不要跟进.

(3)横板反手弹打弧圈球的特点:动作幅度小,击球速度快,是在来不及用大动作发力攻打弧圈球的情况下,用来迅速回球争取主动的一项进攻技术。

77、横板反手削弧圈球

横板反手长胶削弧圈球的要点是:引拍至身体左后上方,拍面接近垂直,在下降后期,击球中下部,向前下方用力,先压后削再送,同时身体重心由左脚移至右脚,

78、横板反手长胶挡弧圈球

横板反手长胶挡弧圈球是一种过渡性的小球技术,它的动作要领是:站位近台,拍面稍垂直,在来球的上升期,触球中部偏上,借助来球的上旋前进力,球拍快速向前下磕击,将球挡回,不宜撞击或摩擦。

79、横板正手近台削球

横板正手近台削斜线球的动作要领是:身体离球台较近,右脚稍后,左脚稍前,向身体的右上方引拍,身体向右偏斜,重心偏于右脚,在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的中部偏下位

9

置,身体向左转动,前臂向前下方发力,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削直线球的动作要领是身体侧对球台,击球时身体避免向左转动,以利前臂手腕直接向前下方发力,削出直线球.

80、横板反手近台削球

横板反手近台削斜线球的要领:站位时右脚在前,左脚稍后,向身体的左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身体向左稍偏斜,重心在两脚之间,在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的中部偏下位置,击球时身体向右转动,前臂迎前向前下方发力,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削直线球的动作要领是:站位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身体侧对球台,向身体的左侧后上方引拍,手腕稍内曲,击球时,直接向前下方用力,重心要稳定。

81、横板正手削加转球

要领:向身体的右侧上方引拍,拍型稍后仰,目视来球,在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前下方发力摩擦,当接近底部时,手腕发力摩擦,手腕的发力方向和前臂保持一致,同时要转体转腰以辅助发力。

82、横板正手削不转球

横板正手削不转球时主要是击球的中部,拍形稍立起,拍面接近垂直,击球时,前臂将球用力向前送出而不摩擦球,手腕固定,削转球的转速最快可达100转/秒左右,削不转球一般在20转/秒以下,削球选手利用相似的手法,可以削出转球或不转球,用于迷惑对手,争取主动.削转球可以使对手拉球下网,削不转球可以使对手拉球出界.判断转与不转的经验是,球出拍时,响球不转,转球不响。

83、横板反手削加转球

横板反手削加转球的动作要领是球拍稍后仰,击球中下部,击球时前臂外展,向前下方发力摩擦,在接近球的底部时,手腕加力,这时手腕要相对固定。

84、横板反手削不转球

横板反手削不转球的动作要领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向身体的左后侧上方引拍,球拍稍立起,击球的中部,在下降前期击球,手腕相对固定,前臂手腕将球向前送,在球要离开的时候,前臂再做外展动作,使球拍对球不产生摩擦,也就削出相对不转球。

85、横板正手远台削球

横板正手远台削球的动作要领是向身体的右上方引拍,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下降期,击球的中下部,向前用力较多,同时要增大腰腿的辅助力量。

86、横板反手远台削球

横板反手远台削球的动作要领是向身体的左上方引拍,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下降期,击球中下部,在击球时借助转体的动作,前臂向前下方用力.

87、横板正手削追身球

横板正手位削追身球的动作要领是当看到来球是正手位的追身球时,先侧身让位保持合适的击球点,右脚后移,手臂上举,拍面接近垂直,上臂靠近身体的侧部,击球时前臂先向下用力,上臂带动前臂向前下方用力,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转体转腰,手腕相对固定控制板形.我们在学习削追身球时一定要注意移步让位,这样才能削好追身球。

88、横板反手削追身球

横板反手位削追身球的动作要领是左脚向后让位,手臂上举,拍面接近垂直,击球时前臂外展向前下方用力,手腕相对固定,重心随着移动辅助发力。

89、横板正手削突击球

10

横板正手削突击球的动作要领是首先迅速向后让位,身体向右偏斜,手臂迅速上举,拍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下降后期击球的中部偏下的位置,由于来球的速度较快,击球时迎着来球手臂连同转腰向前下方用力,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触球时手腕相对固定,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90、横板反手削突击

横板反手削突击球的动作要领是首先迅速向后让位,身体向左偏斜,手臂迅速向左侧上方引拍,拍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下降后期击球的中部偏下的位置,由于突击球来球的力量较大速度较快,击球时迎着来球手臂连同转腰向前下方用力,重心由左脚移至右脚,击球时手腕相对固定,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91、横板正手削前冲弧圈球

横板正手削前冲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首先迅速向后让位(用单步),身体向右偏斜,手臂迅速上举,拍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下降后期击球的中下部,击球时迎着来球手臂连同转腰从上向下压球,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触球时手腕相对固定,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92、横板反手削前冲弧圈

横板反手削前冲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左脚迅速向后让位,手臂上举,拍形接近垂直,身体向左偏斜,双腿弯曲,在来球的下降后期击球的中下部,前臂向前下方用力,触球时手腕相对固定,控制板形同时弯腰曲膝,以辅助压低弧线。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93、横板正手削加转弧圈球

横板正手削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右脚在后,左脚在前,向身体的右后上方引拍,引拍的幅度要加大,拍面稍后仰,接近垂直,身体向右偏斜,重心偏于右脚,双腿要弯曲,在来球的下降后期击球的中下部,发力时上臂带动前臂,向下用力较多略带向前。发力的顺序是先压后削再送,重心随着向左移动,触球时拍形不要过于后仰,手腕相对固定,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接下一板来球。在削斜线时注意重心向左前方转动,前臂要内收。削直线时,身体站位稍侧,向前下方用力.

