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201 1年第21卷第12期 文章编号:1005—6033(2011)12-0037-03 收稿日期:2011-03—24 浅谈图书馆多媒体资料质量评价体系 李咏梅 (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山东曲阜,273165) 摘要:在分析传统图书馆藏书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多媒体资料质量评 价体系的方法和对策,并阐述了构建多媒体资料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多媒体资料;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1构建多媒体资料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因 管理中存在着光盘资源的迅速增长与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有限的 矛盾以及光盘内容重复浪费资源空间的问题。多媒体资料质量 多媒体资料是图书馆多媒体室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物质基 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图书馆多媒体读者服务工作的效果,也是衡 础。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文 量图书馆多媒体室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图书馆一定 献已被广泛制作和应用,并且许多文献在出版纸质印刷品的同 要重视所收藏的多媒体资料的质量,同时也要开展相应的质量 时,会随书附带一张学习、解说或者实例用光盘等多媒体资料。 评价工作,为此我们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多媒体资料质量评价体 其中随书光盘资料就以每年5%左右的比率在增长。目前很多高 系,解决图书馆多媒体资料的质量问题,保持多媒体资料的稳定 校都对多媒体资料采取了网络化的科学管理措施,但在网络化 发展。 环境下检索、获取、利用信息的技巧,提高读者的信息意识和信 参考文献 息技能。 [1]沈迪飞.图书馆信息技术工作[J].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对专业资料开展二、三级文献收集、 2000. 整理、编制工作,使院(系)资料室更具有专业性。院(系)资料室 [2]梁继芳.试论高校系资料室的建设[J].科技资讯,2007(11): 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加强文献资源的 46. 应用,加速专业资料库的建设,促进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要加 [3]田菡.浅谈外语学院图书资料室的特色服务[J].宁波教育学 大建设数字化资料室,充分利用视频、图片、电子图书、电子期 院学报,2004(6):95—96. 刊、网络信息资源等。 [4]王国斌,杨贵明.浅谈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建设[J].社会纵横, 资料室建设的关键还在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业务素质、 2006,21(4):143—145. 知识水平、管理能力、服务态度等都直接影响着资料室的建设。 (责任编辑:戚米莎) 网络时代对资料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本专业 及图书管理业务和现代化管理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第一作者简介:黄慧,女,1960年9月生,1990年毕业于 网络环境下的业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献资 海南师范学院英语系英语专科(函授),助理馆员,海南师范大学 源,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 外国语学院资料室,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99号,571158. Probe in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Department Reference Rooms in University m 7ANG Hui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pecial functions of college/department reference rooms in university.a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reference rooms,and probes into how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reference rooms an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ference rooms. KEY WoRDS:college/department reference rooms in university;special service;personnel quality 37 李咏梅浅谈图书馆多媒体资料质量评价体系 本刊E-mail:bjb@sxinfo.net 图书馆工作研究 2多媒体资料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 2.1多媒体资料的保障率 容的一个必要补充,如某些程序代码;有的是随书内容的附加内 容,如电子版本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对一些多媒体资料进 行深度开发,在多媒体资料网络化的基础上,利用成熟的信息技 多媒体资料的保障率即图书馆每个读者平均占有的多媒体 资料的量,因为藏量越大,读者选择的空间越大,读者的满足度 术,与其他部门沟通协作,充分调研,搜集信息,明确教学科研对 资源的需求,为学校的科研服务。 就越高。在理论上,从满足读者的需要看,保障率越高越好。而事 实上,即使随着量的增加,也仍然存在有的多媒体资料无人借 阅,有的多媒体资料借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管理人员要充 分利用网络资源来丰富我们的多媒体资料信息,对于我们手中 新的知识不断产生,旧的知识不断被取代和淘汰,是科学发 展的客观规律,多媒体资料也同样遵循这种动态规律,增长与老 化同时并存。在多媒体资料中,计算机类的资料增加最快,并占 了相当高的比例,并且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相关的多媒 没有的,可以到网上去下载,进而补充我们的多媒体资料数据 库。 2.2多媒体资料的利用率 一段时间内多媒体资料被读者的利用次数即多媒体资料 的利用率,它不失为评价多媒体资料质量的一种好方法。近几 年来,各高校为解决多媒体资料的网络管理问题都安装了光盘 资源发布系统及点播系统,这些软件都有点击统计功能,管理 者可以很容易获得读者对一些多媒体资料的使用情况,即使用 率,为某些多媒体资料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比较精确的依据。但 网络也存在网络的缺点,点击了却未必能看到,打开了却不一 定满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对多媒体资料的质量 评价在考虑量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来多关注多媒体资料内容 的问题。 2_3多媒体资料的相关性 多媒体资料的相关性是指该多媒体资料与学校学科专业设 置一致性的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最能体现该多媒体资料的 质量。不同的大学所包含的专业范围不同,其资料的相关程度也 不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文学类和保健营养类图书为例, 对于一所包含语言文字和医学专业的高校来说,此类多媒体资 料的相关性较高;对于无此类专业的高校来说,相关性则较低。 