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彩虹之光艺术工程策划方案

来源:哗拓教育
“彩虹之光”艺术工程策划方案

一、项目名称

“彩虹之光”艺术工程——万场演出进校园活动

二、项目冠名诠释

1.色:“彩虹”色彩缤纷,寓示青少年的七彩年华

2.形:“彩虹”形如飞桥,象征艺术的传播和精神的沟通

3.意:“彩虹之光”意境美好、高远,代表艺术的热情和发散,思想的洗礼与升华 4.音:“彩虹之光”音调舒畅,琅琅上口,易于传记。

三、项目背景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事关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事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要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向深入。

要积极发展先进文化,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李长春2006年11月21日至24日在广西考察时讲话

北京、上海、江苏、河南、陕西、山东、浙江各地各部门初步建立并不断健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工作机制,全党、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氛围日益浓厚。

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中,许多鲜活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层出不穷:北京市——唱响《新童谣》,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文明礼仪、奥运知识、传统美德等各种德育内容融入新童谣;辽宁省——开展以小雷锋行动为主题,以“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为祖国做一件事、为集体做一件事、为他人做一件事”为内容的“三有三为”道德实践活动;河南省——以德感人,以情动人,先后推出勇担责任、携妹求学的洪战辉;孝感天下、背母求学的张尚昀;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安克慧等典型„„

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为了贯彻落实李长春同志的讲话精神,配合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需要,特整合广西艺术团体的丰富资源,制定“彩虹之光艺术工程——万场演出进校园策划方案”。

四、项目目的、意义

通过本项目系统工程的逐步实施和长期运作,以广西为先锋,探索全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开辟青少年艺术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携手同行的新天地,打造新时代广西青少年艺术教育的新品牌,建立广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模式。

1.以艺载德,为我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 艺术教育是更高层次的道德教育,艺术既是真与善相联结的纽带,也是由真达善的桥梁,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真善美对于青少年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启迪作用。

2. 以艺寓教,丰富我区青少年的艺术教育手段和内容

艺术教育是一种感性教育、情感教育、非功利教育,也是一种快乐教育与游戏教育。 3.以艺怡情,提升我区青少年的艺术情操和审美意识 培养未来最具水准和潜力的精品艺术的忠实观众

4.借艺双赢,探索国家财政文化投入新方式

由财政买单,购买文化部门和文化单位院团的服务,免费提供给学生,既符合公共财政支出体制改革的要求,也符合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更符合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

五、项目可行性

我区青少年对于综合艺术教育的迫切需求;

我区各地高中、中专、初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缺乏交流和指导; 由区党委宣传部牵头该项“工程”,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组织力 ; 我区各艺术院团的演出资源亟待整合利用,活动实施过程也是文艺工作者体验、采风的好机会;

通过精心策划、组织,各系统通力合作,我区有能力奉献和创作出更多高水准和多功能的艺术精品。

六、项目品牌优势及社会效应

指导性:通过主办单位、入选剧目及组织机构各方面体现活动的执行力、感染力和运作力

传播性:通过全区各大校园参与的广泛性、演出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主旨的思想性,最有效地实现本活动的传播效应和教育功能

可持续性:本艺术工程将长期建设,前后呼应,不断创新,努力探索广西青少年道德建设实践的新途径

可拓展性:可适时举办“彩虹之星(暂名)”等系列展演活动,鼓励校园原创剧目及有潜力的艺术新人的发掘和培养

可聚焦性:以青少年为目标受众,以艺术演出为吸引手段,集家庭关注、媒体关注及社会关注为一体

七、项目总体规划

本项目选择高品位、高质量、多品种、有意义的舞台艺术精品,深入到区内各中、小学校,为广大青少年奉献一份精美的艺术大餐,积极配合各部门用艺术形式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

项目分为专业舞台演出、青少年艺术教育辅导、青少年演出季、学生艺术嘉年华、青少年艺术教育论坛、互动征文评选、艺术普及活动等七个层面开展,以使活动有广度、高度和深度,达到丰富多彩、深入人心的效果。

1.专业舞台演出

2.青少年艺术教育辅导 3.青少年演出季 4.学生艺术嘉年华 5.青少年艺术教育论坛 6互动征文评选 7.艺术普及活动

八、项目实施时间、地点

时间:2007年—2010年

地点:全区各高中、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各初中、小学学校(原则上在各校礼堂、操场或利用流动舞台车演出,大型演出安排在正规剧场,建议学校组织包场观看)

九、项目具体内容设置

(一)专业舞台演出

演出理念:本着“以人为本”的艺术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等,有的放矢地安排演出剧目,使青少年亲近艺术、喜爱艺术,为他们终身学习艺术、享受艺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标受众分龄诉求: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排演不同系列的剧目。 目标受众心理简析:

小学生——具较强的可塑性和模仿力,喜爱形象、生动、活泼、新奇之物,拟因势利导,利用富含童话、寓言、神话等内容的剧目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其以剧中美好的人物形象为榜样,学习人物的健康精神。

初中生——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掺杂,个人奋斗目标不明确,逆反心理较强,同时求知欲强烈,热衷追随潮流。拟以现代话剧、潮流音乐情景剧、校园心理剧为主,为初中学生励志抒情。

高中生——有追求的充实,也有挫折的迷茫;有模仿的能力,有创作的欲望;有流行艺术的影响,也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拟把高中的艺术教育拓展到文学、历史、生命教育、心理等各学科,同时把艺术教育与文化特色相结合,使其树立道德的坐标和人生的方向,培养其对民族艺术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为此,专业舞台演出版块分为三色系列:

蓝色梦乡(进小学演出)——寓教于乐,侧重演出内容的趣味性,演出风格的活泼性; 橙色希望(进初中演出)——着重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力、感知力,完善艺术知识体系 红色理想(进高中演出)——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体悟艺术精髓,鼓励原创精神

1.蓝色梦乡——小学,纯真好奇,热爱幻想 备选剧目:(建议以课本剧、木偶剧、童话剧为主) 国内著名童话剧《马兰花》 国外经典童话剧《小红帽》 童话音乐剧《朋友》 民族风情杂技《赶太阳》 小学课本剧《东郭先生和狼》、《从现在起》、《酸酸甜甜》、《狐假虎威》、《王小二放羊》 儿童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 木偶剧《小美人鱼》、《丑小鸭》、《小小天鹅湖》 人偶诗画《卖火柴的小女孩》

2.橙色希望——初中,认知世界,渴望成长 备选剧目:(建议以励志话剧、音乐情景剧为主) 励志话剧《成长仪式》 课本剧《变色龙》、《警察赞美诗》、《皇帝的新装》、《项链》 配乐诗《黎明的通知》 音乐情景剧《生命之歌》 民族音乐校园鉴赏晚会 经典交响音乐鉴赏晚会

京剧常识介绍鉴赏晚会《三岔口》、《打渔杀家》、《铡美案》等

京剧折子鉴赏晚会《赵氏孤儿》、《野猪林》、《空城计》等

3.红色理想——高中,志存高远,迈向成熟 备选剧目:(建议以经典文学话剧、民族歌舞剧、校园音乐剧、生活心理剧为主) 名著话剧《雷雨》 励志话剧《成长仪式》 民族音乐校园鉴赏晚会

多媒体青春网络话剧《第一次亲密接触》 大型音乐诗剧《祥云》 浪漫音乐剧《今夜无眠》、《梁祝情愫》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 戏曲音乐剧《红楼梦》 民间歌舞剧《刘三姐》 传统小戏《三看亲》、《王二报喜》、《王三打鸟》 现在小戏《乡醉》《追》、《抢亲》 校园生活主题综艺晚会 新编历史桂剧《烈火南关》

京剧常识介绍鉴赏晚会《三岔口》、《打渔杀家》、《铡美案》等 京剧折子鉴赏晚会《赵氏孤儿》、《野猪林》、《空城计》等 京剧《岳家小将》

儿童音乐剧《太阳童谣》 音乐剧《桂林故事》 民族音画《八桂大歌》 壮剧《瓦氏夫人》

民族歌舞诗《漓江诗情》 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

区域受众分层诉求:根据不同区域条件的学生制定不同内容的剧目单。 城市——大型舞台精品剧的组织和观演,民族艺术的推荐和展播,贴近城市生活的现代剧目的推介

农村——中小型经典剧目的大范围、高频率的输送,民族艺术的交流和传播,贴近农村生活的演出形式和节目内容

备注:由于演出条件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演出剧目建议实行先期推荐和学生点播相结合的方式加以选择和编排。统观上述剧目,民族性与传统性非常充足,但现代性和科普性有所欠缺。建议将“八荣八耻”(主要针对高中学生)、交通法规、环境保护、升学、心理教育、健康普及等现代热点融入剧目创作,增排一批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心灵、具有时代感、符合受众特性、易于当今青少年接受的现代剧目。如《电影“后天”的警示》宣传环保意识;《献给母亲的歌》激发其对父母的孝心和热爱等。(可借鉴中央电视台音乐情景剧《心灵俱乐部》形式)

建议:演出前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演出剧目质量体系,如:编制一册指导性的项目操作手册,内容包括前期培训、演出内容、演出形式、演出水平等等,保证演出效果,便于演出执行。如:每年8月定为红色经典主题月,各校演出内容以红色经典剧为核心。