94、横板反手削加转弧圈球

横板反手削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向身体的左后上方引拍,拍形稍后仰,接近垂直,身体向左偏斜,双腿弯曲,在来球的下降后期击球的中下部,前臂从上向前下方用力,触球时手腕相对固定,拍形不要过于后仰,弯腰屈膝辅助压低弧线,重心从左脚移至右脚,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接下一板来球。

学习削球技术要记住:转、稳、低、攻。一要削得转,以旋转作为取胜的第一要素。二要削得稳减少失误。

三要削得低,使对手不易进攻。四要伺机反攻,以进攻解决战斗。在比赛中,奔球大都用于偷袭对方空当,这项技术掌握得好,往往能够直接得分或为进攻创造机会。

95、横板发左侧下旋斜线球

横板正手发左侧下旋斜线球的动作要领与直板基本相同, 发左侧下旋长球时,既要有速度又要有旋转,球的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端线。横板发左侧下旋斜线短球时,要以旋转为主,不要求速度,球的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靠近球网处,第二落点在对方球台靠近球网处.球反弹后以不出台为好。这样可以增加对方接球的难度,借不上力。

96、横板发左侧下旋直线球

11

(1)横板发左侧下旋直线长球的动作要领是站位在侧身位,当球轻轻向上抛起时,手臂向右后侧方引拍,身体略向右转,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由右后侧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向左侧底部摩擦,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端线.要想发得很转,必须注意两点:第一球拍击球瞬间要加速屈腕动作,第二球拍与球接触时要使摩擦力大于撞击力,声音越小,说明摩擦越好.

(2)横板发左侧下旋直线短球的动作要领同样是站位在侧身位,当球轻轻向上抛起时,手臂向右后侧方引拍,身体略向右转,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由右后侧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挥动,击球中下部,向左侧底部摩擦,同之处是发短球时以旋转为主,不要求速度,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靠近球网,第二落点在对方球台靠近球网,球反弹后以不出台为好.这样可以增加对方接球的难度,借不上力。练习时我们可以根据球拍触球时的声音大小,判断旋转的强弱,转球不响,响球不转。

97、乒乓球小知识-—左侧下旋球触拍后的反弹方向

对接球者来说,由于球的旋转,当球接触拍面胶皮时,在球拍对球的静摩擦力作用下,使得球向右下方运动,也就是说左侧下旋球触拍后,反弹方向是右下方。

98、横板反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当对方发左侧下旋球不出台时,较难应用接发球抢攻技术,这时可以选择搓接。搓接左侧下旋短球的作用是为了控制对方发球后的抢攻.

99、横板反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

(1)反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的作用:用摆短抑制对方先上手,通过短球过渡来争取下一步主动。

(2)反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的作用:以短回短,实施反控制,在第一板不宜抢攻时,也不给对方进攻的机会.

100、横板侧身位正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

(1)侧身位正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常在以下情况下应用,侧身本来有利于抢拉抢攻,对方突然发来左侧下旋短球,这时利用侧身正手搓接是一种应变的技战术。一是争取到了回击的时间,二是有利于下一步的抢攻.

(2)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手的发力技术好于反手。特别是在正手比反手更有把握得分的情况下应用这项技术。

101、横板侧身位正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

侧身位正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是为了用短球过渡以控制比赛局面,争取下一板主动。 102、横板侧身位正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

(1)侧身位正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是一项争取主动的技术,力争打在前面,虽然力量不重,但它是以速度和落点来为下一板的进攻制造机会。动作要点是在触球的瞬间,又摩擦又击打,使球具有适当的弧线过网,又有适当的速度和线路.

(2)横板侧身位正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是在台内对付短球的主动技术之一,动作要点是在触球瞬间又摩擦又击打,使球具有适当的弧线过网,又有适当的速度和线路。

103、横板反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

横板反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同样是以速度和落点来为下一板的进攻制造机会。动作要点是上体前倾,前臂手腕迎前,以肘部为轴,前臂手腕向前上方发力,又摩擦又击打.

104、横板反手搓接左侧下旋长球:在来球的上升后期或高点期向前下方用力,以搓转球为主,搓一板作为过渡,然后转入进攻。

105、横板侧身位正手拉接左侧下旋长球。

(1)侧身位正手拉接左侧下旋长球是接发球技术中的一项积极主动的技术。

12

(2)横板侧身位正手拉接左侧下旋长球是触球的时期以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为宜它往往可以直接得分或为下一板进攻创造机会。

(3)动作要点是步伐到位,让够位置,便于正手发力.触球的时期以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为宜.

106、横板反手拉接左侧下旋长球

(1)动作要领是:站位中近台,身体重心略下降,引拍于腹前,手腕内屈,拍面稍前倾,在来球的下降前期击打球体的中部偏上位置,向前上方发力,摩擦拉打。

(2)横板反手拉接左侧下旋长球也是接发球中一项积极主动的技术。拉直线时球拍面对正前方,拉斜线时球拍面对斜前方。以向上发力摩擦为主略带向前发力拉打。

107、横板反手削接左侧下旋长球

横板反手削接左侧下旋长球的技术是横板削球打法的必备技术之一,是接发球技术中的常用技术。削球要求又稳又低,还要与攻球技术相结合,才能使削球的攻击力增强.

