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潍坊历史2013

来源:哗拓教育


2013潍 坊 历 史 复 习 提 纲

1、(1)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今天潍坊一带生活的古老氏族部落称为“东夷人”(潍坊最古老的人类)

(2)夏商时期,潍坊著名的古国有:大禹后人建立的斟灌国和斟寻国。寒浞建立的寒国、商代的逄国。夏朝时有“太康失国”,后来有“少康复国之战”。

(3)周朝时期的齐国是潍坊历史上最著名的诸侯国。春秋末年今潍坊市所辖各县区都成为齐国的领土。

(4)潍坊比较著名的美丽传说有:嫦娥奔月、鲁班制鹞。

(5)目前我市共有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潍坊风筝”、 “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茂腔”、“高密扑灰年画”。

2、(1)秦朝时:潍坊大部分地区属胶东郡、齐郡、琅铘郡三郡管辖。

(2)西汉汉武帝时:“州”的称号开始在中国出现。今潍坊大部分县市区当时属于青州。 (3)东汉末年,今潍坊地区属于青州、徐州二州管辖。 (4)三国时,潍坊地区当时为魏国属地。

(5)西晋统一全国后,今潍坊地区属于青州、徐州二州管辖。 (6)隋朝时在今潍坊地区设立北海、高密、琅铘三郡管辖。

(7)唐朝时实行道、州、县三级制,潍坊地区主要属于河南道的青州、密州两州管理。 (8)宋朝时设立“路”,当时潍坊地区属京东东路的青州、潍州、密州三州管理。 (9)元朝时,开始了我国历史上政权机构的行省时期,当时潍坊直属中书省管辖。 (10)明朝时,潍坊一带分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的青州和莱州管辖。 (11)清朝时,潍坊为山东省青州和莱州管辖。 3、(1)辛亥革命后,当时潍坊地区共设9个县。

(2)1948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潍县战役解放了潍县,市政府驻地设在潍城,隶属山东省人民政府。

(3)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县开始向城市化发展,陆续走上了撤县设市的道路,最早撤县。设市的三个县分别是:1987年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1987年撤销诸城县,设立诸城市;1993年撤销寿光县,设立寿光市。

(4)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4、勤学不辍的经学大师——郑玄(今潍坊人),生活在东汉,拜当时全国最著名的经学大师马融为师,解读儒家经典,后来形成一个新的学派——郑学。郑玄留给后世的最大贡献是编辑、注释了“三礼”(指《周礼》《仪礼》《礼记》),为我们研究汉代的政治思想史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经过长期流传仅有四部存世就是《三礼注》和《毛诗笺》。郑玄在进行教学时采取问难和启发的方式,他去世后,他的弟子为纪念他而编辑《郑志》,共有8篇。 5、官清艺绝的清代名相——刘墉(今高密人),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乾隆时查办山东巡抚国泰,嘉庆时查办和珅结党营私案。曾编纂《四库全书》《西域图志.》和《日下旧闻考》。刘墉对书法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论书绝句三十首《学书偶成》是极其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著作遗有《刘文清公遗集》和《刘文清公应制诗》。

1

6、枝叶关情的潍县县令——郑板桥(江苏扬州人),“扬州八怪之一”,被奉为“板桥派”开山始祖。任山东潍县县令7年最大的功绩是赈济灾民,被百姓尊称为“郑青天”。乾隆十五年撰写了《新修城隍庙碑记》,该碑成为我国十大著名的“三绝碑”之一。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一生只画兰、竹、石。他的书法自称为“六分半书”。在潍县时最脍炙人口的著作是《潍县竹枝词》四十首。

