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黎族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6~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三月
《乐东黎族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6~2020年)
主 管 单 位: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 管 领 导:
组 织 单 位:乐东黎族自治县国土环境资源局 局 长: 主 管 副 局 长:
编 制 单 位:海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院 长:杨 忠 总 项 目 负 责:罗炳才 项 目 负 责:杨勇昌
编 制 人 员:罗 晗 罗金荷 徐子东
易 鑫 徐小青 杨 冬
日 期:二〇一七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 1 第二章 规划背景 ............................................................ 2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 2 第二节 矿产资源概况 ............................................................................................................. 3 第三节 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 3
一、区域矿产调查 ........................................................................................................... 3 二、矿产勘查 ................................................................................................................... 3 第四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 4
一、开发利用现状 ........................................................................................................... 4 二、保护现状 ................................................................................................................... 4 第五节 主要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 5
一、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 5 二、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分析 ........................................................................................... 5 三、“十三五”主要矿产品需求量预测 ....................................................................... 5
第三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6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6 第二节 规划原则 ..................................................................................................................... 6 第三节 规划目标 ..................................................................................................................... 7
一、规划期目标(2020年) .......................................................................................... 7 二、展望期目标(2025年) .......................................................................................... 8
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 ........................................... 9
第一节 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 ................................................................................................. 9 第二节 矿产资源勘查工作 ................................................................................................... 10
一、矿产资源勘查基本原则 ......................................................................................... 10 二、勘查规划分区 ......................................................................................................... 10 第三节 探矿权设置区划 ....................................................................................................... 11 第四节 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 11 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 13
第一节 开采规划分区 ........................................................................................................... 13
一、限制开采规划区 ..................................................................................................... 13 二、禁止开采规划区 ..................................................................................................... 13 三、允许开采规划区 ..................................................................................................... 13 四、各开采规划区的有关政策措施 ............................................................................. 13
五、开采规划区的划分 ................................................................................................. 14 第二节 采矿权设置区划 ....................................................................................................... 14
一、允许开采规划区块 ................................................................................................. 15 二、备选开采规划区块 ................................................................................................. 15 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 16 第四节 主要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及最低服务年限 ............................................................... 17 第五节 矿山开采准入条件 ................................................................................................... 17 第六节 矿产资源的保护 ....................................................................................................... 18