108、横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

(1)横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时要步伐到位,手腕不要晃动,球拍相对固定,拍面稍后仰,在来球的高点期搓球。

(2)搓接是接发球的基础技术,平时练习搓球的难度并没有接发球的难度大,因为接球时除了要适应对方发球的旋转落点和速度的变化外,还要将球回击到比较恰当的位置,才能控制住对手的攻击。如果只靠平时练习中掌握的搓球技术以及仅靠平时练习中掌握的挑、拨、拉、推、摆短、搓撇等技术就很难应付对手在发球时迅速又突然的变化,因此必须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接发球练习,才能解决实战的需要.大家在搓球时掌握好用力方向,就能搓出不同的线路,向正前下方搓接可以搓出直线球,向斜前下方搓接可以搓出斜线球。

109、横板正手位正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

横板正手位正手摆接下旋短球时要注意步伐到位,上体前倾,手臂迎前,保证合适的击球点,在手法上要将球拍相对固定,不要过于后仰,在来球的上升前期触球,以快、短和落点刁钻来控制对手抢攻。另外大家还要掌握好摆斜线、摆中路、摆直线的板形和用力方向。

110、横板正手位正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

要注意的是用摆接或者搓接都是过渡性的技术,主要为了控制对手的进攻。这些过渡性技术虽然要熟练掌握,但在意识上要尽快争取主动,争取上手进攻,不宜多搓多摆。

111、横板正手位正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

横板正手位挑接左侧下旋短球同直板一样要上步到位,上体前倾,手臂迎前,动作小速度快,又摩擦又击打,在练习时要注意体会挑直线的发力方向是正前上方,而挑斜线的发力方向则是斜前上方。

112、横板正手位正手拉接左侧下旋长球

(1)横板正手位拉接左侧下旋长球是对付长侧下旋发球的重要技术。前面介绍的搓、摆、挑等项技术是对付近网侧下旋短球的接发球技术。拉接要注意的是站位近台,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最高点击球,以向上发力为主,向前发力为辅,也就是以摩擦为主,以击打为辅。

(2)横板和直板的正手位拉接是接发球中抢先上手的重要技术。拉接以速度较快动作较小线路较活来抢先上手争取主动。拉接要判断来球的下旋程度,下旋强时,球拍向上摩擦的力量要稍大一些,弧线应该高一些,

(3)拍面角度和触球部位要根据来球下旋的强弱进行适当调整. 113、横板正手位正手削接左侧下旋长球

13

(1)横板正手位削接左侧下旋长球是以削为主,削攻结合打法常使用的技术之一。正手削接左侧下旋长球时要及时调整好站位,向右侧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在来球的下降前期或高点期以前臂发力为主削接。

(2)削直线时以向正前方发力为主,削斜线时向斜前方发力.

(2)削接侧下旋长球是以旋转和落点控制对方。也就是说削球要转,弧线要低,落点要远离对手。另外削接时身体重心不要太低,要借助身体转动的力量削速。

114、横板发左侧上旋斜线球

(1)横板侧身位正手发左侧上旋斜线长球的方法是站位在左半台,身体向右偏斜,在球上抛时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向左侧下挥动接触球的左侧中下部,向左侧面摩擦,击球的瞬间手腕稍有抖动,使球产生侧上旋.

(2)横板侧身位正手发左侧上旋斜线短球的方法与发左侧上旋斜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发短球时,第一落点靠近球网,发长球时第一落点靠近球台的端线。

(3)横板发左侧上旋球都要注意在摩擦击球的瞬间,身体重心稍向上提起,球拍触球时,手腕向球体左侧上方快速抖动.

115、横板发左侧上旋直线球

(1)横板侧身位正手发左侧上旋直线长球的方法与横板侧身位正手发左侧上旋斜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站位在左半台,在球上抛时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向左侧下挥动接触球的左侧中下部,向左侧面摩擦,使球产生侧上旋。不同点在于身体向右偏斜适当变小,调整到适宜发直线球的方位。

(2)横板侧身位正手发左侧上旋直线短球的方法与横板侧身位正手发左侧上旋直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发左侧上旋短球的时候,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球网,球的第二落点在对方球台一侧靠近球网,发左侧上旋长球时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的端线。第二、发短球时球拍接触球的侧向摩擦力大于发长球时,球拍与球的撞击声小于发长球时。

116、乒乓球小知识——左侧上旋球触拍后的反弹方向

由于球的旋转,左侧上旋来球触拍对球拍产生静摩擦,同样球拍胶皮对球产生相反方向的摩擦力,使球的反弹方向为右上方.

117、接反手位左侧上旋短球

(1)由于左侧上旋球的触拍方向为右上方,所以我们在接这个球的时候球拍可以稍前倾球拍的方向不要过于向右,要充分体现出向前的用力方向.

(2)手法:反手弹、反手拨、 118、接反手位左侧上旋长球

手法:反手攻、正手拉直线斜线、反手拉直线、反手侧身拉斜线等 119、接正手位左侧上旋短球

正手点、正手打 120、接正手位左侧上旋长球 正手攻、正手拉

121、横板反手发右侧下旋斜线球

(1)横板反手发右侧下旋斜线长球的方法是站位左半台,身体向左偏斜,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手腕适当内屈,拍柄朝下便于手腕发力,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

14

向右前下方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底部摩擦,同时重心由右脚移到左脚,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的端线。

(2)横板反手发右侧下旋斜线短球的方法是站位左半台,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偏斜,当球抛起时,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挥动,身体重心在右脚上,左脚稍抬起,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底部摩擦,同时左脚踏地,身体向右偏摆以辅助发力,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靠近球网,第二落点在对方球台靠近球网。

