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苗族传统服饰纹样研究

苗族传统服饰纹样研究

来源:哗拓教育
2019年第9期(总第271期)山东纺织经济服装服饰苗族传统服饰纹样研究

徐丽君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摘要:苗族传统服饰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宝贵的文化符号之一,苗族传统服饰纹样作为苗族传统服饰的重要

组成部分,顺应种族迁徙发展,记录苗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民族文化、传统习俗,成为集审美装饰与还原历史共存的重要物质载体,是苗族人民“观物取象”的直接体现。 探寻苗族传统服饰纹样自身、纹样与环境、纹样与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传统和革新之间寻找传承保护传统服饰纹样的新方式。

关键词:苗族;服饰纹样;起源现状;纹样分类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0968.2019.09.009

1 苗族传统服饰概述

1.1 形成原因

苗族是中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一个人口较多,支系庞杂的少数民族。历史上,苗族先民为躲避战乱迁徙至黔东南,形成了现今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地。在被迫南迁的过程中,苗族妇女为纪念故土的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用针线将动植物纹样绣制在本民族的服饰之上,世代相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苗族服饰。同时,黔东南苗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造就了苗族服饰多元化的特征,形成了“一里不同俗,十

里不同服”的现状。

苗族服饰纹样与苗族服饰一起发展而来,苗族妇女运用纹样记载苗族的人文风貌与生产劳作的全部内容,反映出苗族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如今中国服饰史上的活化石。千变万化的图案纹饰,不仅是对苗族浓郁的习俗风尚以及古老民族文化传统的现代延续,同时也表现了苗族妇女强烈的民族意识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展示了苗族人民的高度智慧和非凡创造力。 1.2 发展现状

苗族传统服饰纹样至今仍保留在苗族日常服饰之中,最早的传统服饰纹样由苗族老人绘制在

收稿日期:2019-06-28

作者简介:徐丽君(1990-),女,河南南阳人,助教,硕士学位。

Brief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Draping

Cutting and Plane Cutting

Wang Yujie, Liu He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Zhejiang 314000, China)

Abstract: Nowadays, people ar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on clothing in the wake of the progress of this era. In terms of

cutting techniques, there are two common techniques used in clothing patternmaking — that’s plane cutting and draping cutting. As an excellent patternmaking designer, it’s necessary to be aware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two kinds of patternmaking techniques to provide soli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clothing. These two techniques are widely used in garment technology and the operation methods and effects between them are different. This paper conducts contrastive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scope and operation methods of draping cutting and plane cutting so that they can be better used in clothing.

Keywords: draping cutting; plane cutting; clothing patternmaking; cutting technology; clothing design

31

服装服饰山东纺织经济2019年第9期(总第271期)纸上,形成模板,制作新衣时反复使用,祖辈相传,因此保存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妇女在已有传统服饰纹样的基础上,将现代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绘制成新的图案纹样,缝制于衣饰之上,为怀念祖先迁徙,她们又将先民走过的河流山川都记录在服饰之上,与传统服饰纹样融为一体,被广泛地应用在蜡染、刺绣、银饰之上,形成了新的民族民间艺术瑰宝。

2 苗族传统服饰纹样分类研究

苗族当地的刺绣蜡染纹样大致可分为四类: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以及太阳纹。2.1 动物纹

动物纹样是苗族传统服饰中运用较多的一种纹饰,被广泛的运用在各种服饰及配饰之上,在苗族地区最常出现的动物纹样有:龙纹、鱼纹、鸟纹和蝴蝶纹,这些动物造型多夸张变形、生动活泼、同时还隐藏着美好的神话故事及寓意,独具韵味与魅力。 2.1.1 龙纹

龙是苗族人想象出来的动物,在苗族传说中,龙与苗族的祖先姜央同为枫树与蝴蝶妈妈所生,苗族人视龙为吉祥的化身,是能够保护苗族人民兴旺安乐的护身符,龙纹代表着长辈对子孙的美好期盼与祝福,苗族人对龙纹的应用诠释着苗族“万物有灵、生命平等、天地寻常”的理念。在苗族服饰中,常见的龙纹分为蛇龙、鱼龙、蚕龙、水龙四种。

蛇龙,蛇龙的造型是龙头蛇身,蛇身较长,盘绕成型,多成对称图形出现,蛇身上没有爪子,一侧有须鳍,身体上有蛇鳞,多配蝴蝶与花草出现;鱼龙,龙头鱼身,双目圆瞪似金鱼眼,鱼身鱼尾,身上有鳞片,爪子似鸡爪,身子微微卷曲,呈现似金鱼游动的形态,周围常与花草一起出现,生动形象;蚕龙,龙头蚕身,龙头张着嘴,可以看见龙蛇,龙身是蚕的身子,可以分辨出身子的肢节,自然卷曲,龙身肥厚,成波浪状,多是对称图形,有两个爪子或四个爪子,大小不一。水龙,水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标准龙,龙头蛇身,有鳞片,有三爪、四爪龙,龙尾多朝下,常常与凤纹同时出现,组成吉祥如意的龙凤图,老人多喜欢绣水龙,

