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期 2009年10月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0NGHUA TEACHERS COLLEGE Vo1.30№1O Oct.2oo9 以体育活动为主要手段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实验探究 擘l宏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体育部,江苏镇江212003) 摘要: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分析其他干预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体育为主要手段的干预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对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有效性和持续性.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7974(2009)10—0074—03 收稿日期:2009—06—25 作者简介:掌玉宏(1976一),男,江苏盐城人,在读研究生,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杨通过大量的调查研 究,于1996年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发表了“网络成 瘾:一种新的临床疾病”,证实网络成瘾症的存 成瘾状况,实验结束1个月后回测实验组和对照组 的情况. 测试工具.以《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 在. 近年来,网络成瘾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和心 理健康,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一般认为 传统的药物和心理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理 中提出的网瘾评判标准为依据,结合其他资料自制 了大学生体育与健康KAP调查问卷,问卷通过了重 测信度检验和专家问卷效度检验,具有较高的信度 和效度. 想,复发率高. 目前利用体育手段干预网络成瘾的 实证研究并不多,本研究通过对被测试大学生实施 (1)网瘾评判标准.《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 (2005)》中提出的网瘾评判标准是由专家结合中国 的国情研究制定的. 网瘾评判标准的前提条件(必 体育干预,发现通过增加体育知识的学习,配合适量 的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对预防和戒除大 学生网络成瘾具有有效性和持续性. 要条件)为:上网给青少年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人际 交往带来不良影响,在这一前提下网民还要满足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列3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即可判断为网瘾,①总是 用整层抽样的方法,在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电子 信息系O8级随机选出四个班级共163人作为研究 对象,其中两个班级共82人为实验组,另两个班级 共81人作为对照组. 1.2研究方法 想上网;②每当网络中断或其他原因无法上网时感 到无所适从;③觉得网上比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 能实现自我.在网瘾的三个补充条件中,满足的条件 越多说明其网瘾的程度越深.网瘾倾向的测量方法 是:在非网瘾群体中,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实 际上网时间往往比自己预期的要长;②向亲人隐瞒 自己的上网时间. 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单盲试验的方法,向被测试 者隐瞒了试验的真正目的,以保证试验的效果.对实 验组的学生进行了为期3个月(2009年02月20日 ~(2)体育与健康KAP调查问卷.KAP问卷一般 用于了解目标人群的卫生保健知识、态度(信念)及 行为状况和对健康教育的主观要求,对健康教育方 O5月19日)的干预实验,具体时间为每周一次体 育课,另加两次体育俱乐部活动,共六节课的体育活 动时间.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参加不同的俱 乐部.体育场馆包括节假日在内全面向实验组学生 法的接受程度,还可用于评价目标人群知识、态度、 信念和行为的变化 .本文将大学生定为目标人群 来设计KAP问卷,分为四个维度,共5l题,涉及到 体育知识、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实验变量.本研究以干预教育的方法手段为自 变量,以前测结果作为协变量,以后测的网络成瘾和 KAP情况为因变量,探讨干预教育对大学生网络成 开放,通过课外体育俱乐部与体育课相结合的形式, 举办丰富的体育知识讲座,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 育活动,提高学生的KAP(Knowledge,Atti—tude, Practice)水平,从而达到减少和戒除网络成瘾的目 的.实验结束后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KAP和网络 ・74・ 瘾状况的教育效应.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采用实验组、对照组横向对 网瘾倾向、网络成瘾三个维度的人数值进行z检验. 从表3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正常使用人数仍然存 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网络成瘾倾向、网络成 瘾状况仍然存在显著差异(P<O.05). 表3干预后网络成瘾状况的比较 比的方法,实验前对实验组、对照组同时施测,即前 测;然后对实验组进行干预教育,对照组则不施加实 验影响,3个月后进行后测;试验结束1个月后回 测,利用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数理统计法.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 159份,用SPSS11.5对原始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分 析,主要方法有:①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及回 测人数变化比较的Z检验;②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 前、后KAP及回测KAP均数比较的t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结果 干预教育前的现状分析.(1)网络成瘾状况比 较.干预教育前,利用问卷中隐藏的中国青少年网络 协会提出的网瘾评判标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网 络成瘾状况进行测量,测得样本中成瘾倾向率为 27.O%,网络成瘾率为16.9%.将正常使用、网络成 瘾倾向、网络成瘾三个维度的人数值进行Z检验,从 表1可知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正常使用、成 瘾倾向、网络成瘾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1 运动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网络成瘾情况的比较 维度 ‰ z r 正常使用43 53.8 46 58 2 89 56.0 —0.51 0.305 成瘾倾向23 28.7 20 25.3 43 27.1 0.444 0.330 轻度成瘾 9 11.3 8 10.2 l7 10.7 中度成瘾 2 2.5 3 3.8 5 3.1 0.142 O.444 重度成瘾 3 3.7 2 2.5 5 3 1 合计80 160 79 100 159 100 (2)KAP状况比较.利用自制的大学生KAP问 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两独立样本的KAP的状况 进行调查,将各个维度的测量值进行t检验,从表2 可知它们所对应的P>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 大学生的体育知识、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的状况不存 在显著差异. 