122、横板反手发右侧下旋直线球

(1)横板反手发右侧下旋直线长球的方法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的角度要大于斜线发球,当球向上抛起时,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柄朝下,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底部摩擦,向下的力量稍大一点,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便于发出直线长球。

(2)横板反手发右侧下旋直线短球的方法同样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柄朝下,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底部摩擦,不同之处在于磨擦的力量稍大一点,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靠近球网,便于发出直线短球。

123、乒乓球小知——右侧下旋球触拍后的反弹方向

由于球的旋转,球拍胶皮产生对球的摩擦力。对击球者来说,球的反弹方向为左下方。 124、接反手位右侧下旋短球

(1)反手侧下旋球为右侧下旋球,当球触拍后,反弹方向是左侧下方,在接这种球时,拍形不要过于偏左,接触球的中部偏下一点,尽量向前用力。

(2)手法:正手侧身撇、反手挑、摆、正手位搓长、反手搓长 125、接反手位右侧下旋长球

正手侧身拉,反手拉、反手搓长、反手削 126、接正手位右侧下旋短球 正手挑、劈长、摆短 127、接正手位右侧下旋长球 正手拉、正手削

128、横板反手发右侧上旋斜线球

(1)横板反手发右侧上旋斜线长球的方法是站位左半台,身体向左偏斜,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手腕适当内屈,拍柄朝下便于手腕发力,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上方摩擦,同时重心由右脚移到左脚,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的端线.

(2)横板反手发右侧上旋斜线短球的方法是站位左半台,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偏斜,当球抛起时,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挥动,身体重心在右脚上,左脚稍抬起,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上方摩擦,同时左脚踏地,身体向右偏摆以辅助发力,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靠近球网,第二落点在对方球台靠近球网。

129、横板反手发右侧上旋直线球

(1)横板反手发右侧上旋直线长球的方法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的角度要大于斜线发球,当球向上抛起时,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柄朝下,拍面稍后仰,当球

15

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方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上方摩擦,向前的力量稍大一点,便于发出直线长球。

(2)横板反手发右侧上旋直线短球的方法同样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当球向上抛起时,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柄朝下,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方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上方摩擦,不同之处在于磨擦的力量稍大一点,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靠近球网,便于发出直线短球。

130、乒乓球小知识——右侧上旋球触拍后的反弹方向:左上方 131、接反手位右侧上旋短球

(1)拍形不要过于向左倾斜,接触球的中部偏上,尽可能体现向前发力的特点。 (2)手法:侧身正手挑、反手挑、侧身撇 132、接反手位右侧上旋长球

反手攻打、反手拉、横板反手削、侧身攻 133、接正手位右侧上旋短球 正手点打、撇

134、接正手位右侧上旋长球 正手拉、正手攻打、横板正手削 135、步伐—-并步

并步的动作要领是来球落点远侧方的脚先向近侧方的脚靠一步,来球落点近侧方的脚随即再向来球落点方向迈出一步。这种步伐活动范围不大,移动时身体重心平稳,是削攻型打法的常用步伐.

137、步伐——跨步

跨步的基本方法是来球落点近侧方的脚先向来球落点方向迈出一步,另一脚随即跟着移动一步,这种步伐的活动范围比单步大,一般在来球离身体稍远时使用。

138、步伐——跳步

跳步也叫滑步。动作要领是以来球落点近侧方的脚用力蹬地,两脚几乎同时离地,向来球落点方向移动,来球落点远侧方的脚先着地,另一脚跟着落地,这种步伐的活动范围较大,一般在来球离身体较远时使用。

139、结合技术--前后结合

结合技术练习是指两项以上的单项技术的组合练习.在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结合得好,关键就是要步伐运用合理,只有步伐到位才能保证合适的击球点,使技术得到正常发挥。

140、单项结合技术练习:

(1)横板正手近台攻结合横板正手中台攻

当失去打上升期或高点期的机会,不宜近台攻时,中台攻是主要的进攻手段。在练习时近台攻结合中台攻既能练习打借力球,又能练习打发力球,同时是练习前后步伐灵活性的好机会。

(2)横板侧身位正手近台攻结合中台攻

横板侧身位正手近台攻结合中台攻,是同一技术不同站位距离的结合。正手近台攻是打高点期,中台攻是打下降前期或者下降期.

141、结合技术-—左右结合

(1)横板反手搓结合正手搓:都是对付近台强下旋球的技术,在不好起板的情况下,才会使用这项技术。近台正手与反手的结合要用滑步平稳地移位。

16

(2)横板正手1/2台跑位攻,是一种移动范围较小的攻球技术,最容易保持稳定和准确。也是最基本的技术之一。一般常用左右滑步,滑步过程中重心上下起伏尽可能小一些,这样可以保持正手比较平稳地击球。步伐与肩同宽.在移动时一定要看准来球的线路,步伐到位,保证合适的击球点.

(3)横板正手1/2台跑位攻的难度稍大一些,侧身攻时要让够位置,同时要有准备补正手位空当的意识.主要是应用滑步,步伐要打滑。

(4)横板反手削结合正手削,是削攻打法的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左右移动的范围不很大,变化不很多,它比削长短球,削轻重球,削突击球,削追身球都要容易,应该熟练掌握。

142、两项技术结合

(1)、横板反手搓结合正手拉,常常是在不好起板的时候,反手搓一板用来过渡,用正手拉争取主动。反手搓后常用滑步。横板反手搓结合正手拉,是近台下旋搓球和中近台上旋拉球的反手正手结合技术。也是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技术结合的好坏主要在步伐上,一是中台近台的结合,二是正手反手的结合,也就是说,只有步伐到位,才能保证合适的击球点,正确的击球姿势和手法。在这个基础上,下旋球搓球的质量和拉球的质量。搓球要又低又转又短,拉球要弧线低、落点长、旋转强。

(2)横板反手搓结合侧身拉,在反手搓结合侧身拉时,步伐主要用滑步,在来得及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并步.常常是在不好起板的时候,反手搓一板用来过渡,用侧身拉争取主动.

