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 )
A.草率(shuài)凝望(níng)忍俊不禁(jīn) ... B.伴侣(lǚ)抹杀(mǒ)鞠躬尽瘁(cuì) ... C.卓越(zhuó)哺育(pǔ)妇孺皆知(rú) ... D.枯槐(huái)门槛(kǎn)屏息凝神(bǐng) ...2.下列语句书写正确的是( )
A. 叔祖是和蔼的老人,他的太太却相反,什么也莫名奇妙。 B.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必露的拔尖人物。 C. 在民主人士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式紧张。 D. 我恍惚在梨花林里漫步,看见哈尼小姑娘在花丛中歌唱。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经过183天颠沛流离的太空生活,神舟13号三位宇航员成功返回地球。这一伟大壮举的背后,是无数....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锲而不舍的探索研究,是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的无私奉献。 ............
A. 颠沛流离 B.鲜为人知 C.锲而不舍 D.可歌可泣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习精读,要在了解大意、通览全文的基础上,品味关键句段的含义。 B.《孙权劝学》一文中,吕蒙之所以学有所成的原因是孙权善劝的结果。 C.今年央视端午晚会以清新文雅、古典唯美的风格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D.骑行在美丽的绕城天府绿道上,让我们更加热爱成都这座公园城市了。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 ) A.火烧令坚火:大火 .
B.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冒:覆盖 .
1
C.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范:模子 .D.药稍镕镕:同“熔”,熔化 .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其法其一犬坐于前 ..B.乃密布字印蒙乃始就学 ..C.持就火炀之何陋之有 ..
D.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以我酌油知之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A.这印的人刚印完,那一块却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极短时间就可印完。 B.这印的人刚印完,那一块就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极短时间就可接近。 C.这一块刚印完,那一块却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极短时间就可接近。 D.这一块刚印完,那一块就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极短时间就可印完。 8.下列各项中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凸显活板之“活”。每字一印,字活;密布字印,排版活;两板交替,印刷活。 B.选文条理清晰。先写发明者及时间,再按序依次介绍刻字、排版和印刷的方法过程。 C.选文详略得当。刻字排版相对简单,仅用一句话介绍;印刷过程复杂,则详细道来。 D.选文用词准确。如“烧”“炀”表示用火烤的不同程度,准确说明刻字印刷的方法。
三、诗歌鉴赏和名著阅读(每小题2分,共4分)
9.对下面诗歌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A. 诗歌既有对晚唐皇帝昏庸的讥刺,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B. 诗歌赋予“访逐臣”以“问鬼神”的新意,巧妙达到托古讽今之效。 C. 诗歌以汉文帝求贤之举衬托晚唐皇帝问贤之由,形成先抑后扬之势。 D. 诗歌仅用“可怜”二字,就表明了对朝廷不顾民生、不识贤才的嘲讽。 10.下列关于《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中人物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虎妞——强悍泼辣,企图控制并改变祥子的人生:放弃劳动,剥削他人。 B. 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因虎妞难产死亡而破灭。
2
C. 尼摩——无比向往自由,却把阿龙纳斯一行囚禁起来,强制他们留下。 D. 尼德·兰——野性十足的捕鲸手和分类狂,每到新海域都会进行生物分类。
四、默写(共6分)
1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②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2)请在王维的《竹里馆》和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弹再默写全诗。(4分)
五、现代文阅读(25分)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qióng)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líng)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
3
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2.文章围绕紫藤萝写了它哪些方面的特点?请分点概括作答。(3分)
13.文章第八段作者回忆十多年前的紫藤萝,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
