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景德镇市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 含答案

来源:哗拓教育
景德镇市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 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题 号 得 分 试卷说明:

1、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题满分120分。

2、答题前,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作答。

基础检测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理解 作文 总分 一、基础知识检测(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5分)

1、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成语填空。

雕梁( ) 脍炙( ) 不同( ) ( )绕梁 美不( ) 笔走( ) 引人( ) ( )窠臼 阳春( ) 独具( ) 古色( ) ( )共赏 巧夺( ) 响遏( ) ( )生花

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汉字填空。

厨 橱 震 振

( )窗 ( )艺 ( )柜 ( ) 奋 ( )颤 ( )慑 3、下列带点字容易读错,请你在正确的音节下面打“√”。

栗子(lì sù) 摩平(mā mó) 含糊(hú hù)

第 1 页 共 11 页

寺院(sì shì) 计较(jiǎo jiào) 养尊处优(chǔ chù)

4、下面的词语书写有对有错,对的在括号里打“√”,有错的在错字上打“×”,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1.凝然( ) 摸仿( ) 遮挽( ) 沽萎( ) 勿忙( ) 2.支体( ) 名义( ) 优稚( ) 堂惶( ) 甜密( ) 3.予备( ) 稀奇( ) 元霄( ) 面俱( ) 枚瑰( ) 4.白瓷碗( )诳天桥( )小园圈( )黑糊糊( )辩是非( ) 5、词语对对碰。

1、表示创新的成语3个: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 描写颜色的成语3个: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6、选词填空。

希望 盼望 期望 指望 愿望

凡卡摩平一张揉皱了的白纸,给爷爷写信:“我的生活没有________了,连狗都不如……”他________爷爷接到信后,立刻带他离开这儿。他把信塞进邮筒后,怀着甜蜜的________睡熟了。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凡卡的美好________罢了。

二、知识积累运用(本题共计20分,每小题5分)

1、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1)“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既是作者周晔对伯父的认识,又是课文的中心句。这伯父就是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__________”的鲁迅先生。课文《少年闰土》选自他的小说《__________》。他在《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就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2)轻叩诗歌的大门,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感受了唐代诗圣__________的“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的喜雨,欣赏了宋词里“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的美妙,领略了元曲中那“青山绿水,__________”的画面,还发现了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还有写景诗、抒情诗、儿童诗……与诗同行,真是魅力无穷。 2、修改病句。

1.下岗女工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第 2 页 共 11 页

2.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3.看了电影《生死抉择》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4.北京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3、修改下列语段,注意用上准确的修改符号。(提示:错别字、标点、语序、用词不当等语病共7处)。

为了做一名真正的升旗手,我反复把握节奏,练唱国歌。况且,坚持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前那升旗的一暮,默默记下国旗班叔叔升旗时动作规范,准确有力的样子。我还特地找了一根相同于学校旗杆两倍长的绳子,挂在树上进行摸拟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以后,我终于有国旗班叔叔的“范儿”了。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水与人类密切相关:水奔流不息,是_______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_______……水穿山岩,_________,从无惧色,它好像有_______……水还具有_______、_______的品行;我们赞美长江,她是_______,我们依恋长江,她有_______;在人们的眼中,烟台的海分明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_______,是一座壮丽的_______。

(2)_______(国籍)作家莫泊桑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3)在________ __里,在__________里,在_________里,看不出有什么_____________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___________的时候,无日_____________。作者喜欢夹竹桃,不仅因为夹竹桃___________,还因为它能引起许多的幻想。月光下的夹竹桃,在季羡林眼里是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真是浮想联翩、妙趣横生啊!

三、口语交际表达(本题共计10分,每小题10分)

1、口语交际。

进入六年级后,学习压力渐渐加大了。可每次捧起心爱的课外书,沉浸其中,都会让自己收获许多。但是有的同学过于沉迷,耽误了学业;有的家长认为读闲书作用不大,也极力反对。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第 3 页 共 11 页

你想对沉迷其中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极力反对的家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用上格言警句就更好了。)

四、阅读与理解(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10分)

1、名著阅读。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喝最后一杯吧?”在倒浄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好吧,喝最后一杯!”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劳动了五十年之后,竟干出这等事!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八十!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国家)著名作家_______的小说《 》。 2、文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列举出这部小说中的另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情节,并谈谈你对这部小说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理解。

