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程】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结论

【工程】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结论

来源:哗拓教育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工程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结论

篇一: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

昆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成果总结与体会

学生姓名:应力 学号:XX6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1012

第1页

毕业设计成果总结与体会

经过四年来根底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了我独立完成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我成功地完成了这次的设计课题——多层框架商住楼的设计。

此课题设计历时约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中,我能根据设计进度的安排,紧密地和本组同学合作,按时按量的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在毕设前期,我温习了《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知识,并借阅了《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荷载规范》等规范。在毕设中期,我们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是对四年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扩充和深化,也是对我们理论运用于实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际设计的一次锻炼。通过毕业设计,我不仅温习了以前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同时我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学习和体会到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思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深深的认识到作为一个结构工程师,应该具备一种严谨的设计态度,本着建筑以人为本的思想,力求做到实用、经济、美观;在设计一幢建筑物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建筑规范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各个工种的协调和合作,特别是结构和建筑的交流,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协调。

第2页

土木工程是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学科,在进行工程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立足经典的理论知识,在不断的工程实践积累中,勇于创新,扩大交流,不断形成我们的工程技术优势。现在我国正处于根底建设的高峰时期,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土木工程人员,我们应该立足本国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和物力优势,不断的加强对外工程技术交流与合作,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据我们的一席之地。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繁忙紧张的工程实践中,作为

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我们应该努力调动集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挖掘团队的潜力,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以最高的效率来进行。在工程实践上,有很多问题应该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所以我们要重视团队作用的发挥。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为能用上四年的学习成果而欣喜万分,同时我深深的感觉到了根底知识的重要性。在以前学习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结构抗震等专业课时,老是觉得所学的东西跟实践相差的太远,甚至觉得没什么用,这可能跟当时特别想学什么就马上能用有关。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使自己对一些专业课的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学习有所放松,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觉到那些根底知识是相当重要的。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切不可急于求成而忽略了根底的夯实,对一门系统的科学,应该扎实的学习它的每一部分知识,充分利用各种实践环节,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

第3页

大学毕业后,我将在设计院开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但毕业设计这段时间是我四年的大学生活最充实和艰苦的一段时间,我也初步掌握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根底知识。在以后的工作阶段,我将更加对根底知识的学习,继续扎实的学习土木工程的专业知识,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结构工程师。在此再次感谢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支持和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

第4页

致 谢

毕业设计历时三个多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从建筑图抄绘阶段到结

构设计,均适时的得到了各位指导老师的热情辅导和鼓励,还有同学间和同事的帮助以及及时的指正。在设计阶段王老师和郭老师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不辞劳苦,同学也是积极讨论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在此设计即将结束时,特对这些帮助过的老师(特别是我工作单位的导师老师和学校指导老师郭老师)、在校同学表示由衷地感谢,同时也对所有大学期间教授我根底和专业知识的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

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5页

篇二: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结论与摘要

结 论

通过为期两个月的毕业设计,总的体会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以往的课程设计都是单独的构件或建筑物的某一部分的设计,而毕业设计则不一样,它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工程因素,诸如布局的合理,安全,经济,美观,还要兼顾施工的方便。这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因而要求我们分别从建筑,结构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的。前期的建筑方案由于考虑不周是,此后在指导老师及教研室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参考建筑图集,建筑规范以及各种设计资料,使我的设计渐渐趋于合理。

在计算机制图的过程中,我更熟练操作AutoCAD、天正建筑等建筑设计软件。在此过程中,我对制图规范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对平、立、剖面图的内容、线形、尺寸标注等问题上有了更为清楚地认识。

中期进行对选取的一榀框架进行结构手算更是重头戏,对各门专业课程知识贯穿起来加以运用,比如恒载,活载与抗震的综合考虑进行内力组合等。开始的计算是错误百出,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与规范不符的现象,此外还时不时出现笔误,于是反复参阅各种规范,

4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设计例题等,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使其更接近于实际工程。

后期的计算书电脑输入,由于以前对各种办公软件应用不多,以致开始的输入速度相当的慢,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日趋熟练。

紧张的毕业设计终于划上了一个满意的句号,从四月份至今,回想起过去两个多月的设计收获是很大的,看到展现在眼前的毕业设计成果,不仅使我对四年来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复习和总结归纳,而且使我真正体会了设计的艰辛和一种付出后得到了回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底,也为以后的人生作好了铺垫。

因此,通过本毕业设计,掌握了结构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全面了解设计的全过程;培养正确、熟练的结构方案、结构设计计算、构造处理及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培养我们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配合意识;培养正确、熟练运用规范、手册、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建立功能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的思想,进一步建立建筑、结构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国强,李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XX;27-38