32

表示对祖先的缅怀及对子孙的祝福。2.1.2 鱼纹

鱼纹是黔东南地区苗族传统服饰纹样中经常涉及到的图形纹样之一。鱼在苗族民间的文化观念中,是多产多子的象征,苗族人民认为,鱼纹能够带给他们子孙繁盛的场景,能够守护他们子子孙孙不断兴旺繁衍,因此,鱼纹象征着苗族人民对生命延续的期盼与渴望,同时也表达着对子孙美好的祝福。苗族传统服饰上的鱼形纹饰,写实性较强,圆头细尾,双目圆瞪,身体自然卷曲,鱼身有鱼鳞,长着粗大的鳍须,鱼尾随水摆动,自然灵动。鱼纹多以对称图形出现,有太极双鱼纹,还有蝴蝶鱼纹,以及四条鱼相互咬尾巴形成的四方连续纹样等,无论造型如何的变化,鱼的形态都憨态可掬,别具一格。由于近年来汉文化与苗文化的相互融合,苗家人也开始推崇“年年有鱼(余)”这一思想,因此,苗族人民对鱼纹越来越推崇,构成了苗家独具一格的鱼纹文化,鱼纹也被更广泛地应用于苗族服饰之中。2.1.3 鸟纹

苗族古诗歌中说,蝴蝶妈妈生了十二个蛋,自己却不会孵卵,吉宇鸟将这十二个蛋孵了十二个冬天,于是有了万物生灵及人的祖先姜央。在苗族人民即将面临洪水巨难的时候,神鸟为苗族人民传递了信息,使得苗家人免除了洪水的灾难得以逃生。此外,神鸟冒着危险飞进洪水之中叼出了粮食和树的种子,才使苗家人拥有粮食和树木。因此,鸟纹和祈育崇祖的潜意识有着很大的关系。

苗族传统服饰衣袖上经常使用鸟纹来做装饰,将鸟的纹饰作为中心纹饰,再配以蝴蝶,花草,形成一幅春季盎然的飞鸟图。苗族传统服饰纹样中的鸟纹形态万千,大部分鸟的头顶有冠,眼睛圆睁,身体丰硕,有一对流线型翅膀在身体两侧,尾部羽毛高耸,尾巴似凤尾,身体似鸡身,翅膀似蝴蝶,形态逼真,曲线流畅。最长出现的鸟形纹有两种,一种是孔雀形状的鸟形纹,造型多呈现几何形状,拖着长长的尾羽,两个翅膀对称在身体两侧,飞翔状态,头顶有一条长长的羽毛,向上微卷,整个图案呈现平面状态;另一种为写意鸟,看不出形态,用线条勾勒出鸟的形状,整个图案抽象简洁。苗族人将大自然中能够看到的

2019年第9期(总第271期)山东纺织经济服装服饰一切鸟类都勾画出来,并将这些纹样与公鸡、鹅、燕子、凤凰等动物最特别的部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苗族独具特色的鸟纹。这些纹饰里包含了苗族人民对于自然的崇尚,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苗族人用纹样寄托她们对祖先的怀念之情。因此,在苗族传统服饰纹样中,才会有大量的鸟类纹饰,且这些纹饰至今仍然存在于苗家人的服饰之中。2.1.4 蝴蝶纹

苗族人民将蝴蝶妈妈视为宇宙万物的始祖。传说蝴蝶妈妈由枫树所生,蝴蝶在“游方”中与水相泡,生下了12个蛋,枫树所生的巨鸟孵化了十二年,孵化以后变成了姜央、雷公、龙、虎、蛇、水牛、象等十二个兄弟。姜央被认为是苗族的祖先,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崇拜,人们把蝴蝶纹装饰在衣饰之上,蝴蝶纹也因此成为苗族最常见的服饰图案之一。

在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传统服饰图案之中,蝴蝶纹样不仅是独立纹样,也同其他纹样组合使用,常常作为装饰纹样出现。常见的蝴蝶纹有一对触角长在头上,触角成倒八字状向外伸展,蝶身前细后粗,尾部成圆形,翅膀多成对称状或层叠状出现,蝴蝶都是展翅飞翔的状态,翅膀里会有花草的图案进行装饰,蝴蝶纹样四周也会搭配植物纹样,像是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蝴蝶纹样作为装饰纹样使用,展现了苗族人民对待动物生灵的崇拜及独特的审美情趣。2.2 植物纹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传统服饰中,经常使用的植物纹样有:蕨菜、桃花、菊花、石榴花、辣椒花、梨子花、萝卜、柿子等,凡是能够看见的植物,苗家人都能用针线将其形态表现的淋漓尽致。由于苗族支系繁多,居住环境差异,各支系生活地区生长植物各不相同,因此,不同支系中的花卉植物纹样就带有浓重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族特征。

