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青年校长的成长(下)
作者:
来源:《湖南教育·教育综合版》2009年第02期
策划 李统兴
成长,从回归教师角色开始 徐朝霞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和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用教育家的精神办学”。用教育家的精神办学并不是要求每位校长都去当教育家,而是说校长要有教育家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呢?我认为,怎样引领学校稳步发展,少做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恐怕是这种精神最基本的内涵。要真正落实这种精神,校长就必须回归教师的角色。
一、青年校长要用心关注你的老师
有一位日本的餐饮业巨头,在连锁店中提供给顾客的,永远是17cm厚的汉堡与4℃的可乐。据他研究,这种厚度与温度令人感觉最佳。对于幸福,其实只需要17cm和4℃就够了。学校,真是没有什么可以用来送人的,惟一可以送给老师和孩子的就是幸福了,那么,校长就把幸福送给老师吧!每逢节假日,别忘了给他们背后的亲人送上一张慰问卡,把温暖洒向每一个教师家庭;每逢新学期,别忘了给每位老师送上一份心灵寄语,愿幸福愉悦随我们同行,让我们在快乐中启程;每位教师生日,别忘了送去一束鲜花和一声祝福……让幸福天天充满我们的校园。
在学校管理的不断反思中,我懂得了感恩。工作中,我有一本特殊的“日记”,那里面记录着老师们的点点滴滴,记满了老师们(也包括他们背后的亲人)为学校、为我个人所做的一切。这本日记,我用感恩的眼睛去发现,用感恩的心去书写。而那些事情,在他们本人看来,似乎是不值得一提的。在随时对日记本里的事迹进行表扬、宣传后,我发现,他们给了我一个又一个惊喜,那就是:学校在进步,每个教师在进步,每个学生在进步。而且,那种变化是超乎想象的。于是,我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又加了一句话:“也许,当你没觉着自己是校长时,现实已经给了你回报。”的确,相互的感恩使学校的工作充满了勃勃生机。因为,在校长悄悄记下老师们为学校所做的点点滴滴工作的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校长对他们的关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青年校长要做专业的引领者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终身学习”。现代科技信息的迅猛发展也清晰地告诉我们:“一天不学习,就会落后。”古今中外,那么多杰出教育家的实践证明,尽管每个人成功的具体途径不同,但是“渴望求知,勤奋学习”却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这让我们得到一些启示:校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还要引领你的老师“终身学习”。
书香,无论清淡还是浓郁,都赋予我们智慧和希望。国家教委原副主任柳斌先生说过:“爱书的民族才是一个优秀民族。”教育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讲是阅读的竞争,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校长成为一名愿读书、想读书、能读书、会读书的人。在学校里,我们要立足实际,认真研究、制定读书活动方案,向老师们推荐相关读书篇目,开展好同读一本书、读书演讲赛、读书沙龙等活动,促使教师们认真读书、深刻反思、积极讨论,激励教师们读书——觉醒——反思——提升,培养教师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健康进取的学习态度,为“终身学习”迈出坚实的一步;还要通过校长与教师同读书、同思考,不断增加教师研究教育的积极性,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教育理念、办学目标,以教师教育内驱力的提升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还应通过引导教师读书来引领学生读书学习,积极营造学校健康向上的读书氛围。最是书香能致远啊!