7、名誉华夏的清代收藏金石大师——陈介祺(今潍坊人),自号“万印楼主人”。他收藏的文物中青铜器最多,其中的毛公鼎驰名中外,他所作的“毛公鼎考释”对研究西周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率先发现战国古陶文。他历经40年完成的《十钟山房印举》被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成为篆刻学家的必备之书。他生前为子孙立下三条规矩:一不许做官,二不许经商,三不许念佛信教。他的藏品和著作在民国初期传到国外,史学界、考古界、金石学界、书法界、收藏界、古文字学界无不尊为翘楚。

8、(1)天下第一农书——《齐民要术》,其中“齐民”含义是“平民”,“要术”含义是谋生方法。《齐民要术》的含义就是平民百姓谋生的方法。作者贾思勰(今寿光人),北朝著名农学大师。被后人尊称为“农圣”。英国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人工选择思想就是从《齐民要术》这部书得到启发的。

(2)《齐民要术》以完备的体系,促进了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第一、确立了较为完备的农学体系;第二、论述了黄河中下游农业技术的关键;第三、特别重视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的作用;第四、重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齐民要术》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一部最著名的农业科技著作,被誉为“中国五大农书之首”。

9、中华第一神品——《清明上河图》,主要描写了北宋都城汴京(又称东京、汴梁)商业的繁荣。是北宋画家张择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是宋代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一幅风俗画。作者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今诸城人)。张择端的画存世的仅有《清明上河图》和《金明池争图标》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0、金石第一录——《金石录》,作者赵明诚(今诸城人),北宋著名的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与夫人李清照合著《金石录》带我们走进中国古代的“金石之学”。 《金石录》是研究古代金石刻首读之书,也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体例虽仿欧阳修的《集古录》,但《金石录》是以藏品形成的年代先后为序。《金石录》为我们研究古代金石学及宋代金石学的发展保留了珍贵的文献资料。赵明诚与夫人李清照在青州的故居“归来堂”。 11、天下第一卷——明朝万历年间的状元赵秉忠(今青州人)的殿试卷。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张状元卷真品。是国家一级文物。赵秉忠的殿试卷,题目是《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赵秉忠在试卷中提出“法治”和“天民说”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民本”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孟子。赵秉忠的状元卷属于明代八股文样式,是研究明代科举制度、历史、思想文化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宝贵资料。

12、(1)云门献寿——世人长说“寿比南山”,这里的“南山”就是古城青州的“云门山”。 “云门献寿”海内唯一,出自明朝嘉靖年间。摩崖巨型“寿”(明朝周全所书)字被誉为“中华之最”,是中国书法石刻艺术的魂宝。云门山是古青洲的象征,“寿”字则是云门山的象征。 (2)云门山与西边的驼山石窟造像共同组成了青州石窟造像群,被誉为齐鲁石窟之冠。 云

2

门山在1985年被山东省列为省级风景名胜游览区。

13、鲁东明珠——十笏园,是清末潍县人丁善宝私人花园,融南北建筑风格为一体,享有”鲁东明珠”之美誉。十笏园是潍坊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明清园林建筑,融南北建筑风格为一体,是古代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1988年,十笏园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4、雕木丹青——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1)潍坊的杨家埠“ 家家雕木刻画,户户描绘丹青”, 木版年画享誉海内外。杨家埠木版年画同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民间三大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始创于明代,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咸丰、光绪年间,杨家埠木版年画达到鼎盛,当时是“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

(2)改革开放后,杨家埠木版年画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年画民间艺人杨洛书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04年杨家埠木版年画列入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体现喜庆吉祥的主题。 15、潍坊城市名片——风筝。

(1)潍坊是风筝的故乡,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大思想家墨子的“木鸢”。放风筝至明清时盛极一时。

(2)1984年潍坊举办了第一届国际风筝会,以后每年一届。1988年第五届国际风筝会将潍坊定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将国际风筝联合会总部设在潍坊。1994年第十一届国际风筝会期间,首届鲁台经贸洽谈会成功举办,此后成为海峡两岸企业界沟通的桥梁。2006年潍坊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的4月1日被定为潍坊“风筝节”。 今年(2013年)4月1日潍坊迎来第30届国际风筝会。放风筝地点:浮烟山。