侧身拉时要让够位置,同时要有准备补正手位空当的意识。

(3)横板反手拨正手攻,是横板进攻型打法最常用的技术,属于快攻型技术.站位都在近台,击球点都在上升期或者高点期,左拨右攻的质量除了手法拍面角度击球时机要正确外,还依赖于左右的摆速及步伐的平稳

(4)横板反手拨侧身攻的结合,是利用正手侧身攻得分率高的特点,充分发挥正手侧身攻的力量,练习时要养成步伐到位,以及顾及正手空当的意识。

143、两项技术结合-—发球结合攻球

(1)横板发平击球结合正手攻球的结合,要注意平击球的质量,即发球的弧线要低要平,发球的速度要急要快,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端线,发急球是为第二板攻球创造机会,由于平击发球弧线长冲力大,对方回击一般不太好制造强下旋,也不容易制造强上旋,这都有利于本方攻球.平击发球结合正手攻的练习都要注意前面介绍的几点,这几点都是为快攻服务的。

(2)横板发平击球结合正手攻的练习要注意平击球的质量,也就是发球的弧线要低要平,发球的速度要急要快,发急球是为第二板攻球创造机会。

144、两项技术结合--发球结合攻球

横板发直线平击球结合正手攻,发球要低要急要长,攻球以中等力量为宜不要发死力,不是练习一板打死的技术,而是要练习攻斜直线,目的在于强化技术的熟练程度。练习规定条件是定旋转、定落点、定手法、定线路、定速度.比如本方发平击球,对方回球是略带上旋的落点在正手位的球,要求本方攻斜直线。

145、两项技术结合-—发球结合拉球

(1)横板发下旋球结合正手拉球。本方发下旋球要转要稍出台,对方回球是略带下旋的,落点在本方正手位的球,要多用拉斜线拉直线还击。

(2)横板侧身发下旋球结合侧身拉球,同直板一样,下旋发球时要转要稍出台,拉球以中等力量为宜,可以拉直线或者拉斜线。

17

146、结合技术的练习是以相对稳定的条件,鉴定对方回球的性质和运动状态,在多次重复的情况下,对练习者形成相对恒定的条件刺激,使练习者形成相对稳固的条件反射,在以后的反复练习中,使对特定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逐渐精确和熟练,这样不同的结合技术就养成了。对不同的刺激,要形成不同的条件反射,进尔形成不同的动力定型.

147、两项技术结合——搓球结合削球

(1)横板正手搓结合反手削,它的目的和作用与前面介绍的道理相同。这两项技术的结合,难度比前面介绍的稍高一些。因为步伐的复杂程度稍大一些。步伐是用单步结合跳步完成,先是向斜前方上单步搓,后是向斜后方跳步到位削。

(2)条件刺激复杂了,要使这项结合技术熟练,仍需采用有规律的来回球刺激.这种练习方法叫做有序训练。

148、两项技术结合——搓球结合削球

横板正手搓结合正手削,重点练习这两项技术结合的步伐,由向前上的单步,还原时的并步,以及向右后的单步.步伐可以是单步结合单步,或者是单步结合小并步再结合单步。

149、两项技术结合——顶突击结合反手上短球

横板正手顶突击结合反手上短球:正手削突击后结合反手上短球,是削球技术中难度较大的一项技术.步伐的及时到位,重心的及时调整及手法的轻重准确都增加了结合的难度。手法步伐结合的好,可以争取到最有利的击球点。我们一开始打球就要注意这种结合。步伐是由跨步结合并步再由单步完成。

150、横板反手顶突击结合反手上短球

反手削突击后结合反手上短球,是削球技术中难度极大的一项技术.这叫同向长短球,一重一轻,一长一短。步伐的及时到位,重心的及时调整及手法的轻重准确都增加了结合的复杂程度。这项技术结合的好,会有利于发力,有利于准确,有利于与下一板进攻的快速连 接。步伐是在反手削后可以是一个小并步再使用单步,或者是反手削后直接用交叉步上。

151、步伐——交叉步

交叉步的方法是,来球落点远侧方的脚先向来球落点方向跨出一步,另一只脚紧跟着向来球落点方向移动一步,这种步伐的移动范围比较大,一般在回击大角度来球时应用。

152、三项技术结合--反手拨—侧身攻-扑正手

拨、侧、扑三项技术结合的关键在于扑正手大空当时应用好交叉步,对方来球尚未达到中远台时,如果步伐敏捷,已扑到正手位即可在中近台时回击。这样有利于增强攻击性.如果交叉步还不熟练,移动就不能快速,这时对方来球已达到中远台,只好在中远台还击。在拨、侧、扑的步伐当中,推挡以后的侧身一般人们常用滑步,在上步这一板是用交叉步,也就是推挡、侧身、交叉步上去扑。

153、三项技术结合——反手搓-侧身拉-扑正手

常用套路,步伐与推侧扑的步伐是一样的。也属于有序训练,它的作用是有利于缩短学习过程。所谓技术套路、结合技术、技术结合都是从实战中提炼出来的,也可以叫做一局比赛常用技术套路的分解练习。

