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来源:哗拓教育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语 文

2022.01

考 1.本练习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生 2.在练习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教育ID号。 3.练习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练习卷上作答无效。 须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练习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练习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知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日益临近,你所在班级正在制作“情系冬奥”展板,以表达热切期盼之情。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展板一的主题是“冰雪运动尽欢歌”,其中节选了一位家长写给孩子的信件内容。

妈妈的期望

孩子,你还记得妈妈给你买的第一双冰鞋吗?当时我告诉你,这是一份特殊的礼物,穿上它,你可以去尝试另一种搏击。【A】“履平地”是你习以为常的事,但如果你的脚下是一片【B】光可鉴人的冰面呢?履薄冰,看不见对手,却容易被击倒。你需要贮蓄多少勇气,才能在看似简单的滑行中锻炼出坚韧与自信? .

在妈妈看来,冰雪运动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因为可以投身自然与冰雪共舞。当然,冰雪并不温驯,每一个勇敢者都要经历与冰雪相融的过程。只有顺应自然又勇于挑战自我,才能绽放那一霎的精彩。我希望你充分享.受冰雪运动的浪漫与雄健,在飞驰腾跃中尽情挥洒激情,讲述一段属于你的冰雪传奇。 (1)有同学对画线词语的写法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提出了疑问。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搏击”应写为“博击” B.“贮”应读为“chǔ” C.“相融”应写为“相容” D.“霎”应读为“shà”

(2)有同学不太明白“履平地”“光可鉴人”的意思。你查了《新华字典》,发现“履”的义项有:①鞋;②踩在上面,走过;③脚步。“鉴”的义项有:①镜子;②照;③观看,审察。于是,你根据字典释义和文段内容来为他解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2分) ..【A】履平地: 【B】光可鉴人:

2.展板二的主题是“设计建造创意多”,准备向同学们介绍北京冬奥会筹备中的亮点。

中国范与科技味的混搭

在北京冬奥会的各种形象设计中,中国元素格外亮眼。【甲】崇礼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越野滑雪中心和冬季两项中心通过栈道相连,构成“冰玉环牵手雪如意”的绝美景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采用篆刻形式呈现,【乙】30个动态“小红人”于汉印间舞动国潮风韵,好似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姿态矫健地滑过冰雪,赶赴冬奥盛

1 / 12

会;冬奥会徽章上新,图案有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上古神话,还有元宵、月饼、火锅等特色美食,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特有的浪漫。

北京冬奥会 有中国范, 有科技味。2020年年底,【丙】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跟随“嫦娥五号”登月旅行并顺利返回地球,首次实现了冬奥文化与航天科技的融合。在竞赛场馆的建设方面,诸多新技术、新工艺同样属于首创:“水立方”变身“冰立方”,成为全球首个“水冰两栖”场馆;“冰丝带”建成了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但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1/4……疫情之下,中国坚定兑现承诺、推进冬奥筹办,体现了大国实力和大国担当。

“雪如意”和“冰玉环”

北京冬奥会体育图标

北京冬奥会的徽章

(1)除了夸父逐日、嫦娥奔月之外,我国广为人知的神话故事还有 ,你希望它也能被设计在冬奥会徽章图案中。(1分)

(2)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与其说 不如说 B.要么 要么 C.不仅 更 D.如果 就

(3)同学们一起讨论展板的文字怎样表达才更生动。你们画出了三个语句进行分析,其中对修辞使用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句“冰玉环牵手雪如意”使用了比喻、拟人手法,既生动表现了建筑的形体之美,又突出了场馆之间以栈道相连接的便捷。

B.【乙】句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汉印上的动态“小红人”比作来自各地的运动员,让人感觉到体育图标也充满了中国力量。

C.【丙】句“登月旅行”表达的意思就是“北京冬奥会展示品被‘嫦娥五号’送上月球”。 使用拟人手法,令两个吉祥物的形象更鲜活。

3.展板三的主题是“激活发展出成果”,内容摘选自一位大学生崇礼之行后写的日记。 标题:

如果不是冬奥会这场盛大的国际赛事,崇礼可能还是一座闭塞的小城。这样的小城,怎么吸引世界的目光?——崇礼之行,给了我答案。

五月的崇礼,阳光正好。钢铁、混凝土、吊车、压路机,建造出了崇礼欧式小镇和奥运会竞赛场馆,每一座全新的建筑都充满生机。当地人告诉我们,十几年前的崇礼“没有红绿灯”,冬奥申办成功以来,“这里竟然都堵车了”。我们还听说,冬奥会申办成功前,不少崇礼人普通话说不标准,而现在,崇礼有三万多人从事冰雪产业或旅

2 / 12

游服务工作,都开始“特别积极地说起了‘崇礼英语’”。崇礼百姓端起了“雪饭碗”,蜂拥而至的冰雪爱好者让当地民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一趟旅程,我脑海中崇礼的旧形象完全被颠覆。凝聚着中国速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崇礼,已经成为向世界展现中国面貌的国际小城,成为无数青年心中向往的未来之城。 (1)请你为上面的文字拟定一个标题。(2分) 标题:

(2)根据语境,“雪饭碗”在这里的意思是 。(2分)

(3)展板设置了一个“留言栏”,同学们纷纷为崇礼送上祝福。以下留言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2分) ...A.疫情过后,我一定要莅临崇礼,感受你的美!等着我! B.崇礼,你令我心驰神往。让我们相约冬奥,一起筑梦! C.借力冬奥,你实现了蝶变。崇礼,未来一定有更多奇迹! D.昔日塞外小城,今日户外天堂。雪国崇礼,大有可为!

4.展板四的主题是“我们一起向未来”,将展示同学们书写的冬奥口号。请你在下面的田字格内用正楷书写“一起向未来”。(1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默写。(共6分)

5.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诗人用纷飞的柳絮点明暮春时节,又借凄切的杜鹃鸣叫声抒发怀友之情的两句是: , 。

7.诗歌中的秋色各有韵味。《天净沙·秋思》中“ ① ”一句描绘出一派秋的悲凉;而曹操笔下的“ ② ,洪波涌起”,则别具雄浑苍劲的风格。请你再写出与秋相关的一句古诗: ③ 。(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二)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8-9题。(共6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大雁是候鸟,秋天南去,春天北归。诗人身在江南,他想托大雁 ① ,这表达出他的 ② 之情。(2分)

9.“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从两处画线诗句中任选其一,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加以赏析。(4分) ....

3 / 12

答: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狼》,完成10-13题。(共8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止有剩骨”中“止”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一狼得骨止 B.止增笑耳 C.望梅止渴 D. 适可而止 ....11.下列对画线句子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骨头已经没有了,两只狼却依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理解:骨头都扔完了,屠户还是没能甩掉狼。一个“矣”字,拉长了屠户内心的恐惧。 【乙】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翻译:屠户于是奔过去躲藏在柴草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理解:屠户这时已经识破两只狼相互配合来诱惑他的诡计,于是他果断地丢掉幻想,决定抵抗。

12.好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生动刻画形象的同时,还能带给读者深刻的启示。请结合对《狼》及【链接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将表格填写完整。(4分) 【链接材料】

鼠好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鼠恣啮,且呼群类入焉。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人教以术,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越人溺鼠》)

注:①[粟]谷子,小米。②[盎]古代一种腹大口小的器皿。③[恣啮] (zì niè)放肆地咬。④[咸]全,都。

篇目 文中形象及其特点 原文关键语句摘录 阅读启示 ④

屠户: _____①______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再狡诈的禽兽也会被人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 狼:贪婪、狡诈 “ ② ”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越人溺鼠》 鼠:贪得无厌 “鼠恣啮,且呼群类入焉。月余,粟且尽” 4 / 12

的智慧所战胜。 ④

越人:善用智计 三、名著阅读(共6分) “ ③ ” 13.语文老师组织《朝花夕拾》《西游记》读书交流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个环节的任务。 (1)在“名著人物我品评”环节中,有四位同学发言,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我们可以用对比的方式来读人物、辨善恶。比如长妈妈和衍太太,前者虽有缺点,却是鲁迅热爱的;后者表面温和,实则阴险,令人心生憎恶。