表2 运动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KAP的得分情况比较 注:行为习惯1指体育活动方面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2指网络 成瘾方面的行为习惯. 干预教育后的效果分析.(1)干预教育对大学 生网络成瘾的影响.3个月的干预教育后对实验组 和对照组的网络成瘾状况进行测量,并将正常使用、 干预教育结束1个月后,利用同样的测评标准对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网络成瘾状况进行回测,并对实验 组和对照组的正常使用、成瘾倾向、网络成瘾三个维 度的人数值进行z值检验,从表4可知实验组和对照 组仍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网络成瘾倾向、网 络成瘾状况仍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4 回测时网络成瘾状况的比较 (2)干预教育对大学生体育知识、心理状态、行为 方面的影响.干预教育后实验组KAP各项指标得分 较对照组都有所增长.经t检验得知体育知识、网络成 瘾行为习惯的总分均值增长非常显著(P<0.01),体 育行为习惯的总分增长显著(P<0.05),而心理状况 总分均值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KAP问卷得分比较 回测的数据表明,干预效果具有一定的持续著 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学生的体育 ・75・ 知识、心理状况总分均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与后测 不同的是,由于实验组的总分均值的提高,而使实验 组和对照组在心理状态方面总分均值有非常显著差 异(P<0.01);体育活动方面的行为习惯,则由于实 验组总分均值的下降而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网络成瘾方面的行为习惯实验组与对照组仍 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6). 表6 回测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KAP问卷得分比较 状况和KAP状况基本相同. (2)后测的结果分析.后测结果表明,实验组比 对照组网瘾倾向和网络成瘾的人数有显著变化, KAP的各项得分中除了心理状态的总分均值无统计 学差异外,体育知识和行为习惯的总分均值都有显 著差异.说明3个月的干预教育能够明显地增加大 学生的体育知识,改变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习惯和 体育活动方面的行为习惯,而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方面改善结果却不明显.尽管如此,网络成瘾人数的 变化和KAP总分均值的变化仍然具有一致性,可以 断定实验组网络成瘾率的降低是干预教育的结果. (3)回测的结果分析.回测的结果表明实验效 果的可持续性,虽然实验组网络成瘾的人数略有下 降,但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在KAP各维度 的总分均值方面,与后测结果不同的是实验组体育 活动方面的行为习惯总分均值略有回落,与对照组 2.2分析与讨论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心理状态 (1)前测的结果分析.从干预教育前调查的结 果来看,受测大学生的网络成瘾(轻度成瘾、中度成 瘾、和重度成瘾)的比例达到16.9%,比中国青少年 方面的总分均值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心理状态方面 得分与网络成瘾人数变化不同步,一方面说明干预 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状态方面的影响相对于体育知识 和行为习惯方面比较缓慢,另一方面说明网络成瘾 网络协会2005年11月25日公布的数据14.O%高 出2.9%,网络成瘾倾向的比例达到27.7%,也远运 超过网络协会所公布的13.0%的比例.出现这种结 群体中,许多人可能不是心理疾病,或许只是一种不 良习惯.[ 果的原因,首先由于本实验采用的是单盲实验的方 法,在实验的每一个环节都向学生隐瞒了实验的真 正目的,消除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和戒备心理,所以干 预教育调查的结果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网络 3结论 (1)预防和戒除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紧迫性. 干预教育前的需求分析表明,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大 学生网络成瘾和成瘾倾向比例高于网协公布的数 据,预防和戒除网络成瘾已迫在眉睫. 成瘾的情况;其次由于本实验选取镇江高等专科学 校电气系的学生为被测试者,专业特点和学习环境 为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了条件,也可能加大了学生网 (2)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对预防和戒除大学生 网络成瘾具有有效性,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起到了 预防和戒除的作用. 络成瘾和成瘾倾向的比率. 试验组和对照组无论是网络成瘾状况还是KAP 状况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在干预教育前的网络成瘾 参考文献: (3)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对预防和戒除大学生 网络成瘾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1]Young K S.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lJw clinical disorder[J].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1996,1(3):237—244. [2]陶然,李邦合.网络成瘾治疗单元的概述[J].中国流行病杂志,2005,26(8):558. [3]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N].中国青年报,2005—11—23. [4】盖华聪,程云波.体育教育对青少年网络成癔干预的可行性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1):116—118. [5]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99. [6]陶宏开.孩子都有向上的心[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54. (责任编辑:王前) Experimental Study to Interfere with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by Using Sports as Main Means ZHANG Yu—hong (Department ofP.E,Zhenjiang College,Zhenjiang,Jiangsu 212003,China) Abstract:The intemet addi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 social problem that Call not be ignored,whic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other intervention models.and carried out the intervention experiments by using the sports as main means.The experimen— ta1 resuhs show that it has sustinabiality and effectiveness to prevent the internet addi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y strengthe— ning the sports and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intemet addiction;interference;sport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