青年校长必须把专业发展放在第一位 高水平
陶行知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没有好校长,即使有齐全的设备和素质好的教师群,也无法造就一个好学校。
要想成为一位好校长,必须把专业发展放在第一位。
一、既要具备专业精神。又要具备高尚德行
亚当斯曾经说过:“在一个国家中,若无个人的美德,就不能存在公众的美德。”与校长希望身边的教师人人都具备高尚的师德一样,教师也莫不希望校长要常怀律己之心,具备高尚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德行。具体说来,校长的高尚德行不仅要体现在工作中,也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好校长首先应该孝敬父母、关爱子女、体贴伴侣、友爱邻里;好校长应多多关心下属,常怀仁慈之心;好校长对下属之过错能宽容但不纵容,拥一身浩然正气。
《礼记》有言:“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意为:有德的君子才有人辅助他,有人辅助君子才有发展空间,有了发展空间就会有充足的财物,有了充足的财物才能使自己的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青年校长应努力做此等有德之人。
二、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学习传统文化
校长的专业知识,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本体性知识,包括一般性的通识和特定的学科性知识,如语、数、英等;二是条件性知识,如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三是实践性知识,是校长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际情境中遇到问题时所具有的背景知识及其相关知识,它更多的来自于校长的经验积累,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在校长的专业知识中,本体性知识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条件性知识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实践性知识在专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身为年轻校长,还要努力学习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儒家、道家、法家三大流派的管理思想中汲取精髓。
孔子在管理中崇尚“和”字。“构建和谐社会”与“和”的思想一脉相承。“构建和谐校园”是校长的责任。“校园和谐”包括教师个人内心的和谐、教工家庭的和谐和师生群体之间的和谐。
三、既要锤炼专业能力,又要锤炼办学思想
校长的专业能力可包括:教育教学上的指导能力、沟通能力,学校管理中的组织领导能力,问题情景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顺应时代发展的变革创新能力等。这些专业能力的要求,反映了在科学技术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教科研一体化以及信息化时代的校长专业能力发展趋势,校长的能力应从“单一”走向“复合”,既有最基本的基础能力,更有创新发展的能力。
青年校长要有意识地在管理过程中锤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吸取教训,然后再实践,如此反复,不断走向成熟。 此外,青年校长还要锤炼自己的办学思想。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可见锤炼办学思想对校长来说是多么重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习、实践、反思:青年校长成长的阶梯 邓新辉
回顾八年的校长经历,结合身边青年校长的成长经历,我认为,青年校长的成长就是在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勤于反思中实现的。
学习——青年校长成长的必由之路
学习是青年校长成长的必由之路。一要向书本学。青年校长应该读一些理论方面的书籍,比如学校管理理论、多元智能理论、领导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还要读一些教育报刊,及时了解较为前沿的知识。二要向教职员工学。要经常深入到各部门、各学科组和各个班级,到师生中调查、研究、交流。要向名师学习,经常与他们交流思想,开展讨论,求教教学艺术,征求学校管理意见,达到集思广益、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之效;要注意和不同爱好的人互相交流,以捕捉灵感,激发创造。三要向名校长学。通过网上交流、听讲座、名校考察、名校长成长案例等多种渠道,学习名校长的管理经验,了解名校长的成长经历。四要向企业家学。学习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学习企业家塑造企业文化、凝聚员工精神的先进经验。
实践——青年校长成长的土壤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归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实践出真知。青年校长要勇于实践,要善于实践。 青年校长在管理中还应注意抓住时机,适时搭建好平台,使主观的努力同客观的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当发现我校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教师培训工作各自为政,呈现出“三张皮”,教师有点应接不暇的现象时,我及时进行整改,建立教、研、训三位一体新机制,整合了时间、人员、财物,全面提高了教师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学习效率。在此次改革实践中,我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参加集体备课、专题研讨,为全校教师搭建开放交流平台,确立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模式,通过“百花杯”教师赛课、“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巡回授课”、“案例研修”等方式进行校本教研,并定期聘请专家来校讲学指导。通过教、研、训三位一体的整合,以研促教、以训促研,教师在思考中前进,在研究中成长,学生在感悟中探究,在探究中获取。现在,一摞又一摞的校本教研资料见证着老师们的智慧与心血;一批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批青年教师整体素质迅速提高,逐渐崭露头角;一支师德优良、专业精湛的教师团队逐渐形成,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反思——青年校长成长的快车道
