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顽固性心衰中的临床应用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顽固性心衰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哗拓教育
实用医学杂志2015年第31卷第17期 2857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顽固性心衰中的 临床应用 刘加明 李旭 金鑫 于泽莺 王红霞 李玉琴 摘要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一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对利尿剂抵抗的顽固性心衰的临床疗 效、安全性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CVVHDF联合静 脉泵入利尿剂治疗组(C+D组)与单纯静脉泵入利尿剂治疗组(D组)各2O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实验 室指标、尿量、体质量、心功能等指标变化,以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等指标。结果:两组 治疗48 h后:C+D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D组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高于C+D组(P<O.05);两组动脉血pH值、实际碳酸氢盐(AB)浓度升高,尿量增多,体质量下降,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且C+D组优于D组(P<0.05)。 C+D组住院时间比D组短(P<0.001)。CVVHDF治疗中有2例出现低血压,未出现出血、检塞、感染等不 良反应。C+D组均好转出院(病死率0%),D组有4例死亡(病死率20%)(Fisher确切概率,P=0.106)。 结论:CVVHDF治疗可改善肾功能、纠正酸中毒、改善利尿剂抵抗、有效减轻钠水潴留、改善心功能、缩短住 院天数.不良反应较少,未增加住院期间病死率,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对利尿抵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 关键词 连续性静一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利尿剂抵抗; 顽固性心力衰竭; 临床研究 顽固性心衰.又称之为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是 射血分数(LVEF)≤40%;(5)血压控制稳定(平均动 脉压70~110 mmHg,收缩压在9O~150 mmHg); 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状态,预后极差,这一阶段平 均生存时间仅3.4个月[ 。此阶段治疗成功的关键 是控制钠水潴留|2_,利尿剂是控制钠水潴留的唯一 药物,但患者大多存在利尿剂抵抗。近年来,国内 外文献报道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此 类患者,以减轻钠水潴留,其疗效结果各家报道不 同[3-81。本研究应用CRRT中的连续性静~静脉血液 透析滤过模式(CVVHDF)联合静脉持续泵入利尿 剂(C+D组)治疗对利尿剂抵抗的顽固性心力衰 竭患者,并设置单纯静脉持续泵人利尿剂(D组) 作为对照,观察两组之间的疗效、安全性及短期预 后.现总结报告如下。 (6)对利尿剂抵抗(口服呋噻米片每日超过80 mg )。排除合并急性感染、恶性肿瘤、急慢性传染 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血肌酐(Scr)≥177 Ixmol/L 的患者及孕妇。同意行CVVHDF治疗的20例为 C+D组,其余20例为D组。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学标准.经我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所有治疗 均取得患者或其家属的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 D组该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强心、 利尿、扩血管、改善心肌重塑、控制血压稳定等)。 所有患者均给予呋塞米注射液持续静脉泵人(4~ 10 mg/h),根据尿量调整速度;其余药物选择及剂 1资料与方法 量视患者的病情。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 1.2.2 C+D组该组患者除采用对照组同样的 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在新 药物治疗外,加用CVVHDF治疗。其方法如下:建 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急诊 立血管通路(股静脉或颈内静脉),使用金宝Pris. 科重症监护病房、重症医学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 maflex系统.采用CVVHDF模式,M100配套(AN69 者4O例。符合以下标准:(1)达到顽固性心力衰竭 膜,面积0.9 Inz),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具体剂量 诊断标准[z ;(2)年龄≥18岁;(3)心功能达到纽 根据患者凝血功能制定),血流量160~180 mL/ 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Ⅳ级;(4)左心室 min、置换液流量(后稀释法)2.5 lMh、透析液2 L/h, 置换液及透析液采用相同配方,基础配方为0.9%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15.17.029 氯化钠注射液2 000 mL、5%碳酸氢钠注射液125 基金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科技计划项目 mL、注射用水500 mL、50%葡萄糖注射液10 mL、 (编号:2013YL09) 25%硫酸镁注射液1.2 m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作者单位:832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肾 病内科 24 mL、10%氯化钾注射液8 mL(相应离子浓度为 实用医学杂志2015年第31卷第l7期 K 4 mmoL/L、Na 145 mmol/L、C1~1 15 mmoL/L、Ca2 2.16 mmol/L、Md 0.96 mmol/L、HCO3—28.3 mmol/L, 葡萄糖浓度为10.6 reotol/L).根据患者治疗前血气 分析、血糖、电解质指标对配方做适当调整,治疗 过程中每2小时复查上述指标,根据复查结果调整 配方,单次治疗时间8 h、脱水量2 000~3 000 mL. 根据患者血压、呼吸频率、心率、水潴留情况调整 脱水量。 1.3观察指标(1)一般资料:采集入选患者的性 别、年龄、病史、临床表现、血压、氨基末端B型脑 钠肽前体(NT.proBNP)、用药情况等。(2)记录每天 的尿量、体质量。(3)实验室检查:检测治疗前、治 疗48 h后的血气分析及肾功能。(4)超声心动图 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 LVEF。(5)疗效判断: 显效为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2级以上:有效为 改善l级以上;无效为无改善或加重。