一、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 18 二、提高矿山采矿与选矿水平 ..................................................................................... 19 三、健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激励约束机制 ................................................................. 19 第七节 绿色矿山建设 ........................................................................................................... 19
一、绿色矿山建设思路 ................................................................................................. 19 二、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 20 三、绿色矿山建设支持政策和管理措施 ..................................................................... 20
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 21
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 ....................................................................... 21 第二节 新建矿山保护地质环境的基本要求 ....................................................................... 22 第三节 现有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 22 第四节 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 ....................................................................................... 23 第五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规划分区 ............................................................... 24 第六节 矿山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与管理 ........................................................................... 24 第七章 矿业权监督管理 ..................................................... 25
第一节 勘查开发监督管理 ................................................................................................... 25 第二节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 ................................................................................................... 25 第三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监督管理 ............................................................... 25 第四节 矿业权市场的监督管理 ........................................................................................... 25 第五节 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工作过错追究制 ................................................................... 26 第八章 规划实施的保证措施 ................................................. 27
附 图 目 录
序号 1 2 3 4 图号 1 2 3 4 图 名 乐东黎族自治县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图 乐东黎族自治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 乐东黎族自治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图 乐东黎族自治县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 比例尺 1∶10万 1∶10万 1∶10万 1∶10万
附 表 目 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表 号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附表5 附表6 附表7 附表8 附表9 附表10 附表11 表 名 截至2015年底乐东黎族自治县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 截至2015年底乐东黎族自治县主要矿区(床)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 2015年乐东黎族自治县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 2015年乐东黎族自治县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 截至2015年底乐东黎族自治县探矿权现状表 截至2015年底乐东黎族自治县采矿权现状表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表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表 张数 1 2 1 1 1 1 1 3 1 1 1 备注 第一章 总则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35号)的统一部署,为落实《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乐东黎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乐东黎族自治县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年)》等要求以及省政府《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通知》(琼府〔2014〕66号)精神,结合乐东县矿产资源的特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矿产品供需形势,编制《乐东黎族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基期年为2015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展望至2025年。
《规划》的适用范围为乐东黎族自治县所辖的行政区域。 《规划》是指导本县矿业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海南省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制定矿产资源专项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的主体是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并由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二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乐东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西南部,靠山临海,国土面积2765.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726.8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人,下设抱由、千家、九所、尖峰、佛罗、利国、莺歌海、黄流、万冲、志仲、大安等乡镇。
县域西南部为滨海平原,中部、北部、东南部为山区,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3座,森林覆盖率达62.95%。
乐东县区位优势明显,西线高速公路、海榆西线公路、西环铁路贯穿本县。境内海岸线长84.3公里,有众多港湾和沙滩,是乐东发展旅游和海洋捕捞养殖及盐场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乐东县地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分布有尖峰岭、毛公山特殊形象自然景观等地质遗迹景观旅游资源,以及黎族民俗生态旅游景点,风格独具,令人流连忘返。
