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天津卷)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

来源:哗拓教育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语文·全解全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

1

2

3

4

5

6

试卷满分:120分)

7

8D

9

10

11

BABCACBBCD

第I卷(选择题共2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第1-4,6题,每题2分;第5,7-11题,每题3分,共28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yáo)鄙夷(yí)A.妖娆..烂(fǔ)B.腐.(yì)C.摇曳.

侥幸(jiǎo).

)(2分)

前仆后继(pú).根深蒂固(dì).血雨腥风(xīnɡ).自吹自擂(lěi).

阔绰(chuò)娉婷(tínɡ)..困厄(è).

冠冕(ɡuàn).

劫掠(luè).

然(wǎnɡ)惊骇(hài)D.枉..1.【答案】B(ráo)A.妖娆.

(yè)C.摇曳.(lüè)D.劫掠.

)(2分)

自吹自擂(léi).

2.填入下列空格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多年以来,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让青蒿素对荣誉,屠呦呦

地淡定,耄耋之年依然

。面

于对青蒿素的进一步研究。她认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古老的中医药才能够A.闻名于世B.家喻户晓C.闻名于世

一如既往一如既往长此以往

矢志立志立志

历久弥新长盛不衰长盛不衰

1

D.家喻户晓2【答案】A

长此以往矢志历久弥新

闻名于世:全世界都知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形容非常著名家喻户晓: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

结合语境,这里形容屠呦呦团队让全世界都知道青蒿素,故应填“闻名于世”。一如既往:跟从前一样

长此以往:老这样下去(多含有变得更坏的意思)

结合语境,这里形容屠呦呦跟从前一样地淡定,故应填“一如既往”。矢志:发誓立志。

立志:指立下志愿,树定志向。

结合语境,这里形容屠呦呦虽年老,但依然发誓立志从事对青蒿素的研究,故应填“矢志”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长盛不衰:长久兴盛而不衰败,比喻长时间保持旺盛的势头。一般用来形容文化、节日、传统等。

结合语境,这里形容中医药长久兴盛而不衰败,故应填“长盛不衰”。故选A

3.下列语段中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①酸奶,性平,味甘酸。②酸奶作为人们的日常饮品,含有丰富的乳酸菌、蛋白质、钙、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组成。③酸奶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不仅有益于眼睛、头发,还可以防止细胞的老化,美白肌肤。④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A.①3【答案】B

B.句式杂糅,将“组成”去掉,或者将“含有”改为“由”。

B.②

C.③

D.④

2

4.下列语段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2分)

因为曾经一些演艺明星给孩子们传

为什么人们对一度甚嚣尘上的“明星崇拜”忧心忡忡递的是

拜金主义

“娱乐至死”等错误的价值引导,一些网红主播渲染的是“奢靡消费”等

消极的行为示范。让科学家成为下一代的榜样,成为被追捧的对象,实际上是一种主流价值观的回归。对此我们既要乐见其成,更要积极推动A.?C.?

“”、“”

,、

B.?D.?

促其深化。“”、“”,

4.【答案】C

第一空处是问句,用问号。第二空处拜金主义是特定称谓,用双引号。第三空处并列短语,用顿号。

5.下面对《行路难》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A.本诗以平实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

B.“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写出了诗人仕途的艰难,是虚写。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事典,表明作者理想仍在。5.【答案】A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内容及写法,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A.“以平实的笔法”的表述错误。《行路难》诗人感情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姜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的心理,急逮变化交

3

替。最后一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通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故本项表述错误。故选A。阅读《宇航员的衣服脏了怎么办?》,回答6-8题。

宇航员的衣服脏了怎么办?

