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语文课前五分钟的利用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

来源:哗拓教育
小学语文课前五分钟的利用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进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成语、名人名言等是祖国语言的化石,是学生学习语文中重要的一环,对丰富学生课外知识面,非常有好处。语文学习的外延要和生活的外延等同起来,语文学习要不拘泥于课本。但是语文教学又不能完全脱离课本,还必须以课本为中心。那么怎样才能两选 题 缘 由 者兼顾呢?怎样既能扎扎实实教好教材,用好教材,又能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呢?实践得出,学生的学习在于日常的积累,如果我们能有效利用好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逐步得到提高,对学生今后的语言运用也有长足的进步! 然而,当前我们学校许多班级的课前五分钟,学生要么小憩休息,要么学生纪律涣散,没有有效利用好课前五分钟。加强课前五分钟的有效利用研究,具有极大的意义。 二、课题的实际定义 顾名思义课前五分钟活动指的是:在每一堂课上,利用起初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按照老师设计的活动,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定的要求轮流和同学和老师就相关内容进行交流、发言,是教师用于日常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对学生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的一种培养。 三、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 在小学课堂教育教学中,设计并实施合理有效的课前五分钟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从而使教学更加丰富、精彩和生动,使教育教学效果在无形之中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课前五分钟的训练方案和通过训练达到对教学的影响效果。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 以我校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六、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读词语背句子,增记忆丰积累。每天由科代表领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其他学生跟着读两遍;或者是领读日积月累,再让研究设学生自由背一遍。 2.朗读诗文名篇,提高朗读能力。要求班上每天推出两人在台前朗读诗文名篇,内容不限、自由选择。朗读过后,科代表组织同想 学们针对朗读作出评价,适时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问题,以励后者。 3.交流故事笑话,练胆量长见识。每节课由两名同学分别到台前,讲讲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或笑话。 4.由学生介绍一则新闻、一则谜语、一段佳句欣赏……不管是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悟到的都可以,要说感兴趣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读后感等。 5.由语文科代表等人组织古诗对答,名人名言、歇后语对答,成语对对碰等形式,积累一些祖国文化的精髓。 6.预习新课,说说对新课的想法或学法。 7.复习默写生字生词、日积月累等,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8.在前面黑板的两边开辟20cm的成语名言专栏,坚持“天天三个一”,即每天课前一条名言,一个成语,一次演讲。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第一阶段:20XX年2月25日——20XX年4月底(准备酝酿) 制定方案与计划,对学生情况进行调研,了解班上学生课前五分钟的基本情况。 2.第二阶段: 20XX年5月—20XX年8月中旬(第一轮研究实践) 20XX年8月—20XX年11月(第二轮研究实践) 结合本学科开展课前五分钟的各种活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活动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研究中注意及时总结经验,进行分析,写好论文、案例等。 3.第三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成果提炼、总结解题) 总结分析,在有效利用好每节语文课的课前五分钟的同时,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能逐步得到提高,对学生今后的语言运用也有长足的进步,教师也能从中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学段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通过课前五分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更自觉更主动地融入语文学习的氛围中,让语文学习的琐碎成为日常的学习的常态,让他们的学习和巩固成为一种习惯,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精彩和生动,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素质。 2.通过研究,掌握课前五分钟活动的策略和方式,形成一套有效地模式,指导其他班级和其他学科的课前五分钟管理。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区县教研室 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所在单位 意见 市教研中心 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