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中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课 题 方 案
XXXXX中学《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中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重视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中学德育任务之一。生活自理能力是自我教育能力的具体体现,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也就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人具有自我教育的潜在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青春期就有了较强烈的自我教育要求。所以,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并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近处来,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许多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尤其是对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他们只求孩子考高分,其它生活上的事无论大小,统统替孩子包办,因而养成了他们懒惰的习性,依赖性强,没有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更谈不上具有自我教育能力了。这已成为当前学生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学生自理能力太差,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独立生活技能,这将不利于我们的教育方针的实现,使我们的下一代面对商品社会的竞争时沦为一个弱者,必将会误国误民,使我们的民族在下世纪的竞争中失败。
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尚处在初步开展阶段。几年来,我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直重视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但在培养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如何利用学校初具规模的现代教育技术,把德育放在主位,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使学生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取得全面的发展,已成为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该课题。
二、实验假设
将现代教育技术合理运用于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过程中,探索出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三、实验目标
1、发展目标
使学生能热爱劳动、学会劳动、生活自理,能在学校和家庭中分担应尽的义务,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待人接物讲究礼仪。
2、认识目标
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出可行的培养初中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途径,并以此为契机,研究出提高初中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模式。
四、实验对象
在本校18个教学班中,抽取初中一(1)、一(3)、一(5)班学生共计152人为实验对象。
五、实验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观察法、调查法为辅。 六、实验步骤和时间
实验周期:三年(2010年9月 - 2012年9月) 1、准备阶段(2010年9月 - 20105年1月)
组建课题组,设计方案,论证方案,确定实验对象,培训实验人员,摸底调查,拟定实施计划。
2、实验阶段(2011年3月 - 2011年2月)
全面实施,专题研究,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组织交流,及时研究分析实验中各种信息,研究出现的各种类问题,增添改进教育措施,收集整理实验资料。
3、总结阶段(2012年3月 - 2012年9月)
根据实验目标,进行效果检测,资料数据的整理、分析、统计,撰写实验报告及专题经验、总结,召开总结评审会议等。
七、实验变量的确定
1、自变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和电教教材,提高中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2、因变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干扰变量及其控制。
(1)克服传统的“理论教育”模式,即把一些具体的操作过程灌输给学生,或通过训练、惩罚等消积的方式来巩固强化灌输的效果。要尽可能的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研究工作。
(2)控制学生流失和转学数量过大。 (3)稳定实验师资队伍。 八、实验措施。 1、加强指导,注重管理
为确保实验工作正常进行,提高研究质量,在课题实施中,注重对过程的管理,认真扎实地开展课题研究,使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2、组织学习,掌握理论和操作技能
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必然会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得以优化,较大地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它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必须对教育技术有所认识,会操作和运用,并改变旧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必须认真参加各级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刻苦钻研,熟练使用幻灯机、收录机、放像机、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室等电教器材,确保实验工作的开展。
3、认真研究,突出重点。
课题研究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本课题的研究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养成自己的良好习惯,明确规定承担自我服务劳动的项目。在劳技课、班会课、晨会课等活动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实施,对劳动项目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同时,动员家长协助学校抓好训练,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并在期末评定思想品德和操行评定时,把学生该项教育活动作为一项考评内容。
4、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我校开展现代化教育技术起步较晚,教学科研意识比较淡薄,为克服自身弱点,更新观念,课题组成员要认真参加市、区电教馆举办的各种专题讲座,技术
培训和各种教研活动,并走出校门,到各兄弟学校认真学习,用于指导实验的开展,提高实验研究水平。
九、实验检测和资料的搜集、整理
实验中,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培养目标,制定前测、中测、后测的测试项目,多角度进行测评,并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通过家长、任课教师调查,了解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情况。
十、实验成果提供 1、实验报告总结。
2、各种专题经验总结或论文。 3、摄制电视专题片2部。 4、多媒体计算机课件若干。 十一、实验的组织管理 1、课题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xxx(校长,中学一级教师) 副组长:xxx(副校长,中学二级教师)
xxx(心理辅导员,中学二级教师)2、课题主研人员:
xx(德育处主任,中学二级教师) xx(德育处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 xx(中学一级教师,班主任) xxx(中学一级教师,班 主任) xxx(中学一级教师,班主任) xxx(中学男生宿舍管理教师) xxx(中学女生宿舍管理教师) 十二、实验经费
此项实验预计10万人民币,均为学校自筹。
2011
年3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