(3)风筝使潍坊找到了一条“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成功之路。今天潍坊风筝已成为潍坊的文化象征物、城市名片。

16、五四烈火燃潍州——五四运动因山东问题而起。1949年5月9日益都县(今青州市)点燃了潍坊地区“五四”运动的熊熊烈火。5月24日,以益都县(今青州市)为中心,潍坊各地的反帝爱国运动达到了高潮。山东学生联合会代表王尽美、王翔千、王统照回到诸城老家,指导学生运动,给潍坊地区的五四爱国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马克思主义在潍坊的传播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17、(1)王尽美(今诸城市人)。山东党组织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1921年7月王尽美、邓恩铭代表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出席中共一大,成为中共创始人之一,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领导人。董必武曾写下“„„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其中的“君”就是指“王尽美”。

(2)齐鲁大地的第一个中共县委——中共潍县县委,庄龙甲任潍县第一任县委书记。 18、马保三(寿光市牛头镇人)。

(1)抗日战争爆发后,马保三创建了“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简称:八支队) ,建立了沂蒙山抗日根据地,领导了潍坊抗战史上的抗日大捷——临朐五井战役,被《大众日报》誉为“山东抗战两年来最模范的战斗”。

(2)解放战争时期,马保三的“八支队”成为东北野战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为辽

3

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潍县攻坚战,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在潍县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城市攻坚战,又称胶济路中段战役,潍县攻坚战是华东战场上的第一个攻坚战。1948年4月2日山东兵团在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指挥下打响了潍县攻坚战,4月27日潍县战役胜利结束,历时25天。潍县战役胜利的意义:使胶东、渤海、鲁中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进一步孤立了济南、青岛的国民党军队,有力的推动了山东乃至全国的解放。潍县攻坚战,是华东解放战争史上的一座丰碑。毛泽东高度评价了潍县攻坚战。潍县攻坚战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20、(1)当代潍坊的两大国际盛会——风筝会和菜博会。其中潍坊是风筝会的故乡,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也是我国“蔬菜生产革命的发原地”。

(2)2000年第十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寿光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蔬菜博览会。此后寿光决定每年的4月20日至5月7日举办一届国际蔬菜博览会。从第五届菜博会开始,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被国家商务部正式批准为年度例会,成为全国五大农业展会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国际性蔬菜专业品牌展会。蔬菜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与科技”。今年(2013年)是第14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

(3)绿色革命的领舞者——“中国蔬菜大棚之父”王乐义(今寿光市三元朱村人)。 (4)近年来将潍坊的对外开放推向一个新阶段的“三台大戏”是:国际风筝会、蔬菜博览会、鲁台经贸洽谈会。

21、(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潍坊人民在“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带动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山东海化集团是“全国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和山东省重点培育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之一。海化集团生产的合成纯碱、硝盐、固体氯化钙三种产品量居世界第一。海化集团是潍坊的龙头企业和楷模企业。

(2)“中国的公路看山东,山东的公路看潍坊。”目前,胶济铁路潍坊段的电气化改造工程已建成通车,分布着济青(第一条高速公路)、潍莱、东青、威乌、青兰五条高速公路,基本形成了以潍坊地区为中心,以国道、省道公路为支架的公路网络,海陆空大交通的格局已经在潍坊形成。

(3)潍坊精神:创新、拼搏、奉献。

22、(1)科技方面: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了“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号召,潍坊人民积极响应,在玉米杂交新品种的培育、低中高速柴油机的制造、角膜移植手术等走在了世界的前列。1992年,建立了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又相继建立了潍坊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潍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教育方面:一是加大基础教育投入,稳步推进素质教育。①在“普九”的基础上,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②规范高中办学体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重点建设数控机床现代物流等3个实训基地。二是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3)体育方面:“阳光60分快乐大课间”、林伟宁{27届奥运会举重冠军}、邢慧娜{28届奥运会中跑冠军}。现代的潍坊市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闻名全国的“魅力之城”。 23、被写进《潍坊历史与文化》的名人:①今寿光的有:贾思勰、马保三、王乐义;②今

