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路(东方路~杨高路段)拓宽工程
1
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名称:峨山路(东方路~杨高路段)拓宽工程 项目建设单位:上海鑫荣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1.1 建设项目必要性、意义与社会效益
随着外滩、陆家嘴区域开发容量的不断增加,在现有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为了解决区域交通,提高路网的服务水平,需对部分现有道路进行扩容改造,提高道路自身的通行能力,缓解区内交通拥堵的现状。为加强区域内东方路和杨高路的横向沟通,拟对峨山路(东方路~杨高路段)进行拓宽改造。
峨山路(东方路~杨高路段)是世纪大道与浦建路之间沟通东方路及杨高路这两条主干道路的主要通道,目前峨山路已经进行过交叉口渠化改造,但受路段为双向两车道的影响,无法满足现状交通的需求,导致路段高峰时刻拥堵十分严重。本次改建拓宽后,峨山路(东方路~杨高路段)将建设成为双向六车道(局部四车道)的道路规模,大幅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沿线居民与企事业员工的出行创造良好交通条件,同时将大幅度提高杨高南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保证主干道的畅通性。
此外,本工程的改造将提供沿线市政公用线缆入地埋设的机会;提高路面平整度及行车舒适度,创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有助于沿线噪声、振动等环境质量的改善。
1.2 建设项目概况
本次工程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功能区内,西起东方路,沿现状峨山路走向,东至杨高路,全长约0.51km。
道路主要路段按规划红线宽度32m实施,设置双向六机动车道,机非混行断面布置;在东方路交叉口附近由于受侵入红线的小区绿化影响,按26m宽度辟筑,设双向四机动车道。
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Ⅰ级,设计车速40km/h,机非混行,全线铺设SBS改性沥青路面,以减少行车噪声及扬尘。
1
2 沿线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现场调查,拟建路段两侧有4处声环境敏感点,其中1处为学校,其余
3处均为高层住宅小区。该4处敏感点均为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其中的2处住宅区和1处学校也为振动环境敏感点。
3
3.1
环境现状 自然环境
拟改建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功能区,地势平坦,区域城市化程度
高。两侧高楼林立,建筑密集。植被以人工绿化为主,天然植被已经丧失殆尽。 3.2
环境质量
(1)声环境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受现状峨山路交通噪声以及附近东方路、杨高路主干道交通噪声的共同影响,临路前排房屋夜间噪声超标较为明显,昼间基本能够达标。部分后排房屋夜间噪声也有一定程度的超标,昼间基本能够达标。主要声环境超标出现在夜间时段。 (2)
环境振动
沿线振动环境现状符合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昼间75分贝,夜间72分贝)标准。
(3)环境空气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CO、NO2、PM10均能达到二类区标准限值。
4
4.1
环境影响评价
声环境影响
1、施工期:本项目所用的机施工械主要有自卸式运输车辆、平地机、压路
机等,施工噪声具有高噪声、无规则的特点,作业时如不采取防护措施,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大,但该影响是短期的,采取适当的工程和管理措施后可缓解对环境的影响。
2、营运期:根据预测车流量,由于周边道路路网的完善,改建后的车流量要相对现状车流量减少10%~15%,并由于改建后道路宽度增加,减少了交通拥堵和鸣笛现象,加之采用柔性沥青路面,路面平整度提高,交通噪声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反而有所降低。改建后,各敏感点的噪声水平要优于现状。
2
4.2 振动影响
1、施工期:一般公路项目施工中,建设桥梁使用的柴油打桩机打桩振动是
最显著的振动污染源,但本项目不涉及桥梁工程,不使用打桩机,施工期其他振动并不显著,因此本施工期振动影响将较轻微,并且随着施工结束,这类影响也随之消失。
2、营运期:类比相似道路的振动监测结果,该类城市道路振动影响轻微,红线外的铅垂向Z振级可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中的“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昼间75分贝,夜间72分贝)标准。 4.3
环境空气影响
1、施工期:项目施工期以扬尘污染为主,在加强管理、优化施工车辆运输路线后,施工扬尘污染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缓解。
2、营运期:汽车尾气是沿线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来源,营运近期,除少数距离道路非常近的敏感点有一定程度的超标外,汽车尾气污染物对各敏感点处的浓度贡献值基本能够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至项目营运远期,尽管车流量将增加,但随着上海市执行更严格的车辆排放标准,道路两侧的环境空气质量还可以进一步得到改善。 4. 4
固体废物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在施工单位严格遵守《上海市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修正)》的相关要求后,固废对环境的影响轻微。
5
5.1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研究阶段已考虑的环保措施
①对项目绿化工程进行了研究;②全线采取低噪声弹性路面。
5.2 设计阶段环保要求
①设计本报告提出的噪声控制工程;②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应该充分考虑抑制
扬尘、减少施工期交通噪声影响和保证沿线公众出行方便和安全。 5.3
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声环境: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作业须取得环保主管部门同意,并公示周边公众;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低噪声施工方式、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封闭施工场地,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固定式硬质围栏;加强施工期管理,防止因运输车辆超载、超速、鸣笛以及野蛮施工等带来的人为噪声污染。
3
水环境:沿线不设施工营地;对于施工机械设备冲洗、施工车辆冲洗废水和地面开挖、水泥铺设等施工活动产生的泥浆水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若干不同规模的简易沉淀池。
环境空气:施工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严格执行《上海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施工前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方案,采取措施防止对散装物料在装卸、使用、运输、转运和临时存放等过程中的扬尘污染;施工现场设置车辆冲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 5.4
营运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声环境
主要声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有①道路将全线采取低噪声路面,并在营运期维护保持路面的平整度;②安装超速监控设施,限值车速等,以此确保敏感点噪声满足上海市相关环境控制要求。
(2)环境空气
落实和维护沿线行道树和绿地恢复、新增和维护;加强道路清扫,确保道路路面清洁;建议政府发展和鼓励机动车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执行更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3)绿化美化
在道路施工后期及时完善道路绿化,在人行道内侧种植行道树。
6 环评结论
峨山路(东方路~杨高路段)拓宽工程符合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市综合
交通规划,以及浦东新区各街道总体规划。利用规划红线内用地,道路拓宽后能完善区域交通路网、满足区域居民及企事业单位员工出行的需要;可以有效缓解现状峨山路交通拥堵的现象,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本次道路改建工程将全线铺设低噪声路面,并由于改建后随着周边路网的完善,本路段车流量反而有所降低,根据预测分析,本项目建成后环境影响较轻微,大气环境质量和振动均低于质量标准限值,声环境质量在采取本报告提出的防治措施后也能优于现状水平。
综上所述,峨山路(东方路~杨高路段)拓宽工程的建设具有较为显著的社会效益,建成后环境影响不大,通过采取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后,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满足相应环保标准或优于现状水平,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