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评卷(一、二单元)
一、字词句段运用。(44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去年的除タ夜,我们一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这 tuán yuán yàn( ) 的菜可丰盛了,有là ròu( )、 táng cù( )排骨、 jiǎo zi( ),还有 nóng chóu( )的海鲜羹……直让我 tūn yàn( )ロ水。晚饭后,大家用微信和亲戚朋友liáo tiān( ), bǐ cǐ( )送去新春的祝福…... 2.根据拼音写出同音字。(4分)
qī ( )凉 ( )息 mò寂( ) 含情( )( ) fù ( )习 倾( ) xiāo( )息 通( )达旦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的横线上。(8分) 夜幕降( ) ( )然不同 身无( )( ) 天涯 ( ) ( ) ( )无人烟 引人入( ) 聚( )会( ) ( )晕( )昡 (1)蝴蝶和蜜蜂都是昆虫,但它们的外形_____________。(1分) (2)这部小说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十分_____________。(1分)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3分)
(1)孩子们(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 )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2)笔、墨水、纸( )不值什么钱,( )对鲁滨逊来说很有用。 (3)( )告诉他小狐仙在哪里,以后他( )再也不捣蛋了。 5.选择正确的答案。(12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蜜饯(jiàn) 轿车 诚心诚意 B.脱缰(jiān) 水缸 青面瞭牙 ..C.刨虫子(páo) 故官 张灯结采 D.黄焖鸡(men) 滩位 勇往直前 ..
(2)下列词语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夺冠 折桂 夺魁 B.一律 都是 通通
C.学生 弟子 桃李 D.五彩斑斓 色彩绚丽 一碧千里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一一风筝,空竹,口琴等。
B.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C.“亲爱的猫咪,你可得帮我的忙!男孩说:“你没看见他把我变成什么样子了吗?” D.鲁滨逊和《星期五》出了船长,船长愉快地答应带他们回英国去。 (4)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
C.考试得了第一名,放学后我一路小跑回家向妈妈报喜。 ....D.还没有放学,我已经饿得前胸贴到了后背上。 ..........
(5)“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把这句话放在下面的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①我生长的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都极著名。 ②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③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 ④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 ⑤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
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和⑤之间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都是世界儿童文学作品。
B.“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一组节日是按时顺序排列的。 C.《史记》《水浒传》《聊斋志异》《红楼梦》不能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D.我们学过老舍的作品有《草原》《北京的春节》《猫》《母鸡》等。 6.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八儿的肚子吃得饱饱的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孩跑到猫跟前,对猫说:“请你告诉我,在哪里能找到小狐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______________?请阅读《鲁滨逊流记》吧;你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吧!(把句子补充完整) 7.排列句子,在括号里填上序号(3分)
( )那些有价值的书籍,他总是想尽办法找来读。 ( )读的时候,他十分认真。
( )王叔叔对于书籍的选择是很严格的。
( )例如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中心思想是什么,等等,他都要弄个一清二楚才肯放手。
( )至于没有价值的书,他从来不去读。在他的房间里,无聊的书籍一本也找不到。
( )读过之后还要写出自己的见解。 二、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2分) 1.填一填,连一连。(6分)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建 春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韩翃 寒食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 中秋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维 重阳节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俗语、名句。(6分)
(1)俗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确,腊月上句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他写的文章常受人称费,那是因为他肯下功夫,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林生长在乡村,对花鸟树木十分了解,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文与生活。(8分)
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传统的农历新年。毎到春节,祖国各地张灯结彩,迎春接福。让我们走进春节,看看春节的习俗吧。
1.不同地区的年夜饭各不相同。北方有吃饺子的传统,饺子谐音交子,寓意“更岁交子,言样如意”南方ー些地区春节讲究吃年糕,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上海等地区,春节有吃汤圆的习俗,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月三十这天,小刚在贴春联时,不小心把下面的对联弄乱了,请你他把它们正确配对。(填序号)(3分)
①雨润神州万象新 ②接洪福步步登高 ③欢欣鼓舞度佳节 (1)上联:迎新年年如意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春回大地千峰秀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张灯结彩迎新春
3.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本该是存节聚、尽享圆之乐的好时光,很多人却整天拿着手机发微信、抢红包对此,有人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了,”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8分)
鲁滨逊源流记(节选)(13分)
[英国]丹尼尔・笛福
1659年9月30日一一我,可怜而不幸的鲁滨逊,在一场可怕的大风暴中,流落到这个荒凉的小岛上。同船伙伴皆葬身鱼腹,我本人却(1)___________。 整整一天,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2)___________,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人饱腹,就是因为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夜幕降临,因为怕被野兽吃掉,我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整夜下雨,我却睡得很香。
10月1日清晨醒来,我吃惊地发现那只大船已经随着涨潮浮起,并漂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我想,待风停浪息之后,可以上去弄些食物和日用品来救急,但又想到那些失散了的伙伴,这使我倍感悲伤…...
