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象形文字融入幼儿美术课程的实践研究

来源:哗拓教育
教学心得象形文字融入幼儿美术课程的实践研究□李玲玲摘 要:象形文字具有图画性、形象性的特点,与绘画同源。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美术活动具有视觉性、形象性的特点,

在幼儿美术课程的主题活动中,幼儿通过亲手操作有趣的美术工具、材料,不仅能够学习美术语言,而且能够激发学习象形文字、传统 文化的兴趣。关键词:象形文字 幼儿美术课程 主题活动一、 问题提出1幼儿识字的教育焦虑2.象形文字的特点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著作《说文解字》中,收集了汉字九千 多个(不包括异体字),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用字规律,即 “六书”一一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是汉字造

部分家长在幼儿识字教育方面存在焦虑情绪,担心幼儿上

小学后会在汉字学习上遇到困难,因此希望幼儿识字、写字越早 越好。一些家长要求幼儿园开展汉字的读写教学,一些幼儿园、 社会幼儿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存在超前教育现象。 一些教育家对于幼儿识字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卢梭在《爱

字方法的基础。在这本著作中,人们可以看到许多文字都具有 形象性的特点,如同图画,如“人”“口 ”“目”“手”“日”“月”“云”

“雨”“木”“石”等,这些汉字是古人根据物体形象概括而来的。弥儿》中指出:“把一串对他们毫无意义的符号贴到他们头脑中 去这又有什么用处呢?”卢梭自述其对爱弥儿1岁以前能否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让幼儿在写写画画 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兴趣。”幼儿喜欢用绘

书识字不是很重视。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语言文字是发展

画表现他们认识的世界。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具有视觉性、形 象性特点”基于此,幼儿教师可尝试引导幼儿通过美术活动直

思维的重要工具,为了满足儿童的求知需要,为了发展儿童的思 维,我国幼儿园必须对大班儿童进行识字教育。”这是陈鹤琴从 语言文字对思维发展的作用角度提出的观点。幼儿园教育是启 蒙的、游戏化的教育,小学教育是学科的、知识化的教育。如何

接感知、亲身体验象形文字,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三、象形文字融入幼儿美术课程主题活动的策略象形文字与绘画同源,但是两个系统又有很大的差异”活 动环节彼此脱节、语言不统一、依据什么选择象形文字是教师在

做好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让幼儿自然而然地对汉字产生兴 趣,值得相关教育者研究。2.幼儿的学习特点课程研究中遇到的主要困惑,基于此,笔者尝试采用以下策略应

对”1. 运用情境教学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

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 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 力。”“拔苗助长”的超前教育会对幼儿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3

在课程实践初期,认识或画出与活动内容相关的象形文字 这一环节往往被安排在幼儿绘画活动结束后”但笔者发现,绘

画活动环节和认知象形文字环节存在脱节”发现问题后,笔者

到6岁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象形文字起源于绘画,具有 尝试运用情境化的教学方法,用图片、视频、故事、游戏等形式介

很强的视觉性、形象性,幼儿可尝试从认识象形文字开始学习中 国汉字。幼儿天生喜欢画画,2岁左右的幼儿若能接触到笔和

绍象形文字,在活动导入环节、中间环节或结束环节适时融入” 如,在大班主题线描活动\"海底世界\"的活动导入环节,教师运用 多媒体播放海底鲨鱼、小丑鱼的图片,以故事引导幼儿从观察鱼 的真实图片到观察象形文字“鱼”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鱼的造 型特点与象形文字“鱼”的特点,自然引出绘画环节和认知象形

纸,就会用稚嫩的线条和图形表现其认识的世界。绘画是幼儿

表现世界、表达自身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依据形象化的 象形文字,创设游戏化、操作化、视觉化的美术主题活动,激发幼

儿学习象形文字的兴趣,符合幼儿的形象思维特点和学习特点。文字的环节”情境教学法将象形文字自然地融入美术活动环 节,激发了幼儿的识字兴趣”2. 利用多种活动形式创设情境二、 象形文字的特点1汉字的起源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也有起源于结绳、八

美术语言研究的内容包括点、线、面、形状、色彩等,以及如 何将这些元素通过节奏、对比、重复、变化、统一等形式美的原理

卦、图画、书契等古代文献的说法“书画同源”是许多人的认知, 人们认为,书法和绘画在起源上是一致的,它们关系密切,书法

进行组合”象形文字是高度概括化的符号,主要以简练的点和 线构成”象形文字和美术语言虽然有同源性,但是又有较大的 差异”若以象形文字为基本元素开展幼儿美术主题活动,往往

是绘画的抽象化、符号化形式。173绘術叙帚右究难以较好地表现重复、变化、统一的点、线、面、色彩等。幼儿园 美术课程主题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幼儿学习美术语言,积累 美术创作经验,建立审美认知。因此,笔者尝试引导幼儿以学习

的对比等美术知识,教师可利用有趣的绘本引导幼儿识读、画出 动物类象形文字“犬”“虎”“牛”“马”“羊”“鹿”“象”“猪”等。幼儿

喜欢看动画片,且大班幼儿往往已经积累了一些认知象形文字 的经验。《三十六个字》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部经典 动画片,教师可以在课上讲授这部动画片的表现形式,引导幼儿 用自己喜欢的象形文字画出有故事情节的漫画。3.以传统文化为主线融入主题活动美术语言为主。对于与活动内容相关的象形文字内容,教师可 通过设置情境、讲故事、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了解 和学习象形文字。为了激发幼儿对象形文字的浓厚兴趣,教师 可将活动内容延伸至语言领域,也可在活动结束后,在语言区、