(6)入组后 至出院所占住院时间(出院标准为NYHA心功能 分级达到Ⅱ级或I级)。(7)不良反应及住院期间 预后。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中符合正态分布的以 ±s表示,两组比 较方差齐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 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以中位 数(四分位数间距)即 (QR)表示,采用Mann. Whitney U检验;尿量设有3个观察点。组间及组 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多 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计数资 料用百分比表示,两组比较采用xz检验,对于不符 合Xz检验条件的数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两 组间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的比较见表1,两组基线资料(性 别比例、年龄分布、体质量、心衰病因、血压情况、 LVEF、NT.proBNP)、入组后48 h内药物使用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48 h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见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素氮浓度(BUN)、Scr、动脉血 pH值及实际碳酸氢盐浓度(AB)无统计学差异。治 疗48 h后:与治疗前比较,c+D组BUN、Scr下降 (P<0.05),D组升高(P<0.05),两组之间比较C +D组低于D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 pH、AB均升高且C+D组高于D组(P<0.05)。 表1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及入组后48 h内药物使用比较情况 注: 表示t值;#表示z值;§表示× 值;“一”表示无数据;1 mmHg=O.133 kPa 实用医学杂志2015年第3l卷第17期 表2两组治疗48 h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O.05;与D组比较,苷P<O.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量比较见表3,治疗 2.7不良反应及住院期间病死率CVVHDF治疗 前两组尿量无差异(t=O.390,P=0.699);治疗后 过程中有2例出现低血压,经减慢脱水速度后血 两组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多(P<0.001),但C+D组 尿量多于D组(P=0.048)。 表3两组治疗前后尿量比较 ±s,m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当天 治疗后第2天F值 P值 C+D组9加±290 l 759 263 1 933 2O 4.185 0.048 ̄ D组 906±260 1 643±256 1 596±283 注:样P表示两组间尿量比较;与治疗前比较’ P 0・0o 2.4两组患者治疗48 h前后体质量下降量(A体 质量=体质量治疗前一体质量治疗后)、LVEF升高量 (ALVEF=LVEF治疗后一LVEF治疗前)比较 见表4, c+D组△体质量及ALVEF幅度均超过D组(P< 0.000 1)。 表4两组治疗48 h前后△体质量、ALVEF比较 2.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见表5,C+D 组显效lO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 90%;D组显效2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 效率为55%;C+D组疗效更佳(P:O.002)。 表5两组治疗48 h后疗效比较 例(%) 注:Z=一3.092。P=O.002 2.6两组患者自入组至出院所占住院时间比较 c+D组住院时间少于D组[(5.05±1.10)d s (7.15±1.23)d,t=一5.704,P<0.001]。 压逐渐稳定,c+D组20例患者均完成8 h的 CVVHDF治疗,未出现出血、栓塞、感染等不良反 应:c+D组患者均好转出院(病死率O%),D组有 4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 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于大面积脑梗死,病死 率20%).两组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isher确 切概率,P=0.106)。 3 讨论 控制钠水潴留是顽固性心衰治疗成功的关 键[ 。利尿剂是消除心衰患者钠水潴留的唯一 药物.但随着心衰病程的进展及利尿剂使用时 间的延长.利尿剂效果越来越差。当使用足量利 尿剂后。仍然不能有效改善钠水潴留,即为利尿 剂抵抗[m]。其在失代偿期心衰患者中的发生率超 过30%t11 3。对于心衰患者,利尿剂抵抗可独立预测 180 d内病死率[HR:1.42(95% :1.11~1.81),P= 0.0051及60 d内再住院率『HR:1.57(95%CI:1.24— 2.01),P<O.001][12 3。 利尿剂抵抗产生的机制有:(1)利尿剂的药代 动力学及药效学发生改变.表现为尿中药物峰浓 度下降、达峰时间延长,药物的利尿阈值升高及最 大利尿效应下降;(2)未严格控制钠盐摄人;(3)神 经体液因素:如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 (RAAS)激活等;(4)低钠血症使得肾小球滤过钠 离子减少等[ 加]。其解决方法有:增加利尿剂剂量: 持续静脉滴注利尿剂;联合两种及以上利尿剂;应 用小剂量多巴胺等增加肾血流的药物:纠正低氧、 酸中毒、低钠和低钾等;血液净化治疗等[ 。 血液净化治疗有多种方式,其中CRRT能持续 缓慢、等渗的脱水,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同时可 吸附炎症因子、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成为 心衰治疗的首选。国内外文献报道应用CRRT治 疗心衰的模式有:缓慢连续超滤(SCUF)、连续性 静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CVVHDF等。其疗效报 道各家不一【。 。一些研究[3 显示,CRRT治疗后 患者体重下降超过利尿剂治疗,尿量增加多于利尿 剂治疗Es--6J;另一些研究[7-8 则提出,CRRT治疗与 静脉连续使用利尿剂治疗在体重减轻方面无差异。 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与患者心衰的轻重缓急、 CRRT模式及参数的选择(超滤速度、前/后稀释、 置换液速度、治疗时间等)、利尿剂的剂量、肾功能 的状态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48 h后:D组 BUN、Scr升高且高于C+D组(P<0.05),原因考虑 为利尿剂的副作用[133.C+D组由于使用CVVHDF 治疗,增加了BUN、Scr的清除,故表现为两项指 标的下降。两组患者治疗后酸中毒有所改善、尿量 增多、体质量减轻、LVEF升高、NYHA分级改善,且 C+D组疗效优于D组(尸<0.05),从而缩短了住 院时间。与国内外同行报道相似[5-6,t4]。C+D组住 院期间病死率低于D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考虑原 因为样本量较少及观察时间较短所致。 在相似的药物治疗的前提下.C+D组尿量增 加更多.