反思是对自我“现行的”行为观念的解剖分析,是校长专业发展和成功管理的核心因素。反思使校长更加睿智,更加充满管理智慧。
2003年下学期,湘潭县被定为新课程改革实验区,课程改革实验成了学校新的实践领域,我所在的学校当时以中老年教师为主体,制约我校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为老师们的观念。记得当时我作了一个新课程改革的动员报告,倡议老师们做反思型教师,以适应课改的需要,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其中就含有写教学反思。月末,教师工作抽查时我满心期待地察看老师们的教学反思,却发现大多为业务学习笔记,没有反思。我与老师们交谈,大家都说不知道怎样进行反思。怎样打破这个僵局,有效推进课改呢?我苦苦思索着,直到一次儿子与我交流他班上发生的趣闻时才恍然大悟,我立马与儿子的班主任交流。之后,一篇以小故事为题材的育人反思文章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交流。《这是老师的责任》、《针鼻的故事》、《勋章的故事》等,这些在班级管理中常发生的故事启发着老师们对身边事的关注与审视,启发着老师们对课堂教学片段的理性思考。不久,我欣喜地看到了大多数老师高质量的反思文章,更让我惊喜的是新的课程理念逐渐融入到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青年校长的成长要靠苦练内功 彭戈菲
校长成长的过程是校长自我发展的过程,是校长在自我激励的基础上,自加压力、自寻动力、自我提高的过程。
一、注重品质修炼
学校形象是校长人格品质的外显,一校之长苦练内功首先要注重品质修炼。都说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书育人,必须先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人。而做人之道,当以德为先。作为一名校长,必须全身心投入教育,担负起自己肩上的重要责任。校长的责任表现为拥有教育家的情怀、境界和视野,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和爱,对民族整体素质的忧患,对教育本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守护,等等。从近的方面来说,校长要对每一个孩子和家长负责,对每一位教师负责,对学校的发展负责;从长远角度来说,校长要对祖国的未来发展负责,对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负责。校长只有将全部的智慧和精力奉献给学校的发展,才能获得自身更好的成长。
二、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
当今信息时代,惟有学习的成功才有事业的成功,惟有学习的精彩才有生命的精彩。校长必须加强学习,以开阔自己的思维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本领和思想素质。“校长应当是首席学习者。”
学习一般包括读书、读图、读人等方面。
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掘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水平,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我习惯于每天挤出点时间用来读书、写作,研究学校的现状和发展。我想,如果一周抽两个小时看书学习,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一年有52周,就能多学100多个小时,10年、20年,就有几千个小时,能看多少书!
读图就是看电视中的各种讲坛、访问、谈话类节目,看展览会、博物馆等。
读人就是指与人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有不耻下问的心态,就能发现对方的长处、优点,以此来滋润自己。读人可以说是成本最小、收获最大的一种学习。我读的人有名校长,也有校园里的老师,还有家长……一次,与一家长聊天,恰好那天他女儿加入少先队组织,这位家长的脖子上戴着鲜艳的红领巾,他以此向大家报告喜讯。小女儿呢,也喜滋滋的,因为爸爸对她的奖赏太独特了。我听后,也很受启发:再平常的一件事,花点心思,就不同寻常了。呵护孩子的心灵,尤其需要这样。
三、做一个有思想的校长
校长不但应该是一位实干家,有实干精神,而且必须是一位思想者,有深邃思想。帕思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思想是校长的统帅与灵魂。校长教育思想的形成,是离不开反思研究的。学习,是接受他人的思想;反思与学习相结合,才是形成自己教育思想惟一正确的途径。没有反思,校长的大脑就仅仅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因为那仅仅是漂浮在半空中的东西。而与反思相结合,则是思想与实践密切接触,是思想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正是校长自己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例如:我根据学校大部分教职工都是女性的实际情况,不断反思,不断研究,提出了“让教育美丽”的理念,并引领全体教师进行研究与实践。我们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立起附小的教育愿景——“美丽教育”;形成了学校的“美丽文化”——“美丽的教师,外形美与内在美兼有;美丽的学生,品德美与学习美一致;美丽的校园,环境美与文化美协调”;培育出一种附小精神——“让美与生命同行”。
在“美丽教育”中,附小教师不仅注重仪表,也注重锻炼健美的体魄,更超越传统的教育观,让老师之间、师生之间流淌着美的话语、美的行为,让每一名学生在附小幸福地学习与生活。在“美丽教育”中,学校被誉为郴州市最美的小学校园,我作为校长,在学校的“美丽教育”实践中,既构建了学校的文化系统,也带来了自己与学校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