从10月1日至24日,我连日到船上去,把我所能搬运的东西通通搬下来,趁涨潮时用木排运上岸,这几天雨水很多,时停时续。看来,这儿当前正是雨季…... 10月26日傍晚,我终于在一个小山的下面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我画了一个半圆形作为构筑住所的地点,并决定沿着这个半圆形打上两排木桩,中间盘上缆索,外面再堆上草皮土,筑成一个坚固的防御工事,就像是围墙或堡垒之类的建筑物。
1.根据意思,在文中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1)形容经历极大危险而幸存 (2)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2.选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文章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叙述的。(4分) 3.选文共讲了哪三件事?(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说当时人物的心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农家过年(15分)
未央
①中国人过年,农村和城市大有不同,尤其是从前的农村,过年別有一番韵味。 ②每年一进腊月,准备过年的事情就开始了。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腊月ニ十三,要吃祭灶饼,用麻糖粘住灶王爷的嘴,送灶王爷上天,“上天言吉事,回宮降吉祥”。接下来就是杀牛宰羊,置办年货。买新衣,购新帽,“葱、蒜、姜、 箔、表、香”。全家人屋里屋外大担除,扫掉一年的晦气。剔头要赶在二十七・“ニ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贴对联是很讲究的,“二十八,贴年画”,大门、二门、屋门贴什么,墙上、树上贴什么,是按规矩进行的。年前几天,人们忙着各种各样的食品,先是蒸,蒸糖包、豆包、菜包、枣花馍,蒸出龙、凤、谷仓、麦等花样;次是炸,炸油条、炸丸子、炸“假玉”,有红薯做的,有小米饭做的,有粉条做的,有豆子做的;后是包,主要是包饺子,饺子的花样很多,有素的,有肉的,有包硬币的,还有包糖的,吃到的人是最有福气的。
③经过这一番忙碌,终于到了除タ之夜。一家人围着火盆坐在一起,开始熬年夜。从家事年景到天下大事,拉家常,话人生,直熬到小孩子犯困打盹。第二天鸡叫头遍响起了鞭炮声。大人们早早打开大门,叫作“开门进宝”。各家父母再
三嘱咐小孩子不能乱问、不能多说话,免得说出不吉利的话,这给节日增添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早晨要先做好供品,端到列祖列宗面前,小孩跟着大人一起跪下磕头。还要供奉天地众神,祈求一年到头全家平安。
④大年初一,主要是向长辈拜年,除了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之外,依次有家族的近支远门,三爷家、四奶家、五叔家等,小孩子们高兴的是可以得到压岁钱。刚过门的新媳妇要按照亲疏远近去认门,当然也免不了户户请吃,直吃得新娘子笑口难合。
⑤初二到初四,是走亲戚的时间,闺女回娘家,外甥看舅舅,三乡五里,路上行人如织,穿梭往来。春节的身影还没走远,元宵节又飘着雪花赶到了。漫天飞舞的洁白雪花,伴着红艳的灯笼、红艳的对联,再加上孩子们花花绿绿的衣服,融合成一幅“农家喜庆图”乡民们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跑旱船,游村串乡的小货郎卖着“吹糖人”“琉璃响”“猴上树”等。新年过后的一个大正月就这样踏着欢乐匆忙的脚步走去了,人们祈盼来年会更好。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分)
晦气( huì huī) 庄重( chóng zhòng) 供品(gōng gòng) ...2.这篇短文写农家过年的习俗所按照的顺序是( )。(2分)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空间顺序 D.事情的发展顺序 3.和北京的春节相比,农家过年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③-⑤自然段中,作者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这些天农家过年的情形,略写了________、_________这些天的情形。这样安排详略的好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5.阅读短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快乐练笔。(8分)
你读过哪些外国文学作品?请选择一部作品(教材中的除外),以梗概的形式,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部作品。
参考答案
一、1.团圆宴 腊肉 糖醋子 浓稠 吞咽 聊天 彼此 2.凄 栖 寞 脉脉 复 覆 消 宵
3. 临 截 分文 海角 荒 胜 精 神 头 目 (1) 截然不同 (2)引人入胜
4.(1)即使 也 (2)虽然 但是 (3)只要 就 4. (1)A(2)D(3)B(4)C(5)B(6)A
5. (1)示例:八儿的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2) 男孩跑到猫跟前,对猫说,请猫告诉他,在哪里能找到小仙。 (3) 示例:体验精彩的冒险之旅吗掌握更多的生存本领吗 7.2 3 1 4 6 5
二、1.轻烟散入五侯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 每逢佳节倍思亲 爆竹声中一岁除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建 春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韩翃 寒食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 中秋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维 重阳节 2.(1)腊七腊八 冻死寒鸦 (2)读书须用意 一字值千金 (3)近水知鱼性 近山识鸟音
三、1.示例:步步高升 团团圆圆 2.(1)② (2)① (3)③
3.示例:确实是这样。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子产品普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在春节期间,我们应该陪伴家人,与家人共享节日的美好时光,而不应该把时间用在低头玩手机上。
四、(一)1.(1)九死一生 (2)悲痛欲绝 2.鲁滨逊 时间 3.①乘船遇险,流落荒岛; ②搬运东西; ③构筑住所。
4.示例:搬运东西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当时心里非常兴奋,但想起失散的伙伴,又会很悲伤。 (二)1. huì zhòng gòng
2.A 3.人们忙着采用蒸、炸、包的方式做各种各样的食品。
4. 除之夜大年初一初二到初四元宵节使农家过年时的情形和特色更加突出 5.示例:我从中体会到了人们对幸福平安的生活的渴望。
五、示例:我最喜欢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柳林风声》这本书主要描写了一只癞蛤蟆靠祖传家产过活,挥霍浪费,追求新事物,结果上当受骗,锒铛入狱,家业被坏人抢走了。但在鼠、河鼠和獾的帮助下,它智斗黄鼠狼,把家业夺了回来。从此,蛤蟆在朋友们的感化下,改掉了挥霍浪费的毛病,改过自新,成为一只好蛤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