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
摘要:在财务日常工作中,大家往往比较重视报税和迎接税务检查等方面,但对税务的内部控制不够重视,碰到税务检查便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应对,存在这样的心理并不是说我们故意有偷税漏税的行为,而是我们不能肯定自己在业务处理流程中是否存在有非故意违反税法的行为。
关键词:报税;税务检查;偷税漏税
Abstract: the financial daily work, we tend to be more emphasis on tax and meet the tax examination and so on, but not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the tax encounter carefully deal with the spirit of the tax examination picked it extremely, is there psychological is not to say that we have deliberately tax evasion behavior, but we are not sure whether there is in the business process have not intentional violation of tax law.
Key words: tax; The tax inspection; Tax evasion
1.违反税法引发的后果
1.1经济损失
《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了违反税收征管的法律责任,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税款、滞纳金,并处以一定数量的罚款。因不熟悉税法多交税款而不能及时发现,导致未能在规定时间内退税,也会导致经济损失。
1.2刑事处罚
《刑法》分则里设置了“危害税收征管罪”,对于违返其规定的单位除了判处相应的罚金外,还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还必须追究刑事责任。
1.3社会形象受损
南方电网公司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早在2004年南网公司就已经发布了依法经营二号令,把依法经营作为确保公司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依法经营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的基本社会形象,无论是基层供电企业或是其所属集体企业,如果发生重大税务案件,都会影响到南网公司的良好形象。
因此,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加强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有效防范税务违法行
为具有重要意义。
2.税务风险来源
税务风险来自哪里呢?我国税收法规体系非常繁杂,目前共有19个税种,每个税种不但有法律条文,还有数不清楚的实施细则、解释、解答,还有各级政府的实施办法、税收优惠,甚至国税、地税有些征税口径也不相同。税收政策是动态的,是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各种有争议之处经常有新的解释,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单靠个人是无法完全掌握的,所以在执行税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风险:
2.1税收政策遵从风险
税收政策遵从风险是指:“企业的经营行为未能有效适用税收政策而导致未来利益损失的不确定因素。”
2.2纳税金额核算风险
纳税金额核算风险是指:“纳多少税的问题。”例如:企业对外支付兼职教师的劳务费用,误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导致少扣税金并补交罚款的风险。
2.3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各种商业交易行为和交易模式因本身特点可能影响纳税准确性而导致未来交易收益损失的不确定因素。”对企业来讲,越少发生的交易行为,纳税风险就越大。例如:在企业兼并中,因为没有对被兼并企业进行充分的纳税评估,在兼并后才发现被兼并企业以前年度漏缴税款,导致补缴税款和罚款的后果。
2.4税务筹划风险
税务筹划的目的就是尽量降低企业的税赋,但往往由于企业筹划人员业务能力低、受知识的局限、税法的变化频繁以及对有关税收政策理解不透彻、把握不到位等原因,税务筹划可能会从合法的避税行为变为逃避缴税等违法行为,形成偷税行为,从而遭受税务处罚。
3.如何进行税务风险控制
3.1建立风险控制环境
企业应提高全体员工对税务风险管理意识,给员工灌输依法经营、诚信纳税的理念。一直以来,南网公司把依法经营理念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在员
工中开展宣讲教育,近年来电力系统经营日趋规范,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企业应设置税务管理部门和岗位,较小的单位可将税务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合并。在我省单独设置税务管理部门的供电局还是比较少的,一般将都是将税务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合并,设置相应的税务管理岗位,并明确其税务管理职责和岗位职责权限。
应建立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例如纳税申报表的填报、复核、审批分离等。
供电企业下设机构众多,管理链条长,各层级涉税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税务管理水平落后将会影响甚至阻碍企业发展,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税务方面知识的培训,使其能迅速掌握新政策、新规定,提高业务水平、职业道德及专业胜任能力,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
3.2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
由于财务工作的繁忙,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很少去审视自身存在的税务风险,只有当内审、外审或税检查出问题时才进行整改,经常处于亡羊补牢的状况。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定期、及时地查找业务流程中当前的、潜在的及未来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对其进行判断、归类,分析其对企业影响程度,从而确定税务风险管理的轻重缓急及解决方案。
企业应定期进行税务风险评估,尤其是在企业内部发生重大经营变化,或者外部税收政策重大调整时进行专项税务风险评估。
税务风险评估应着重于经营方式、业务流程的变化,非经常性业务,企业人员对税务风险的态度观念和态度,涉税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等等方面。
税务风险评估可以由企业税务管理部门组织进行,也可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实施。中介机构有专业优势,但对本企业业务了解程度远远不及内部机构,两方面的评估应相互补充,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3.3实施控制活动
企业应根据日常业务中的税务风险及税务风险评估结果,建立行之有效的内容控制制度,合理设置关键控制环节、流程及控制方法,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全面控制税务风险的目的;制定日常涉税业务相关事项的规定和要求;制定涉税会计事项的处理流程,确保会计处理合法合规;完善纳税申报、复核、审批以及税款缴纳全过程,使其符合税法规定;按照税法规定保存涉税业务资料,并按相关规定到税务机关进行报批、备案。
为加强日常业务税务风险控制,应强调复核的及时性,加强事中监督,减少事后整改,且应真正发挥起审核作用,不能流于形式。现在的纳税申报都是采用
网上申报、网上扣款,有些纳税申报错误如果发现不及时,银行已经扣款,再申请退款会费时费力。所以纳税复核必须在事前和事中进行,即在点击纳税申报前对申报情况进行核对,尤其是在年度申报中尤为重要。
重大税务风险应作为重大事项,及时向企业管理各层级进行汇报。
3.4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及时、准确、完整收集整理与企业税务管理相关的各种内外部涉税信息,并借助信息技术,使这些信息以恰当的方式在财务人员中实现共享,也使其在企业管理层和相关业务层面实现共享,从而将涉税信息贯穿到业务流程中,在企业内部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使用的过程。
信息沟通包括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内部沟通是指部门内、部门之间、上下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还包括税务管理部门与上级领导等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和反馈。外部沟通是指与税务部门、中介机构、外部审计部门等之间进行的沟通。
进行良好的内、外部沟通,都有利于帮助企业发现并控制税务风险。有些问题我们刚碰到,可能别人已经有解决方法了,有些我们已经解决的问题同样可以给其他人进行参考。
3.5监督和改进
税务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本企业纳税情况进行自我检查,定期对税务风险制度的有效执行进行审核。
审计部门应对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设置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
企业可以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中介机构,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有效性进行审计评价。
上述提到的税务风险控制五个方面不是孤立的,内部环境是基础,信息与沟通则贯穿了税务风险控制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监督等全过程,同时又是重要工具,为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信息保证,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税务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监督的目的是为了持续改进,监督与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形成三位一体的闭环控制系统。五个方面相互作用,形成税务风险动态管理,合理保证税务风险控制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的通知[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09年35期
2.盖地、张晓.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风险识别与防控.中华会计网校.2009.2
3.温小丽.中国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徐洁稚.浅析企业税务风险管理[J] .改革与开放.2010年20期
5.张加兴、张晓.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J] .财经界.2010年12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