4

青州的有:赵秉忠;③今诸城的有:张择端、王尽美、赵明诚;④今潍坊的有:陈介祺、郑玄;⑤今高密的有:刘墉。

中考考过的潍坊历史

2002年考过的题目是:《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谁?故乡在哪里?作者生活的时代特征如何?

2004年考过的:1、下列有关《齐民要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作者是今潍坊市寿光人 B.反对农业生产靠天吃饭

C.强调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D.总结了明代的农业生产技术 2、潍坊大地上五四运动的烈火首先点燃在 A.昌邑 B.潍县 C.高密 D.青州

3、潍坊旅游业的发展证明,开启我市旅游业的“钥匙”是

A.国际风筝会 B.技术交易会 C.蔬菜博览会 D.鲁台经贸洽谈会

2005年考过的题目

1、\"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周。无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是对潍坊哪一手工艺品的赞美

A.风筝 B.年画 C.嵌银漆器 D.仿古铜器 2、在潍县,郑板桥最大的政绩是

A.书画创作 B.诗歌创作 C.救济灾民 D.压制豪强 3、点燃潍坊地区五四运动烈火的学生运动首先发生在

A.青州 B.潍县 C.诸城 D.高密 4、我国最早的农书是什么?

5、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济南和青岛创造条件的攻坚战是什么? 6、“我为风筝城添光彩”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迎接国际风筝会)

2006年考过的

1、潍坊历史悠久,诞生了无数往圣先哲。以著述《毛诗笺》闻名于世的汉代经学大师是 A.晏婴 B.刘墉C.郑玄 D.张择端 2、潍坊风筝驰名中外。以下描写风筝的诗句是

①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②千里黄云白日醺,北风吹雁雪纷纷 ③才乘一线凭飞去,便有愚儿仰面看④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五四爱国运动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潍坊人民闻风而动,走在运动最前列的是 A.爱国商人 B.工人阶级 C.爱国学生 D.广大农民

4、20世纪60年代,董必武在诗中写到“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君”是指潍坊早期共产党人 A.马保三 B.宋伯行 C.王尽美 D.尚鲁民

2007年考过的

1、.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也是北魏著名学者贾思勰的故乡。他的一部著作被称为“中

5

国五大农书之首”,这部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2、位于潍坊市东部的高密,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下列历史人物位于高密籍的是 ①燕肃②郑玄③刘墉④张择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名登龙虎黄金榜,一举成名天下知”。反映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向往。右图是在青州发现的明代万历年间的一张状元卷真迹,作者是

A.宋伯型 B.马保三 C.郑板桥 D.赵秉忠

4、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称为“潍坊城市名片”的是 A.剪纸 B.扑灰年画 C.风筝 D.杨家埠年画

2008年考过的

1、诸城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故乡。他的旷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体现出的绘画风格是

A、山水画 B、文人画 C、风俗画 D、花鸟画 2、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华东战场上进行了一系列攻坚战。其中被称为“华东经典战役”的是 A、五井战役 B、潍县战役 C、淮海战役 D、济南战役 3、右图是《村支书的好榜样──王乐义》,他的主要贡献是

A、推广了塑料大棚技术 B、成功举办了鲁台经贸洽谈会

C、被誉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D、举办了首届国际蔬菜博览会

4、潍坊是风筝的故乡,潍坊风筝蜚声海外。1985年,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建立“风筝节”的决议,每年的“风筝节”是:

A、4月1日 B、4月20日 C、5月8日 D、8月15日

5、自古以来潍坊大地人才辈出。下列人物中,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是 A、燕肃 B、郑玄 C、刘墉 D、郑板桥

