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降损节能是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是降低供电成本的有效途径。电力部门必须因地制宜地掌握好方法,做好降损节能工作,要善于总结经验,积极进行探索,才能有效地做好电网的降损节能,减少用户电费支出,提高的企业经济效益,充分挖掘配电设备的供电能力,从而实现国家能源的可靠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和优化培植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降损 节能 线损 问题
在导线、开关、变压器等设备传输电能的过程中,将产生功率损失(有功、无功功率),同时也将会在相应时间内产生一些能量损失(有功、无功电量)。鉴于目前35kV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系统在我国电力系统中,主要承担着远距离传输电能的重要功能,因此,降损节能成为考核与衡量电力企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技术指标,与用户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只要电流在电网中发生流动必然要消耗电能。所谓的线损率指的是一段时间内,配电系统在配电过程中损失的有功电量和该系统所获得的总电量之比。而线损电量则一般包括技术线损电量和管理线损电量两个部分。其中的技术线损电量是指在传输设备上进行传输过程直接损失的电量;管理线损电量则指的是发生在计量统计管理环节上所造成的电量损失。加强配电网降损节能成为当前电力企业的应加大措施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1 当前配电网降损节能存在的问题 1.1 降损节能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过程管理与预控能力还不够。主要体现在线损的波动比较大。在一些变电站还存在对更换CT、电能表、计量回路异常等原因形成的可追补的损失电量参数的记录不完整的问题;由于关口电量缺少数据而造成的估抄问题;对售电电量和关口电量的漏抄问题;存在贻误问题处理最佳时机的供、售电量实时跟踪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负荷的快速增长而造成的滞留电量增加问题。
(2)互联互代能力比较差的问题。由于存在网架结构薄弱现象,加上变电站10kV出线建设的相对滞后,以及配网线路缺少必要的电源点支撑等等,就造成了10kV供电半径长、线路迂回供电等问题,这使配网运行不经济问题突出。同时,还有一些高损耗变压器一直在运行,存在部分线路线号小和老化现象严重的问题。
(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问题。一些部门的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处理和分析问题能力,素质提高不够。日常工作责任心不强,抄表不同步、漏抄、估抄或不抄现象比较普遍。对规章制度执行不好,尤其出现在线损制度的执行方面,管理流程不畅和管理界面划分不清的现象依然存在。
(4)缺乏良好的用电环境。还存在局部的严重窃电现象。一些动力户和商业户的绕表接线,电压、电流回路开路或短路,改变计量接线
方式,改变计量倍率,开启电能表调整误差或改变计数器的变速比等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线损率和经济利益。
(5)缺少足够的无功补偿容量。随着日益增长的家用电器速度的加快,造成了配网无功补偿设备容量的不足,引起线损率的升高,导致电压质量很难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1.2 降损节能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1)发热造成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最为突出的线损问题。所谓发热就是一个把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能造成电能的不同程度的损失。同时,导体温度也会随着发热而升高,能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缩短寿命,降低绝缘的程度,并出现热击穿现象,引起配电系统的事故。特别是发生在建筑物里配置了容量不够的配电线路之际,发热成为直接引发电器火灾的主要原因。另外,在架空线路的压接处与电力电缆的中间接头处,也是引发事故的多发点。
(2)大量浪费能源的问题。正是由于线损所造成的能源无法转化为有用能量而出现浪费问题。同时其因需要电能来通风和冷却方式来散发能量,也需要耗费能源。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对于一般的配电网来说,线损率可达到3%~8%,甚至更高于10%。不仅损耗电能,而且还造成了大量浪费一次性能源的问题以及污染环境的问题。由此来说,在发电、供电和用电的各个环节的线损都能够产生经济损失,最后影响到国家对能源的利用、保护环境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2 配电网降损节能的对策性建议
针对上述配电网降损节能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也从以下两方面采取对策。
2.1 管理方面的措施
(1)加强细致的考核管理。要责承用电管理部门,要加强线损的理论计算工作,做好与实际情况的比较,从而取得比较合理的线损指标数据,并分配到年度、季度和月份指标,下发给各个基层单位,纳入到他们的各个时段的经济责任制考核指标之中。
(2)加强无功管理。对于那些正常功率的因素考核以外的问题,如,一些用户不重视无功倒送只关心功率因素是否大于0.9的问题,可以选择装设那些用电量大、功率因数接近1的用户处,对其装设双向无功电度表,并且要依据用电负荷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电容器投切的依据。
(3)加强计量管理。能否对电能进行正确计量室降低线损与否的依据和技术经济指标考核的依据。管理人员要定时对电表进行检查和校验,并及时对倍率进行调整,来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要对关键部位采用先进的的全电子电度表,最大限度地推广集抄系统。
2.2 技术方面的措施
(1)合理使用变压器。结线方式一奥根据生产企业用电的特点进行灵活选择,并且能够使变压器的负载率能够进行及时的负荷调整,从而让变压器最佳负载状态能够得到保证。
(2)改造低压配电线路。要按导线截面的选择原则进行低压配电线路的改造,以提高导线的载流水平。
(3)做好减少接点数量工作。导体之间连接是普遍存在于配电系统里一个现象,众多的连接点已经成为配电网里薄弱的安全环节和增加线损的重要原因。应通过加强搭接处的施工工艺来确保导体紧密接触,再通过降阻剂,深入降低接触的电阻。
(4)加强节能型照明器的使用。可以通过推广高效节能电光源,以电子镇流器来取代电感镇流器,并以电子调光器、延时开关、光控开关、声控开关、感应式开关来取代跷板式开关应用于公共场所,最大限度地降低照明能耗和线损。
(5)进行用电负荷的调整。要调整用电设备的运行方式,合理分配负荷,压低电网高峰时段的用电,增加电网低谷时段的用电。还要改造不合理的局域配电网,保持三相平衡,确保工矿企业用电均衡,以降低线损。
总之,降损节能属于电力行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电网的经济运行也是降低供电成本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电力部门必须因地制宜地掌握好方法,做好降损节能工作,要善于总结经验,积极进行探
索,才能有效地做好电网的降损节能,减少用户电费支出,提高的企业经济效益,充分挖掘配电设备的供电能力,从而实现国家能源的可靠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和优化培植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2]
孙琴梅.工厂供配电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段学锋.企业配电网络节能降损的实践与认识[J].江汉石油
职工大学学报,201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