154、三项技术结合——正手挑-反手攻-正手攻

正手挑,反手推、拨、攻,正手攻的第一板就应该用正手挑近网短球,这是要我们养成抢先上手主动进攻的意识.正手挑用向前的单步技术,把脚伸向台内,然后挑出去,回来推挡或者是反手攻,在由反手向正手移动的过程中,常用的步伐是滑步,把球拉出去.在滑到正手进攻的时候,因为来球很快,手不要拉得太大。尽可能收住一点。

155、三项技术结合——正手搓—侧身拉—扑正手

18

正手搓—侧身拉—扑正手,这个套路在实战中经常能看到。当正手来球不宜进攻时,正手搓一板过渡,此侧身拉抢先上手争取主动,扑正手连续进攻。这些技术结合的关键就是步伐。这项练习的步伐是:搓短球上右脚后是单步,搓短球以后用滑步侧身,侧身以后用交叉步扑正手。

156、三项技术结合——不定点练习

(1)正手拉下旋后,回击不同落点的来球,叫做不定点练习。

(2)随机不同落点的来球又叫做无序练习。也就是来球的落点没有事先约定,练习者要加强判断,随机应变。

(3)这项练习的步伐主要是左右滑步,在滑步一下不能到位时可以适当调整一下。也就是滑步和碎步相结合.

157、三项技术结合-—正手搓—正手削—反手削

这项技术是三项技术结合的套路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前后结合和左右结合.在练习时只有步伐到位才能保证手法正确。

158、三项技术结合-—反手搓—反手削-正手削

这项练习是与上面的练习对称的练习。反手搓应该先上右脚搓球,接着用并步跨步移位反手削中台球,然后用并步跨步右移正手削中台球。仍保持正确的搓球和削球姿势。

159、三项技术结合——正手搓—反手削—正手削

这项练习中,削球打法要着重练习回击逆线长短球的能力,用正手搓接短球后,用并步跨步反手中台削球,接着用并步跨步或者滑步正手中台削球。

160、三项技术结合-—反手搓-正手削—反手削 161、三项技术结合——正手削-反手削-反手上短球

这项练习中,主要是练习从右到左,由后上前的步伐和手法的结合练习. 162、三项技术结合——反手削-正手削—正手上短球

这项练习中,主要是练习从左到右,由后上前的步伐和手法的结合练习. 163、发球抢攻-—发反手位短球后抢攻

发反手位短球后抢攻是发球抢攻套路或者发球抢攻战术中的一种,有多种发球抢攻的套路和战术,我们要逐步练习,发球可不受对方制约,可以采用最合适的站位和最擅长的手法发球,为自己抢攻创造条件,发球时要注意抛球稳定,触球点的高度要适当,发短球的第一落点要在本方球台的中台,手臂和手腕向前向下发力要适当,以弧线低不下网不出界为好。球拍磨擦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要准确。

164、发球抢攻——发正手位短球后抢攻 不固定抢攻的方法

165、发球抢攻——发正手位长球后抢攻 166、接发球后抢攻——接反手位短球后抢攻

(1)接球后抢攻是比赛中的第四板技术,这是攻防转换的关键环节。

(2)接球后抢攻是接发球时没能抢先上手接发球抢攻而采用的短球控制技术,当对方也没能发球后抢攻的时候,本方进行的第四板技术。这个时候,也是由防转换为攻的最佳时机。

167、接发球后抢攻——接反手位长球后抢攻

接对方发过来的在本方反手位的长球,有两种情况,如果来球是下旋或者是侧下旋应该拉球回击,技术好的可以用低球突击来回击,结合第四板进攻。

168、接发球后抢攻—-接正手位短球后抢攻

19

在接发球时应该用挑打回击,如果机会不好,可以用摆短或者搓短来进行控制,以使对方不好上手,如果对方回球攻击力不强,则是本方接发球后抢攻的好机会.

169、接发球后抢攻-—接正手位长球后抢攻

接正手位长球,可以用拉冲攻打来抢攻,在不好发力时,可以用中等力量的拉攻抢先上手。争取第四板时发力抢攻。

170、相持战术——反手位压反手攻正手

站位于本方反手压对方反手攻对方正手,也就是先攻斜线后攻直线,攻斜线时对方站位稍远,攻直线时线路短球速快,使对方反应不及.这种逢斜变直的战术,比赛中使用率很高。

171、相持战术——反手位压反手攻中路

压反手攻中路战术目的是攻追身球,球的落点在对方的腹部,使对方来不及拉球引拍就不能做攻球的预备动作。

172、相持战术-—反手位压正手攻反手

压正手攻反手的战术可以使对方的步伐难以及时到位,使手法的摆速难以抓准击球点,不能从容应战。

173、相持战术——反手位压正手攻中路

压正手攻中路的战术也是打追身,使对手来不及舒展手臂,动作因变形而失误。 174、相持战术--反手位压中路攻正手

压中路攻正手的战术,是使对方注意到追身球而疏忽了正手方位的快速来球。 175、相持战术——反手位压中路攻反手

压中路攻反手的战术,也是使对方注意了中间而疏忽了两边. 176、相持战术——正手位压反手攻正手

压反手攻正手的战术,简称逢直变斜。先打对方直线,然后转攻对方直线,扩大对方移位元的范围,增加对方回球的难度。

177、相持战术——正手位压反手攻中路

正手站位压反手攻中路的战术,是在连续用直线攻压对方反手的情况下,突然攻对方中路,使对方较容易产生失误.

178、相持战术——正手位压正手攻反手

压正手攻反手的战术,是在拉开架势相互正手连续对攻斜线的情况下,一方主动先变直线,另一方则常常猝不及防.