14.文章第十一段写到“我”的变化,这样结尾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4分)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15分)
父亲的姓名
毕飞宇
突然来了一场大暴雨。
这场暴雨是在半夜来临的,我正在酣眠。后来,电闪了,雷鸣了,再后来整个大地都被暴雨敲响,动静相当大。暴雨之夜并不安静,但是,也许有人会同意我的观点,暴雨的吵闹声反而有助于睡眠。
一觉醒来,空气清冽,令人神清气爽。我们家门口的操场成了风景--那是一块平淡无奇的泥地,因为一夜的暴雨,被冲刷得平平整整,如同____________。
孩子有孩子的狂野,这狂野就是破坏。孩子见不得平平整整的雪地,也见不得平平整整的泥地。但凡有平整的雪地和泥地,孩子一定要让它们铺满自己的脚印,精疲力尽也在所不惜。
但这个上午,我对平平整整的泥地动了侧隐之心。我不想破坏它,相反,我要尽我所能地保护它。我没有在操场上留下我的脚印,没有让操场布满疤痕。
暴雨之后通常是艳阳天。大约在午后、骑阳把湿漉漉的操场烤干了。我光着脚,来到操场。操场是滚烫的、松软的,当我踩在上面时,会留下我的脚印,但是,泥土没有被翻起来,操场上依然没有疤。
我想在操场上写字,这个念头在刹那之间就产生了。几乎就在同时,我决定了,写我父亲的名字。 父亲的名字向来是一个忌讳,一个孩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无缘无故地使用父亲的名字。我还要强调一点,我害怕我的父亲--因为忌讳,因为害怕,我决定写父亲的名字。
我找来一把大锹。现在,这把大锹就是我的笔。
我目测了一下,把操场分成两半:上半部分,我要写一个扁扁的“毕,下半部分,我则要写一个扁扁的“明”。
在开始书写之后,我意识到,操场的实际面积要比我估计的大得多。我提着锻,用尽全力,几乎在奔跑。有好几次,因为提大锹的角度有问题,我跌倒了。但是,跌倒了又怎么样呢?什么也阻挡不了我对忌讳的挑衅,什么也阻挡不了我对恐惧的挑衅。我心花怒放啊。
4
我要说的是,我最终完成了我的杰作。“毕明”那两个字被我用大锹“写”在了雨后的操场上。我气喘吁吁,巨大的操场被我刻成了父亲的私章。操场坑坑洼洼,我则心花怒放。
父亲后来过来了,他看了我一眼。那一眼让我紧张万分。他还看了一眼操场,就站在自己的名字上。很奇怪,他没有认出自己的名字。他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忙什么。他有些狐疑,因为他的儿子满身是汗。
但父亲到底也不知道我干了些什么--他都站上来了,他只要用心一点点,我所做的一切就全都暴露了。谢天谢地,我干了,而什么都没有发生。
许多年之后,我们家已经在中堡镇了,父亲给我讲苏东坡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就坐在父亲的身边,突然想起那个“遥远的下午”,我的小心脏都拎起来了。我偷偷地笑了。这两句诗不用他讲,我比他还要懂--我曾经亲手把我的父亲送到“庐山”上去,他自己都没能认出“庐山,还给我讲这句诗呢。
15.文章第四段写到“孩子的狂野”,“狂野”在文中有哪些表现?请联系全文,概括作答。(4分)
16.请结合语境,将文章第三段空缺处补充完整,使之成为一个比喻句,并对这个比喻句进 行简要赏析。(4分)
17.如何理解第十二段画线句“我的心中充盈了夏日黄昏里痛苦的喜悦”?请结合文章内 容,简要说明。(3分)
18.文章选自散文集《写在操场上的名字》,有人认为用散文集名来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也 可以,它与“父亲的姓名”,哪一个作为本文题目更好?请简述观点及理由。(4分)
六、语言运用(共9分)
19.生活处处皆语文。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9分)(1)修改文章就是在学语文。下面语段中有三句话不够简明,请将句子番号及修改方法填写在相应横线处。(3分)
①生活是一本语文书,其中有很多语文知识,有着丰富的语文知识宝藏。②比如各种书籍报刊、招牌广告和电视电影等,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都可成为我们学习语文的阵地。③尤其是电视剧《人世间》,以真实温暖的剧情,成为虎年开年的收视焦点。④只要我们在生活中随时留心,就会领略到无比迷人的无限美好的语文风景。
第____句修改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句修改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句修改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经典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如果要紧承上面的语段补写下面三个句子,其合理
5
的顺序是什么?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出正确的序号。(3分)
①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这些经典文本,可以使我们受到文化濡染,从中获得可贵的精神品格和力量。
②进而,我们的人生也将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社会风气也会随之改变。 ③历代经典著作是这片风景中最值得我们恣意徜徉的美丽芳草地。 正确序号:____________
(3)适时练笔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必要方法。模仿示例,在下面选项中任选一种,为它写一 则广告词,注意表达的生动鲜明。(3分)
A.图书馆B.黑板C. 操场
示例一 空调:夏天的“凉”友,冬日的“火”伴。 示例二 茶:一杯茶,一份情,一生缘。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40分)
20.前面文章写到“父亲的姓名”,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
请将“______的名字”补充完整,并将其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