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厦门港区2009_2011年蚊密度监测分析

来源:哗拓教育
·66·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5年2月第21卷第1期ChinJHygInsect&EquipFeb2015Vol.21No.1

【论著】·媒介监测·

厦门港区2009-2011年蚊密度监测分析

黄健康,林敏珍,章国辉,庄丽,林礼聪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厦门361021)

摘要:目的了解厦门港区蚊虫密度及其季节消长情况。方法诱蚊灯法。结果2009-2011年,在厦门平均密度为0.89只/(灯·h)。在所捕获的蚊中,致倦库蚊占88%,三带喙库蚊占港区共捕获蚊类2549只,

5%,4-6月为蚊密度高峰季节。白纹伊蚊占2%。结论致倦库蚊为厦门港区优势蚊种,关键词:蚊类;密度;监测

2781(2015)01-0066-02中图分类号:R3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MosquitodensitymonitoringatXiamenportfrom2009to2011

HUANGJian-kang,LINMin-zhen,ZHANGGuo-hui,ZHUANGLi,LINLi-cong

(Xiamen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Xiamen361021)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densityandseasonalvariationofmosquitoesatXiamenport.Methods

Lamptrappingmethodwasemployedinthemonitor.ResultsTotally2549mosquitoeswerecapturedduringthepe-riodfrom2009to2011,theaveragemosquitodensitywas0.89/(lamp·h).Culexpipiensquinquefasciatuswasthedominantspeciesaccountingfor88%,followedbyCulextritaeniorhynchus(5%)andAedesAlbopictus(2%).Con-clusionCulexpipiensquinquefasciatusisthedominantspeciesofmosquitoes,andthemosquitodensitypeaksappear

MayandJune.inApril,

Keywords:mosquito;density;surveillance

蚊虫是重要的媒介生物,能够传播多种疾病如

[1]

登革热、疟疾和丝虫病等,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为了掌握厦门港区蚊虫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我们于2009-2011年在厦门港区进行了蚊虫监测。1

材料与方法

1.1监测点的选择在厦门港区(东渡、海天、博

嵩屿、国际货柜、石湖山等码头),选择生活区坦、

(办公室、食堂)、堆场区(货柜、货物堆场,室外)、仓库区(货物仓库,室内)作为3种不同生境作为固定监测点。

1.2监测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

[2]

行)》定时、定点进行成蚊密度监测,采用诱蚊灯法。

1.3监测时间每月2次,相邻两次的测定间隔应为15d,风雨天气(风力5级以上)顺延。越冬蚊活动前一个月即开始监测,连续两次监测皆未捕到蚊虫后结束。

1.4成蚊密度监测每处使用诱蚊灯1只,选择远

诱蚊灯光源离干扰光源和避风的场所作为挂灯点,

离地1.5m,日落前1h接通电源,开启诱蚊灯捕获

8h后定时器自动关闭电源。晚放晨收,蚊虫,捕获蚊虫后应用乙醚麻醉或密封置于冰箱内使其停止活动,再于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并分类计数。密度指数计算:蚊密度指数[只/(灯·h)]=捕获蚊虫数/(捕蚊时间×灯数)2

结果

2.1蚊种组成与构成情况此次共捕获蚊虫2549只,蚊种主要有致倦库蚊、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中

骚扰啊蚊、棋斑按蚊等蚊种,其中致倦库蚊华按蚊、

为优势蚊种占88%,三带喙库蚊占5%,白纹伊蚊占2%,其他蚊种占5%(表1)。

蚊虫经鉴定分属为2亚科4属10种,其名录如下:库蚊属(Culex)致倦库蚊(Culexpipiensquinque-fasciatus)、海滨库蚊(Culexsitiens)、三带喙库蚊(Cu-lextritaeniorhynchus)、马来库蚊(Culexmalayi);阿蚊

作者简介:黄健康(1979-),男,福建厦门市人,主管医师,主要从事港口卫生与检疫工作。

[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5,21(1):66-67.引用格式:黄健康,林敏珍,章国辉,等.厦门港区2009-2011年蚊密度监测分析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5年2月第21卷第1期ChinJHygInsect&EquipFeb2015Vol.21No.1

·67·

属(Armigeres)骚扰阿蚊(Armigeressubalbatus);伊蚊属(Aedes)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按蚊属(A-nopheles)多斑按蚊(Anophelesmaculatus)、棋斑按蚊