“十二五”期间,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6%;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2010年的2.5倍,年均增长19.9%;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是2010年的3.6倍,年均增长2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10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0年的2.2倍,年均增长16.7%。
“十三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9.7%;到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6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629元,达到全省中上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8亿元,年均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8亿元,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4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800元,年均增长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00元,年均增长8%。
第二节 矿产资源概况
乐东县境内矿产资源种类较丰富,计有金矿、银矿、钼矿、锆英石、钨矿、铅矿、锌矿、铜矿、云母矿、石墨矿、高岭土、饰面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及矿泉水等矿产。莺歌海海域还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其中具有优势和资源潜力的矿产资源主要是金矿、天然气以及建筑用和饰面用花岗岩矿。
第三节 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一、区域矿产调查
区域地质矿产勘查程度较高,先后完成了1∶20万乐东县幅、莺歌海盐场幅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水文地质调查、1∶25万乐东县幅区域地质调查、1∶5万尖峰岭幅、乐东幅、黄流市幅、千家幅、九所幅、志仲幅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基本查明了乐东县地层、侵入岩分布和区域构造格架;不同时期的地质勘查工作,为本地区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勘查与开发利用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矿产勘查
近年来,先后完成的石门山钼铅锌矿、抱伦金矿、峨文岭石墨矿、红五岭云母矿等详查,九所地区锆英石砂矿、尖峰水晶矿、后万岭铅锌矿、红门岭钨矿等普查,尖峰岭干北线、太龙岭、尖峰岭矿区Ⅰ、
Ⅱ矿段、尖峰岭南中、大凯岭、分界岭等饰面花岗岩等普查,杨力村、岭头、乐丰农场广班、黑石岭、金鸡岭等建筑用花岗岩普查,山荣农场饮用天然矿泉水详查,亲亚岭高岭土普查,以及一些矿点调查工作,并提交了相应的地质报告。
第四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一、开发利用现状
至2015年,全县持证的矿山共5个。其中,金矿山1个,年采矿石量3.02万吨;建筑用花岗岩开采点2个,开采建筑用花岗岩105.86万吨/年。剩余2个矿山(石门山矿区钼矿、红门岭钼多金属矿)由于全省矿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未能实施开采活动。现有矿山工业总产值约3.1亿元。
二、保护现状
本县矿产资源保护工作日趋成熟,随着矿业发展的不断深入,我们由发现不足到整治不足,原先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局面得到好转,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矿产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原先的乱采滥挖、非法开采行为基本得到遏制,大型矿业集团和私营矿企逐渐建立,已基本实现矿产开发的集约化、合法化和规模化。
2、矿山“三率”水平回升,截至2015年,金矿回采率提高到90%以上;建筑用花岗岩回采率提高到95%以上;矿山废渣、废水得到较好的处理,伴生有用矿产采取了先进的技术进行回收,矿山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第五节 主要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一、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以及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与开发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创新驱动”、“海洋强省”等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及“大三亚一体化旅游经济圈”的辐射带动和中线高速公路、滨海公路、海南水电响水电站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开工,对本地资源产生的效益有较大的拉动作用。预计建材工业原材料、洁净能源的需求将会呈持续增长的态势。
二、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分析
乐东县经济基础较弱,经济总量偏小,仍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对矿产品的需求,特别是建筑用砂石土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受利于本县矿产禀赋条件,建筑用石料和砖瓦用页岩的资源较丰富、潜力巨大,开采条件好,基本能满足建设需求。
三、“十三五”主要矿产品需求量预测
随着全县“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乐东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交通道路建设、旅游休闲度假项目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对建筑大宗利用的花岗岩石料、砂、砖瓦用页岩等矿产资源,将面临广阔市场需求,预测需要建筑用石料约2200万m3、砖瓦用页岩约40万m3。
第三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全省一盘棋”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根据矿产资源对乐东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布局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改善矿山生态环境,推进绿色矿业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服务“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统筹兼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为乐东县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节 规划原则
1、把握矿产资源禀赋特征,摸清家底,准确、合理地进行矿产资源规划工作。
2、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最大限度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发展绿色矿业,促进资源开发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协调。
3、坚持矿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资源有效供给,科学调控和引导矿产资源开发的方向、时序和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和调整开发布局。
4、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强矿山企业的技术改造,
调整矿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资源节约集约、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向纵深发展。
5、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为手段,统筹矿产资源开发中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与市场调节作用之间的关系,以市场机制为运作方式配置矿产资源。健全矿业权市场,继续巩固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健康协调发展。