[2] 沈蒲生,梁兴文.混凝土结构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XX:34-94

[3] 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建筑大学.房屋建筑学.北京:中国建

5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筑工业出版社,1999:

[4] 陈文斌、章金良.建筑工程制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5] 陈希哲.土力学地基根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

[6] 朱育万.土木工程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7] 龙驭球.结构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8] 沈蒲生,苏三庆.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6;

[9] 梁兴文、史庆轩.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XX;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XX).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范(GB 50007-XX).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XX).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

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10-XX).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

致 谢

毕业设计即将结束,全职的学生生活也随之画上句号。即将走上社会的我,回想大学的生活感慨颇多。在这四年的时间里,认识了很多老师和同学,不论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在学习方面,他们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通过这几年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文化知识,而且在做人和为人处世方面也深有所得,在毕业离校之际,深深地向他们表达我最真诚的谢意!

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因为有了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把一个系统的、从来没有上手的课题,圆满地完成。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帮助,才让我不仅学到了本次课题所涉及的新知识,更让我感觉到了知识以外的东西,那就是团结的力量。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她的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对我产生重要影响。她们用自己的言行来告诉我们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学习、去工作。是她们的鼓励和帮助才使我顺利完成设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教研室所有的老师都给我极大的帮助。在此,向他们表达深深的谢意。

最重要的是我还要深深地感谢我的父母,她们为我默默操劳支持我读完了大学,他们不辞劳苦的精神,成为我永远前进的动力! 我将倍加努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用优异的

7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成绩来感谢帮助过我的人。

最后,再次感谢母校和老师们。

致谢人:吕冈奎

XX-6-10

篇三:XX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心得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心得

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还是有不少收获的,把自己的感想整理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即复习了以前的经验,又能为以后的设计提供指导意义。既然是写作毕业设计的收获,我觉得还是实事求是为好,真实的总结自己这九周以来的收获,比起在网上抄袭一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对于毕业设计的心得,我想大部分还是关于一些专业知识方面的收获,真正在人生哲理上的收获还是比较少的,不可能因为做了一个毕业设计就领悟了多么高深的人生道理,天花乱坠洋洋洒洒的扔下3000字,显得十分空洞而没有品质,扔下的不仅是字,更多的是浪费的时间与精力。所以还是以专业知识方面的收获为主,我觉得我们搞土木工程的还是实际点好,虽然枯燥无味没有高大上的文采但是却很有实用价值。 设计基本资料:

我的毕业设计做的是框架剪力墙方向,15层,抗震设防8度,0.3g,有地下室。 建筑设计阶段:

8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前两周是建筑设计阶段,这段时间大家都比较懒散,第一周教室里的人比较少,第二周开始,人陆陆续续多了起来。当我刚开始要进行建筑设计时,有的只是李老师给定的一张“日月综合楼”的平面图以及设计的基本资料,感觉无从下手,对着资料空想了半天,也没有好的设计方案。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觉得无从下手的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以前学过的房屋建筑学的知识都遗忘了,脑子里没有

东西怎么做设计,于是,我去图书馆借了《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大体翻阅了其中的内容,心里稍微有了些底,就可以开始着手了。我发现李老师给定的“日月综合楼”的平面图柱距有9米多,综合考虑了一下我感觉需要把柱距调小,我在保证平面面积大体不变的情况下,对结构做了一些调整,后来把方案确定了一下,纵向5跨,柱距7200,7500*3,7200,横向三跨,柱距7000,2700,7000。确定了大体平面结构之后,就可以开始平面功能的划分,房屋功能的确定,期间我做了多次修改,终于基本确定了下来,在此过程中,我加强了对一些概念的认识:1.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区的每个六层,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下于5米,这就是说楼梯的间距不可以太小。2.所谓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在建筑物内采用划分防火分区这一措施,可以在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时,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可以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进行到这一步之后,就要开始画图了,以前没学过天正,CAD也没好好练过,刚开始画时特别慢,这个没得法子,没哪个人一开始就能用得很熟练的,都是时间磨出来的,而且还不能蛮干,要善于看书学习,善于请教,特别是善于请教,你自己琢磨半天,别人一句话就把你点醒了,这样学习最快了。