179、相持战术—-正手位压正手攻中路

压正手攻中路的战术,是利用中路球较快的特点,使对手来不及做回击的预备动作,就结束了战斗。

180、相持战术——正手位压中路攻正手

压中路攻正手的战术,也是对付快攻类打法的常用战术。主要作用在于打速度打反应。 181、相持战术——正手位压中路攻反手

压中路攻反手的战术,同压中路攻正手的战术相似,攻中路一般对手会用正手去对付,忽然变为攻反手,对方往往来不及调整,措手不及。

182、相持战术——削反手变正手

削反手变正手战术,是一种以线路变化为主的战术,削反手斜线变正手直线,使对方在大幅度移动中造成失误.

183、相持战术——削反手攻正手

20

削反手攻正手的战术,不仅是线路由斜变直,扩大了对手接球的范围,并使球在速度上有了变化,使对手回球的难度就相应地增大了.

184、相持战术——削反手拉正手

削反手拉正手的战术,同所有的战术构成要素一样,贵在一个变字。变化的因素越多,速度越快,战术的作用就会越大。

185、相持战术-—削反手反手攻

削反手反手攻的战术,在球的旋转、落点和速度上发生了变化。这样就增大了对方回球的难度。

186、相持战术-—正手削直线攻正手

正手削直线攻正手的战术,在线路旋转和球速上都有变化,这样就增大了对方回球的难度. 187、相持战术—-正手削直线变正手

正手削直线变正手的战术,在线路上是由直变斜,在旋转上变化不大,这使对方扩大了接球的范围.但这

种战术在相持中也是常用的。 188、相持战术-—正手削直线拉正手

正手削直线拉正手的战术,在线路上也是由直变斜,在旋转上由下旋变为上旋,在球速上由较慢变为较快,

也是相持中常用的战术.

189、相持战术—-反手削直线变斜线

反手削直线变斜线的战术,也是常用的战术之一,变化的因素是在于线路和落点上,比如,在旋转上有较转与较不转的变化,战术的质量和作用就会相应地提高。

190、相持战术——反手削直线攻反手

横板反手削直线攻反手的战术,有三个制胜因素在变化,反手削直线是下旋削球到对方正手,球速慢,下旋强,线路短。攻对方反手是球速快,带上旋,落点长。以球性变化的数量以及强弱变化的质量来扰乱对手,是相持战术的核心内容。

191、相持战术——反手削直线拉反手

横板反手削直线拉反手的战术,目的也是以变化来控制对手。削是下旋,拉是上旋,旋转有变化。先削正手后拉反手,落点有变化。先削后拉,速度有变化.

192、相持战术—-反手削直线反手攻反手

反手削直线,反手攻反手,除了在旋转落点方面主动变化外,还有在球速上的变化,由较慢变为较快.在进攻的节奏上也加快了,节奏上的变化显得比侧身要突然。

193、相持战术——正手削斜线变直线

正手削斜线变直线,使对手在不同的方位来接下旋球,以扰乱对手的步伐和手法,达到制胜的目的。

194、相持战术——正手削斜线攻直线

正手削斜线攻直线,是以较长的下旋球到对方正手,后以较快较短的上旋球到对方反手,变化突然。有旋转速度落点三个因素的变化,以此变化来争取主动。

195、相持战术——正手削斜线拉直线

正手削斜线拉直线,这个战术主要变化的是旋转,其次是落点和球速,目的也是为进攻创造机会。

196、相持战术-—反手削斜线上短球反攻

21

反手削斜线上短球反攻,这个战术突出的变化因素是速度和力量,抓住对手放短球的机会,力争以力量和速度取胜。

197、相持战术-—正手削斜线上短球反攻

正手削斜线上短球反攻,这个战术与反手削斜线上短球反攻的作用相近,抓住对手放短球的机会,力争以速度和力量取胜。

198、相持战术——反手削直线上短球反攻

反手削直线上短球反攻,这个战术是在削球的落点变化中抓住对方放短球的机会,以速度力量取胜.

199、相持战术—-正手削直线上短球反攻

正手削直线上短球反攻,也是削球选手一个战术套路,在削球的相持战术中,主要是通过线路的变化,旋转的变化,速度的变化,长短的变化等制胜因素来争取主动,获得胜利。

200、乒乓球小知识-—五种球拍胶皮

(1)、正胶海绵拍:颗粒朝外,齿长一般在0.8~1毫米之间,齿粒较硬,有利于发挥击球的速度和力量.

(2)反胶海绵拍:颗粒朝里,颗粒及胶皮的硬度小于正胶皮,表面粘性大,有利于制造旋转。

(3)生胶海绵拍:与正胶海绵拍相似,只是生胶皮的含胶量大于正胶皮,胶粒较正胶皮软,又比反胶皮胶粒硬,控制球的性能较好。

(4)防弧海绵拍:海绵柔软,弹性小,而胶皮的齿粒短,齿朝里,胶皮较厚较硬,有利于削出弧圈球的强力上旋。

(5)长齿胶皮拍:胶皮较软,齿粒较长,一般在1。5~1。7毫米之间,胶皮与木板之间有一层极薄的海绵,由于齿粒细长支撑力小,击球时齿粒倒伏,反弹明显。与其它胶皮的回球性能差异较大。

201、打法类型—-横板弧圈结合快攻

(1)横板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的主流打法之一。我国运动员在学习欧洲长处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我国名将孔令辉,使用横板两面反胶,他的打法就是横板弧圈结合快攻。他的突出优点是各项技术都比较过硬,没有明显的漏洞,而且打相持球的能力特别强。