B.读《朝花夕拾》,一定不能忽略鲁迅本人的形象。了解他童年生活的趣味、青年时期的苦闷压抑与历尽艰辛的奋斗求索,才能读懂鲁迅的初心。

C.猪八戒是个典型的喜剧形象,猪性、人性、神性在他身上并存。贪婪自私的心计、憨厚率直的言行、斩妖除魔的本领,神奇地融合在这个形象里。

D.铁扇公主很令人同情,她本是贤妻良母,却因性格刁蛮高傲而被牛魔王抛弃;最终她不计前嫌借芭蕉扇给孙悟空,这又体现出她大度的一面。

(2)阅读交流活动的另一环节是“童心童眼看奇趣”,请从《朝花夕拾》或《西游记》中选择一个你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跟同学分享你的感受。(不超过10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18分)

(一)阅读《提着杆秤看人间》,完成14-16题。(共9分)

提着杆秤看人间

方蕾

暮云慵懒,晚风细细吹过,晚市的摊位上,有人卖菜,有人卖花。就地而卧的菜摊,辣椒、茄子、黄瓜等蔬菜一一摆着,有田园野气。我蹲下来挑拣了一把,卖菜的老人接过,拿起一杆秤。

“很久没看到有人用杆秤了。”看到儿时记忆里的老物件,我不由得感慨一句。

“是哦,这个带着方便。”老人一提秤杆,拨了下秤砣,眯眼看一看,送到我面前,“喏,姑娘,你看下。” “我看不懂啊。”

“没事,你就看秤杆平不平就行了。” “是平的。”

经过了我的“审视”,老人放下秤:“平了就行。”他又加了一把小葱放进袋子:“一斤四两。这辣椒有点辣,要是不能吃辣,炒菜时放一个就行了。”

说话间,他又提起杆秤,为其他人称起了另一份人间烟火。 这个傍晚,一只古老的木杆秤,在悠悠古意中慢慢拉开了我的回忆。 很久未曾见到的杆秤,它老得像老家的时光。

记忆里的杆秤,挂在孩童总爱流连的小卖部里。儿时,只要我紧紧拽住母亲的衣角,磨蹭着不肯往外走,她便知晓了我的心意。见母亲从货柜上抓一把糖果或拿两个橘子放进秤盘,店家老板提起秤杆,我就笑了。杆秤拨一拨,如同一道庄重的仪式,确保这份童年的甜蜜足斤足两地交付到我手里。 .....

5 / 12

童年终是随着杆秤尘封在时间里。后来的酸甜苦辣,都在闪动的电子屏上定格,简单、精确、鲜明,却似乎缺了些市井气息,少了些人情味道。

在皖西南一个小镇上,我曾路过一家杆秤店,门匾下悬着一条粗麻绳,几十杆秤钩挂在绳上,冷冽如兵器,颇有古风。秤砣垂坠着,稳如座座黑色小丘。这家店似乎没有什么当地的顾客光顾,只陆陆续续有游客进来转一圈。秤匠也不在意,自顾自做着秤。

关于杆秤的制作工艺,也许是询问的人多了,秤匠不想反复费口舌,所以干脆写了一个牌子详细解说。我从中得知,做成一杆秤需要经历选料、刨圆、套铜帽、配砣、装钩、木杆刻度、做秤星等二十多道工序。秤盘放置物品,移动秤砣直到秤平衡,秤砣所对应的秤星处,就是物品重量。

传说范蠡从星辰中获得灵感,制定十六颗秤星。古时一斤为十六两,秤杆上十六颗星,

分别为象征“天”的南斗六星、象征“地”的北斗七星和象征“福、禄、寿”的三星。缺一两,就缺了福,少二两,就少了禄。中国文化里的福祉深意,始终校正着偏颇的人心。

如今,杆秤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 。当心里的那杆秤被提起,记得擦亮秤星,去衡量人情冷暖,世道沉浮。

(有删改)

14.作者认为电子秤虽然精确鲜明,但与杆秤相比,却少了些人情味道。这“人情味道” 体现在路边晚市菜摊上, ① ;体现在 ② ,店家老板足斤足两地为我称量糖果、橘子。由此可以看出,店家亲手称量、亲手交付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有 ③ 。(3分)

15.文章画线句中“庄重”“足斤足两”这两个修饰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答:

16.下面两句中,哪一句最适合填入最后一段横线处?请从文章内容和写作意图两方面简要说明理由。(3分) 【甲】人们想留住的不仅仅是平心衡量、诚心做人的杆秤精神,更是独特的手工工艺。 【乙】人们想留住的不仅仅是独特的手工工艺,更是平心衡量、诚心做人的杆秤精神。 答:我选【 】句。理由:

(二)阅读《仙人掌的任务》,完成17-19题。(共9分)

仙人掌的任务 薛小玲

仙人掌被年轻人带回家的那天,刚下了一阵春雨。

年轻人把袋子往篱笆旁一扔,冲着屋里喊道:“妈,您把这仙人掌种下,就种在篱笆边上。我马上就得走。”走出两步,他又回头:“这东西特别能长,随便截一片插土里,很快又是一大棵。它能帮您看门,有了它,外人不敢靠近,小孩儿也不敢来偷树上的果子了。”

老妇人走到院子门口,目送年轻人消失在小路的转角处。

一只白色的小狗颠颠跑来,围着她的脚转了几圈。“小白,你哥要用仙人掌帮咱们看门,他是没把你放眼里呢!”小白跑到仙人掌边,用力嗅了嗅。

6 / 12

他们都不相信一棵仙人掌会看大门吧?仙人掌想,我现在缩在袋子里,他们看不见我的刺,它们是我的武器。

老妇人套上厚厚的手套,在篱笆边挖了个坑,把仙人掌种进去。仙人掌说:“奶奶,我能看家,我会证明的。”

仙人掌确实长得快。短短两个月,原先矮矮的身体上长出了新的茎,圆巴掌似的,风一来,它便霸气地挥挥手。

奶奶提着洒水壶为院子里的花草浇水,走到仙人掌跟前,在它根部也洒了点儿水。仙人掌张开胳膊,用力地摇晃脑袋。阳光打在它身上,像给它披了一件毛衣。它听见自己咯吱咯吱生长的声音。“【甲】我一定要快点儿长,长大了为奶奶看门。”仙人掌大声说。

篱笆上的木槿瞅了它一眼,摇摇头:“我觉得,奶奶也许并不需要谁帮她看门……”仙人掌追问为什么,木槿说这是它的直觉,它也说不清楚。

“这棵仙人掌长得真快呀,薇薇,它都快赶上跟你一样高啦!”邻居家李阿婆牵着小外孙女走过来。 仙人掌想,再过几个月,我会长得比现在更高。只要有合适的光照和一点点水分,它很快就能长到两三米高。从它身上随便取一片茎插在地上,就又能长出新的仙人掌。这样用不了几年,它们就能牢牢围住篱笆。它们的刺在阳光底下亮晶晶、硬邦邦,完全可以保护奶奶的院子。

薇薇伸出手去触摸尖刺。“不可以……”李阿婆还没来得及把薇薇拖开,她已经哇地哭出了声,一颗血珠子从她细嫩的手指尖冒出来。

奶奶听见哭声,连忙找出药水和棉球,小心地为薇薇上药。

“仙人掌坏蛋……大坏蛋……”薇薇的眼泪扑簌簌滚下来,“讨厌仙人掌……”

仙人掌靠着篱笆站着。正是四月份的天气,阳光暖暖的,但它仍然觉得有点儿凉。我错了,它想,我只知道刺能保护奶奶的院子,不知道刺还会把小朋友扎疼。可我该怎么办呢?在它以前生活的地方,人类对它和它的同伴们都保持距离,不会用手去触碰尖刺。

“仙人掌的刺其实是它的叶子,”奶奶的声音很轻柔,“不小心扎到你啦,我想,它一定也很难过……” 仙人掌的身体一震,它努力地把脑袋转向奶奶。

“可是它浑身都是刺,”薇薇说,“我就不能和它交朋友啦!” 仙人掌叹了口气。它看着薇薇和李阿婆离开。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薇薇每次经过这儿,都远远地绕着走。不知怎么回事,别的小朋友好像也不乐意经过这儿了。

仙人掌还是一个劲儿地长,它又长出了好些茎,身材渐渐魁梧。它想,如果小朋友们都不来,那么也就没有小孩儿偷摘奶奶种的果子了。可是我为什么不开心呢?