9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画完平面图后,我把图发给李老师,他看了后,让我增设水暖井,强弱电井,我当时才觉得疏忽了,居然连管道井都忘记设了,看来考虑还是不周啊。 画好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后,就要进行下一步:确定墙体及楼面做法,感觉这一步挺机械了,就是按照规范上的各种做法进行选择就行了,然后算出面荷载,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比如说卫生间的做法选择和其它的不一样,外墙保温层厚度的选择需要照顾一个系数,上人和不上人屋面的活载不一样等。

建筑设计用了接近三周时间才基本完成,后续还陆陆续续的做了改动,接下来就是结构布置了,就是根据建筑平面图,布置梁,柱,剪力墙,估算梁,柱截面尺寸,剪力墙及板的厚度,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的级别。这个过程进行得还算比较顺利,大体上都是根据规范估计构件的尺寸。柱的截面尺寸是根据轴压比进行初估的,需要注意的是柱的负荷面积的计算,中柱和边柱的不一样,所以中柱和边柱的尺寸也不一样,还有就是越往上算得的所需柱的尺寸越小,为了经济可以将截面尺寸进行变化,李老师推荐变截面一到两次即可。轴压比限值根据结构类型和抗震等级查得。对于梁的尺寸,则根据跨度进行拟定,次梁和主梁不一样,次梁的截面高度一般小于主梁。关于板厚度的确定首先要区别是单向板还是双向板,《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就有明确的规定》:两对边支撑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对于四边支撑的板,长边和短边之比不大于二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

短边之比大于2,小于3时,宜按单向板计算;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小于三时,宜按单向板计算。在我的结构中,走廊上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达到了2.7,李老师说就按单向板进行计算,我想李老师这一说法肯定是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的,理论重要,实践同样重要。关于剪力墙的布置的问题,其实还是比较关键的,我们大家对此问题都比较生疏,都纷纷拿着自己的图纸去请教李老师,老师给我们大体讲解了一下剪力墙布置的注意事项,大体就是要横纵向刚度分布均匀,避免太长的剪力墙,最后,他让我们现在不太过分深究这个问题,先电算,到时候在调整。我由此受到一定启发:当我们面对一项比较棘手的问题,

10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由于自己的理论根底的不足以及经验的缺乏,无法对当前问题想出很好的解决方案时,一定要借助身边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达成目标。

结构布置完后,就计算楼屋面板及梁上恒荷载和活荷载值。我觉得这一部分的工作其实还是比较繁琐的,我用了好几天才完成这些计算。要计算荷载,首先要弄清楚一些概念,不然在计算的时候很容易出错,比如楼屋面上的荷载是面荷载,梁上的荷载是线荷载,荷载规范中给定的一些材料的荷载是体荷载,这三者之间的转化一定要十分熟练。比如,在计算楼屋面板的荷载时,需要把体荷载转化成面荷载,就要用体荷载乘以相应材料的厚度,比较麻烦的是在计算梁间荷载的时候,由于需要的是线荷载,而砌块的荷载时体荷载,之前算得的墙面的做法是面荷载,门窗的荷载是面荷载,这时如果为了求方便,统

一用面荷载进行计算,把砌块的体荷载乘以相应的厚度那么大错特错了,因为把门窗洞口挖去后,求得的这个面荷载就不是在一定的梁段上的砌块的面荷载了,因为它不是均质的砌块墙。正确的算法是用砌块墙的体荷载乘以这段梁间挖去门窗洞口后的体积,加上墙体做法的面荷载乘以相应的挖去门窗洞口后的面积,再加上门窗洞口的面荷载乘以相应的面积的和除以这段梁间的距离。多于楼面活荷载的计算,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功能的房间面荷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走廊2.5KN/M2,配电室4KN/M2,储物室5KN/M2,展览室3.5KN/M2。

刚开始进行这一步的时候,我们都无从下手,感觉计算量太大,因为要计算的板既有双向板又有单向板,次梁更是各式各样,后来李老师说只用选择其中一块板,一根次梁进行计算,这下大家才松了一口气。我选择一块双向板进行计算,计算之前先把混凝土下册关于双向板计算这一部分的内容先看了看,对其计算原理做了一定了解,但在计算的过程中却遇到一个问题:对于板在墙,梁上的支撑,什么时候视为固结,什么时候作为铰接,因为这个影响到查表计算的问题,后来请教老师,他说搭在砖墙上的视为铰接,与梁整浇

1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的视为固接。次梁的计算首先要明确是按弹性理论计算还是塑形理论计算,这个根据次梁的布置情况而定,然后需要注意的就是跨中按T型截面进行计算,刚开始我是按矩形截面算得,后来才知道不对,不够贴近实际。

对于pkpm的电算,其实建模是不复杂的,比较恼火的就是要进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1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2.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