(2)横板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是现今的先进打法之一。它有许多优点,一是比较稳健,由于拉球上旋力强,能有保证过网的适宜弧线,能回击强下旋球和反弹低于球网的任何来球,与攻球相比,有较多的击球时机。二是攻击力大,对付削球的威力大,对付一般上旋球、拉球、扣球和推挡球,能以抢冲抢拉,拉冲结合,拉扣结合等手段进攻。

(3)横板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可以模仿我国名将孔令辉的打法,学习掌握好横板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必备技术包括正手拉弧圈球、正手攻、正手快带、正手反拉弧圈球、正手扣杀、正手挑、正手搓、正手摆和反手快拨、反手拉弧圈球、反手快带、反手挑、反手搓、反手摆等。逐渐形成自己的特长。

(4)横板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应该说是一种比较均衡性的打法。正反手的能力都容易发挥,现代比较优秀的运动员孔令辉、瓦尔德内尔、马龙、张继科等优秀选手都采用的是这种打法。

(5)但是作为中国运动员来讲,应该更强调积极主动,抢先上手的风格。在技术上要精练正手的拉攻技术,以防止左来左打,右来右打,四平八稳的风格.在练习过程中,也要强调对短球的处理。横板在处理短球的时候不如直板手腕灵活,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更要

22

多加练习。这样才能够为自己比较有利地相持创造条件.在练习反手技术的时候,我们除了练习能够拉弧圈球,更重要的还要把弹打和快拨要练得比较熟练,因为这样有利于增加球的速度,在大型的比赛当中,能够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并且能够在旋转的基础上体现出速度的特征来.形成中国横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独特风格。

202、打法类型——横板快攻结合弧圈

(1)学习横板快攻结合弧圈的打法,可以模仿借鉴邓亚萍、王涛等选手的打法.首先学会和熟练横拍进攻性打法的必备技术,包括正手快攻、正手拉弧圈、正手快带、正手扣杀、正手挑、正手搓、正手摆和反手快拨、反手拉球、反手弹打、反手挑、反手搓、反手摆等。并不断提高技术质量。

(2)横板快攻结合弧圈的打法,是目前世界上乒乓球的先进打法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出手快、线路活、旋转变化多,既有横板快攻打法的主要技术,又有弧圈球的旋转技巧。既能以攻为主,以快为主,又能以旋转相持过渡和反击.我国名将王涛左手横拍,一面反胶,一面生胶,打法是快攻结合弧圈球.我国名将邓亚萍右手横拍,一面反胶,一面长胶,打法也是快攻结合弧圈球。

(3)横板的快攻结合弧圈和弧圈结合快攻的两种打法,都属于横板进攻型打法。这种打法在指导思想上用国家队总教练蔡振华的话说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以凶为主,快速凶狠.这种打法再处理正手反手关系上突出正手。在处理凶与稳的关系上,突出凶狠。在处理近台远台的关系上,突出近台。在处理速度与旋转的关系上,以快为主,力求又快又转。在技术风格上,以邓亚萍为榜样,狠快准灵。

(4)亚洲选手采用横板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的比较多,欧洲人相对要少一些,这种打法的主要难点在于对付弧圈球的能力上,所以,我们在平时训练的过程当中,除了练习自己能够进攻以外,还要重点把对付弧圈球的防守能力练得比较好。练习的重点和难点应该说是在正手的拉与扣的结合上,因为拉球与扣杀的的动作结构相差很大,需要很长的时间形成各自的完整动力定型.然后把拉扣结合得自如一些。在第一板上手当中,除了反手起下旋要有一定能力之外,一定要注意正手的第一板上手和积极的进攻。因为正手的进攻比反手的力量要大,威胁相对也就大。这种打法在处理台内球时,反手的挑打是特长技术。同学们在平时训练时 一定要练好。再配以搓、摆、撇等台内技术,就比较完整地形成了这种打法的技术特点。在练习时可以王涛、邓亚萍为样板,进行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203、打法类型——横板削攻

(1)学习横板削攻或者攻削打法,可以丁松、朱世赫为榜样。首先学会削攻型打法的必备技术。正手加转削球、正手不转削球、正手拉弧圈球、正手反拉弧圈球、正手顶大板,正手稳削弧圈球、正手攻打下旋球、正手扣杀、正手搓、正手挑、正手摆和反手加转削球、反手不转削球、反手攻球、反手快拨、反手搓、反手摆、反手挑、反手顶大板、反手稳削弧圈球,并不断提高技术质量。

(2)此外,练习削攻或攻削打法,还必须重点练好步伐。因为这种打法,前后左右移动范围大,只有步伐到位,才能保证击球技术正确。

(3)在指导思想上凶稳结合,削攻结合.在技术风格上用国家队前副总教练削球大师张燮林的话说,就是转、稳、低、攻。

(40削攻相型选手丁松的特点是发球抢攻积极主动,得分率和使用率都高于许多选手.削中反攻,比较凶狠。中台削中反拉,并能连续对拉。削球的旋转变化大。成功的削攻打法者,大都有以下特点,第一是发球抢攻抢冲的质量高。著名削球选手陈新华、丁松他们发球抢攻的得分率和使用率大都高于同时代的选手。对以往的削球打法是一个很大的突破。第二

23

是,削中反攻反冲的能力强,一有机会,所以攻球得分.第三是削球的功底深,仅凭削球恰能与攻球打个平手。而前三板及削中的反攻反冲能力常出乎对手的预料,因而极有胜算。这些特点,削攻打法者,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

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