①衣服嘛,多穿几天又不会破……据宇航员回忆,他们在太空中平均一周才换一次衣服。听起来虽然是个懒人的办法,但在太空旅行中,这还真是无奈的选择。

②首先,空间站里根本没有那么多富余的地方用来放衣服。其次,将0.45千克货物从地球送到空间站,要花掉5000美元至1万美元,因此,每次只能优先运送食物和重要的科学仪器等物资。③其实,不换衣服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卫生。因为在太空站里,衣服不像在地球上那么容易弄脏。在太空中,宇航员生活在温度恒定的环境中,而且在无重力的情况下,活起来也不会耗费太多的体力,所以,宇航员很少出汗。

④但是,为了防止肌肉在这种没有重力的环境下萎缩,宇航员还是需要做些体能训练的。因此,他们贴身穿的衣物仍然得定期更换。只是,这些衣服“坚持”的时间比在地球上长多了。

⑤既然不能洗,换下来的脏衣服也就只好堆在空间站里,等待变成太空垃圾啦。然而,当宇航员们结束任务、准备返回地球时,这些越堆越多的脏衣服就又要冒出来找麻烦了——宇航员是乘坐航天飞机“回家”的,在这些“专机”上,除了宇航员和他们的私人物品,还得带上很多实验仪器、记录资料……空间有限啊,哪儿还有给脏衣服留的地方?

⑥可是,把这么大包的脏衣服都丢在太空中,简直就是给地球人脸上抹黑嘛。最后,科学家们终于想出了好办法。

⑦原来,俄罗斯的航天局研制出了一种无人驾驶的货运太空飞船。这种飞船是一次性的,当它把宇航员需要的货物运到空间站之后,宇航员们就把空间站里堆积的垃圾装进去。而这种飞船会根据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返回地球,当它飞进大气层之后,会自动烧毁。这样,脏衣服就可以和其他太空垃圾一起,化为“天边的一道流星”啦!

⑧一位俄罗斯宇航员想出了一个另类的主意。

4

⑨他到达空间站后,想在那里种些蔬菜,但太空里没有土壤。于是,他想到把自己换下来的旧衣服缝制成球形,将一些碎纸巾、纱布头之类的废物填充在里面——嗯,你在大街上可能见过那种只浇水头上就会长出绿草的小人吧?那个就是用填充了锯末的纱布缝成的。这位宇航员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做好这些废料球之后,他再把种子放在里面,浇水种植,很快种子就发芽了。看来,这位宇航员的环保意识真是够强的,把“废物利用”的精神都发扬到太空里了。

⑩为了减少太空垃圾,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细菌分解是一个很不错的构想。根据一些学者的设计,细菌不但可以分解掉包括脏衣服在内的垃圾,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热量和一些化学物质。宇航员可以把它们利用起来,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在太空中使用。但这种设想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实现。不过在不久的将来,当人类考虑移居到太空中生活时,这个设想可就要起大作用了。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2分)C.逻辑顺序

D.程序顺序

)(3分)

7.对第②段和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空间站根本没有那么多富余的地方用来放衣服。

B.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空间站每次只能优先运送食物和重要的科学仪器等物质的原因。

C.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宇航员的旧衣服非常适合在大空中种蔬菜。

D.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宇航员用旧衣服种蔬菜的原理。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太空中,宇航员生活在温度恒定且无重力的环境中,活动起来耗费体力不会太多,因此他们很少出汗。

B.宇航员在空间站里换下来的脏衣服,他们结束任务、返回地球时,由于乘坐的航天飞机空

5

间有限,没有把它们带回地球。

C.俄罗斯航天局研制出了一种一次性的无人驾驶的货运太空飞船,这种飞船会根据设定好的程序在返回地球途中进入大气层后自动烧毁。

D.科学家已经利用细菌把包括宇航员脏衣服在内的太空垃圾分解,将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化学物质作为新的能源在太空中使用。6.【答案】C本题考查说明顺序。

结合第①段“衣服嘛,多穿几天又不会破.....据宇航员回忆,他们在太空中平均一周才换一次衣服。听起来虽然是个懒人的办法,但在太空旅行中,这还真是无奈的选择”可知,首段作者就提出了现象,引出说明对象;结合第②段“首先,空间站里根本没有那么多富余的地方用来放衣服。其次,.....每次只能优先运送食物和重要的科学仪器等物资”可知,这是在说明宇航员在太空中平均一周才换一次衣服的原因,这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对宇航员在太空中平均一周才换一次衣服进行说明;