五月,院子里的樱桃树上结满了樱桃。奶奶一个人架起梯子一边摘果子,一边自言自语:“唉,现在都没人过来摘樱桃吃啦……”

仙人掌想,都是因为我。它把头深深地低下,几乎要垂到胸口。

天一天比一天热,蝉在树梢大声歌唱。木槿忽然说:“仙人掌,你背上长出了什么?”仙人掌努力转过头,却什么也看不见。“你开花了呀!”木槿拍着叶子说。

7 / 12

“哦……开花嘛,多简单的事,我们都会开花。可我常常觉得花朵是累赘,”它耸耸肩,“我们生来是要看家护院的,花朵降低了我们的威慑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仙人掌的花越开越多。重瓣的、金灿灿的花朵,在一根根尖刺里若隐若现。薇薇也跟着李阿婆一起来看仙人掌的花。她慢慢靠近,小声地数:“……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我脚脖子上还有一朵呢!”仙人掌喊。

“我家的仙人掌其实很温柔的。”奶奶对薇薇说。温柔?天哪!仙人掌想,我讨厌这个词儿。但是薇薇好像很喜欢。临走时她朝它挥挥手:“我不怕你啦,再见!”

仙人掌觉得心里好受了一些:“花开得这么多,我大概再也看不了门了。”

“也许你本来就不是看门的。”木槿说,“没有谁生来必须干什么的道理。”仙人掌琢磨了一会儿木槿的话,觉得有点儿明白,又有点儿迷糊。

转眼秋天来了,院子里的桂花树绽出了点点碎金。奶奶端了个塑料盆,戴起厚厚的手套,把紫红色的仙人掌果实摘下来。

“真羡慕你能结出这么大个儿的果子。”木槿说。

“又是开花又是结果的,”仙人掌说,“浪费我一身的好刺儿。”

孩子们都围拢来,眼巴巴地看着奶奶手中的塑料盆。奶奶拣起一个仙人掌果,确定没有带着尖刺,才放进一个孩子的手里。薇薇得到了一个最大的仙人掌果。她舍不得吃,说要放在专门装宝贝的盒子里。

奶奶家里热闹极了。她答应孩子们,来年,等仙人掌再长大些,分几片茎给他们带回家种去。 仙人掌说:“【乙】我一定要快点儿长!”

小狗小白跑过来,绕着它转了几圈,抬起腿在篱笆边上撒了泡尿。木槿大声笑起来,仙人掌也笑了。

(有删改)

17.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仙人掌在奶奶家的经历。请填写下面的表格,梳理在仙人掌身上发生的变化。(3分) 时间 二月 四月 五月 夏天 秋天 仙人掌的经历和变化 矮矮的,刚被奶奶种在篱笆边,急于证明自己有看家的本领。 长得很快,却误扎了邻居家小女孩薇薇的手指,它为此 ① 。 虽然 ② ,但这并不令它开心。 它开了很多花,令薇薇 ③ ,它觉得心里好受了些。 结出硕大的果实,被奶奶摘下送给孩子们,它决心要长得更快。 18.文中【甲】【乙】两处,仙人掌都表示“我一定要快点儿长”,这两处的含义相同吗?请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解说。(3分) 答:

19.年轻人将仙人掌带回家,原本是希望它完成 ① 的任务;但仙人掌竟然在无意中完成了另一个任务—— ② ,这才是奶奶所希望和需要的。这个童话故事启示我们: ③ 。(3分) 五、作文(40分)

8 / 12

20.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

题目一: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发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中有“破防”一词。破防,就是破除防御,一般指我们被某件事情或某个场景深深触动,保持心理平静的防线被突破,情绪掀起波澜。进入初中以来,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破防”的瞬间?请以“那一次,我破防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生活中,总有一个物件是你离不开的。它和你的学习、兴趣爱好或某种经历密切相关,默默地陪伴着你。如果有一天它能开口说话,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交流呢?请将“_____对我诉心声”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9 / 12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1.(共4分)(1)(2分)D

(2)(2分)【A】履平地:走在平地上;【B】光可鉴人:光亮得可以照见人影。 (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2.(共5分)(1)(1分)女娲造人(或: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 (2)(2分)C (3)(2分)B

