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总第68期 2014年第4期 学术讨论 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ization Total of68 No.4 2O14 平台的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 演化、功能与绩效 史彤 (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上海201203) 摘要: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我国生物医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物医药自主创新提供 技术支持,为激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发挥重要作用。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 平台是在政府支持引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13家新药研发机构成立的平台联盟,旨在促进上 海,乃至全国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文章将以此服务平台联盟为例,介绍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平台的演 化、功能及其在生物医药创新领域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F426.72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748(201 4)04—0072—03 的特点,这些都制约了企业的自主研发活动,成为 了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的 建设,尤其是技术创新平台,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 2012年,我国医药研发强度首次超过欧洲,研发 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98% 。作为高科技产业的引 领者之一,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在创新领域也取得 不俗的成绩,这些都得益于我国生物医药创新体系的 逐步完善。作为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 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也初具规模,为我国生物医药产 业的自主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公共服务平台是按照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原则, 全面、系统、高效的公共服务,为企业节约研发成 本、缩短研发周期。 实际上,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启动了科技基 础体系的建设,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加强以大型科 学仪器、科技文献等资源整合入手的科技条件资源建 设,并于2002年启动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直至 在产业集中度较高或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的地区构建 的,为区域内和行业内的用户提供技术开发、质量检 测、管理咨询、创业辅导、人员培训及设备共享等信 息资源和公共服务的法人实体 。 2004年,由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公 共颁布了《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纲要》和《“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 施意见》,2006年成立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 心,为技术创新平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我国在十七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纲要(2006--2020)》中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企业的创新能力代 表着国家的创新能力,因此提升企业,尤其是激发中 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 措。2008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新一届《政府工作报 告》中正式提出,要积极“构建面向企业的创新支撑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一大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中 小型生物技术公司活跃于生物医药产业,这些公司 大都由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或留学归国的科学 家创办,规模不大,资金不足,研发设备与技术局 限;同时新药研发又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 收稿日期:2014—02—26 平台(2009年改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并“加强 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是面向产业的创 新活动支撑系统,它的建立能够为研发机构,尤其是 作者简介:史彤(i972一),女,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 学医学院,助理研究员,现就职于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 促进中心。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xdgy ̄xxhx@163.com 73. 第4卷 研发型的中小型企业提供创新资源和开放的科技服务 体系,充分调动这些企业的创新活力,最终提高我国 的自主创新能力。 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始于“九五” 期间,一批新药研发平台机构,如新药筛选中心、新 药临床前评价中心和临床试验中心等机构建立标志着 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启动。2002年以来,随 着“十五”国家重大科技“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 专项和“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我国 开始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平台的全面建设 。这些平台大 多依托园区建设,为园区内的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系 统和专业化的服务。 本文将以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为例,介绍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平台的功能、特点及其 在生物医药创新领域发挥的作用。 1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演化 上海市在生物医药创新领域具有“先发优势”。 1992年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成立, 1994年启动生物医药发展计划,1996年张江药谷(张 江生物医药基地)成立,包括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国 家上海新药安评中心等在内的新药研发机构相继建 立,中科院药物所、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药学 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也迁至张江,上海的生物医药创新 技术平台建设也初具雏形。目前张江高科技园区集聚 了数百家生物医药企业,是国内研发机构最集中、创 新实力最强、新药创制成果最突出的标志性地区。 2009年,生物医药产业被列为上海九大高新技术产业 之一,面对产业发展的需求,在国家科技部、中科院 等部委的支持下,上海市科委通过资源整合,按照新 药研发的研发链和产业链,在国内率先成立了上海市 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是上海市首批 12个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之一,也是国家科技部重 点培育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之一。平台依托上海市生 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整合了包括国家上海新药安全 评价研究中心、国家新药筛选中心、药物制剂国家工 程研究中心、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l2家 研究机构,为全国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尤其是中小企 .业,提供涵盖整个新药研发链的各项服务,其中包 括:药物靶点发现、新药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中 试放大、药物注册审批、成果转化、信息咨询和专业 培训等(见表1)。 表1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成员单位 序号 平台单位名称 1 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 2 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3 国家新药筛选中心 4 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6 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7 上海药物代谢研究中心 8 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 9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0 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 11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12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3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 2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功能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联盟是服务产 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推进成果转化和本地产业化 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技术创新的力量主要分布在 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生物医药领域 更为突出。平台联盟的建立,不但可以为国内,特别 是本地企业提供生物医药领域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的“一门式”服务,对促进生物医药中小企业的发展 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见图1)。 E /\\ 图1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功能 平台联盟具有以下特点:1)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多 元化投资方式。平台联盟的依托单位为上海市生物医 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中心直属于上海市科委,下设 平台服务部,负责平台联盟的协调和管理。2)资源整 74. .史彤.-k海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演化、功能与绩效 2014年第4期 合为主,盘活研发资源。平台联盟成员都是已成立的 研发机构。由于各平台专业性很强,服务面窄,且过 于分散,整体、综合优势没有发挥,为此,作为技术 平台出资建设单位的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 心提出通过联盟的方式联合现有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的资源,达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 发展的目标。3)公益化和市场化相结合。平台联盟采 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同时兼顾公益化,统一对外开 展新药开发的全方位服务,有利于平台联盟的可持续 健康发展。4)中药研究机构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中药 现代化和中药标准化是我国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 重要内容。作为平台联盟成员单位的中药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是具有GMP资质的中药研发平台,不仅能为企 业提供现代化的中药分离提取技术,还具备为企业提 供中试孵化的功能。 3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绩效 台联盟还致力于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转移和成果产业 化。平台的发展带动了一批研发企业的发展,对推动 上海乃至全国的生物医药研发与自主创新起到了示范 作用。 4 结语 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平台适合我国国情,在政府引 导支持下,以市场化为导向,通过资源整合建立起来 的系统的、全面的创新支撑体系。目前,我国的生物 医药产业正在经历“仿制一仿创一创新”的过渡转型 阶段,国家大力兴建面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生 物医药技术创新平台,对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现我国“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 义。但是,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平台在我国尚属新生事 物,还处在“磨合期”,存在着服务效率不高、绩效 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平台的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 理顺,真正实现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市场化经营模式,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上海, 乃至全国的新药研发机构提供生物医药研发创新服 务,平台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平台联盟自成立以来,每年为上千家企业提供新药研 发服务,其中中小企业占70%以上。服务收入已从 2010年的10 021万元增加至2013年的30 000万元左右。 在完成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平台成员还利用自身的科 研优势,进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其中药物制 剂子平台的“药物制剂缓(控)释技术的开发与产业 化”项目获得了201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技 术推动了15个新药上市,形成产值3亿多元。同时,平 促**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Noorden,1K.V.China tops Europe in R&D intensity[J] Nature,2014(505):144—145. 【2l促进我国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研究,2011(10):1—29. 【3】张立国,李鹏燕,贾启燕,等.国内外新药研发平台建设 的初步比较U】.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0(37):170—173. (编辑:王慧芳) Evolution,Functions and Performance of Shanghai Biopharma Service Platform Shi Tong (Shanghai Center of Biomedicine Development,Shanghai 201203) 【Abstract]Biomedical innovation service platform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innovmion system for biomedical industry.It plays the critical role in activating innovation capacity of enterprises,especially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Here,we introduce the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omedical innovation service platform with Shanghai Biopharma Service Platform as the example. [Key words]innovation;biomedical industy;publric service plta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