结合第⑤段“既然不能洗,换下来的脏衣服也就只好堆在空间站里,等待变成大空垃圾啦”,第⑥段“最后,科学家们终于想出了好办法”,第⑧段“一位俄罗斯宇航员想出了一个另类的主意”,第⑩段“为了减少太空垃圾,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可知,这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对科学家为减少大空垃圾做出的努力进行说明:故选C。7【答案】B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第②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具体准确说明空间站根本没有那么多富余的地方用来放衣服

C.第⑨段画线句说明的是宇航员用日衣服种蔬菜的原理;

D.第⑨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说明宇航员用旧衣服种蔬菜的原理

6

故选B。8【答案】D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科学家已经利用细菌把包括宇航员脏衣服在内的太空垃圾分解,将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化学物质作为新的能源在太空中使用”理解分析不正确。结合第@段“细菌分解是一个很不错的构想。根据一些学者的设计,细菌不但可以分解掉包括脏衣服在内的垃圾,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热量和一些化学物质,宇航员可以把它们利用起来,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在太空中使用。但这种设想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实现”可知,这只是一个构想,还没有实现。

阅读《出师表》选文,回答9-11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选自《出师表》)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耕于南阳A.躬.率三军B.当奖.C.至于斟酌损益.

躬:鞠躬奖:鼓励益:增加

慢:缓慢

)(3分))(3分)

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10.下列选项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7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C.不宜妄自菲薄B.诚宜开张圣听D.叹息痛恨于桓、灵)(3分)

11.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寓情于事,追述三段回忆:先帝当初三顾茅庐,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先帝临终托孤,寄以兴复汉室的大业。

B.诸葛亮上表的用语极为得体,语言率真质朴,情感恳切忠贞,令人感动,时时不忘先帝,处处为后主着想,既不失臣子的身份,也符合长辈的口吻。

C.“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本文是诸葛亮呈给后主刘禅的表,抒发对先帝的感激,对刘备父子的忠心,以及收复汉室的决心。

D.这篇表文被视为表的代表作,受到高度赞扬。其高明之处在于用先帝的权威形象支持自己的观点,在轻描淡写的文字中流露出自矜自持、自我否定。9.【答案】B慢,怠慢。10【答案】C

不宜,不应该。与现代汉语一样。11.【答案】D

D项中作者“在轻描淡写的文字中流露出自矜自持、自我否定”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二、古诗文默写(本大题共7分)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8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答案】12.(1)蜡炬成灰泪始干(2)风掣红旗冻不翻(3)也无风雨也无晴(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濯清涟而不妖

(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庞安时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后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辩诘不可屈①。时年犹未冠。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通贯。作《本草补遗》。

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尝诣舒②之桐城,有民家妇孕将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安时之弟子邀安时往视之。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拊摩。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

年五十八而疾作,门人请自视脉,笑曰:“吾察之审矣。且出入息亦脉也,今胃气已绝。死矣。”遂屏却药饵。后数日,与客坐语而卒。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屈:使……屈服。②舒:舒州,今安徽潜山市。3肠:据文意,此处指脐1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今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14.翻译句子。(2分)

汤:

(2)与客坐语而卒

卒:

9

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

15.选文表现了庞安常的哪些特点?请举例概括。(3分)【答案】

13.(1)热水(2)去世

14那些无法救治的病人,一定如实告诉他们病情,不再为他们治疗,治好了无数的病人。15.示例:(1)读医书,聪明好学。(2)救治城孕妇,医术精湛、沉着冷静。(3)为求诊者腾出房子,亲视药物如实告知病情,不尽取金帛:医德高尚,淡泊名利。(4)疾病发作,屏却药饵:乐观豁达【译文】

庞安时很小的时候就能读书,过目就能记住。只拿黄帝和扁鹊的脉书研究,不久,已能通晓书中全部内容,时常有自己的新见解,与他辩论驳诘不能使他屈服。他的父亲大为惊奇,当时庞安时还没有成年。经史百家凡是涉及医学内容的,没有不能融会贯通的。他写了《本草补遗》一书。

