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表

来源:哗拓教育


“国培计划(2019)”河南省镇平县送教下乡项目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设计表

年级

九 课题

《西游记》主要情节导读

主备人 刘云强

书目结构 内容简介 书目分析

关键情节

基本情况 学情分析

阅读现状 单一完整结构 系列章节结构(请□内打√)

玄奘西行取经是宗教史上的创举,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读者所关心和所惊叹的不是佛经本身的价值,

倒是一路上的艰难险阻。作者设制了离奇怪诞的“八

十一难”以及一路上的神奇怪异、动人心魄的神魔冲突,反映了取经途中的艰辛。

石猴出世、官封弼马温、大闹天宫、高老庄娶亲、大战流沙河、真假美猴王、大战红孩儿、三借芭蕉

扇、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天竺收玉兔、第八十一难

学生对《西游记》非常熟悉,说起其中故事来如数

家珍,滔滔不绝,对小说中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

交往矛盾冲突也很了解。

学生对《西游记》的熟悉多数是建立在看电视剧的基础之上,真正沉下心来读完原著的很少,所以往

往会出现不能把故事情节复述完整、人物混乱张冠

李戴、写故事情节时不能形成简练概括的书面语言等现象。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

导读目标 2、了解小说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3、概括主要故事情节,形成书面语言。

目标

了解小说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分析

学会概括主要故事情节,形成书面语言。

重点难点

教学环节设计 出示主要人物的电视剧剧照

初步关联文本

设计意图

玄奘西行取经是宗教史上的创举,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读者所关心和所惊叹的不是佛经本身的价值,倒是一路上的艰难险阻。作者设制了离奇怪诞的“八十一难”以及一路上的神奇怪异、动人心魄的神魔冲突,反映了取经途中的艰辛。真经已经成了“成功”和“目标”的象征。中国人认为,一切成功都来之不易,必需付出代价,作出努力。《西游记》的主题鼓励的就是历尽磨难终成正果的信念。小说的写作,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是以具有充分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幻想情节,来表现生活的。它在世界小说史上也有一定的价值。

重读小说中四个主要人物的出场,或者对人物的描写段落,

说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选读 精彩 片段

感悟人生,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从这些人物身上所领悟的道理!

唐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 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 沙和尚——谦逊为人,踏实做事

团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让学生在了解人物的基础上,说说若有一次旅游计划,会选择师徒中哪个人物做的玩伴呢?结合人物性格说说理由。

放飞学生想象:假如孙悟空头上没有了金箍,会怎么样?

课外拓展让学生比较《西游记》全书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来看,这部小说与我们熟悉的其它古典小说有什么不同?(神魔小说)

作为神魔小说,《西游记》一书能否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呢?对学生有没有什么启示?

比较一下,《西游记》的小说原著和改编的电视剧?它们有什么不同?

拓展相关信息

孙悟空打杀强盗,被唐僧赶回花果山,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关文,沙僧从观音处找来悟空,真假猴王大战,观音、玉帝、唐僧、阎王等无法分辨,最后如来佛识破六耳猕猴,悟空一棍将他打死,师徒团聚。

悟空被逐后,唐僧在宝象国被黄袍怪变成了老虎,

八戒等人斗不过黄袍怪,只好到花果山请悟空营救师父,悟空不肯。八戒使用激将法,谎称妖怪咒骂泼猴,悟空大怒,和八戒一起前去,救出唐僧,师徒重归于好,一起踏上西行之路。

火云洞红孩儿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纵风将唐僧抓走,并用三昧真火烧得悟空、八戒落荒而逃。悟空请来龙王洒下雨水,反被烧伤。八戒去请观音,被红孩儿假扮观音捉去,最终悟空请来真观音用莲花宝座,降伏红孩儿,收他做了善财童子。

唐僧师徒来到火焰山。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灭火,第一次借得一把假扇,扇后火势更大。第二次悟空冒充牛魔王骗得真扇,却被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第三次牛魔王被哪吒用乾坤圈打伤,铁扇公主送上真扇。

白骨精一心要吃唐僧肉 ,三次变化去加害。第一次变成小姑娘。第二次变老太婆。第三次变老公公,结果三次都没得逞。悟空识破妖精,将其打死,但是师父不辨是非,责怪悟空杀生,又念紧箍咒,将悟空逐出师门。

白骨精 女儿国公主 高小姐 八戒 计收猪八戒 三打白骨精 大战流沙河 三借芭蕉扇 偷吃人参果 大战红孩儿

板书设计

铁扇公主 红孩儿 唐僧 悟空 沙僧 乌鸡国国王 天竺收玉兔 义激美猴王 趣经女儿国 第八十一难

在这堂课中我主要以小组讨论来让学生进行自学与汇报,在汇报交流中,点拨引导学生把握作品整体内容,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精彩部分和难点则需要像读课文那样精读。板书了重要故事情节,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板书来理解人物形象及其关系,更让研磨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写作的现实意义。尽量体现学生学习的自反思 主阅读、合作讨论与结论的开放性。但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

足之处,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不能很好的说完整话,辩证评价人物。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强调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而且还感觉到教师导得太多,有时没有让学生按照自已的思路去学习,破坏了他们自主思考的空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