提示CVVHDF有额外的改善利尿剂抵抗 作用。其可能机制有:(1)治疗后LVEF升高,心输 出量增加.肾脏血流量增加,最终肾小球率过滤增 加,肾脏排钠、排水增加;(2)CVVHDF能更快地纠 正酸中毒.清除内源性阴离子:袢利尿剂在近端肾 小管通过阴离子转运体主动分泌到小管液中。当 酸中毒等因素导致内源性阴离子增多时,可竞争 抑制利尿剂的分泌.当阴离子得到清除后,可改善 肾小管分泌利尿剂的竞争抑制作用;(3)降低肾 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15-16]:肾素、血管紧 张素Ⅱ水平的下降,即收缩肾动脉的因子降低,从 而改善肾血流量,进一步改善肾脏排钠、排水;醛 固酮水平下降,其钠水潴留的作用降低;(4)水负 荷下降及LVEF升高后。内脏水肿及淤血减轻:肠 道水肿减轻及血流灌注改善,有利于口服药物的 吸收:肝脏淤血减轻,其灭活醛固酮的能力加强, 进一步改善钠水潴留。 总之,CVVHDF治疗可改善肾功能、纠正酸中 毒、改善利尿剂抵抗、有效减轻钠水潴留、改善心 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较少,未增加住院 期间病死率。对于利尿剂抵抗的顽固性心衰的患 者.CVVHDF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的补充治 疗措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由于本研究为单中心、样本量偏少,并且受伦 理学的影响.采用了非随机对照,其论证强度受到 影响。且本研究仅观察了住院期间的疗效及安全 性.CVVHDF治疗顽固性心衰患者的长期预后如 实用医学杂志2015年第31卷第l7期 何,还需要纳入更多的病例进行治疗、随访、观察。 4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 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35(12):1076—1095.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 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 杂志,2014,42(2):98—122. [3]Hanna MA,Wilson Tang WH,Teo BW,et a1.Extracorporeal Ultrafiltration VS Conventional Diuretic Therapy in Advanced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J].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2012.18(1):54—63. 『4] Badawy SS.Fahmy A.EfifcacY and cardiOVascular tolerabilitv of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hration in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a randomized comparative study [J].J Crit Care,2012,27(1):106—107. [5]李海峰,邹其银,周书成,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难治性 心力衰竭中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2,38(17):2093— 2094. [6]Giglioli C,SpiniV,Landi D,et a1.Congestive heartfailure and decongestion ability of two different treatments: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and diuretic therapy:experience of a cardiac step down unit[J].Acta Cardiol,2013,68(4):355—364. 『7] Bart BA,Goldsmith SR,Lee KL, et a1.Uhrafiltration in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with Cardiorenal Syndrome f J]. New Eng J Med,2012,367(24):2296-2304. [8] Costanzo MR,Sahzberg MT,Jessup M,et a1.Ultrafilt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fewer rehospit alizati0ns than continuous diuretic infusion in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results from UNLOAD『J1.J Card Fail,2010,16(4):277—284. [9] 魏勇,欧阳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抵抗的研究现状 [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6):525—527. f10]彭芬,丁文惠.充血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的机制及处理对 策[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9):729—730. 『11]Shchekochikhin D,A1 Ammary F,Lindenfeld JA,et a1.Role of diuretics and ultrafiltration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 Pharmaceuticals,2013,6(7):851—866. [12]Valente MA,Voors AA,D ̄man K,et a1.Diuretic response in acute heart failur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J].Eur Heart J,2014,35(19):1284—1293. [13]De Vecchis R,Ciccarelli A,Pucciarelli A.Unloading therapy by intravenous diuretic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a double-edged weapon?[J].J Cardiovasc Med(Hagemtown),2010,11(8): 571—574. [14]宋昱,郭牧,张云强,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心力衰竭中 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20(2):92-95. [15]袁红岩,由希雷,任新生.CRRT治疗非肾源性难治性心力衰 竭35例疗效观察[J].中国血液净化,2005,4(5):252—253. [16]方卫华,陈友东,严星,等.CRRT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 的疗效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2006,20(4):242—244. (收稿:2015—05—20编辑:王耀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2.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