(二)青少年艺术教育辅导 利用艺术团体深入各校的契机,适当组织青少年艺术教育辅导活动。分为演出即时辅导和专题讲座辅导两种形式。

1.演出现场辅导:采用现场演示化妆过程如京剧脸谱、体验民族及现代乐器、学习操作演出道具如木偶等、与演员即兴配合演出、零距离接触等互动形式

2.专题讲座辅导:请出演剧目的专业演员,讲述表演技巧及幕后花絮,为学生现场答疑解惑,指点电视、广播、书籍等有益的学习途径

(三)青少年演出季

除专业舞台演出走进校园之外,每年选取特定时段如寒暑假期,以学校为单位,以地区为划分,无偿提供演出场地和艺术指导,从各校诸如新年晚会、舞蹈比赛、器乐比赛、歌唱比赛等演出中甄选获奖或颇受好评的精彩节目集中展示,为各校校园文化艺术建设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

(四)学生原创艺术嘉年华

1.活动形式:以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为宣传媒介,每年组织一次盛大活泼的学生艺术嘉年华活动,以各校业余艺术团为基础,提倡课本剧的创作和改编,鼓励原创剧本的编排和表演,支持校园原创歌谣创作及校园动漫作品的制作,或鼓励学生饰演青少年影片中的经典段落如《小兵张嘎》等,或为电影段落配音等一系列形式汇演参评,设置相应的奖项和奖品,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邀请演艺名师和知名童星参与评审,树立广西少年艺术先锋。

奖项设置:

建立双向颁奖平台

专业艺术演出奖——由学生投票评选出专业艺术演出中的精彩剧目(包括原创剧和经典剧),颁发相应奖项

学生原创艺术奖——由学生评委与社会专业评委一起评选出学生原创剧目的杰出之作,设置对应的奖项

艺榜题名——借艺术嘉年华艺术人才辈出的良机,进行广西学生艺术团的招募、甄选、组建工作,建立广西学生艺术专业团体

如:

学生最喜爱剧目 最受欢迎的人物形象 最佳学生原创剧目 最佳导演 最佳男女主角 最佳男女配角 最佳配乐 最佳歌手 最奇异造型 最特别创意 „„

奖品设置:

艺术培训、升学加分、旅游等机会 MP3、光碟、书籍、乐器等物质奖励 „„

2.活动意义:

为全区各地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表演才华和艺术天分的舞台。

释放我区青少年的表演积极性和艺术热情,活跃青少年道德建设实践的艺术氛围。 发现具有艺术特长的特别人才,为省内外各大高等艺术院校建立人才档案。 创新青少年剧目的表现形式,激发青少年的艺术细胞和创作潜能。

(五)青少年艺术教育论坛 总结活动各个阶段的经验,反思艺术创作和表演中出现的问题,每年举办一次全区青少年艺术教育论坛,可邀请国内知名青少年艺术教育的专家与我区学者共同探讨青少年艺术教育的道路和方法。

(六)互动征文评选

青少年对艺术表演的梦想和渴望,青少年与艺术表演结下的难解之缘,青少年观看“彩虹之光”演出之后的感悟和体会,甚至青少年自创的剧本和故事,都可以成为活动征文的投稿作品。评选优秀的作品在相应开设的广播节目中选播,利用广播覆盖面广、易于传递信息的优势,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加以展现。

(七)艺术普及活动

艺术教育的内容广泛,包括故事、电影、戏剧、文学、唱歌、舞蹈、器乐、游戏、美术等等。“彩虹之光艺术工程”以长期的专业化舞台演出为主导,青少年演出季与学生原创艺术嘉年华为衍生活动,以青少年艺术教育论坛为交流探索平台,以互动征文评选活动为青少年的艺术教育经历提供发言表述的机会。除此之外,借演出进校园的契机,适当拓宽学生参与艺术教育的广度,以小版块活动加以延展。

1.校歌、班歌、队歌、舍歌赛歌擂台

大部分学校都有自编的校歌,许多班级、团队、宿舍也有自己创作的集体歌曲,在演出活动现场提供一个展示和指导的平台和机会,如全校齐唱自编校歌,班级比拼自创班歌,可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2.舞动心灵

将适宜集体参与的集体舞、韵律操、拉拉操、健美操等简单易学易参与的舞蹈形式借演出的契机传播至各大校园,千人齐跳集体舞,既是体育健康的灵活变化的形式,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风潮。

3.移动影院

好电影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言而喻,为广大青少年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播映经典儿童电影易操作、受众覆盖面大,可考虑与演出大篷车随行。