蕨菜是生长在雷公坪的树林山坡的上好药材,是日常治病的常见药材,苗族人将药材装饰在服饰之上,以表示对这些救病良药的感恩之心;在苗家,桃花代表着美丽与健康,是承载祝福的吉祥之花,老人绣上桃花,希望自己能够延年益寿,年轻的姑娘绣上桃花,期待桃花能够给自己带来

意中人。苗寨大都建在山水之间,早晚雾气很大,空气潮湿,因而苗族人一年四季都喜爱食辣,以排除体内湿气。由于辣椒是生活必备品,苗族家家户户都种植辣椒,这些辣椒花遍布整个寨子,成为苗族人服饰纹样的重要素材。2.3 几何纹

苗族自古是个迁徙的民族,在向南迁徙的过程中历经坎坷,为了纪念先祖也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迁徙的不易,苗族人就将故土上的一切生灵用纹样的方式记录下来,于是便有了方形与三角形组合而成的河流山川、建筑房屋等图案纹样。黔东南地区苗族传统服饰上的几何图案,是苗族服饰的一大特色,其纹样主要由方形纹样和三角形纹样构成,再将基础纹样利用对称、旋转、二方连续等方式重新排列,组合成有规律的几何图案。

据村民介绍,之所以说几何纹样在服饰中运用广泛且历史悠久,是因为老一辈的苗族妇女绘制水平有限,只能将看到的事物的大致形态绘制出来,因而苗族流传下来的许多传统的服饰纹样都是较为抽象的,苗族妇女用最简单的方式,绘制出了云纹、雷纹、水波纹、锯齿纹等常见的服饰纹样。

在几何纹里,井字纹与十字纹是最早最基本的结构。井字纹是由十字纹发展而来的一种纹饰,是由十字纹的排列组合形成的,井字纹比十字纹视觉效果更加显著。由于织花与挑花工艺的进步,出现了以十字或井字为中心点,沿着中心进行构图的方法,形成了若干几何造型。

传统的几何纹饰有规律的排列形成以中心点为出发点,上下左右都对称的新图形,几何纹样不断的相互填充,并用色彩相互穿插,形成了层层叠叠的排列方式,整个构图饱满,结构协调,线条粗细有规律地变化。2.4 太阳纹

革家人是苗族的一个支系,革家人认为自己是后羿的后代,因此对太阳有着特殊的感情,在革家,随处可见太阳纹饰,太阳纹是其历史文化的缩影。相传,革家原来有一位大将军骁勇善战,立下无数战功,在一次战争中却受了重伤,此时,皇帝组织了比武比赛,将军因伤不能参加,很是惋惜,将军有一个妹妹,身手矫健,次日一早穿

33

服装服饰山东纺织经济2019年第9期(总第271期)上将军的战服,替哥哥参加了比武并赢得了比赛,皇帝为了奖励获胜者,赏赐了红璎珠帽给这位将军,哥哥为答谢妹妹,特将此帽送给了妹妹,由此,红璎珠帽就成为革家妇女广为流传的头饰。红璎珠帽又名太阳帽,银簪就是箭,银圈就是弓,象征后羿射日。

黔东南苗族传统服饰纹样中,太阳纹常常以中心图案出现,其他纹饰围绕太阳纹形成对称图案,这些纹饰由各种动物及花草组成,象征着生命的繁衍生息,太阳则是普照万物的光源,带来生机与希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苗族传统服饰纹样当中,围绕太阳的动植物都是朝向太阳或向太阳展翅飞翔的状态。太阳纹一般由多个圆形相套组成,各个圆形里都填充了不同的图案来装饰,四周成波浪或放射状线,用来表现太阳普照万物的光芒。

苗族服饰用针线将生活“图腾”绣制在民族传统服饰之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一里不同俗,十里不同服”的情景。不同的纹样源流,记录了苗族的发展历史,寄托了苗族人民的全部情感;千变万化的服饰纹样,不仅让人领略到苗族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这一兼具实用、审美、象征等多重功能的文化载体,也丰富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对现代服饰设计应用有着最直接的文化启示。参考文献:

[1]杨(昌鸟)国.苗族服饰——符号与象征[M].贵州: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2]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8.

[3]张永发.中国苗族服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4]鸟丸知子.一针一线[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

3 结束语

Study on Traditional Costume Patterns of Miao Nationality

Xu Lijun

(He’nan Univeristy of Engeering, Zhengzhou He’nan 451191,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costume of Miao nationality is one of the precious cultural symbol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

China.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ostume of Miao nationality, the traditional costume patterns of Miao nationality record the local customs, religious beliefs,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ustoms of Miao nationality areas,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aterial carrier integrating aesthetic decoration and historical coexistence, and is a direct reflection of Miao people's \"observing things and taking images\".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iao traditional costume patterns themselves, patterns and the environment, patterns and people, and find a new way to inherit and protect traditional costume patterns betwee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Keywords: Miao nationality; costume patterns; status of origin; pattern classification

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2.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