第三节 规划目标
一、规划期目标(2020年)
在矿产资源规划贯彻实施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布局,逐步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有序、有偿,提高矿产开发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效应,对采矿权总数进行合理的调控,对主要矿产年开采储量进行指标控制,另外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管。
专栏一 乐东县第三轮规划指标属性分类表
类 别 矿业经济 矿业产值 开采总量 矿产地储备数量 矿山数量 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矿业发展 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 绿色矿山数量 历时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 矿山土地复垦面积(公顷) 18.5 约束性 恢复面积(公顷) 县级发证15个 ≥95% 6个省级绿色矿山 25.4 预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指 标 3.5亿 建筑石料:2200 万m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砖瓦用页岩:40万m 8 省级发证3个 33属性 预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二、展望期目标(2025年)
矿产开采总量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更加适应。矿业布局更加紧凑,规模经济和规模效应得到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空间布局更趋合理;矿山地质环境全面改善,关闭矿山的环境治理恢复全面完成;形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发展格局。
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
第一节 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
按照国家地质大调查、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地质勘查规划的部署,协助开展本县范围内的公益性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并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努力争取国家财政专项资金和其他地质勘查资金,在“十三五”期间开展以下公益性地质工作。
(一)基础地质工作
继续支持和协助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包括莺歌海、九所、崖城1∶5万图幅区域地质调查,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评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调查和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地学基础资料和依据。
(二)生态地质工作
乐东坚持生态立县、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开展为农业、生态、环境等多目标服务的全县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重点调查城镇地区和干旱缺水区的地下水分布、监测其受污染情况。
(三)城镇地质工作
在县城和黄流镇、佛罗镇及九所新区等个别重点镇安排,调查城镇区的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地下水与地热资源、城镇地基与地质灾害、城镇旅游地质资源及其开发保护,为实现城镇规划发展目标超前做好服务。
(四)旅游地质工作
乐东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它分布有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保国
毛公山、昌化江河岸景观、龙栖湾、龙腾湾、龙沐湾等旅游资源。需进一步丰富旅游资源项目及其文化内涵,提高其知名度,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规划开发建设好乐东县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打造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五)农业地质工作
开展农村地区的地下水环境调查和监测预报,开展不同基岩风化土分布区的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作物生态的适应性和最优性,为热带高效特色农业、热带观光农业服务。
(六)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
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及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等工作,强化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环境脆弱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的监测。
第二节 矿产资源勘查工作
一、矿产资源勘查基本原则
勘查矿种按管理权限划分,由省厅审批的矿种,按省厅批准的项目进行,本县积极配合协助;属本县管理权限的矿种(主要是砂石土矿)的勘查,由本县组织勘查并进行矿权设置和出让。
二、勘查规划分区 (一)重点勘查区
落实国家规划的昌江-乐东金矿重点勘查区(总面积754平方公里),重点是已探明矿区深部及周边区域,为金矿资源的整合、规范有序发展和产业做大做强提供资源保障。
该重点勘查区在乐东县的总面积为122.07km2,区内现有探矿权
2个,重点勘查金。
(二)限制勘查区
主要为国家规划矿区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影响的矿区、矿床内外部建设条件差的地区、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
全县共划定看树岭铅锌银钼勘查区(KX01)和后万岭铅锌银钼勘查区(KX02)2个限制勘查区。看树岭铅锌银钼勘查区位于千家镇,面积为11.84 km2;后万岭铅锌银钼勘查区位于九所镇,面积为13.51 km2。
(三)禁止勘查区
生态保护红线区、公益林地、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地区、国家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等划为禁止勘查区。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禁止勘查区域均视为禁止勘查区。
第三节 探矿权设置区划
十三五期间勘查规划区块按照琼府[2014]66号文以及海南省省域“多规合一”相关政策管理。规划期内不新设探矿权,原有效的6宗探矿权保留,面积共63.29平方公里,其中包括2个金矿探矿权设置区块、1个铅矿探矿权设置区块和3个钼矿探矿权设置区块。
第四节 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严格勘查准入条件。勘查矿种符合本省矿产勘查方向,有规范的勘查方案和绿色勘查措施。探矿权人应有与勘查矿种、勘查面积和勘查程度相适应的资金能力。勘查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地质勘查资质类
别和资质等级从事相应的勘查活动,勘查技术满足要求。严格限制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或失信纪录的探矿权申请人参与交易活动。1个勘查规划区块内只设置1个探矿权。
强化对现有探矿权的管理。探矿权人在探矿权有效期限内探明矿产地、申请探矿权保留的,经依法批准后可保留探矿权,探矿权保留期间不得继续实施勘查。探矿权人在探矿权有效期限内探明矿产地、依法申请将探矿权转为采矿权的,对其中不符合探矿权转为采矿权法定审批条件的,不予批准。对符合探矿权转为采矿权法定审批条件的,可通过协议收回探矿权纳入政府储备,或探矿权与近邻已有其他依法取得的采矿权通过合作、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进行整合兼并。严肃查处资源勘查中的圈而不探、以采代探、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
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 开采规划分区
为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合理布局,促进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协调统一,同时落实上级规划的开采规划分区。根据本县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和开发现状,划分为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和允许开采区三类。未纳入开采规划分区的现有采矿权,应在到期后关闭。
