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教师: 班级:三年(8) 人数:40 课次:第一次 时间: 教学内容 1. 篮球原地运球 2. 体适能 重点:手指与球的接触部位,按拍时随球与迎球动作 难点:手腕、手指按拍篮球的动作协调。 教学 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原地运球的正确动作要领。使80%的学生熟练掌握运球方法,20%学生能较好的控球及保持运球的连续性。 2.体能目标:通过学练,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两人一组,防护球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友好相处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 ,导入本课内容 热身活动: 1.慢跑中穿插篮球移动练习:1)侧身跑 2)后退跑 3) 侧滑步 2、篮球裁判手势操 1)走步 2)二次运球 3)翻腕 4)脚踢球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组织队形 : (图1) ΩΩΩΩΩΩΩΩ ΩΩΩΩΩΩΩΩ ♀♀♀♀♀♀♀♀ ♀♀♀♀♀♀♀♀ ▲ 教与学活动: 1.教师提示整队要求 2.调动学生情绪 3.学生认真听讲 要求:站队时快、静、齐,精神饱满。 二、组织队形:(图2) ΩΩΩΩΩΩΩΩ ΩΩΩΩΩΩΩΩ ♀♀♀♀♀♀♀♀ ♀♀♀♀♀♀♀♀ ▲ (1)(1)组织学生四路纵队慢跑(老师跟进)。 要求:1.提醒学生注意相互关照,保持距离不相撞。 2.学生活动,老师提示。 安全要求:保持距离,不推挤。 教与学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进行合作练习。 要求: 1.注意节奏和配合; 2.动作舒展、有力。 次数、时间、强度 8分钟 (5分钟) 强度 中 (3分钟) 2*8拍 强度:小~中 课的结构 开始 热身 部分 学习 提高 部分 一、球性练习 1. 手指拨球练习 二、原地运球练习 1. 原地运球讲解示范 1)“吸球练习” 2)连续慢节奏的高运球 3)左手护手运球 4)目视前方运球 动作要点:手指和指根触球,手腕、手指按拍篮球,伴有随球与迎球动作。 易犯错误:运球时用手掌拍球,动作僵硬,掌握不好按拍球的时机。眼睛盯球看。 5)运球换位 方法:两人一组,边运球边听老师的哨声,哨声响,互相交换位置。 组织队形:(图3) ΩΩΩΩΩΩΩΩ ΩΩΩΩΩΩΩΩ ♀♀♀♀♀♀♀♀ ♀♀♀♀♀♀♀♀ ▲ 教与学活动: 1. 教师讲解示范,运用语言激励学生。 2. 教师引导学生,组织学生自主学练并设疑“为什么球像粘在手上?” 3. 学生认真学习并尝试归纳动作要点。 要点:1.体会动作,自主学习。 2.积极学练,注意安全。 组织队形:(图4) ΩΩΩΩΩΩΩΩ ΩΩΩΩΩΩΩΩ ♀♀♀♀♀♀♀♀ ♀♀♀♀♀♀♀♀ ▲ 教与学活动: 1. 教师讲解示范并提问 2. 教师语言提示,个别纠错 3. 学生尝试练习并回答问题 4. 学生归纳总结动作要领。 要求:1.体会方法,积极实践。 2. 感受乐趣,注意安全。 组织队形:(图5) ΩΩΩΩΩΩΩΩ ΩΩΩΩΩΩΩΩ ▲ ♀♀♀♀♀♀♀♀ ♀♀♀♀♀♀♀♀ 教与学活动: 1.教师讲解示范教师巡视、帮助、纠正 2分钟 强度:小 15分钟 强度:中 2分钟 强度:中 三、运用技能 巩固提高 4.听音乐高低运球 动作方法:根据节拍,有律动的按拍球 5. 运球守卫 方法:两人一组,边运球边抢断同伴的球,丢球次数少者,胜。 体适能: 1. 双脚前后跳 2. 单脚前后跳 3. 半蹲后纵跳 2. 两人一组轮流练习并互相帮助进行纠正动作 要求: 1.注意学练安全 2.同伴之间互相帮助 组织队形:(图6) ΩΩΩΩΩΩΩΩ ΩΩΩΩΩΩΩΩ ♀♀♀♀♀♀♀♀ ♀♀♀♀♀♀♀♀ ▲ 教与学活动: 1.教师给出音乐节拍,学生根据律动,按拍球。 2.教师巡视指导,语言提示保护球的重要性,并适当检查。 3.学生认真观察,并自主体验。 要求: 1.学练认真,注意安全 2.运球时,按拍球的部位 3.高低运球的不同 组织队形:(图7) ▲ 教与学活动: 1. 教师语言提示 2. 学生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要求: 1.提醒学生注意相互关照,保持距离不相撞。 2.保持距离,不推挤。 组织队形:(图8) ΩΩΩΩΩΩΩΩ ΩΩΩΩΩΩΩΩ ♀♀♀♀♀♀♀♀ 3分钟 强度:中 3分钟 强度:中上 8分钟 强度:中偏上 ♀♀♀♀♀♀♀♀ ▲ 恢复 整理 部分 组织队形:(图9) 2.师生小结:交流合作的感 ΩΩΩΩΩΩΩΩ 受。 ΩΩΩΩΩΩΩΩ 3.布置课外作业:除了本次♀♀♀♀♀♀♀♀ 课的方法外,你还有什么不♀♀♀♀♀♀♀♀ 同的方法,下次课交流学习。 ▲ 4.师生再见,收拾器材 1.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操 3分钟 强度:小 篮球40个 篮球场地一块 教与学活动: 1.教师运用语言提示,带领学生进行放松练习。 2.师生交流。 3.教师布置作业。 4.师生再见,收拾器材。 预计 运动 负荷 练习密度:约40% 平均心率:约120次/分 最高心率:约 145次/分 场地 器材 课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