表1

蚊种数量(只)

致倦

库蚊2227

三带喙库蚊137

白纹伊蚊45

骚扰啊蚊18

中华按蚊25

(Anophelestessellatus)、中华按蚊(Anophelessinen-sis)、浅色按蚊(Anophelessubpictus)。

2009-2011年厦门港区捕获蚊虫情况

棋斑按蚊13

马来库蚊5

多斑按蚊18

海滨库蚊6

浅色按蚊2

其他蚊种53

合计2549

2.2不同生境蚊密度监测情况对厦门港东渡、嵩屿、博坦、石湖山、海天、国际货柜、同益等港区进行

共捕获2549只,密度平均为0.89只/蚊密度监测,

(灯·h),不同环境类型中以堆场区蚊密度1.23只/(灯·h)为最高(表2)。

表2

环境类型生活区仓库区堆场区合计

厦门港区不同环境类型蚊虫分布捕蚊数(只)83265810592549

捕捉总时间(h)11528648642880

蚊密度[只/(灯·h)]

0.72

0.761.230.89

2.3不同年份蚊密度监测情况2009-2011年的

0.85、0.90只/(灯·h),对这3蚊密度分别为0.91、

P>0.05,年蚊密度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

著意义(表3)。

表3年份200920102011合计

厦门港区2009-2011年蚊密度监测情况捕蚊数(只)8708178622549

捕捉总时间(h)9609609602880

蚊密度[只/(灯·h)]

0.91

0.850.900.89

P>0.05。注:比较3年的蚊密度指数,

2.4不同监测点蚊虫监测情况对厦门港东渡、嵩

屿、博坦、石湖山、海天、国际货柜、同益等港区进行蚊密度监测,结果显示,蚊密度最高为石湖山1.45只/(灯·h),其次为国际货柜1.14只/(灯·h),博坦码头最低为0.59只/(灯·h)(表4)。

表4

监测点东渡嵩屿博坦石湖山海天

国际货柜客运同益合计

捕蚊数(只)3262192135232744112613222549

不同港区蚊密度百分比(%)12.798.598.3620.5210.7516.1210.2412.63100.00

捕捉总蚊密度

只/(灯·h)]时间(h)[

3600.913600.613600.593601.453600.763601.143600.733600.8928800.89

厦门属温带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

在21℃左右,冬无严寒。监测结果显示,致倦库蚊

其次三带喙库蚊占5%,白纹伊为优势蚊种占88%,

其他蚊种占5%。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蚊占2%,

白纹伊蚊分别是丝虫病、乙脑、登革热等疾病的重要

[3]

提示厦门有丝虫病、登革热、乙脑传播传播媒介,

相关部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采取的危险因素,

相关防范措施。

此次资料分析,厦门港区蚊虫密度有4-6月的

4-10月份是厦大高峰期和9-10月的小高峰期,

门市受台风影响较大,降雨量较多的时间段,降雨容

当温湿度适宜时,就为蚊虫易引起厦门港区的积水,

的孳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要针对这两个高峰期前的

有针对性地对孳生环境进行整治,合理使物理、防治,

化学等防治方式有机结合,可有效降低蚊虫密度。

此次监测结果显示,港区不同环境类型中集装货物堆场区的蚊密度水平比较高,在不同港区中箱、

石湖山与国际货柜港区相对较高,这与码头的环境有关,这两个码头有些地方长期长有杂草,有很多坑坑洼洼的地方,一旦下雨,积水不易干,容易孳生蚊

[4]

虫。这与黄伟民等报告类似。这就需要抓住重点场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蚊虫防治。

厦门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集装箱运输干线港、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和对台航运主要口岸,随着厦门旅游和贸

每年有大量的国内外宾客、货物进出易的迅速发展、

厦门港,一旦在周边发生蚊媒传染病,就有输入的风险。这就要求对蚊虫密度、分布、种群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掌握该地区的主要传播媒介,针对这些媒介的情况进行有效防治,将其密度始终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姜志宽,.北京:人民卫郑智民,王忠灿.卫生害虫管理学[M]

2011:429-456.生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S].北

2005.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汪诚信,M].北京:化学工刘起勇,姜志宽,等.有害生物治理[

2005:282-406.业出版社,

[4]黄伟民,冯呈瑞,黄建河,等.厦门口岸蚊类本底调查报告[J].

2003,26(4):217-219.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3讨论(收稿日期:2014-12-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