2009年考过的题目

1、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产生了数百名文状元。20世纪80年代,在潍坊青州发现了一份状元卷真迹,其作者是:

A.赵秉忠 B.张择端 C.郑板桥 D.刘墉

2.“作坊百家,画种上千”描绘了清乾隆年间潍坊工艺品生产的繁荣局面。这种工艺品是 A.潍坊风筝 B.杨家埠木版年画 C.昌邑丝绸 D.潍坊嵌银漆器

3、王尽美是从潍坊大地上走出来的早期共产党人,他的主要事迹是

A.参加中共“一大” B.领导潍坊抗日斗争C.建立中共潍县县委D.指挥潍县攻坚战 4、潍坊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被誉为“鲁东明珠”的著名景点是 A.云门山 B.公冶长书院 C.十笏园 D.诸城龙骨涧

5.“三通”的实现密切了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潍坊为海峡两岸企业界沟通搭建的平台是 A.国际风筝会B.蔬菜科技博览会C.技术交易会 D.鲁台经贸洽谈会

2010年考过的题目

1、北魏时,潍坊大地上一位农学家提出:“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他是 A.公冶长 B.郑板桥 C贾思勰 D.陈介祺

2、“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青年学生奋起抗争,点燃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烈火。潍坊地区的烈火首先燃起在

6

A.潍县 B.高密 C益都 D.昌邑

3、抗战期间,潍坊地区活跃着一支令日寇胆寒的人民武装。其主要领导人是 A.庄龙甲 B.邓恩铭 C.王尽美 D马保三

4、改革开放后,潍坊交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潍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 A济青高速 B.潍莱高速 C.东青高速 D.荣乌高速

5、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讲述了清朝名相刘墉的故事。他擅长书法,其书法作品集是 A《清爱堂石刻》 B.《四库全书》C.《潍县竹枝词》D.《晏子春秋》

2011年中考

1、潍坊是我们可爱的家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为官清廉的刘墉,有学富五车的经学大师郑玄……。郑玄在传播、整理经学方面,著述颇丰,经过长时间流传,至今存世不多。下列作品中,属于他的是 ①《三礼注》②《论语》③《毛诗笺》④《齐民要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名画《清明上河图》因反映北宋城市生活而被制成多媒体长卷,凝固的历史“动”了起来,成为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这幅名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我们潍坊人,他是

A.赵明诚 B.郑板桥 C.贾思勰 D张择端

3、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参加过中共“一大”、被董必武称为“不老松”的潍坊人是:

A王尽美 B.马保三 C.王翔千 D.陈介祺

4、小强同学深受《行知天下》一书的影响,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某国际蔬菜博览会参观,看到了长1.45米、重17.5千克的“墨龙吊瓜”,长2米的盆栽蛇瓜。他去的地方是: A.高密 B寿光 C.诸城 D.青州

5.飞天,自古以来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大厅里悬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最早发明和放飞风筝、被称为“鸢都”的是:

A.青岛 B.烟台 C.威海 D潍坊

2012年中考:

1、今潍坊境内,早在隋唐时期就深受佛教影响,开凿了很多石窟。其中被誉为齐鲁石窟之冠的是:

A青州石窟 B.云门摩崖巨寿 C.十笏园 D.东镇沂山 2、明朝状元赵秉忠在《状元卷》中提出“天民说”,认为皇帝必须爱护人民,否则就违背天意。这一观点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A.无为思想 B.法治思想 C.非攻思想 D民本思想

3、潍县县令郑板桥为官政绩卓著,艺术成就斐然。其闻名于世的艺术成就是 A.古籍整理 B三绝诗书画 C.盖世收藏 D.金石之学

4、在潍坊千里民俗旅游线上,杨家埠是重要的一站。形象地描写了杨家埠木板年画繁盛景象的是:

A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 B.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C.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D.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