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Revit建模基本步骤详解

来源:哗拓教育
Revit建模基本步骤详解

建模基础1、建模⽅法1.1、建模原则

根据不同阶段的模型精度要求建⽴模型。⼀般情况下所有对象空间⼏何信息必须与设计意图相⼀致,材料定义正确,构件命名能尽量多地表现构件位置、⼏何属性。构件的类型尽量和建筑实际构件属性保持⼀致。不同的专业宜加载相应专业的样板⽂件进⾏建模。

1.2、软件中⼟建模型绘制⽅法

适⽤于⽆特殊模型应⽤要求的情况,若对模型有特殊的应⽤要求,如使⽤第三⽅BIM软件平台对模型进⾏⼯程量统计,则应根据应⽤要求制定对应的建模规范据不同阶段的模型精度要求建⽴模型。1.2.1、建筑专业

(1)墙(幕墙):使⽤建筑“墙”功能,增⾼⾄同层⾼,墙的绘制⽅式应为从下到上(放置⽅式选“⾼度”);为避免墙的构造形式的过多,墙体装饰层与基层采⽤分开建模,完成后⽤“连接”命令合在⼀起:墙体的开洞⼀般采⽤“编辑轮廓”命令现绘制,楼梯中间隔墙采⽤“编辑轮廓”命令实现绘制。

(2)⼥⼉墙:使⽤建筑“墙”功能,绘制⽅法同⼀般墙,顶部压顶通过“墙饰条”⼯具实现。

(3)楼板:通过“楼板”功能创健。区分建筑⾯层和结构层,分别建模:室外⼩坡道、⼩踏步可⽤楼板⼯具中的“楼板边缘”命令绘制:楼地⾯散⽔可以⽤“楼板”命令绘制。通过“修改⼦图元”命令实现,以减⼩项⽬⽂件体量;汽车坡道统⼀使⽤“楼板”⼯具绘制,坡度通过“修改⼦图元”命令实现,形状通过“坚井”⼯具实现。

(4)门窗:根据施⼯图中门窗表、剖⽴⾯图纸,创建相应形状的门、窗族,保证名称、形状、尺⼨、构件材质准确。(5)楼梯:采⽤“楼梯”⼯具绘制,异形楼梯使⽤“楼梯”功能中的“按草图”绘制,在属性中定义形状、长度,确定标⾼、踢⾯数等属性信息。

(6)栏杆、扶⼿:使⽤“栏杆扶⼿”功能,绘制轨迹,如果图纸有要求,可通过“编辑类型”⼯具,定义扶⼿⾼度,栏杆形式,并定义横竖杆件或其他构件材质。

(7)特殊构件:对于较单⼀构件,建⽴“内建模型”,构件族类别符合实际,并赋予相关构件信息属性;对于重复性较⾼构件,可建⽴族⽂件载⼊项⽬,要族⼏何尺⼨符合现场实际,可修改定义构件信息属性。1.2.2、结构专业

(1)墙:使⽤结构“墙”功能创建,墙的绘制⽅式应为从下到上(放置⽅式选“⾼度”),结构墙与建筑墙分开建模,墙体的开洞⼀般采⽤“编辑轮廓”⼯具实现。

(2)柱:通过“柱”功能,根据柱⼦截⾯及材质载⼊对应族进⾏创建,柱的绘制⽅式应为从下到上(放置⽅式选“⾼度”)。(3)梁:通过“梁”功能,根据梁截⾯及材质载⼊对应族进⾏创建。

(4)楼板:通过“楼板”功能创建,结构层单独绘制:汽车坡道统⼀使⽤楼板⼯具绘制,坡度通过“修改⼦图元”命令实现,形状通过“竖井”⼯具实现;

楼板洞⼝⼀般采⽤“编辑轮廓”实现。

(5)桩:通过“基础”模块,载⼊对应族进⾏创建。(6)钢结构:通过“柱”和“梁”功能,插⼊对应族进⾏创建。(7)预埋件:创建对应的预埋件“族”构件。1.3、构件命名规则表1.4模型构件命名表

2、建模步骤——结构参考2.1、熟悉CAD图纸

现在的绘图模式很⼤部分采⽤先绘制CAD⼆维图纸,然后根据实际项⽬的需要绘制成三维图纸。所以,熟悉CAD⼆维图纸⾄关重要。可以在识图、读图的过程中掌握⼯程的概况,对整个项⽬有详细的了解。为了利⽤CAD 图纸中的线条进⾏定位、拾取线条等,需要将CAD图纸导⼊Revt软件中作为底图。2.2、导⼊CAD图纸

为了利⽤CAD图纸中的线条进⾏定位、拾取线条等,通过AutoCAD将图纸分层整理,且只保留构件参数等信息,将CAD图纸导⼊Revit软件中作为底图。通过选项卡中-插⼊-导⼊CAD-过程中导⼊单位⼀定要设置为图纸所对应的单位“毫⽶”,如图所⽰。(注意导⼊后图纸先解锁单击选项卡-修改-移动(快捷键MV),移动到对应轴⽹位置,再锁定图纸,锁定图纸的⽬的防⽌建模过程中移动图纸造成建模错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