3.(共6分)(1)(2分)小城崇礼的巨变(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2)(2分)从事和冰雪相关的职业(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3)(2分)A

4.(1分)评分说明:字迹清晰,书写端正,即得1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共6分) 5.(1分)温故而知新

6.(2分)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7.(3分)①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②秋风萧瑟③我言秋日胜春朝(或:秋风吹散马蹄声、霜叶红于二月花等)

(二)(共6分)

8.(2分)①传递家书②思乡

(评分说明:每空1分,意思相近即可。)

9.(4分)【示例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写江上行船所见:潮水涨满,江面宽阔,两岸更远了;船顺风而行,一叶白帆高悬。恢弘阔大的景象,反映出作者乐观昂扬的心情。

【示例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写的是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诗句中尽显新生事物的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情感。

(评分说明:描绘诗句所表现的景物2分,指出景物特点1分,点明诗句表达的情感1分) (三)(共8分) 10.(2分)B 11.(2分)【甲】

12.(4分)①果断冷静(或:勇敢机智)②缀行甚远(或: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后狼止而前狼又至)③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④要善于利用对方的弱点制服对手(或:贪得无厌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评分说明:每空1分,意思近似即可得分。)

10 / 12

三、名著阅读(6分) 13.(1)(2分)D

(2)(4分)【示例一】我觉得《朝花夕拾》中鲁迅儿时在百草园的经历十分有趣,在那里他观察各种昆虫,拔何首乌,尝覆盆子……我感受到了百草园的无限趣味,也很羡慕他不受拘束的玩耍之乐。

【示例二】我觉得《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了借芭蕉扇变成小虫子飞进茶杯,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让她不得不求饶的情节十分有趣,我感受到了孙悟空顽皮机智的性格,也为他的法力高强叫绝。 (评分说明:有具体情节2分,有恰当的感受1分,语言表达1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8分) (一)(共9分)

14.(3分)①卖菜老人称足分量后还暖心赠菜、提醒②儿时的小卖部里③情谊(或:诚心、热忱等) (评分说明: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15.(3分)不能去掉。“庄重”“足斤足两”两个词写出了店家真心待客、诚信交易的态度,也写出了那时“我”内心的期待和满足感。

(评分说明:判断正确1分,说出修饰效果2分。)

16.(3分)我选【乙】句。理由:【乙】句强调的是杆秤精神。从内容上看,文章所写关于杆秤的几件事,都侧重于表现称量者待人的热情诚信;从写作意图上看,作者写有关杆秤的回忆,是为了让人从中体会到其对人心的衡量与校正意义。以上两方面都着重于“杆秤精神”,所以应选【乙】句。

(评分说明:选择正确1分,从文章内容角度分析1分,从写作目的角度分析1分。) (二)(共9分)

17.(3分)答案示例:①感到难过(或:感到自责)②没有小孩儿偷摘果子③不再畏惧它(或:敢于接近它) (评分说明: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18.(3分)答案示例:两处含义不同(1分)。【甲】处的含义是希望自己赶紧长出更多的茎和刺,严严实实地围起院子,不让外人靠近(1分);【乙】处的含义是希望自己快快长出更多的茎,好分给孩子们带回家去种(1分)。

(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

19.(3分)答案示例:①看门护院②为奶奶带来热闹与欢乐③你自己忽视的方面,也许在他人看来更有价值。(从自我认知、自我成长、关爱他人的方式等角度谈皆可) (评分说明: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11 / 12

五、作文(40分) 20.评分标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36分)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一类卷 (40-34) 明确;想象丰富、合理;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36-30分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想象比二类卷 (33-29) 较丰富、比较合理;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29-25分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想象不三类卷 (28-24) 够丰富、不够合理;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24-20分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四类卷 (23-0) 心不明确;缺乏想象;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9-0分 说明: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

以1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 书写错误很多,字迹潦草,标点错误很多,格式不规范。 以2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书写错误较多,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格式大体规范。 2分 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书写基本正确、工整,标点大体正确,格式规范。 3分 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书写正确、工整,标点正确,格式规范。 说明 书写(4分) 4分

12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