一、限制开采规划区
指具有资源优势、深加工及产业化水平不高、需限采保值矿区,当前市场容量有限,受国家产业政策制约的矿产分布区,具有地方特色而资源又有限的矿产分布区,需要保护矿种或矿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为限制开采区。
二、禁止开采规划区
指对于产品市场供过于求,经济效益极差的矿种产地,开发时对生态破坏有不可恢复的矿区,开发存在难以防范的安全隐患矿区,生态红线保护区、公益林地、基本农田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得开采矿产资源的其它地区,均划为禁止开采区。
三、允许开采规划区
指有一定资源保障且根据开发利用现状、环境因素等统筹考虑可以进行开采的区域,包括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准予继续开采的矿山(采场)和本轮规划拟新设的开采区。
四、各开采规划区的有关政策措施
1、限制开采规划区:根据具体情况明确限制开采矿种、开采范围、开采深度、开采时间、开采总量,从严控制和管理。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开采的,需重新核实保有可采资源储量,在允许的开采范围内才能办理采矿权延续登记。对处在国家规划矿区,主要道路和旅游线路两旁直观可视范围内以及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的矿山,进行限制并逐步引导退出。
2、禁止开采规划区:在规划期内,禁止申办采矿权;规划前已办理采矿许可证的,有效期满不得再办理采矿权延续登记或重新登记。对处在禁止开采区域的矿山,必须关停。
3、允许开采规划区:县具有审批权限的砂石土矿产,由县政府优先设置矿权并主动出让矿权。
4、已发采矿证而其开采范围不在允许或限制开采规划区内的,要求有计划地逐步迁离或关停,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后不得再办理采矿权延续登记或重新登记。
五、开采规划区的划分
根据规划区的划分依据和分类标准,划分1个限制开采区,即乐东县福报农场太龙岭饰面用花岗岩限制开采区,面积1.63 km2;将乐东县境内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划为禁止开采区,面积1265.97 km2。
第二节 采矿权设置区划
从“全省一盘棋”的角度,统筹建筑用砂、石、土采矿权设置区划。为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的合理布局,按照科学布局、优化结构和规模开发的要求,充分考虑本县矿产资源赋存特点、资源储量规模、勘
查程度及成果和矿山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划分允许开采规划区块和备选开采规划区块。
一、允许开采规划区块
本次规划拟设省级发证采矿权设置区块3个,均为已设采矿权保留;拟设县级发证采矿权设置区块10个,其中已设采矿权保留2个,空白区新设8个。即拟设采矿权设置区块共13个。
专栏二 允许开采区采矿权设置区块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编号 YC01 YC02 YC03 YC04 YC05 YC06 YC07 YC08 YC09 YC010 YC011 YC012 YC013 区块名称 海南山金矿业有限公司乐东县抱伦金矿开采规划区块 海南金宝正诚矿业有限公司乐东县红门岭钼多金属矿开采规划区块 乐东乾金达钼业有限公司乐东县石门山矿区钼矿开采规划区块 乐东县千家镇空头岭建筑用花岗岩矿开采规划区块 乐东县九所镇抱线岭建筑用花岗岩矿开采规划区块 乐东县九所石场开采规划区块 乐东县尖峰镇岭头马鞍岭建筑用花岗岩开采规划区块 乐东县抱由镇杨力村建筑用砂岩开采规划区块 乐东县志仲镇豪乐岭板岩粉砂岩矿区(Ⅰ号采矿权)开采规划区块 乐东县志仲镇豪乐岭板岩粉砂岩矿区(Ⅱ号采矿权)开采规划区块 乐东县志仲镇豪乐岭板岩粉砂岩矿区(Ⅲ号采矿权)开采规划区块 乐东县利国镇红五风化二云母石英片岩矿区开采规划区块 乐东县福报农场子午岭饰面用花岗岩重点工作区开采规划区块 主要矿产 金 钼、钨 钼、铅锌 建筑用花岗岩 建筑用花岗岩 建筑用花岗岩 建筑用花岗岩 建筑用砂岩 砖瓦用页岩 砖瓦用页岩 砖瓦用页岩 砖瓦用页岩 饰面用花岗岩 设置类别 已设采矿权保留 已设采矿权保留 已设采矿权保留 已设采矿权保留 已设采矿权保留 空白区新设 空白区新设 空白区新设 空白区新设 空白区新设 空白区新设 空白区新设 空白区新设 省级发证 备注 县级发证 二、备选开采规划区块
根据《海南省“十三五”期间建筑用石料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
要求,为“十三五”中后期及“十四五”期间石料采矿权的出让和投放提前做好准备。建立储备矿产地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动用。在规划期内,本县储备石料采矿权1个,资源储量约200万立方米;完成临时用矿备选开采区的石料资源基础性调查评价工作,规划拟设7个建筑石料备选开采区,储备石料资源量约1000万立方米。
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停止新设除建筑用砂、石、土和地热、饮用天然矿泉水等矿产资源以外的采矿权。因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情形需要提前关闭矿山或者收回采矿权的,由有审批权限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编制协议收回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协议收回采矿权并落实矿山恢复治理工作。协议收回采矿权的补偿资金由同级财政列入预算予以保障。
进一步规范矿业权交易市场,继续全面推行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严格开采准入条件。开采矿种符合市场需求,有一定的资源量并符合产业分布。参与采矿权交易活动的市场主体,应具有相应资质并符合相关条件,严格限制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或失信纪录的采矿权申请人参与交易活动。新建矿山必须符合相应矿种规模准入条件以及绿色矿山标准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禁止采用落后的、破坏和浪费资源的开采和选矿淘汰技术。必须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经审查后严格实施。
严格开发利用总量调控,严格监督检查矿山企业执行开采总量控
制情况,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强化矿产资源开采监督检查。加强部门配合,做好矿山储量和地质环境动态监测。
第四节 主要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及最低服务年限
遵循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山储量规模相适应的原则,从根本上避免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的不合理开发现象发生。
依上级规划设定我县大、中、小型金矿矿山对应的最小开采规模分别为矿石量15万吨/年、6万吨/年、3万吨/年,分别对应的矿山最低服务年限为20年、10年、5年。其它非金属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参照国土资发[2004]208号文件制定的相应矿种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指标执行。
第五节 矿山开采准入条件
为了切实加强和做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必须设立和严格执行以下新建矿山企业准入的基本条件:
1、开采资格准入条件:严格按照国家矿业权出让规定和琼府[2014]66号文相关规定出让采矿权,保护正当合法竞争。参与采矿权交易活动的市场主体,应具有相应资质并符合相关条件,严格限制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或失信纪录的采矿权申请人参与交易活动。外商投资企业应遵循《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从事相应的采选活动。
2、开采规模准入条件:规划允许开采区内新建矿山开采规模必须符合规划要求,矿山企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相应的开采技术规范要求或批准的矿山设计(方案)要求。应采用国家鼓励的
开发利用技术,不得采用限制类和淘汰类技术。新建矿山必须满足和达到国家规定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要求、相应矿种规模准入条件。
3、开采空间准入条件:严格划定和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公益林地、基本农田、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及可视范围内有重要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地区内设置采矿权,开采矿产资源。对省级以上重点项目急需配套的资源需要新设采矿权的,应报经省政府批准后,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组织出让。允许开采区内采矿权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矿山建设和开采活动必须符合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4、开采利用技术准入条件:禁止采用落后的、破坏和浪费资源的开采和选矿淘汰技术,严格执行国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矿山企业应保障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
