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来源:哗拓教育
师资建设

Teaching

StaffDevelopment

试论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郑州450064)

(郑州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河南

摘要

当今教师的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校教师专业化水

平的不懈追求。而事实上,目前对高校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关注程度仍不高,这与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制度起步较晚,同时与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的观念有一定的关系。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一方面必须加大对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力度;

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枝本培训”,重视教师的从教能力;另外,还要切实抓好师德教育,培养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

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ProfessionalDniversitiesevelopmentofTeachersinCollegesandU

ZHOUJia

(Art

Abstractstrengthen

current

Institute,ZhengzhouUniversityforScience&Technology,Zhengzhou,He’nail

eTeachers’specializationhasbecom

a

450064)

to

commontrendintheworldofeducationdevelopmenttoday,butalso

our

teachers,schoolteachersandcomprehensivelyimprovetheprofessionallevelofrelentlesspursuit.Infact,the

issueofprofessionalizationofuniversityteachersisstillhiIghdegreeofconcern,withtheuniver-hichisidentifiedw

a

sityteacherqualificationsystemstartedlate,butthereis

certainrelationshiptotheconceptofhigherprofessionaleducation

based.Promoteteachers’professionalskills,onemustincreasetheintensityofhighereducationteachingreform;handto

strengthenteachers’school-basedtraining,”attentionfromteachersteachingability;Also,earnestlyethicseducation,training

youngteacherprofessionalism.ordsKeyw

college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

1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教育生涯中,经过不断学习和能力训练,逐步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教育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的过程。具体来讲,它的含义包括以下几点:(1)教师专业化既包括知识技能的专业性又包括教育方面的专业化。国家要求教师行业的任职资历,既要有学历水平的标准,更要有教育知识、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的要求;(2)教师需经过国家设置的专门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特定内容的培训与教育;(3)教师需经过国家关于教师资格和各项专业水平能力的认证与管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4)教师专业发展不是静止的状态和概念,而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

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尤其是高校教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具有相当专业水准的教师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努力和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的技能训练,深化专业素质,提高专业能力,完善教育教学技能,实现专业能力自主和教育能力的成长。这一过程是教师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各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经过这一过程,教师会实现从“普通人”到“教育者”的蜕变,这既是专业的发展过程,也是个人的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现出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

2我国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状

当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并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教师专业化是加强教育改革,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

一个重要取向。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并从多方位、多角度探讨其现状,研究其发展。

然而,我国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处于举步维艰阶段,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教师专业化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专业化意识较弱:当前我国部分高校教师还没有形成“教师职业专业化”意识,仅仅把教师当作是一种谋生手段,把教学工作当作是一种枯燥的、重复性的劳动,工作中缺乏主动、创造精神,而且工作的热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2)教师的专业化能力薄弱:部分教师基本能力不足,且缺乏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内在力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许多教师在工作中,不能主动地自我提高,学习并掌握教育教学工作所需的各种知识和各项技能,专业知识不扎实或不与时俱进。且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技术和能力,缺乏组织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及与学生交流的能力。

(3)教师的专业化知识陈旧:当前我国大部分教师队伍的来源还是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由于较强的专业性划分,许多毕业生从事教学工作后,往往较为注重自己的专业知识,而对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学理论知识不太重视,不愿再去学习,更不愿更新知识,创新方法。作为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没有专业教学理论知识的指导,只依赖于从老教师那里汲取的教学经验,信息量和方法相对有限,且系统性不强。且由于缺乏明确的辨识判断力,对一些不好的教(下转第58页)

思政教育

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率,增加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成熟度。

3塑造风格化的创新意识与能力3.1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日常与学生的交流中,辅导员应加强对相关学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成果的宣传,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术参与意识;同时,还应该鼓励、促进学生与专业教师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科研意识。

3.2注重实践的动手能力

辅导员应该教育大学生参与专业实践,这样有助于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理论、观点的理解,同时为寻找创新点、确立创新课题创造条件;通过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学科领域前沿发展方向,在科研中提升自身创新意识与能力。

综上所述,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并且对待大学生要有耐心、多一些细心、奉献一颗真诚的爱心,将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

德素质齐抓共管、协调发展,把大学生平时喜闻乐见的组织成每一次真诚交流、丰富多彩的活动,辅导员在全程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活动的每一个变化、把握好学生心理活动的每个细节,与大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共同进步,建立长期信任关系,引导大学生勤学习、爱思考、求创新,做大学生心目中活泼中见细腻,开朗中见镇静、细微之处见真知的好辅导员。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工作在第一线的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应该以科学化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鼓励大学生求异创新,将学科、校园文化和社会三者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全面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参考文献

[1】徐启东.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逻辑前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2]戴锐.高校辅导员研究的历史回思与前景展望[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6)

【3]张宏如府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

【4】胥海军.高校辅导员工作体系规范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6)

(上接第42页)学习惯只是一味承接下来,不利于教学水平魄整体提高。而对于已经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讲,他们的教学任务较重,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往往导致他们惯性地依赖于以往的教学经验,缺乏时间和精力去完善更新相关的教学知识,从而缺乏理论指导。而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全球化发展加快,整个社会对于教师的工作质量和要求也日益提高,面对如此势头,以往只依赖于教学经验的做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4)专业化研究能力有待提高:许多教师的科研意识较弱,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在工作中,许多教师只重视完成教学任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常规性工作,他们通常认为只完成教学任务就是完成了一个教师的职责,科研是自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涉及的领域,在这样轻视科研的状态下,完全将日常教学工作和科研对立起来,从而阻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其实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锻炼自身科研能力的机会,如教学论文的撰写,教学活动总结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余认真思考,耐心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3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1)政府部门应予以重视,加大对高校的教学改革力度,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当前,正值高校调整和合并改革时期,政府部门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作用认识将直接影响高校教师的发展之路。根据我国的教育发展现状,政府对于师范院校的地位要充分肯定,对于各类学校的转型和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要遵从全国的整体规划布局。加强对于教师资格认定的管理,要注重教师入职前和入职后的教育,要协调统一。要有限考虑对高校教师的投入,保证教师状态的稳步发展。同时也应建立更为完善的教师质量水平评估方法,切实做好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

(2)树立高校教师的全新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化的时代已经来临,“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已经被大众所接受,终身学习的理念渗透进人们的生活,这种现象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工作模式,也改变了教育的培训目标和行业的

人才需求标准。各行各业都需要学习型、成长型的人才。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更是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研究者的形象,深入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研究,成为学习型人才和研究型教师。

(3)提高教师能力,加强“校本培训”。作为新提出的教育理念,“校本培训”最早出现在1999年教育部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一文中。“所谓‘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与指导下,以教师任教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这种培训改变了理论与实践脱节、培训效率低、费用高的弊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直接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培训方式。”展开“校本培训”的方式有很多,如导师培养制、假期教师培训,开展名师进校的讲座活动、同事间听课学习、举办教学大赛、共同研究课题等。

(4)紧抓师德教育,培养高校教师敬业精神。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通过对高校教师进行师德方面的培训,培养其敬业精神,提其高师德水平。而且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其劳动价值的体现具有间接性,因此作为高校教师更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参考文献

…1

夏扉.论教师专业化过程中职后培养策略.教育学术期刊,2008(9):25.【2】刘兴富.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4.【3]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7.

[5】柳海民等.试论教师专业化及其专业化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3(5).[6]6[8]8

苟渊.从政策转变看教师专业化的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4(2).

梁宇学.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人民教育,2008(3.4):39.

【9】张玉华.校本培训研究与操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9.[7]李斌.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研究述评[J】江苏教院学报,200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