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

第 4 页 共 11 页

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托着浪花越来越远。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多次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他断定孩子掉进了海里,于是他下令返航去找。这时 有人规劝 这么长时间了 就是没有被淹死 也让鲨鱼吃了 船长犹豫了一下 还是决定去找 又有人说 为了一个黑奴孩子 值得吗 船长大喝一声 住嘴 终于,在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你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感到耻辱……”

于是,孩子和船长涕泪交流,幸福地拥抱在一起。而当初规劝船长的人,也惭愧地低下了头。

一个人被他人相信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1、给文中的第三段加上标点。 2、理解句子填空。

(1)“因为我知道你是那样的人!”“那样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一个人被他人相信是一种幸福。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想想为什么孩子相信船长会回来救他的?是什么力量驱使他这样想的?

第 5 页 共 11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活中,你肯定也有被别人相信的时候。请你用几句话写下来,表达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一生最(突出 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摹仿他的书法呢!

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因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他却偏不画。 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 (财富 财产),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1.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

①后来中(zhōnɡ zhònɡ)了进士 ②散(sǎn sàn)发 ③他身背(bēi bèi)一个长口袋 ④号(háo hào)称 2.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3.把文中符合下列意思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自成一家。( )

第 6 页 共 11 页

②指充满了美妙的情趣。( ) 4.郑板桥特别喜欢画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单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短文用双竖线分成三段,并归纳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题(本题共计30分)

1、作文部分。

(一)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慨,或高兴,或得意,或自豪,或遗憾,或后悔,或困惑……如果你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你将会怎样呢?请你以《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把题目《那是一次( )的尝试》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从以上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第 7 页 共 11 页

2、内容具体,感情真,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

第 8 页 共 11 页

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检测(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5分)

1、不同凡响、余音绕梁、响遏行云、雅俗共赏 ǐ 巧夺天工、美不胜收、笔走龙蛇 古色古香、巧夺天工、不落窠臼 独具匠心、妙笔生花、引人入胜 2、橱窗,厨艺,橱柜,振奋,震颤,震慑

3、 栗子(lì sù) 摩平(mā mó) 含糊(hú hù) 寺院(sì shì) 计较(jiǎo jiào) 养尊处优(chǔ chù) 4、答案如下:

1.凝然(√ ) 摸仿( 模 ) 遮面(√ ) 沽萎( 枯 ) 勿忙( 匆 ) 2.支体(肢) 名义( √ ) 优稚(雅) 堂惶( 皇 ) 甜密( 蜜 ) 3.予备(预) 稀奇(√ ) 元霄(√ ) 面俱( 具 ) 枚瑰( 瑰 ) 4.白瓷碗(√ )诳天桥(逛)小园圈(圈)黑糊糊(乎 )辩是非(辨 ) 5、略

6、指望、希望、期望、愿望

二、知识积累运用(本题共计20分,每小题5分)

1、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名族魂”。《故乡》。俯首甘为孺子牛。 《诗经》、杜甫、润物细无声、听取蛙声一片、白草红叶黄花。 2、修改病句。

1.下岗女工在马路上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2.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都收听并记录当天的天气预报。 3.我看了电影《生死抉择》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4.北京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3、略 4、答案如下:

(1)哺育 德行 凿石壁 志向 情义 善施教化;无穷的源泉 母亲的情怀;背景 舞台

第 9 页 共 11 页

(2)法国 “短篇小说之王” 《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3)和煦的春风 盛夏的暴雨 深秋的清冷 特别茂盛 特别衰败 不迎风吐艳 韧性可贵 地图 荇藻 墨竹

三、口语交际表达(本题共计10分,每小题10分)

1、要点提示:读书是有利于人的成长和发展;读书可以让人长知识;读书时要注意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每空的回答言之有理,针对性强即可。

四、阅读与理解(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10分)

1、略 2、略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 ①zhònɡ ②sàn ③bēi ④hào 2.杰出 、财富 3.①、独树一帜 ②、妙趣横生

4.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5.简单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第一件: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因而被罢官。 第二件: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6.把短文用双竖线分成三段,并归纳段意。 1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

2、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3、郑板桥当县令时同情穷苦百姓。

五、作文题(本题共计30分)

第 10 页 共 11 页

1、酌情给分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