5、开采安全准入条件:新建、扩建和延续开采矿山必须符合矿山安全生产规定。
6、开采环境保护准入条件:必须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必须编制矿山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计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第六节 矿产资源的保护
一、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采用先进的选、冶技术,不断提高矿山矿产品的综合回收利用水
平,加强伴生矿产的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合理设计选矿工艺流程,最大限度的挖掘矿产资源的潜能,谋求矿业的最佳经济效益。
深入开展矿山废水、废渣的二次利用研究,发展矿山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废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通过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提高矿山采矿与选矿水平
引进先进的矿产开采技术,制定符合矿山实际的采矿方法,对主矿体边部的细脉矿体或低品位矿体要附带一起回采,杜绝采富弃贫等浪费矿产资源的行为,规划到2020年,金矿开采回采率稳定在91%,建筑用砂石土开采回采率稳定在95%。
采用先进的选矿技术,提高矿产资源选矿回收率,对难选矿产要深入研究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一次选矿不能较好回收的可进行多次循环选矿作业,必要时可建立尾矿再选车间,回收利用尾砂中的有用矿产,规划至2020年,金矿选矿回收率稳定在96%。
三、健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激励约束机制
新建矿山不得采用国家限制和淘汰的采选技术、工艺和设备,达不到要求的,不得颁发采矿许可证,投产后满足“三率”指标要求;现有矿山“三率”指标达不到规定标准的矿山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达标。加强主要矿产及其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加强矿山围岩石料、尾矿资源和废水利用,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水平。积极探索矿产资源税费征收与储量消耗挂钩的政策措施。
第七节 绿色矿山建设
一、绿色矿山建设思路
以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矿地和谐为目标,按照《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绿色矿山建设的有关要求和省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结合我县矿山实际情况,推进我县省级绿色矿山建设,规划期内拟建设6个省级绿色矿山。
二、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必须依法设置和组织生产;必须按照科学、低耗和高效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必须满足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要求;必须以资源的可持续和经济的可循环为发展方向。
三、绿色矿山建设支持政策和管理措施
在财政政策方面,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专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等国家重大专项继续向绿色矿山企业倾斜。
在技术政策方面,鼓励矿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攻关,提高矿山开发利用资源的水平,适应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
在资源配置政策方面,对达到绿色矿山企业条件的企业,实行政策倾斜,依法优先配置资源和提供用地,鼓励企业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在税费政策方面,协调相关部门,形成有利于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税费政策,激励矿山企业采用先进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鼓励矿山企业开展“三废”综合利用、尾矿利用、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治理,从围岩和夹石、尾矿中回收矿产品的,将依法减免资源税,资源补偿费逐步降为0。
创新和健全管理制度,为绿色矿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进一步优化矿业结构布局,严格规划准入制度,明确矿业权设置和矿业用地准入门槛。
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
(一)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 从国家和我省经济建设出发,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矿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生态环境综合防治,矿山建设与矿山环境保护设施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三)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结合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及矿山生态环境现状来制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点,把中长期保护与解决当前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区点结合,重点突破。
(四)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
建立和健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及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以矿山企业为主体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投资体制。探索新的控制矿山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加大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力度。
(五)坚持“监测、治理与科学研究、科学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对重点地区、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作好实验研究工作,以监测、科研、管理保治理,以治理促进
监测、科研与管理工作的发展。
第二节 新建矿山保护地质环境的基本要求
1、严格执行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暂行规定》,矿业权人必须在领取采矿许可证的同时,与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签订《矿山土地复垦与环境保护恢复协议》,落实相关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按治理计划监督专款专用。
2、采矿权申请人在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同时,应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涉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内容,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委托具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单独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同时设计、同时审查、同时审批。
3、采矿权人在开采矿产资源过程中,应当依法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防治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负责治理因开采矿产资源所造成的地质环境的破坏。