4.游戏世界

丰富青少年的课余文化,介绍多种健康、有趣、益智而又易于在操场、课堂开展的新游戏尤其是心理健康游戏,可作为演出活动穿插的小环节展示给学生,如

“瞎子背瘸子”——每组推选出2名选手,一男一女,男生蒙眼睛扮演瞎子,背着扮演

瘸子的女生,在女生的指示下绕过途中障碍物,拾起地上的礼品,踩破地上的气球,最快到达终点者赢得胜利,体现学生团结协作、相互信任的精神。

“故事接龙”——培养学生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反应速度及合作能力。由老师出头,然后让学生每人说一句,汇成一篇故事;或由老师出故事的上半篇,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下半篇内容,并进行比赛。

5.广而播之

电台作为一种地区适应性强、覆盖范围广、录播简易的传播工具,在本项目中可以充当“传播大使”的角色。拟精选适宜青少年收听的经典广播剧,在区广播电台开辟项目专栏,为全区学生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青少年输送有声的艺术世界,以此扩大本项目获益青少年的范围和数量,电台录播体系则可确保广播剧作为教育产品的质量。

6.文学朗诵

文学朗诵可以抒发心灵的声音,重现经典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体味文学境界和语言艺术,也能促进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语言掌控能力,因其普及性强,操作手段简易,可利用校广播站录制,舞台现场演出等形式,展现集体和个人的风采,同时请播音主持人或教师进校予以指导。

十、项目宣传策略

走由泛至精、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由短期至长效的品牌宣传道路

VI设计——由于本项目具有长期性,影响范围大,受众人群广,VI系统的设计导入和规范使用对于本项目的系统化、品牌化、示范化将具有极大的意义,应尽快建立本艺术工程的视觉和形象识别系统,便于宣传推广。

主题曲——由于本项目主题性强,传播范围广,加上青少年对于音乐的喜闻乐见,因此,具有流行元素和健康思想的主题曲的创作非常有必要,作为项目的听觉标志可贯穿演出及项目的始终,与中央电视台大型节目《同一首歌》异曲同工。

广告创意——新颖独特的广告创意直接影响广告宣传的成效和关注度,本项目的广告创意与制作应为品牌树立服务,从品牌管理考虑,完美体现广西青少年的新形象和新风貌

媒介计划:分进合击——与区内各大媒体合作,如在电视、电台、报纸、网站开辟专门的宣传版块,进行原创剧与经典剧的展播宣传,进行艺术人才的介绍和艺术事迹的跟进报道

软性宣传:言论造势——围绕青少年艺术教育的主题,策划和利用一些事件、人物、话题与媒体形成共同的关注点,展开教育界和新闻界的研讨和谈论,因势利导,将本项目品牌置于社会舆论热点中,低成本传播打造品牌

校园覆盖:以点带面——以各大校园的广播站、黑板报、校报为宣传载体,强化信息到达的深度和层面

十一、项目进程安排

2007年1月,方案呈报自治区领导审批。 2007年2月,联合下文。

2007年2月底,召开新闻发布会。 2007年2月底,筹备演出启动仪式。 2007年3月,举行演出启动仪式。

十二、演出安排(暂定)

根据广西统计局统计,2004年广西共有普通小学15759所,普通初中2411所,普通高中526所,艺术表演团体118个。

拟组织全区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用2至3年时间,到各中小学校演出。 演出单位:自治区直属各专业艺术表演团队 各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广西高校各艺术表演系

十三、项目主办单位及组织机构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自治区精神文明办公室 自治区文化厅 自治区教育厅 自治区团区委

南宁、崇左、柳州、来宾、桂林、梧州、贺州、玉林、贵港、百色、钦州、河池、北海、防城港各市委宣传部

组委会主任:沈北海 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副主任:唐华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韦守德 自治区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

容小宁 自治区文化厅厅长 余益中 自治区教育厅厅长 全桂寿 自治区团区委书记

成员:由各主办单位相关处室领导担任

备注:建议成立本项目专项办公室,以利于项目长期操作的便利性、紧密性和配合性,便于项目系统化、规范化、效率化地推进和实施。

建议成立专门的选题策划部门,依据演出时间和社会热点策划不同的演出主题。 建议成立主要的创作团体,为演出新剧目的创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储备。 建议成立专业的培训部门,负责演出系统的相关规范和培训管理等事务。

十四、项目经费来源

1.申请由国家财政拨款承担运作经费。按区、市、县三级财政分别给予支持。经费用途为设备购置、演出人员补贴、行政支出及演出行程消耗等。

2.可通过企业赞助,采用冠名权等方式筹集资金。 3.社会引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