庞安时为人治病,大都十有八九痊愈,登六求医的病人,庞安时替他们腾出房间使他们居住,并且亲自察看患者的药物,一定要等病人痊愈然后才让他们回家,那些无法救治的病人,一定如实告诉他们病情,不再为他们治疗。治好了无数的病人,患者持金帛来感谢,他并不都收下。

一次,庞安时去舒州的桐城,有位民家妇女恰好生产,已经过了七天但是胎儿还没有生下来,有了许多办法都无效。庞安时的学生李百全邀请庞安时前往治疗。刚刚看见产妇,就连声说不会死的,并告诉产妇家人用热水温敷产妇的腰腹部,并亲自为产妇上下按摩,产妇感到胃肠部一阵微痛,呻吟间,一个男孩子就出生了。

五十八岁时疾病发作,他的学生请求他给自己诊脉,他笑着说:“我已仔细地研究了,而且呼吸出入也是脉象,现在我的胃气已绝,该死了。”于是他不再服用药饵。过了几天,坐着与客人谈话时去世了。

四、阅读《一生都在成长》,回答16--19小题。(15分)

①我妈68岁时拿到的驾照。一开始她和我商量要考驾照时,我是反对的:“那么多年轻

10

人都考不过,您这么大岁数了还去考,多累啊,再说,有必要吗?”我妈有点迟疑,但仍然很坚持,下定决心要学。我再一想,我妈这辈子,就是靠各种学习医治苦难的,学习就是她的治愈系,再学一样,也挺好。于是我口气一改,变作支持。我妈废寝忘食地学了三个月,把驾照拿到了手。要知道,在吾乡,像我妈这么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太太开车,真是太罕见了!

②我妈出生于1951年2月,出生没半年,我姥姥和姥爷就离了婚,一直以来,我妈和我姥姥一起生活。我妈说,她小时候最怕听到别的小孩说“俺爸给俺做了啥啥”,人家都有个爸,她没有。她18岁被招工,进了纺织厂,工厂里成日机器轰鸣,空气混浊,一个纺织女工一天要在流水线上奔跑15公里。后来她嫁给了我爸。我爸是个知识分子,同样来自贫穷之家,负担沉重,到现在才算好了一些。我妈每个月的退休金2000元左右,必须精打细算才能生活。

③只是没钱倒也罢了,这几年,先是我姥姥摔断腿,然后是我爸脑血栓半身不遂,我妈全年无休地照顾他们。我想一想,都觉得暗无天日。但目睹我妈这大半生,我发现她常有一种愉悦感。是的,我用了“愉悦”这个词,而不是“高兴”。相对于高兴,愉悦的快感里,带着一点充实感。

④我妈不觉得此生虚度的原因是,她是一个爱学习的人。

⑤虽然我妈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很留心别人的长处。跟我爸结婚后,我爸喜欢看书,订了很多文学期刊,我妈也拿过来看,看着看着就上了瘾。等我长大一点儿,我妈开始跟我一块儿看徐訏、张爱玲、三毛等人的作品。她最喜欢徐訏那种不疾不徐的叙事方式,一度对张爱玲也很着迷。看得多了,我妈也写,写乡村往事、童年记忆,在我爸的指点下投稿,居然也屡有作品发表。

⑥有些技术活儿,我妈也不在话下。打印机刚流行时,我们家也置办了一台,一则为我爸写稿方便,二来时不时兜揽一些为其他单位打印的活儿,也算是家庭副业。开始主要是我爸操作,后来我妈看着手痒,一边做家务一边背诵起五笔宇根“王旁青头兼五一”,三五天后居然能见字拆字,让费了好大劲儿才学会五笔打字的我爸佩服不已。

⑦这几年微信流行,我妈不甘心被时代抛弃,让我给她买了平板电脑。从没有学过拼音的她,就成天在键盘上戳戳点点,很快,她不但能用微信发送文字祝福,使用各种表情包更是不

11

在话下。

⑧她到亲戚家,会注意人家怎么收拾房间;跟人谈话,会怒到吸取有效信息;连看韩剧,她都注意吸收正能量。她曾经很认真地跟我说,韩国人的理念是“生命不在于长短,只要活得好”。她学习了,化为己用,关注眼下的一时一刻,活得高兴。

