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焕 张嘉庆
在信息时代,心理战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辅助作战手段和样式,而成为在全时空、全方位、多层次发挥作用的战略行动。与之相对应,现代心理战的防御问题也必然成为关系到战争胜负、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课题。 确立开放式防御思路,增强军民心理“免疫力”
现代心理战防御不可能采取心理封闭的方法,而应确立开放式防御战略。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心理同人的机体一样,如果长期处于无菌的环境,其“免疫力”就会降低;人的思想和心理如若没有受到锻炼和考验,一旦接触具有攻击性的宣传和震撼,也会缺乏抵抗力。从管理心理学角度看,心理锻炼法和心理接种法都能够有效增强心理抵抗力。心理锻炼如同体育锻炼能够强身健体一样,能增强人的心理承受力。心理学实验证明,对人的思想和心理而言,心理接种法也是非常有效的。即当人们接触到攻击其基本信念的弱性反面论证后,会形成某种通用的“免疫力”,相当于注射心理“疫苗”。可见,心理战防御的正确方法不是封锁和堵塞,而是正确的教育引导。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使人们学会辨别是非真伪,提高心理的“免疫力”。
占领宣传舆论阵地,掌握心理防御的主动权
在信息社会,信息渴求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心理需要,与此相对应,信息较量也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重要形式。对于各种信息空间,必须主动占领,才能掌握主动权。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斗争和现代心理战的强大攻势,为赢得未来可能的心理战而必须开展舆论争夺战。要积极主动地占领舆论阵地,同敌对势力的反动宣传及心理攻击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一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人民群众,坚持宣传舆论的正确导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从根本上打牢心理防御的基础。二要根据国际政治斗争形势和敌对势力的心理战动向,未雨绸缪,有预见性地进行超前性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先入为主” 这一社会知觉效应,使人们对敌对势力可能实施的舆论宣传攻势有心理准备,以利于在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中保持心理稳定。三要针对敌心理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实施有效反击,及时清除消极影响,掌握心理防御的主动权。 提高信息防护能力,赢得网络心理战的主动权
网络化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战争的面貌。网络心理战的序幕已经拉开,网络将成为未来心理战的重要战场。对网络心理战的防御,必将是现代心理防御的崭新课题。鉴于以上情况,必须把加快信息网络的发展与提高信息网络的安全指数、发展高技术心理防御手段结合起来。
一要研制自己的CPU、操作系统、网络方案、密码芯片和大型数据库等,尽快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系统。二要把网络安全管理纳入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以法治手段为防御网络心理战提供保障。三要适应未来信息斗争和心理战的要求,建立和发展网络心理战力量,特别要建立专业化的信息防护力量,提高网络心理战防护能力。
(国防报 2002年01月17日 第3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