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认识到如厕是一件有关文
明的事情。3. 看表演,找问题。学生展
往要体现一些较宏大的教育主题, 譬如感恩教育、养成教育、文明教 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等。这些宏大的主题体现了德育的
示提前排练的情景剧(同学抢着上
厕所、在厕所里追逐打闹等),教 师与学生共同梳理学校内有关如厕
要求,但往往因为其宏大,所以较 空泛,不容易落到实处,让学生感
的不文明表现,帮助学生进一步加 深对问题的认识。4. 谈感想,说行动。教师引导
到班会总是正确的,但好像离自己
比较远,与自己关系不大,因而受 触动也不大。在一次比赛中,林运
学生对不文明表现进行简单归类,
并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存在
红老师抽到“文明”的选题后,一 反大而空,从“如厕”这个最常见
的原因,寻找可行的建议与对策。5. 创标语,倡文明。根据学
又最容易被忽略的小事情入手,以 小见大,设计了《文明如厕,健康
生的想法,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设 计有关如厕的文明标语,可以用图
生活》,起到了文明礼仪教育的作 像、文字等加强如厕宣传。学生即 兴创作,体现出很高的质量。教师
用。1. 巧导入,引主题。教师通
在最后总结中,既肯定学生的表 现,又提出文明就在我们身边,就 在每一件小事之中。过有关厕所的脑筋急转弯问题(世
界上一共有几个厕所),巧妙地引 入有关如厕的主题教育。2. 看报道,树榜样。教师出
这个课例设计围绕\"如厕”, 从小事入手,探讨了文明的大问
示报道,一是日本人文明如厕,他 们使用完厕所后,要向厕具鞠躬,
题,让学生明白了文明就在我们 身边,更易被学生接受与理解,起
以表达对厕具提供服务的谢意;二 是新加坡对不文明如厕者要进行处
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这种“以小见 大”的选题很值得推介,所以建议
罚,分情况罚75美元、250美元和
500美元。通过这两则报道,教师
班主任在考虑班会选题时要想办法 做小课题,尽量多开“小型”班会。27薇育探究与实践II徳育图解二、活动设计新一点了,也就不觉得他怎么样了!”教室 里一阵哄堂大笑。一个同学说:“老
德育是情感的教育,是心灵 与心灵的对话,没有心灵触动可能
师,您这哪是爱呀!您只不过是羡慕
就没有德育。那么,心灵的触动从 哪里来呢?主要从活动中来。我们
他数学好而已。”我觉得水到渠成,
于是说:“就是啊,处在青春期的少
要去除那些平平淡淡、千人一面、 听起来有点乏味的传统活动,善
男少女彼此欣赏很正常嘛,但这种纯 洁的友情却常被周围人甚至自己误解 为爱情。”这时,同学们开始若有所 思。2. 你看---他的高一 3. 你写---你的高一 于创新各种活动,吸引全体师生 参加,在活动参与中获得体验,收
获感动,引发触动。刘巧玲老师曾 经抽中这样一道题:“请结合普遍
存在的高中学生青春期困扰,围绕 早恋话题,设计一个班会或集体活
的确,我们在谈学生问题时,习惯于说这个不对、那个错误,却 很少停下脚步倾听学生的心声,很 少平等地谈谈自己也曾有过的青
动。\"应该说,这是高中生感情的 老大难问题。对此问题,刘老师有 许多创新的活动。1.你听---我的高一。我用坦涩。班主任的自我披露,是一个很 好的心理学技巧,也是一个很好的 教育性活动,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
诚友好的态度和学生聊起我的高_:“那年15岁,我是从一所乡镇初中毕 业的优秀学生,但我发现,自己在
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创新性的 活动值得借鉴。县城一中高一的普通班里仅仅属于 (摘自《广东教育》2019年第1期)中等。高一时,我坐在70多人的教室
的后面,抄歌词、编小说,发呆走 神但是不吵不闹,还暗暗关注一个
男生。我那会儿 数学不好,有个
男生数学特棒, 我觉得我很喜欢
他。” “那后来呢,老师? ”我 说:\"后来,我 数学成绩赶上来
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