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析小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来源:哗拓教育


探析小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摘要]土地是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基础,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非农项目的建设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探析小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小城镇农村居民点 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

1 小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意义

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证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对小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进行集约利用,一改过去那种粗放管理、低效利用的局面。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意义可归结为以下几点:①从理论的角度,指引土地由粗放化管理到集约化利用的科学转变;②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土地集约利用的症结所在,便于相关措施的制定;③盘活土地存量,优化当前土地利用结构,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小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2.1 评价的内容和目标。评价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定性分析。站在总体角度,对小城镇农村居民点用地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用地和人口增长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对该地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判。第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当地用地整体作为评价对象,从而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实现对当地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的准确测算。评价目标如下:在总体评价帮助下,反映出该地土地集约利用的真实情况,从而确定其土地利用状况类型(低度利用、适度利用、集约利用以及过度利用)。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小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不仅层次多,而且目标多。若想客观、准确评价某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情况,则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是不同属性特征指标(反映目标、内容或者程度)的有机集合。

2.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综合性原则。小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涵盖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概念,因此,订立的指标也应该能够从各个角度对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行阐述;②区域差异性原则。受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的影响,各地土地集约利用体系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建立指标的过程中,要将各地土地集约利用情况客观地反映出来,则结合区域差异性原则;③可比性原则。确立指标的过程中,应考虑其内涵是否具有普遍适应性,换而言之,各地指标含义相同,以便于横向比较;④可操作性原则。指标要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一致的统计口径,还应简单明确、方便收集,另外,最好采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完成相关的分析;⑤引导性原则。所选指标一方面要能充分反映出当地当前的土地利用情况,另一方面要能大致反映出当地土地利用趋势,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有效的引导。

2.2.2 指标选择方法。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有很多:①范围法,根据研究范围来选取评价指标,其缺点是无法实现各个评价指标与评价目标的直接联系;②目标法,解决了范围法中的不足,但它也存在缺点,即无法实现各个影响因素与评价目标的直接联系;③问题法,从主要问题的角度来选取指标,其缺点是问题有时候太过复杂造成指标选取工作无法正常展开;④因果法,根据结果反推原因,通过对原因系统分析来构建指标体系。当因果关系太过复杂时,该种方法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考虑到小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的复杂性,一般不建议使用此法;⑤复合法。所谓的复合法指的是将上述方法中的两种或者多种组合在一起运用的方法,从而有效避免了各自的缺憾,所以,该种方法较为常用。

结合指标选取的原则、指标选取的方法以及小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的实际情况,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

2.2.3 评价标准的确定

集区域性、动态性、开放性于一体的土地集约利用系统相当复杂,故制定评价标准时,应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通常情况下,可采取如下办法确定评价标准:①如果国家或者省级行政单位已经给出明确标准,则按照执行;②如果没有,则按照实际操作中的合理值执行;③其他的指标可以按照各自对应的标准法予以确定。

2.2.4 评价方法的确立。多因素指标评价方法常见的有下列三种:①综合评分法;②极限条件法;③模糊评价法。其中,综合评分法相对成熟,能够准确、有效地实现评价目标,所以,在对小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过程中采用该种方法。

2.2.5 指标标准化处理。考虑到指标数据在量纲上的差异,为了便于不同指标间的相互比较,不仅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还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标准化处理方法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总和标准化法;②标准差标准化法;③极大值标准化法;④极差标准化法。其中,第二种方法未区分正指标与负指标,第三、四种方法无法真实反映原始指标的彼此关系,故第一种方法较为常用。

2.2.6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主观赋权法,二是客观赋权法。前者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将会给结果的准确性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而后者没有这个缺点。在客观赋权法中,又数主成分析法较优,准确而有效,故确定权重时,通常采用主成分析法。

2.2.7 多因素加权平均值法。采用多因素加权平均值法计算集约利用综合指标值,公式如下:

式中:Wi——第i项评价指标的权重;ai——评价区域第i项指标的无量纲值;n——指标数量。Y的取值落在0—1之间,越大则表明该地区土地集约利用

水平越高。

2.3 实例分析

2.3.1 某城镇总体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3.2 该小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村级评价结果

3 小结

目前,我国正处于“三化”(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发展及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用地问题,再加上我国土地的稀缺性,土地集约利用便成了唯一的出路。对小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有助于判定土地集约利用类型,有助于揭示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布规律,从而解决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人地矛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