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注浆施工技术浅析
注浆技术在地下结构防渗、基坑加固、防止地面沉降、已建构筑物地基处理、顶管减摩顶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隧道工程而言,注浆具有充填作用,加固作用和减渗作用。
隧道注浆技术
1、超前小导管注浆技术
施工工艺简单、施工作业空间要求较小、施工方案可以随时调整和显著的经济效益等特点,小导管主要应用于地层预注浆中,可以改变围岩的力学性能,提高围岩的力学参数,是常用的一种注浆方式。
2、全断面帷幕注浆技术
开挖面围岩破碎,且涌水量较大时,采用周边预注浆,通过向围岩注浆,形成围岩注浆固结,减少其渗透系数,提高围岩自稳能力,与初期支护共同保证施工期间洞室稳定及安全。此技术在歌乐山隧道就得到了实际应用。
3、大管棚
超前管棚支护是沿开挖轮廓线,钻凿与隧道轴线平行的钻孔,而后插入钢管,并向管内注浆,固结钢管周边的围岩,并在预定的范围内形成棚架的支护体系。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钢管周围围岩的抗剪强度,并使钢管与围岩一体化,棚架体系转移前方土体荷载,先
行支护围岩。一般在洞口施工时采用。在埋深小的隧道,正上方有建筑物时,也可采用此法。
全断面注浆方法
1、测量放点
由测量组放出注浆每个孔的位置并作出标记。
2、根据测量布置的点位用水钻对管片进行钻孔 ,孔的直径35mm,孔深钻穿管片为止。钻孔完成后由YT-28试风钻钻孔至设计深度,后插入浆管。在注浆管达到设计位置后用快干水泥对孔口与管的缝隙进行封堵。
3、全断面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过程中及时观察注浆环及附近几环的管片错台、渗漏水情况,并根据吸浆量及压力上升情况,决定是否结束注浆作业。水泥浆液采用专用的浆液拌制机在现场拌制。当一盘浆液拌制好后即可将其引流至事先准备好的盛浆容器内,而浆液拌制机可继续拌制浆液,以满足注浆连续性的需要。
4、注浆时必须连续进行。当出现有串孔和漏浆现象发生时,可采用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行补注的方式进行。注浆时遵循从外到内,从无水至有水的原则进行。
注浆管注浆采用 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水玻璃注浆参数如下。水灰比采用 1∶1;控制在 35~40玻美度之间;水泥浆:水玻璃体积比1∶1双液浆凝固时间为40s左右;注浆压力:初压0.5~1.0MPa,终压3.0MPa。施工中,注浆采取注浆量与注浆压力双控制,以确保注浆效果;同时,施工时要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调整注浆压力、注浆浆液及注浆量,
确保注浆达到最好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