⑨我有时笑我妈,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我妈的乐趣来自学习本身,结果并不重要,她先行一步地发现了学习过程的愉悦。这种愉悦感无须依凭,自给自足,不看别人脸色,也不用跟谁比较。因这日复一日对实现自我超越的愉悦感,即使周围慌乱不堪,她依然能够自洽。

⑩我妈是一个与命运劈面相逢的人,却不曾被命运击倒,虽然地也常常感慨自己这一生碌碌无为,但是在我看来,她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就是地的了不起之处。

(选自【读者】2022年11期,有删改)

(4分)16.阅读第①段至第⑦段,梳理文章中能体现“我妈”成长的具体事例。(3分)17.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我有时笑我妈,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

18.文章以“一生都在成长”为标题,有什么作用?(4分)的两项(19.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

)(

)(4分)

A.第②段补充交代了母亲成长于单亲家庭的家庭背景和年轻时艰难的工作经历,是插叙。B.第③、④段可知母亲并没有被生活的艰辛所打倒,反而更加积极的学习,表现了母亲为排遣内心苦闷的强颜欢笑。

C.文章前7段都详细记叙了母亲成长的具体事例,目的是为了表现了母亲坚强乐观。D.第⑧段则是略写了多件母亲在生活中时时刻刻学习的例子,进一步表现了母亲的愉悦感来自于关注眼下的一时一刻。

E.在本文中,“我”对母亲乐趣来源的总结:即母亲学习的乐趣来自于学习过程,在日复一日的过程中实现不断超越自我。因为这样能让母亲在孩子面前有地位。

12

【答案】16.

①“我妈”68岁时拿到驾照②“我妈”喜欢看书,也学着写稿投稿③“我妈”边做家务

④“我妈”学会用微信文字祝福和表情包。

边学会了五笔打字。

17.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好学的母亲比作“行走的百科全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知识渊博和好学的特点。母亲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她都会抓紧一切机会努力学习,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夸赞。

18.首先,标题引人兴趣,设置悬念。其次,“一生都在成长”是指母亲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实现自我的超越,表现了母亲活到老学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母亲乐观面对生活的敬佩与赞美之情,标题与文章结尾的中心主旨相呼应,使得结构更为完整。19.BE【答案】

16.本题考内容的理解概括

已知信息“我妈68岁时拿到驾照”对应第①段,“我妈边做家务边学会了五笔打字”对应第⑥段,由第⑤段“有些文学期刊我妈也拿过来看,看着看着就上了瘾,等我长大一点,我妈开始跟我一块儿看张爱玲、三毛等人的作品,一度对张爱玲还很着迷,看得多了,我妈也写,写乡村往事、章年记忆,在我爸的指点下投稿,居然也屡有发表”可知,“我妈”喜欢看书,也学着写稿投稿;由第⑦段“这几年微信流行,我妈不甘心被时代抛弃,我给她买了iad,从没有学过拼音的她,就成天在键盘上戳藏点点,很快她不但能用微信在节假日发送文字祝福,聊天使用各种表情包也不在话下”可知,“我妈\"学会用微信发送文字祝福和表情包。

17.鉴赏题。“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心灵鸡汤、百科全书”,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母亲比作百科全书、心灵鸡汤,这里形象地写出母亲勤奋好学和学识渊博,同时也写出我对母亲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赞美之情。

18.考察标题的作用。首先,标题引人兴趣,设置悬念。其次,“一生都在成长”是指母亲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实现自我的超越,表现了母亲活到老学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母亲乐观面对生活的敬佩与赞美之情,标题与文章结尾的中心主旨相呼应,使得结构

13

更为完整。

(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的作用。

(2)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3)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还可以看是否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9.B项母亲很乐观,并没有强颜欢笑。

E项“因为这样能让母亲在孩子面前有地位”。母亲并没有想在孩子面前寻求地位。

五、综合性学习和名著阅读。(共13分)

为了进一步了解科技感、未来感十足的北京冬奥会,某班将开展以“走进科技冬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离不开强大科技实力的支撑。科技冬奥确实展现了中国举世瞩目的创新发展成就。

