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路基压实度检测频率的探讨

来源:哗拓教育
路基压实度检测频率的探讨

大家好!我是《土木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研究》及《细集料含泥量与含粉量的试验研究》 的作者韦汉运,群共享有《土木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研究》及《细集料含泥量与含粉量的试验研究》的内容简介,如有兴趣,可到群共享下载。

下面我从《土木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研究》(共48篇论文)中摘录“路基压实度检测频率 的探讨”与大家分享,如有欠妥之处,欢迎到“工程试验交流千人群(207135730)”继续交流、探讨。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压实度控制的好坏成为控制路基施工质量的关键,而压实度的检测频率则是影响路基压实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压实度的检测频率太小,不足以反映路基压实质量的实质,压实度的检测频率太大,又不符合工程实际。 1 2004年版《质量评定标准》规定的压实度检测频率

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备注:

以下简称“2004年版《质量评定标准》”)表4.2.2规定土方路基压实度的检测频率为“密度法:

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 备注:2004年版《质量评定标准》规定的压实度检测频率与2009年

版《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第七章《技术规范》表203-1“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的规定完全相同;“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压实度的检测频率为双车道路基),对路堤施工段较短

的压实度检测频率规定为“样本数不小于6个”(备注:见2004年版《质量评定标准》附录B

第145页最后1行)。

2004年版《质量评定标准》重新修订压实度检测频率的理由为“压实度检查频率原为每2000m每压实层4处,考虑到其他检查项目均按200延米确定检查数量,故对压实度检查频率也改为按延米计的检查数量”(备注:摘自2004年版《质量评定标准》第4.2.2-(2)

条的“条文说明”)。

2

显而易见,路基“其他检查项目均按200延米确定检查数量”肯定没问题,但是,“对压实度检查频率也改为按延米计的检查数量”应该行不通,理由如下:

其一,路基的设计宽度不同。同“一条公路,可分段选用不同的公路等级或同一公路

(JTG B01—2003)第1.0.5-2等级不同的设计速度、路基宽度”(备注:摘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条),因此,不同的公路等级、同一公路等级路基的设计宽度并不完全相同。

例如,某四车道高速公路,分三段设计,其中一路段的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路基设计宽度为28m,另一路段的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路基设计宽度为26m,第三路段的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路基设计宽度为24.5m。

1

其二,各层的填筑宽度不同。众所周知,公路路基是从原地面一层一层往上填筑,填筑的形状就像一个梯形,当填筑高度超过8m时,路基边坡还设一个1.5m宽的平台,因此,路基的填筑高度越高,路基的填筑宽度越宽。

例如,上述高速公路,路基设计宽度为28m,某一填方路段的设计填筑高度为18.755m,路面顶下8m路基两侧各设一个1.5m宽的平台,平台上边坡的坡比为1:1.5,平台下边坡的坡比为1:1.75,当填筑至第10层时(备注:按平均层厚25cm计算,即从原地面往上填筑至

2.5m),路基填筑宽度为84m,是路基设计宽度的3倍。

如果按照2004年版《质量评定标准》规定的频率检测压实度,该高速公路无论是在28m路床顶面,还是在24.5m路床顶面,或是在第10层84m路基顶面,200延米范围内的路基均检测8点压实度。

但是,按照常理,路基填筑的宽度越宽、面积越大,路基所需检测的压实度样本数应该越多,否则,所检测的压实度样本数不足以反映路基填筑质量的实质。

因此,“压实度检查频率也改为按延米计的检查数量”显然有悖常理,2004年版《质量评定标准》不考虑路基的填筑宽度而把压实度的检测频率统一规定为双车道“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显然没有科学依据。

2 2006年版《路基技术规范》规定的压实度检测频率

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备注:以下简称“2006年版《路基技

术规范》”)第4.2.2-5-(2)条规定“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检测频

。 率为每1000m至少检验2点,不足1000m时检验2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

2006年版《路基技术规范》重新修订压实度检测频率的理由为“压实度检测频率,原规范为每2000m检验8点,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压实度检测工作由于检测点过多,往往很难满足机械化施工和施工进度的要求。为了既不降低对压实质量的要求,又适应机械化施工的需要,本次修订时,经专家充分讨论,将检测频率修改为每1000m至少检验2点。如认为该规定不能满足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检测频率”(备注:摘自2006年版《路

基技术规范》第4.2.2-5-(2)条的“条文说明”)。

2

2

22

众所周知,“每1000m检验2点”压实度的检测频率,其实就是已经废止的《公路工

”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备注:以下简称“1998年版《质量评定标准》)表2.2.2

2

“密度法:每2000m每压实层测4处”的检测频率。

但是,2006年版《路基技术规范》规定“每1000m至少检验2点”压实度,意味着2006年版《路基技术规范》规定的压实度检测频率比1998年版《质量评定标准》规定的压实度检测频率还要大,而1998年版《质量评定标准》修订于1998年。

因此,十多年后公路工程建设发展迅速的今天,“每1000m至少检验2点”压实度的

2

2

2

2

检测频率,显然“很难满足机械化施工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如果还“认为该规定不能满足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检测频率”,更加不能“适应机械化施工的需要”。 3 执行的压实度检测频率

如果根据2004年版《质量评定标准》表4.2.2“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的规定,意味着公路工程土方路基施工过程中,每压实层每200m应检测4点压实度。

如果根据2006年版《路基技术规范》第4.2.2-5-(2)条“每1000m至少检验2点” 的规定,意味着公路工程土方路基施工过程中,每压实层每1000m至少检测2点压实度。

因此,对检测面积较大或施工段较长的土方路基压实层而言,压实度的检测频率究竟是双车道“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还是“每1000m至少检验2点”;对检测面积较小或施工段较短的土方路基压实层而言,压实度的检测频率究竟是“不足1000m时检验2点”、还是“实际样本数不小于6个”,压实度的评定究竟是“点点符合要求”、还是符合2004年版《质量评定标准》附录B的评定,无论是监理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长期以来一直无所适从,争论不休。 4 结论

按照常理及工程实际,土方路基压实度的检测频率应该以“点/m”为单位进行计算,不应该“按延米计”。

根据目前公路工程配置的机械设备及要求的施工进度,对检测面积较大或施工段较长的土方路基,压实度的检测频率以“1点/700~800m”为宜,对检测面积较小或施工段较短的土方路基,压实度的检测频率以“不足1000m时检测2点”为宜。

参考文献

[1]JTJ 071—9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

[2]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S]. [3]2009年版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技术规范[S]. [4]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5]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

2

2

2

2

2

2

2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