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课题
服务社区
1. 能够积极参与社区生活,
我参与我奉献服务社区教案服务社区
单元
1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5
主动承担社区事务。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2.正确认识《邻里公约》并积极遵守。
3.增强责任意识,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积极参与社区生活,主动承担社区事务正确认识《邻里公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导入新课
欣赏视频《服务社区》
学生观看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看了视频,你有何感想?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疫情期间,社区服务变得尤为重要,视频中的母子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服务社区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那么你知道怎样服务社区吗?我们今天就学习《服务社区》。
讲授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多媒体展示不同的社区
教师提问:你想生活在什么样的社区中?你看了这些不同的社区,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予以点拨:和谐美好的社区生活是我们共同的向往,我们都想生活在温馨有活力的社区中,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社区事务。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观看、反思
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初步感受服务社区意识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同学们对服务社区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教师:建设和谐的社区需要大家共同规范自身行为,那么我们需要遵守哪些?多媒体展示P39活动园内容
某小区的居民们制订了一个《邻里公约》,其内容包括:见面主动微笑问好,邻里有事主动相助;停车时车头朝外、车轮不压线;清晨和夜晚,降低室内音量室外集体活动不干扰邻居的正常生活;预防阳台滴水、坠物;使用牵引带遛狗,自行清理宠物类便;遇到装修要提前通知,照顾邻居感受。教师提问:一位居民认为《邻里公约》就是个咒”你认同他的说法吗
?说说你的理由。
“紧箍
,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观看、反思
学生分组讨论帮助学生认识《邻里公约》,提高遵守公约意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邻里公约》只是将人们要在公共场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邻里之间的友善相处明文提出,这不是一份约束,更像是一个美好约定,它是对人们平时的公共生活的指引和约束。认为《邻里公约》是“紧箍咒”的人,本身就是个不遵守道德规范的人。我们只有在社区中遵守公约,才能享受更美好的社区生活。
除了教材中的邻里公约之外,请你为建设和谐社区出几个金点子。学生发言后教师展示
教师:你生活在什么社区中?城市社区还是农村社区?你了解这两类社区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多媒体展示两种不同的社区农村社区:农村社区不同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它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居民是农村社区产生、存在的前提,是农村社区的建设者,主要从事工业生产。
城市社区: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生
学生观看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自由回答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社区
活共同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通的发展和贸易规模的扩大,城市社区逐渐由原始型经传统型发展成为近现代型的城市社区。
教师:无论是什么样的社区,都可以建设成为和谐社区,要想建设和谐社区,社区成员应该怎样做?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社区中的每个成员既是社区秩序的受益者,也是社区秩序的建设者。社区成员在情感上的相互支持,生活上的相互帮助,会让社区生活更有品质、更有温度。
有同学说:“我年龄还小,我为社区做不了贡献!”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即使我们年龄还小,但是照样可以为社区做贡献,我们可以为社区做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图片
让我们积极参与社区生活建设,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与同伴分享你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和感受吧
!
学生自由回答学生自由回答
进一步提升学生奉献社区的意识
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
如果没有,说说你可以做哪些参与社区建设的事情。学生回答时教师予以点拨学生阅读P40阅读角教师:说一说你的读后感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社区建设不是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人的事情,需要大家共同参与,我们生活在社区中,要积极行动,为社区做贡献。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谈论了服务社区的话题,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社区事务。社区中的每个成员既是社区秩序的受益者,也是社区秩序的建设者。社区成员在情感上的相互支持,生活上的相互帮助,会让社区生活更有品质、更有温度。
板书设计
服务社区
总结语中有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升华。
学生自由回答
1.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2.社区成员应相互帮助
课堂练习
反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掌握的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