阅读区、美工区等投放活动相关的象形文字卡片、美术材料等, 利用多种活动形式为幼儿创设识读象形文字的环境。3.分年龄段的象形文字体系3到6岁幼儿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绘画能力在不同年龄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内涵深厚。如以汉字构

成的童谣、神话故事、诗词、成语等,彰显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 和智慧。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教育者的重要责任。在幼儿美

术课程主题活动中融入文字承载的传统文化,是传承传统文化

阶段呈现出不同水平。如:3到4岁的幼儿的绘画表现多处于涂 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在现代生活中 不常应用,有些内容较难,幼儿难以理解。因此,笔者在教学时 选取了一些有趣的、具有故事情境的内容。女P:在小班童谣活动

鸦期,幼儿多以重复的折线、螺旋线、不规则圆形涂鸦;4到5岁 的幼儿能以稚嫩的线条和基本图形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5到6

岁的幼儿对线条的控制较熟练,能画出事物的细节。《说文解字》 中收录的象形文字有数百个,其中有的象形文字笔画较多,如 “花”,适合中大班幼儿学习;有的笔画较少,如“木”,适合小班幼 儿学习。笔者尝试将象形文字分为自然类、人形类、动物形类、

“小老鼠”中,教师选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爱屯粮》,让 幼儿感受有韵律感、节奏感的有趣童谣,学习老鼠、灯、香肠等造

型,并在有趣的童谣情境中认识象形文字“鼠”“米”等;在小班诗 词主题活动“月亮的诗词”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关于月亮的经

植物形类,并依据笔画多少、形象化程度的高低初步分出适用的 年龄段:3到4岁的小班幼儿可认识“人”“口”“牛”“羊”“蛇”“竹”

典诗词,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 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等,让小班幼儿感受古

“木”“林”“森”“米”“日”“月”“云”等;4到5岁的中班幼儿可认识 “心”“目”“齿”“手”“鸟”“鱼”“燕”“兔”“豆”“禾”“豆”“星”“天”

诗词的韵律感,以色彩涂鸦的游戏表现画面,认识诗词中的象形

文字“月”“水”“天”等;在中班主题活动“汉字小时候的故事”中, 教师让幼儿了解汉字起源于结绳、图画、仓颉造字等说法,以水

等;5到6岁的大班幼儿可认识“舌”“足”“眉”“身”“虎”“凤”“鹿” “雷”“雪”“春”“夏”“秋”“冬”等。教师依据幼儿的绘画能力、象 形文字的特点、幼儿的认知能力,将象形文字按年龄段分类,为 幼儿美术课程的系统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墨画用笔、用墨等技法表现画面,认识象形文字“人”“画”“石” “牛”“羊”等;在大班神话故事活动“创世”中,教师让幼儿了解盘 古开天、女娲造人、羲和浴日、后羿射日、燧人氏取火等神话传

四、象形文字融入幼儿园美术课程主题活动的实践 研究1. 日常主题活动中融入象形文字说,用线描技法表现人物造型,认识象形文字“气”“雷”“女”“土”

“火”等。幼儿运用美术工具、材料,通过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不仅学 习了美术知识,而且通过形象视觉化的美术形式激发了学习象 形文字、传统文化的兴趣。汉字承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内涵 深厚,幼儿教师的课程研究任重道远,教育须继续前行。注:该文系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科研项目“传

幼儿园美术课程主题活动有系统性、完整性等特点。为了

正常推进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教师可选取幼儿园日常的主题活 动开展课程实践。在课程实践中,笔者重视两条主线:一是美术 语言的系统性,二是象形文字的系统性融入。如中班\"美丽的秋 天”主题活动,教学主要使用的材料为油画棒、白纸等。幼儿通

过活动主要习得以下的色彩关键经验:认识柠檬黄、橙、红、绿、

统文化与幼儿美术课程融合的研究一以象形文字为例”(编号:

2019XQJYT56)阶段性研究成果。蓝等颜色,能辨别柠檬黄和橙色;了解柠檬黄、橙、红等表现秋天 的色彩的象征性和表现意义;掌握油画棒平涂、轻重涂、叠加涂、 渐变涂等技法“美丽的秋天”主题活动的内容有“稻子熟了 ”“柿 子红彤彤”“南瓜丰收了”“秋天的大树”等,在这些内容中,笔者

参考文献::1 ](东汉)许慎,著,李兆宏,刘东方,解译.说文解字全鉴.中国纺织出

版社,20 1 4.[1](瑞典)林西莉.给孩子的汉字王国.李之义,译.中信出版社,22 16.选取了与活动内容相关的、系统性的象形文字“木”“禾”“米” “果”“瓜”等,运用情境教学法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识字兴趣,在 区角活动、语言活动等其他活动形式中丰富和延伸主题活动内

13李静.汉字多元化教育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学前教 育研究,2005(3).[4] 魏霞.幼儿早期识字教育研究.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2(3).容。2. 以象形文字为主线设计主题活动[5] 韦毓亭.运用象形文字提升美术课堂教学趣味的实践探析.美与时

从《说文解字》《给孩子的汉字王国》等书中整理出来的象形

代(中),2018(10).文字多是单个文字,教师应思考怎样发掘这些文字之间的联系,

以生成主题活动。幼儿喜欢听故事、看绘本,笔者选取经典绘本 生成主题活动,开展课程实践研究。如中班主题活动“谁藏起来 了”,幼儿可以从中学习各种动物的造型特征、不同的表情、色彩

(作者单位: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编辑杨婷1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