4、矿山闭坑时按主管部门核定的方案,对采矿场、废石和尾矿堆场以及整个矿山建设用地,进行全面的复垦治理,使新建矿山地质环境、土地复垦和水土保持治理率于2020年达到95%以上。
第三节 现有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现有矿山,参照新建矿山的地质环境要求,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落实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责任。
2、处在干线道路旁侧、决定转移或关闭的矿山,必须做好原场地的恢复治理工作。加强对矿山的检查、监督,要求其地质环境治理在采矿之后接着进行。有废弃物的矿山要建设尾矿和废碴坝,合理处置尾矿和废碴。
3、进一步规范矿山采选方式和工艺技术,严格控制“三废”排放,防止矿山地质灾害发生。
4、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造成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和诱发地质灾害的矿山,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能完成的,实行关闭。
第四节 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
1、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引发次生地质灾害的矿山,要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给予处罚或关闭。
2、闭坑或停产报告中,必须有关于开发利用方案中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水土保护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的说明,并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验收。
3、采空区的安全矿柱,应按设计保存完好,或者进行必要的填充,确保采区内无塌陷或塌陷隐患。
4、确保矿坑水、选矿污水、固体废弃物淋滤溶解废液等矿山污水未造成环境污染,矿山井巷已妥善封闭,矿水井等已及时回填。
5、废石、废渣、剥土、粉尘、尾矿等无滥占耕地、破坏土壤、污染环境等现象。
6、规划期力争完成乐东县历史遗留和已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9处。到2025年,全面完成已闭坑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
第五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规划分区 全县划分重点治理区2处。
专栏四 乐东县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规划分区
编号 名称 主要矿山 面积(km2) 治理措施 乐东县尖峰西矿山ZZ01 环境重点治理区 黑眉村石场 土地平整、复垦,植被恢复,4.19 保持水土,地质灾害治理;加强监管,完善机制,统一管理。 黎悦童石场、陈良伟石乐东抱由、大安以土地平整、复垦,植被恢复,场、创业石场、银峰石场、ZZ02 西、66.7 保持水土,地质灾害治理;加千家矿山环境重乐光石场、杨冠军石场、点治理区 强监管,完善机制,统一管理。 大兴石场、抱荀石场 第六节 矿山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与管理
1、县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同矿山企业签订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责任书,明确矿山法人责任,制定年度保护与治理的内容及目标。在采矿加工过程,必须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要求,提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经费,认真按要求实施,并需经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组织验收达标通过。
2、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制度。县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从事地质环境监管的人员,要经常深入实地,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状况开展调查和动态监测;各矿山企业要制定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监测责任制,实行定期检查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向县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报告;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进行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3、对拒不履行治理恢复任务的企业及其法人,纳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情节严重的纳入违法名单,不批准其新的矿业权和土地使用权申请。
第七章 矿业权监督管理
第一节 勘查开发监督管理
按照《矿产资源法》、《海南省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及“多规合一”有关规定,依法对区内矿产资源勘查及开采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节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
依照矿产资源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县矿产资源储量各项规定登记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开展年度储量动态监测工作。矿山企业应按时提交年度评审备案的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报告及相关资料。
第三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监督管理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监督管理涉及矿产资源、环保、财政等多个部门。各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协作。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应组织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
第四节 矿业权市场的监督管理
加强矿业权市场的监督检查,我县矿产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本级权限内矿业权出让挂牌、招标、拍卖等活动,督促矿业权人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拍卖、作价出资、合作、兼并、出租、抵押等方式处置矿业权的行为。
第五节 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工作过错追究制
对违法违规审批、滥用职权、失职、渎职行为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办矿、徇私舞弊等腐败现象进行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规划实施的保证措施
为了保证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应综合考虑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提高规划实施水平。
(一)法律保障措施
《规划》自公布之日起,即具有法律效力,必须认真贯彻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工作安排不仅要符合国家和省里的有关法律法规,而且还要符合《规划》的有关规定。
(二)行政保障措施
《规划》的实施要引起政府的重视,不断加大《规划》实施的监督力度,进行规划实施的年度评估,严格执行规划实施领导责任制,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时查处和纠正违反《规划》的行为,相关政府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三)经济保证措施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努力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经济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贯彻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四)技术保障措施
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机制,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