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注意:
本试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4分)
本部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良渚古城遗址”被确定为国家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中报项目,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农业生产以犁耕为主.并且拥有大型水利系统,所处的长江下游太湖地区是我国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据此回答第8、9题。
1.历史上良渚地区种植水稻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耕作技术先进②水源充足 ③全年高温多雨 ④台风频次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该水利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运输和供水 B.护城和旅游 C.排水和灌溉 D.提水和蓄水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中国西北地区等地均为风沙危害和土地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完成3~4题。
3.这些地区本身包括土地荒漠化潜在威胁的共同自然地理条件是
A.过度放牧
B.丰富充足的水源 C.人口激增
D.干旱少雨的气候
4.为及时获取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的动态变化,应借助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手工绘图 D.全球定位系统(GPS)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分析完成5~6题。
5.图中甲地气候类型及此时的盛行风向分别为
1
A.地中海气候 西北风 B.地中海气候 西南风 C.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北风 D.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南风 6.关于此时图中乙、丙地的说法,正确的是C ①
乙地处于冷锋过境前 ②乙地正值暴雪天气
③丙地处于暖锋过境后 ④丙地多连续性降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回答下列7~8题。
7.图示地区
A. 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 B. 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 C. 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 D. 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 8. 当前
A. 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B. 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C. 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D. 乙地受锋面影响,阴雨连绵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1月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9~11题。
9. 该山所在的大洲可能是 A. 南极洲
B. 亚洲
C. 大洋洲
D. 非洲
10. 该山地雪线南北坡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北坡位于阴坡,气温低,雪线低
2
B. 南坡位于阴坡,气温低,雪线低 C. 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高 D. 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11. 此时该山海拔1200m处的气温大约是
A. 19°C
B. 30°C
C. 10°C
D. 12°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6分)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必考题(共2小题,共46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天山山脉局部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2014年8月18日,在吉尔吉斯斯坦美丽的甲湖湖畔召开了围绕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主题的第一届国际经济论坛——“甲湖2014”国际经济论坛。甲湖平均湖面海拔1602米,最深702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高山湖泊,盐度较高,冬季湖水基本上不结冰。
材料三:乙区域河谷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带的一块“湿岛”,它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也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衫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
材料四:丙区域是我国著名的天鹅湖自然保护区。这里有一条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高山湖泊,海拔2500 - 3000米,湖水莹如紫带、清澈见底,水中生长着大量水生植物,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高山雪岭倒映湖中。每逢春末夏初,冰雪消融,旅居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甚至远到红海和地中海沿岸诸国的天鹅和雁鸥,不远千里成群结队地飞到这里筑巢、换羽、栖息繁衍。
3
(1)指出甲湖湖盆的地质成因,并简析其冬季湖水基本上不结冰的原因。(6分) (2)分析说明乙区域地形对其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 (3)简析丙区域自然保护区的形成条件。(8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科西嘉岛,面积8 680平方千米,地形以山地为主,多断裂构造。冬季温和,夏不酷热,年均气温15.5℃,年均降水量在880 mm以上,岛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科西嘉岛上的原住居民喜居低矮房屋,因此,岛上原住居民房屋多较低,一般为两三层的房屋或别墅,少量四五层的楼房多为商业性楼房,十几层以上的中高层建筑十分罕见。下图为科西嘉岛河流及主要城市分布图。
(1)指出科西嘉岛河流流量的特点,并说明其原因。(8分) (2)科西嘉岛森林覆盖率较高,请说明其原因。(8分) (3)分析科西嘉岛上原住居民房屋较低的主要原因。(8分) (二)选考题(共2小题,共10分)
请考生在第14、15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4.(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7年3月12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景区已正式向游客开放。
该项目选址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景区实行免门票政策, 只收取每人50元的景区摆渡车票和天文体验馆门票。为减少人流密集对望远镜的干扰,景区每天限量接待游客2000人,距望远镜5公里范围的核心区为“静默区”,屏蔽所有通讯信号。
评价该景区旅游业发展的条件。
4
42°N
图 例
河流 城市
9°E
43°N
15.(10分)【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黑龙江垦区的坡耕地多采用垄向区田(在坡耕地的垄沟中按一定距离修筑土挡,把垄沟分成许多小浅穴,如图)耕作方式。
分析垄向区田耕作在改善当地农田生态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5
参考答案
1.A 2.C 3.D 4.A 5.A 6.C 7.C 8.C 9.B 10.D 11.A 12.(22分)
(1)地壳抬升断层陷落形成(或天山上的构造陷落湖)。(2分)
湖泊面积和深度大,水量大,热容量大,冬季湖水降温慢;(1分)地处髙山盆地中,为高山环抱,冷空气难以入侵;(1分)湖水盐度较高,不易封冻;(1分)气候干旱,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1分)
(2)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呈“口袋”状向西敞开;西部敞开的半封闭地形,有利于接纳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山地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北部)的干冷气流;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止来自塔里木盆地(南部)的风沙入侵和夏季热浪侵袭。(答出4点给8分)
(3)海拔高,夏季气候凉爽(温和)而湿润,适合天鹅生长繁殖;雪岭冰峰环绕,构成天鹅湖的天然屏障;泉水、溪流和天山冰雪融水汇入湖中,湖沼湿地面积广;水草多有充足的食物;水质优良且环境优美;国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小)。(答出4点给8分)
13.(1)特点:夏季流量较小,冬季流量较大(2分);西部流量较大,东部流量较小(2分)。
原因:科西嘉岛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降水多(2分);西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2分)。
(2)地形以山地为主,宜林地面积广(2分);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适宜森林生长(2分);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显著,降水较多,利于森林生长(2分);人类活动少,对森林破坏少(2分)。
(3)科西嘉岛多山地,地表崎岖,坡度较大,建设难度较大;地处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地震频繁,对中高层建筑破坏性大;地质构造复杂,多断裂构造,地质不稳定,不适宜建设中高层建筑;原住居民喜爱低层房屋,便于生活,利于出行等。(每点2分,共8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4.(10分)不足:地处云贵高原深处,交通不便(或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方面的表述);旅客名额与通讯工具受限制,(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末完善,旅游接待条件相对较差(或:旅游环境容量较小)。(共6分)
优势: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独特,吸引力强;旅游与科普体验相结合,既娱乐身心又能增长见识景;区实行免门票政策,旅游消费费用低,性价比高。(任意两点得4分)
15.(10分)不足:地处云贵高原深处,交通不便(或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方面的表述);旅客
6
名额与通讯工具受限制,(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末完善,旅游接待条件相对较差(或:旅游环境容量较小)。(共6分)
优势: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独特,吸引力强;旅游与科普体验相结合,既娱乐身心又能增长见识景;区实行免门票政策,旅游消费费用低,性价比高。(任意两点得4分
15.该地黑土流失严重,垄沟中的小土挡能减缓地表径流(2分),减轻土壤养分的流失,保持黑土肥力(2分);该地雨季短,旱地土壤含水量低(2分),小浅穴利于储水,(2分),增加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2分),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