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培智教育以来,常常看到智力障碍的孩子一些这样的情景:回答问题别别扭扭,声音很小,一说话先捂嘴哄笑,上讲台表演畏畏缩缩,一碰见陌生人就往人背后藏,跟同伴交流害羞胆怯......种种现象。常常让上课的老师焦虑万分,让孩子的家长感到束手无策。因此,怎样让孩子们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表现自己,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显得尤为重要。
一、“看”
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观察孩子们的行为举止,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在他与别人玩耍时候,要注意观察他跟别人的交流方式,跟别人说话的表情,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知道孩子们的喜好,能够掌握孩子们的交流动向。把孩子们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从而找到孩子们的兴趣点,激发他们表现自己的欲望。
二、“创”
在了解孩子们的性格去想与喜好之后,要适当的给孩子们锻炼自己的机会。
比如,在开展班级活动的时候,鼓励每个人上台介绍一下自己,可以让学生们举手来展示自己的新玩具。利用班级的活动课开展各种各样的趣味活动,让孩子们都积极地参与进去,让孩子们尽情的玩耍,在玩耍中放松自己。
1
在家庭中同样需要家长的配合,让家长给孩子创设一个发挥自己的机会,平时让孩子们帮助家长洗碗、扫地、擦桌子、收快递等等,只要他们力所能及之事,尽量让孩子们独立完成。
三“等”
既然给孩子们创造了机会,那就要耐心的等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潜力。有些家长叫不动自己的孩子做家务,就开始自己做,嫌自己的孩子拿东子慢,就干脆自己去拿东西,只顾着让孩子一遍又一遍的写字,一次又一次的看电视。时间一长,孩子们自己也不愿意主动去做这些事情,孩子们便产生惰性,不在参与家庭活动。
四“夸”
当自己的孩子主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老师要大声的向全班学生宣布,让孩子的自豪感获得极大的满足,当孩子们主动开口讲话的时候,家长要给予孩子极大的鼓励,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