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南省常德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生物).doc

来源:哗拓教育


湖南省常德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生物试卷分析

常德市教科所 谢荣恒 一、试卷基本特点

今年常德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生物科仍采取开卷考试形式,全卷共二个大题,即选择题和综合题。选择题都为单选,含25小题,每小题2分。综合题包括了填空、简答、连线、识图答问、实验与探究、分析说明题等,包括10个小题,共50分。全卷总分100分,要求学生在90分钟完卷。今年生物科考查的内容与赋分情况如下表所示:

生物考查的内容与赋分情况统计表

考 查 内 容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与环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生物圈中的人 所 涉 题 目 1、2、30、35题 3、29、32题 4、5、6、7、27、33题 8、9、10、11、12、26、33、35题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动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技术 健康的生活 合 计 13、14、35题 15、16、17、18、31题 19、1、28题 22、23题 24、25、34题 全卷共35小题 分 值 11分 10分 17分 6分 13分 11分 4分 8分 100分 科学探究分布在上面第1、2、27、29、35等小题中考查,分值为21分。 分析今年的生物考试试卷,笔者认为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 知识分布比较合理,且重点突出。试卷完全依据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命题,没

有偏题和难题、题量适度、长度合理、题型规范、难易度适中,而且知识覆盖面较广,突出了重点。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的10个一级主题中,每个一级主题里面都有题目,而且主次分明。如科学探究、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等这些重点知识和为以后学习新知识作铺垫的内容所占分数较多,达全卷的右。

2、体现教学的导向性。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过去传统的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教

学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知识的联系和应用。因此,这次中考命题,较好地体现了教学的这一基本指导思想。如第1、第27、第29题等考科学探究,第5、第17、第24、第32、第34题考知识的联系和应用等。这无凝对我市目前的中学教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今后的生物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3、体现选拨性。省教育厅颁布的初中生物学业考试标准关于《考试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

初中毕业生物学业考试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因此,这次命制的生物学试题,考虑到初中升入高中时,考试分数要折算成等级后记入升学成绩,因此,生物试题一定要有较好的区分度,充分体现考试的选拔功能。本卷中第1、第6、第8、第9等题难度相对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有利于高中学校选拨合格新生。

4、体现水平考试。初中毕业学业考试除具有选拨功能外,还应具有水平考试的功能,即保证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考试,能够达到初中毕业的水平。因此,这次考试所命制的生物学试题,考虑了下面一些因素:①难度要适宜。今年的生物学试题整体来讲比较容易,通过率高,达到了0.7 5以上,特别为难学生的题目比较少见,多数题尽量让学生得分;②严格依据教材和考标,不超标和不超范围,教材中没有的和考标中未列入的内容坚决不考。 5、题目的开放性比较大。与以往相比,今年的开放性试题比重增大,如第26题、第29题第

(4)问,第32题第(4)问。这有利于学生敞开思维,张扬个性,培养创造性。同时,题目的开放性加大,也符合生物开卷考试的特点。

6、突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试题注意挖掘生物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

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切实有效地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如第19题、第第26题、第29题、第32题等考查了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健康的生活习惯、环保等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考试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本情况:阅卷期间,笔者采取随机抽样法抽查了常德市直、武陵区、德山开发区学生试

卷共100份进行统计分析,其统计结果为总分7526分,人平75.26分,最高分98分,最低分32分,及格率为84%。各试题得分情况统计如下:

生物试卷各试题抽查得分率(难度值)统计表

题 号 得分率 题 号 得分率 题 号 得分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0% 84% 96% 72% 86% 28% 70% 22% 48% 66% 66% 7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70% 86% 60% 94% 96% 60% 66% 96% 78% 86% 94% 86%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86% 74% 78% 92% 76% 87% 86% 92% 68% 83% 5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生物试题中学生回答得分率高的是第2、3、5、14、16、17、2、23、24、25、28、30、31、32、34题,反映绝大部分知识学生都已掌握,命题者难度把握较好。而第1、6、8、9、15、18、35题学生出错较多,得分率低。尤其第1、6、8、9题得分率均低于50%。 2、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答题不规范。有的学生画食物链不标箭头;画曲线图不知从何画起,有的干脆画成了柱形图;还有不少学生写错别字,以致答案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意思。

②实验教学不落实。表现对科学探究不理解。如学生回答第1题时,绝大部分学生只知道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是提出问题,而不知道问题必须通过“观察”发现,因此,此题回答“假设”的大有人在,出错率达到了70%。另第35题完全考查教材中规定完成的实验,而此题学生出错多,不少学校可能没按要求完成实验或做了只是流于形式。

③知识掌握不到位。表现在有的学生对部分概念不理解或对学过的知识不能正确辨析。如学生回答第6题时,不理解器官的概念;回答第8题时不能正确辨别咽、睾丸、胰腺三种器官分别属于两个系统;回答第9题时不能正确辨析血液分层和血液凝固两种现象。

三、对今后生物教学的建议

1、重视基础,突出重点。基础是能力形成的载体,只有知识掌握扎实了、牢固了,学生才能

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解决各种与生物学有关的实际问题。重点既是基础,又是关键,

是知识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对那些基础的、常识的、关键的、抽象的知识设法讲清讲透。同时要安排学生多看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不断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

2、加强能力培养。学生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他们今后的发展方向。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他们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能力培养要贯穿在每一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转变观念,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努力营造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多例举一些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的日常生活实例,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此外教师要深钻教材,多动脑筋,多想办法,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生物活动,包括野外观察、实习、查阅各种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完成生物实验等。对于教材中规定的生物实验,教师一定要按照要求,安排学生如质如量完成。

3、规范教学行为。学生答题中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还很

不严格,没有真正起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作用。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及讲解习题、批改作业时,一定要严肃认真,做到写字要规范、画图要准确、标注要清楚、板书要工整、操作守规程,绝不能随心所欲,毫无章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