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声母 注音 ㄅ 字源 汉语拼音 b 通用拼音 b 威玛拼音 p 例子(注音,汉语拼音) 八 (ㄅㄚ, bā) 包,说文解字:“勹,裹也,像人曲行,有所包裹”取其声 扑,说文解字:“攵,小击也。即手执竿轻敲”取其声 幂,遮蔽覆盖之意,取其声 ㄆ p p p' 杷 (ㄆㄚˊ, pá) 马 (ㄇㄚˇ, mǎ) 法 (ㄈㄚˇ, fǎ) ㄇ m m m ㄈ 匚,说文解字:“匚,受物之器。”,古代盛器,取其声 刀字异体,取其声 f f f ㄉ d d t 地 (ㄉㄧˋ, dë) 提 (ㄊㄧˊ, tì) 你 (ㄋㄧˇ, nǐ) 利 (ㄌㄧˋ, lë) 告 (ㄍㄠˋ, gào) ㄊ 同突(凸),取其声 t t t' ㄋ 乃字变体,取其声 n n n ㄌ 力字变体,取其声 l l l ㄍ 浍,说文解字:“巜,水流浍浍也。”田间水道,取其声 考,说文:“丂,气欲舒出,g g k ㄎ k k k' 考 (ㄎ𠈊碍于一也。”取其声 ㄏ 厂非“厂”之简化,部首名,说文:“山石之厓岩,人可居” 纠,说文:“丩,相纠缭也。”取其声 ㄑ,田间水道,取其声 h h h ㄠˇ, kǎo) 好 (ㄏㄠˇ, hǎo) ㄐ j j ch 叫 (ㄐㄧㄠˋ, jiào) 巧 (ㄑㄧㄠˇ, qiǎo) 小 (ㄒㄧㄠˇ, xiǎo) 主 (ㄓㄨˇ, zhǔ) 出 (ㄔㄨ, chū) ㄑ q c ch' ㄒ 下之古字,取其声 x s hs ㄓ “之”的古字,取其声 zhi /zh chi /ch jhih /jh chih /ch chih /ch ch'ih /ch' shih /sh jih /j tzû /ts tz'û /ts' ssû /s ㄔ 正字通:“左步为彳,右步为亍,合彳亍为行。”取其声 尸之古字,取其声 ㄕ shi /sh ri /r zi /z ci /c shih /sh rih /r zih /z cih /c 束 (ㄕㄨˋ, shù) 入 (ㄖㄨˋ, rù) 在 (ㄗㄞˋ, zài) 才 (ㄘㄞˊ, cái) ㄖ 日之象形古字 ㄗ 节之古字,取其声 ㄘ 七之字古,取其声 ㄙ 私之古字,取其声 si /s sih /s 塞 (ㄙㄞ, sāi) 韵 尾 注音 ㄚ 字源 汉语拼音 a 通用拼音 a 威玛拼音 a 例子(注音,汉语拼音) 大 (ㄉㄚˋ, dà) 多 (ㄉㄨㄛ, duō) 得 (ㄉㄜˊ, dé) 爹 (ㄉㄧㄝ, diē) 晒 (ㄕㄞˋ, shài) 谁 (ㄕㄟˊ, shéi) 少 (ㄕㄠˇ, shǎo) 收 (ㄕㄡ, shōu) 山 (ㄕㄢ, shān) 申 (ㄕㄣ, shēn) 上 (ㄕㄤˋ, shàng) 生 (ㄕㄥ, 中古汉字,指上端分出的东西,取其韵 近似呵,取其韵 ㄛ o o o ㄜ “ㄛ”之转化,由“ㄛ”添笔而成,为后来新加 也之变体 e e e ㄝ ê e eh ㄞ 亥之变体,取其韵 ai ai ai ㄟ 说文:“同戾也,从反丿,读与弗同”取其韵 说文:“幺,小也”,取其韵 ei ei ei ㄠ ao ao ao ㄡ 今字又,右手之象形古字,取其韵 说文:“ㄢ,艸木之华未发函然。” 今字隐 ou ou ou ㄢ an an an ㄣ en en en ㄤ 本字尪,音wāng,骨胳弯曲不正 同肱,音gōng,上臂也, ang ang ang ㄥ eng eng eng shēng) ㄦ 儿,孩童 er er erh 而 (ㄦˊ, ér) 逆 (ㄋㄧˋ, në) 音 (ㄧㄣ, yīn) 英 (ㄧㄥ, yīng) ㄧ 源自“一”字 yi/i yin/in ying/ing wu /u wen/un weng /ong yu /u/ ü yun /un yi/i yi/i yin/in ying/ing wu /u wen /un ng /ung - yin/in ying/ing - ㄨ “五”之古字 wu /u 努 (ㄋㄨˇ, nǔ) 文 (ㄨㄣˊ, wén) 翁 (ㄨㄥ, wēng) - wun /un wong /ong - ㄩ 说文:“凵,张口也。象形。”今为部首,音qiǎn - yu /u/ yu yun /un/ yun yong yü /ü yün /ün 女 (ㄋㄩˇ, nǚ) 韵 (ㄩㄣˋ, yūn) - yong /iong yung /iung 永 (ㄩㄥˇ, yǒng) 排序
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时,次序大致依三十六字母的传统,以“见溪”开始,“来日”结束。字母的顺序规定如下:
声母 介母 韵母 ㄍㄎㄫㄐㄑㄬㄉㄊㄋㄅㄆㄇㄈㄪㄗㄘㄙㄓㄔㄕㄏㄒㄌㄖ ㄧㄨㄩ ㄚㄛㄜㄝㄟㄞㄠㄡㄢㄤㄣㄥㄦ 1919年重新排定注音字母,依发音部位排列,即 声母 介母 韵母 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 ㄧㄨㄩ 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