【材料二】

【材料三】流光溢彩的开幕式视觉盛宴背后,是超大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人工智能实时捕捉技术、裸眼3D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汇聚。冬奥会中的科技创新影显了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科技不仅为北京冬奥会赋能,有关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也将为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催生动力。

14

【材料四】科技冬奥也是创新推动人类进步的缩影。中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全身裹紧的速滑服,可以有效降低风阻;中国钢架雪车健儿足下的高科技战靴,有采用仿生流体力学设计的导流线和科技材料打造的鞋底异形曲面碳板,能为运动员起跑、滑行提供重要支撑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运动员更快、更高、更强成为可能。20.请探究【材料二】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科技冬奥”有哪些重要意义和价值?【答案】20.2015年—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21.“科技冬奥”展现了中国举世瞩目的创新发展成就。“科技冬奥”彰显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科技冬奥”也是创新推动人类进步的缩影。

【解析】20.考查从表格中得出结论。表头“2015年—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

2015年投入14169.6亿元,2016年投入15676.7亿元,2017年投入17606.1亿元,2018年投入19677.9亿元,2019年投入22143.6亿元,2020年投入24393.1亿元;由此可得结论:2015年—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21.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材料一中的“科技冬奥确实展现了中国举世瞩目的创新发展成就”,材料三中的“冬奥会中的科技创新影显了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材料四中的“科技冬奥也是创新推动人类进步的缩影”可直接提炼“科技冬奥”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名著阅读。(8分)

22.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对应的作品或人物姓名。

作品

人物姓名

相关简介

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祥子进城拉车,他从早到晚,从东到西,辛

《骆驼祥子》

①苦攒钱,梦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但是祥子的自私导致深爱的①自缢,失去最后一丝希望的祥子沦为了一具行尸走肉。《红星照耀中

②②在中国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是瘦个子,中等身材。细小

15

国》而坚韧的骨骼,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尽管有长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他英文讲得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据他说已有五年不讲英文了,这使我很惊讶。

罗切斯特

他是桑菲尔德庄园主,拥有财富和强健的体魄。年轻时他受骗娶了疯女人伯莎·梅森。后来认识了家庭女教师,爱上了她,并向她求婚,但已婚的事实被揭发。

④第一号人物,为梁山起义军领袖。在一百单八将稳坐梁山泊第

《③》《水浒传》④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绰号呼保义,为人急公好义,常救人于危难时刻所以又号及时雨,人称孝义黑三郎。

23.阅读名著,完成各题。

次日起马,范进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养。周学道又叫到跟前,说道:““龙头属老成。’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定发达。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

此文段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土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本回目主要写了两人科举高中,一人是范进,另一人是谁?请简要概述本回目故事情节。【答案】22.①小福子

②周恩来

③简·爱

④宋江

23.周进。(1分)本回主要讲的是:周进的姐夫等人可怜周进,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得以直接考中举人,后来又考中进士,任广东学道。(1分)周进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他而录取。后范进在周进的鼓励下又考中举人,喜极而疯,(1分)被胡屠之一嘴巴打醒。张乡绅与范进拉扯世兄弟,前来结交,赠予银子与房子。(1分)

【解析】23.考查名著阅读。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

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此题考查的是与《儒林外史》有关的文学常识。(1)从标题“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分析,写了两人科举高中一人是周进,另一人是范进(胡屠户是范进的岳父)(2)注意故事情节。本回主要讲的是:周进的姐夫等人可怜周进,

16

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得以直接考中举人,后来又考中进士,任广东学道。周进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他而录取。后范进在周进的鼓励下又考中举人,喜极而疯,被胡屠之一嘴巴打醒。张乡绅与范进拉扯世兄弟,前来结交,赠予银子与房子。24.按要求作文

大笑,微笑,会心地笑,破涕为笑……人类的笑千姿百态。笑是开在心底里的花,从一个容颜飞向千百个容颜,用一颗心温暖千万人心。笑可以扫除阴霾,驱除不快,弥合分歧……笑是幸福人生的通行证!

请自拟题目,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5)字数不少于600字。略。

17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