相关性低,不一定说明不存在需要性,所以要从多方面去综合考 虑多媒体资料存在的合理性。在高校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准则和 评估的相关条例中,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图书馆专业性图书(与学 校学科专业设置相关的图书)所占的比例都有相应的要求,如综 合性大学图书馆,要求其藏书中专业图书的比例达到80%以上。 对于多媒体资料来讲,在总的范围上也应该有一定的体现,毕竟 我们主要是为学校各专业的读者服务。 2.4多媒体资料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及时效性 多媒体资料的科学性是相对于它的科学价值而言的,科学 性越高的资料,其质量越高,虽然利用率小但有保存的价值。对 于研究型大学来讲,科学性方面的要求比较突出,而对于技能培 训型大学来讲,实用性又是突出的方面,所以科学性也要因学校 不同而不同。我们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科学性指 标。 多媒体资料的系统性是指该多媒体资料在该学科内容结构 上的系统性和它存在的完整性。比如有的多媒体资料是随书内 38 体资料的时效性会缩短。如某些计算机类工具软件的教程,所配 的多媒体资料往往随着软件的升级,旧版本的部分内容失去有 效性。这就需要不断更新,作出合理的取舍。 2.5读者的满意度 多媒体资料的利用率是评价它使用质量的一个最为合理的 指标,点击率的高低不能全面反映读者对此多媒体资料使用后 的满意程度,所以建立读者的反馈信息调查是必要的一环。反馈 信息来源如下:一是工作人员在咨询过程中所接受到的读者对 于多媒体资料的需求及反馈信息;二是图书馆web页上的交流 系统,读者对多媒体资料的需求可以在此发表;三是在发布系统 上建立读者使用后满意度调查表。拥有多媒体资料的目的就是 被利用,实现它的使用价值,所以读者的满意度是对多媒体资料 质量进行评价最为直观的一个反映。 3构建多媒体资料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 多媒体资料文献是一种使用方便、信息量大的信息资源,已 日益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多 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发展,读者对资源多样性的要求不断提 高。构建多媒体资料质量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图书馆较好地做好 多媒体资料的目标定位,并根据所定位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 多媒体资料的开发方向,以质量评价体系为指导方针,不断完善 多媒体资料资源建设的工作方法,建设较为完整的多媒体信息 保障体系,实现多媒体资料的稳定发展,使多媒体资料室更好地 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元章.谈谈图书馆藏书的质量评价问题[J].情报杂志, 2o()5(2):125—126;129. [2]阮金贵,韩欣.藏书质量评价浅探[J]_图书馆,2001(1):35— 36;51. [3]翟书铭,林端宜.传统藏书评价研究[J].中华医学图书馆情 报杂志,2003(5):29—31. (责任编辑:王永胜) 第一作者简介:李咏梅,女,1969年生,1991年毕业于曲阜 师范大学生物教育专业,馆员,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数字化部, 山东省曲阜市,273165.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1005—6033(2011)12—0039—02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201 1年第21卷第12期 收稿日期:2011-03—20 图书馆灰色文献建设刍议 欧娜 (重庆图书馆,重庆,400037) 摘要:灰色文献因为其特点,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较多困难和问题,但其作为图书 馆藏书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在理论研究及实际工作中加以重视。介绍了灰 色文献的含义及特点,阐述了灰色文献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加强灰色文献 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灰色文献;文献建设;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1灰色文献的含义及特点 1.1灰色文献的含义 存在差异。同时其流通范围由出版者自行决定,有的按不同密级 要求流通,有的只在内部流通或只在本领域内交流,发送给与该 类文献有关的部门和个人,传递的范围比较窄,专业性和针对性 较强,内容丰富但透明度低。 1.2.3有特殊的参考价值 灰色文献的信息内容涉及各个学科、各种主题,反映最新的科 灰色文献(Grey LiteYature)是相对于“白色文献”和“黑色文 献”而言的。情报界通常把公开出版的标准出版物称为“白色文 献”,将具有密级性质的、非公开出版发行和交流的文献称之为 “黑色文献”,而灰色文献则是介于两者之间半公开的、非正式出 研动态、成果和信息,既提供最新的政策、社会热点内容,也报道各 种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成果,有的甚至是学术上的重要创见,见解 独到、材料新颖、信息量大,传播信息速度快捷,时效『生强。 版物。关于灰色文献,早在20世纪2O年代就有书面记载,而目 前普遍使用的定义是依据1997年举行的第三次国际灰色文献 会议中与会者的共识:指不由营利出版者控制,而由各级政府、 学术单位、工商业界所产制的各类印刷与电子形式的资料,又被 称之为“非常规文献(non—convention literature)”“非正式出版文 2灰色文献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我国,由于现代技术的落后所致,几乎没有6O年以前的 献(nonpublication literature)”。充分了解灰色文献的特征,是开发 利用灰色文献、挖掘其独特信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首要前提。 1.2灰色文献的特点 航空照片,而国外能够拿出300多年前的档案资料、100年前的 航空图片来说明他的科学问题,这种震撼力和说服力可想而知。 为什么在国外灰色文献建设广受关注,在我国却举步维艰?其中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来自观念、文献收集、管理和书目控制 等多方面的影响。 1.2.1 出版形式多样 灰色文献作为特殊的文献,没有固定的形态和名称,信息的 载体形式多样,出版灵活,出版形式复杂,出版规格不规则,刊期 不规律,资料分散,同时受文献生产方式所限,发行数量少。 1.2.2流通渠道特殊 (1)重视不够,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目前我国图书情报界 对于灰色文献及其价值认识不够,缺乏收集开发利用灰色文献的 意识,文献资源建设仍处在一种零星分散的状态,无章可循;同时 宣传不力,大众对灰色文献缺乏了解,更谈不上对其进行利用。 (2)灰色文献在出版、发行和流通方面固有的属性和特点,给 灰色文献通过正常的发售途径难以获得,具有发行途径的 非统一性,这使得文献内容及信息资料的成熟度及其使用价值 Talking about Library’S Multimedia Data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LI Yong・mei ABSTRACT:Based on analyzing traditional library’S collection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onstructing multimedia data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and expounds the signiicance of fconstructing multimedia data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library;multimedia data;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