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矿用皮带输送机各种标准.doc

来源:哗拓教育


矿用皮带输送机各种标准.doc

一输送带的安全规范

一、国家在 GB4784— 93 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中,对输送带部件做了明文规定,有

关输送带的安全规范摘编如下:

1、输送机必须按物料特性与输送量要求选用,不得超载使用,必须防止堵塞和溢

料,保持输送畅通。

2、输送带应有适合特定的载荷和输送物料特性的足够宽度。

3、输送带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严禁以低强度代替高强度输送带。

4、输送带芯体外露必须及时修补,如芯体锈蚀、断裂、断段、腐蚀,必须更换损

坏区域。

5、宜设输送带初期损坏检测装置和防跑偏装置。

6、运行中输送带着火,应先停机再灭火。

7、安装输送带后,不允许用火、电焊机加工机架。

8、各种输送带的保用期不得少于附表 1 的规定( GB 523—74)。

附表 1各种输送带保用期的规定

型号运输物料的主要特性和对输送带的磨损度保用期 /

密度较大的中小块矿石或煤炭等,冲击力较大, 2

强力型

磨损度较重 4 密度较大的大块矿石或煤炭等,冲击力大,磨损 1

重8 密度为 m3 以下的中小块干燥矿石、煤炭、砂砾 2

等,磨损不太大 4 密度为 m3 以下的中小块潮湿矿石、煤炭等,磨 1

损不太大8

普通型

用于矿井下较固定的设备,物料干燥 2

4 用于矿井下较固定的设备,物料潮湿 1

8 密度较小,磨损较轻的物料,如谷物、纤维、木 3

质粉末和包装物品 6

耐热型适于输送 120 以下的热焦碳、水泥、熔渣、砖等 6

9、煤矿用阻燃带接头检验规范应按MT 318— 92 行业标准执行。其机械接头使

用寿命不得低于10 万转,胶粘接头寿命不得低于25 万转。

二托辊的质量标准

一、我国对TD— 75 型定有质量标准(GB 10595— 89),现综述如下:

1、托辊用锂硅润滑脂的性能如下表所示。轴承的充油量应为轴承空隙的2/3 ,密封圈之间的空隙应充满。

附表 2 托辊用锂硅润滑油脂的性能

性能要求针入度( 25 , 60 次) /mm 265 295

抗水性(加水 10%,10 万次工作针入度)375

/mm

氧化安定性( 100 ,,100h)压力降 /MPa

防腐蚀性(52 , 48h,相对湿度 100%) 1 级

2、托辊外圆径向跳动应符合附表 3 的规定。

附表 3 非缓冲、核形外托辊外圆径向跳动量

带速 / (m -1 )

550 550 950 托辊长度 /mm

950 1600

轴向位移在 500N 轴向压力下小于0.7mm

3、托辊外圆跳动应符合附表 4 的规定。

附表 4施加轴向力标准

辊子轴径 /mm 施加轴向力/Kn

20 10

25 15

4、托辊装配后,在 250N 的径向压力下,以 550r/min 旋转,测其旋转阻力,其值不得大于下表的数值,停止旋转 1h,其旋转阻力不得大于附表 5 的数值的倍。

附表 5 旋转阻力

托辊直径

/mm 133108

防尘托辊/N

具有煤尘的容器内连续运转200h,煤尘不

防水托辊

进入

在淋水工况下连续

/N 运转72h 进水量小于5g

5、在 1 米高度,托辊平放,自由落下。托辊立放,在高度为H=180/G( cm)时垂直自由落下(G 为托辊质量, kg),要达到辊子零件和焊缝无损伤与裂纹,相配处不得

松动,辊子的轴向位移量不大于 1.5mm。

德国 DIN221122 的托辊质量标准如附表 6 所示。

附表 6德国托辊质量标准

托辊外壳钢板厚度不小于 2.9mm

托辊在轴向移动量0.5mm

托辊在径向移动量0.5mm

运行阻力89mm的3N, 63.5mm的

4N

试验阻力250N150N

托辊使用寿命(550r/min 时)2000h 轴承座孔与轴承外圈公差M7轴承内圈同轴96 轴承加油一次运转大于5000h

托辊启动阻力不允许超过稳定运转运行阻力的倍

二、 ISO 规定了托辊圆周和托辊横梁或任何其他结构顶部之间的空隙

如附表 7 所示。

的最小值,

托辊直径/mm

附表

最小空隙

7

/mm

最小间隙

托辊直径/mm 最小空隙/mm

30 50

三、 ISO 还规定了输送带在正常位置同靠近的障碍物的间隙C/,如附表8:

附表 8 C /值

带宽 /mm C -1 )

400 650 50 3

800 1400 70 3

1600 2000 100 3

2000 另加 3

三带式输送机的配电设计

一、根据国家标准GB50055— 93 的规定,带式输送机的配电设计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主回路和控制回路要求同时得电、失电。否则,当控制回路电源有电,主回路

电源失电又恢复供电时,将引起自启动,易发生事故,所以应有连锁。同一带式输送机的电气设备的供电电源,宜取自同一母线。

2、带式输送机线路上有多台电动机启动,启动电压要求不低于其额定电压的

80% 90%,并不影响其他用电设备的工作。当多台同时启动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分批启

动,如中间摩擦式带式输送机电动机组的启动就像汽车发动机汽缸的点火次序依次启

动。

3、带式输送机生产线中的物流信号及输送带跑偏、打滑、纵向撕裂、断带、超速、

堵料等信号检测装置,应由生产工艺条件决定,电气设计满足其要求。

4、输送线启动和停止的程序由工艺条件确定。运行中,任何一台连锁机械故障停

车时,应使给料方向的带式输送机按反运行方向,依次先行停车。

5、带式输送机的输送线应能连锁,实现机旁控制,并能进行单机调试。

6、带式输送机的输送线的控制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锁的带式输送机少而且分散时,宜采用连锁分散控制。

2)、当连锁机多,工艺流程复杂时,宜在控制室内集中控制或自动控制。

3)、当连锁机虽多但工艺允许分段控制时,采用局部集中控制。

4)、带式输送机线上的除铁器、除尘器,均应在机组启动前开机、生产线停机后延时再停机。

5)、带式输送机输送线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沿线设置启动预告信号。

(2)、在值班设置事故信号、设备运行信号和允许启动信号。

(3)、控制箱(屏、台)面上设置事故断电开关或自锁按钮,面板上应有模拟图

或显示器。

(4)、在连锁机械旁设置事故断电开关或自锁按钮,宜每隔20 30m设置一个。

7、带式输送机所用低压交流电动机,应有设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并应根据

具体情况分别设过载保护、断相保护和欠电压保护等集成芯片综合保护器。

(1)、短路保护宜采用熔断器或低压断路器的瞬动过电流脱扣器,也可采用瞬动元件的过电流继电器。熔断器至少在两相上装设。

(2)、熔断器熔断体的额定电流应大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且其安秒特性曲线计算偏差后,略高于电动机启动电流和启动时间的交点。如电动机启动频繁,熔断体的额定电流再加大 1 2 级。

(3)、瞬时电流脱扣器或过电流继电器瞬动元件的整定电流,应取电动机启动电流的倍。

(4)、热继电器或过载脱扣器的整定电流,不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其值应接近额

定值。

(5)、连续运行的带式输送机,采用熔断器保护或短路器保护,宜装设断相热继电器保护或温度保护。

(6)、低压保护器宜采用低压断路器的欠电压脱扣器或接触器的电磁线圈,其控制回路宜采用电动机主回路供电。电动机及其控制电器宜共用一套隔离器。

(7)、控制电器宜采用接触器、启动器或专用开关,一组电动机可共用一套控制电器,控制电器应能接通和断开电动机的堵转电流。

(8)、低压交流电动机的回路上应在每台电动机上装隔离电器,或共用一套短路保

护的一组电动机共用一套隔离电器。

(9)、电动机主回路导线的载流量不应小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并对其机械强

度、电压和在短路条件的热稳定性进行校验。

8、有爆炸危险场所要使用防爆电动机、电器,有火灾危险场所要选IP44 以上的电动机和电器,在露天场所使用的应选不低于IP54 的电动机和电器,在水中使用的要选

潜水电动机等。此外,还要依据气候条件、温度、湿度、粉尘、腐蚀性气体等环境条件

选择 IP 等级。

9、应配合机械保护,如过转速可选离心式调节器,过转矩可选安全销或转差离合

器。

二、隔爆外壳的防爆性能规定如下:

1、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I 类(井下用电气设备)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见

下表

附表 9 I类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

隔爆结合面结合面型式

长度 L( mm)

平面、止口或

圆筒结构①结合面内缘间隙 W( mm)至螺栓孔距外壳容积 V( L)离 L1( mm)

带有滚动轴

承的圆筒结

构②

d; d 25 ( 1)、当操纵杆直径 d 6.0mm时, L 须不小于 6.0mm;当 D 25mm时, L 须不小

时, L 须不小于25mm。

2/3 。

( 2)、滚动轴承结构,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m,须不大于W值

2、快动门式或盖的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 须不小于25mm。

3、隔爆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须不高于规定值,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须不高于规定

值。

三、按煤炭标准MT147-92 关于阻燃带的物理机械性能见附表 1

附表 10 阻燃带的物理机械性能

整体拉断强度整体拉断伸长率

撕裂力覆盖胶硬度邵尔 A 型号(n/mm)( %)

( N)

纵向横向纵向横向橡胶面塑料面680S 680 265 15 18 1090 58 65 75 80 800S 800 280 1180

1000S 1000 300 1180

1250S 1250 350 1540

1400S 1400 _ 1540

1600S 1600 _ _

1800S 1800 _ _

2000S 2000 _ _

2240S 2240 _ _

2500S 2500 _ _

2800S 2800 _ _

3100S 3100 _ _

3400S 3400 _ _

注:( 1)、尚未明确的拉强度、撕裂力,待以后确定。

( 2)、当试验力为额定力时,试验伸长率不得超过4%。

(3)、必要时,试件浸水 8h 以上,待擦干后 1h 内做拉断撕裂和伸长率试验。

(4)、分层阻燃带以全厚度纵向拉断强度考核。

(5)、根据使用要求,分为单面或双面加厚覆盖胶,厚度可根据供需双方商定,特别是固定带

式输送机,采用整芯带,必须加厚覆盖胶,以便延长使用寿命,塑料覆盖胶面阻燃输

送带用在输送机

倾角较小的场合;橡胶比例大于 70%的橡胶覆盖胶面阻燃输送带用在输送机倾角较大的场合。

四托辊的性能有六项规定

一、我国专业技术标准 ZBD93009— 90“煤矿井下用带式输送机托辊技术条件”关

于托辊的性能有六项规定:

1、托辊径向圆跳动量不得超过附表11 中所列数值。

附表 11 托辊径向圆跳动

带速托辊长度

m/s 460 460 950 950 1000

2、轴向窜动。

在 500N 轴向载荷作用下,托辊轴向窜动值不得超过0.7mm。

3 、托辊在250N 的压力作用下,在外圆线速度为 2.0m/s 时,其旋转阻力不大于附表 12 的规定。

附表 12 托棍旋转阻力

托辊直径

旋转阻力( N)

托辊长度( mm)

(mm)

460

750 95

108

0 1150 1 350

525 60

13 0

3 790 90

675 75

1010 1

20

4、机械强度。

(1)、跌落试验。跌落试验用两种方法进行,一种是将托辊水平放置在距水泥面

1m的高度进行跌落试验;另一种是将托辊垂直放置,距水泥面的高度H进行跌落试验。H由下式计算:

H=

式中P—托辊重力,N;

H—托辊垂直跌落高度, cm;

1800—经验值,。

跌落次数各为一次,然后检查下列内容:

a、托辊零件、焊缝不得有损伤和开裂。

b、跌落后托辊轴向位移不得大于 1.5mm。

c、跌落后托辊旋转阻力不得超过附表12 规定值的倍。

d、托辊管体与轴承座不得松动。

(2)、轴向载荷。对托辊直径108 轴施加 10kN 的轴向载荷;托辊直径159 轴施加15kN 的轴向载荷。托辊轴(包括轴承座、密封装置)与托辊管体不得脱开。

5、密封性能。

①、煤尘密封性能。按规定置托辊于煤粉密封容器内,以1450r/min转速运转200h,煤尘进入轴承润

滑脂中的含量不得超过%,托辊仍能正常运转。

②、浸水密封性能。按规定置托辊于清水中以1450r/min 的转速运转24h,其进水量不得超过150。

③、淋水密封性能。按规定置托辊于倾斜 30 的密封容器内,上端进水,下端排水,托

辊以 1450r/min 的转速运转 120h,其进水量不得超过 250g。

6、使用寿命。

按规定方法,托辊强化试验寿命折算到托辊实际使用寿命不得少于20000h。

五带式输送机运送时的规定

一、《煤矿安全规程》对使用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运送时,有以下具体规定:

1、必须使用阻燃带。

2、巷道内要有充分照明。

3、必须装设自动洒水装置和防跑偏装置。

4、必须装设驱动轮防滑保护、烟雾保护、温度保护和堆煤保护装置。

5、在主要巷道内安设的胶带输送机必须装设:

(1)、输送带张紧力下降保护装置和防撕裂保护装置。

(2)、在机头和机尾防止人员与驱动滚筒和导向滚筒相接触的防护栏。

6、在倾斜巷道中使用的带式输送机,必须装设防逆转装置或制动装置。

7、液力偶合器不准使用可燃性传动介质。

8、严禁乘人。

二、《煤矿安全规程》对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时有以下规定:

1、必须装设过速保护、过电流和欠电压保护、钢丝绳和输送带脱槽保护、输送

带局部过载保护、钢丝绳拉紧车到达终点和拉紧重锤落地保护。

2、在倾斜井巷中使用的钢丝绳牵引带式,必须装设弹簧式或重锤式制动闸,制动闸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制动力矩与设计最大静拉力差在闸轮上作用力矩之比不得小于2,也不得大于 3。

(2)、在事故断电或各种保护装置发生作用时能自动施闸。

3、在倾斜井巷中,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送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

(1)、在上、下人员的20m区段内输送带至巷道顶部的垂距不得小于 1.4m,行驶区段内的垂距不得小于1m。下行带乘人时上下输送带垂距不得小于1m。

(2)、输送带的带宽不得小于0.8m,运行速度不得超过 1.8m/s ,输送带绳槽至带边的宽度不得小于60mm。

(3)、乘座人员的间距不得小于 4m。乘坐人员不得站立或仰卧,应面向行进方向,

并不得携带笨重物品和抚摸输送带侧帮。

(4)、上下人员的地点应设有平台和照明,上行带下人平台长度不得小于5m,宽度不得小于0.8m,并有栏杆。上下人的区段内不得有支架或悬挂装置。下人地点应有

标志或声光信号,在距下人区段末端前方2m处,必须设有能自动停车的安全装置。

卸煤口,必须设有防止人员坠入煤仓的设施。

(5)、上下班运输人员前,必须卸除输送带上的物料。

(6)、应装有在输送机全长任何地点可由搭乘人员或其它人员操作的紧急停车装

置。

六带式输送机完好标准

一、煤炭标准MT148— 83 规定:新制造或大修后的减速器,在工作250h 后应更换新油,以后每隔 3 6 个月彻底清洗换油,当出现下列情况时,也必须及时换油。

1、油的外来杂质含量达到2%,而被磨损的金属颗粒含量超过%时。

2、除油包水齿轮外,油中水含量高于2%时。

减速器应保持清洁,不得有积尘。减速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75。无漏油现象。

二、输送机完好标准中紧固件有以下规定:

1、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或

棱角严重变形。

2、螺栓不得弯曲,螺纹损伤不得超过螺纹工作高度的一半,且连续不得超过一周;

螺孔乱扣、秃扣时,在不影响机体强度的前提下,允许扩孔,增大螺栓直径。

3、螺母必须拧紧。螺栓的螺纹应露出螺母 1 3 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加多余的垫

圈来减少螺栓露出长度。

4、螺纹表面必须光洁,不得用粗制螺纹代替精制螺纹。

5、同一部位的紧固件规格必须一致,主要连接部位或受冲击载荷容易松动部位的

螺母,必须使用防松螺母或其它防松装置。

6、使用花螺母时,开口销必须符合要求。螺母止动垫圈的包角应稳固,铁丝锁紧

螺母时,其拉紧方向应和螺纹旋力方向一致,接头应向里弯曲。

7、弹簧垫圈应有足够的弹性(自由状态开口重叠部分不得大于垫圈厚度的一半)。

8、螺栓头部或螺母必须和相接触的部件紧贴。如该处是斜面时,应加相同斜度的

斜垫。

9、键不得松动,键和键槽之间不得加垫。

三、输送机完好标准中滚动轴承有以下规定:

1、轴承润滑良好,不漏油,转动灵活,无异响,温度不超过75 。

2、轴承磨损允许最大间隙不超过附表13 的规定:

附表 13 滚动轴承磨损允许最大间隙

轴承内径滚动轴承

圆锥滚动轴承

调整值允许值—

80 120 130

四、输送机完好标准中齿轮磨损有以下规定:

1、齿轮无断齿,齿面无裂纹或剥落。

2、硬齿面齿轮,齿面磨损达硬化层的80%。

3、软齿面齿轮,齿面磨损为原齿厚的15%。

4、开式齿轮,齿厚磨损为原齿厚的25%。

五、输送机减速器完好标准中有以下规定:

1、箱体无裂纹或变形,接合面配合紧密不漏油。

2、运转平稳,无异响。

3、油脂清洁,油量合适,润滑油面超过大齿轮直径的

六、输送机齿轮联轴器齿厚磨损、弹性联轴器弹性圈、

1/3 。轴承润滑占油腔 2/3

链式联轴器链轮完好标准中

有以下规定:

1、齿轮联轴器齿厚磨损不超过原齿厚的20%。

2、弹性联轴器的弹性圈外径磨损后与孔径差不大于3mm,柱销螺母应有防松装

置。

3、链式联轴器链轮无裂纹或严重咬伤,链轮齿厚磨损不超过 3 5mm。

七、输送机关于液力偶合器完好标准中有以下规定:

1、外壳及泵轮无变形、损伤或裂纹,运转无异响。

2、易熔合金塞完整,安装位置正确,符合各型液力偶合器的规定,不得用其它材料代替。

3、不渗油、不漏油。

八、输送机滚筒、托辊的完好标准是:

1、滚筒无破裂、轴不弯,键不松动。胶面滚筒的胶层与滚筒表面紧密结合,不得

有脱层或裂口。

2、托辊齐全,转动灵活,无异响,无卡阻现象,定期注油。缓冲托辊表面胶层磨

损量不得超过原厚度的1/2 。

九、输送机胶带、拉紧装置完好标准有以下规定:

1、胶带无破裂、边缘完整,不露钢丝绳或钢条,横向裂口不得超过带宽的

口处不露钢丝绳或钢条,面胶脱皮不超过0.3mm2 。

2、接头卡子牢固平整。硫化接头无变形。

5%,裂

3、运转中胶带不打滑,不跑偏,上部胶带不超过滚筒和托辊边缘,下部胶带不磨

机架。

4、拉紧装置的调节余量不小于调节全行程的1/5 。

十、输送机制动装置的完好标准有以下规定:

1、制动器各传动杆件灵活可靠,各销轴不松旷,不缺油。闸轮表面没油迹,推动

器不漏油。

2、松闸状态下,闸瓦不接触制动轮表面,制动时闸瓦与闸轮紧密接触,有效接触

面积不得小于90%,制动可靠。

十一、输送机完好标准中有以下安全保护装置:

1、强力胶带输送机安全保护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49 条有关规定。

2、钢带输送机安全保护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50 条有关规定。

十二、输送机电动机完好标准有以下规定:

1、外观检查

(1)、螺栓、接线盒、吊环、风翅、通风网、护罩及散热片等零部件齐全、完整、

紧固。

(2)、运行中无异音。

(3)、运行温度不超过生产厂规定,如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级绝缘绕组不超过96。

E 级绝缘绕组不超过105。

B 级绝缘绕组不超过110。

F 级绝缘绕组不超过125。

H级绝缘绕组不超过135。

滚动轴承不超过75。

(4)、运行中转动平稳,无明显震动,震动最大允许值为0.085mm。

(5)、电流不超过额定值,在三相电压平衡条件下,三相电流之差与平均值之比不

得相差 5%。

(6)、接地装置符合规定。

6kv 不低于 6MΩ; 3kv 不低

2、绝缘良好。温度在75时,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

于 3MΩ; 700V 及以下不低于1MΩ。

3、轴承不松旷,转动灵活,运行平稳无异响。油质合格,油量适当。

4、接线螺栓、引线瓷瓶、接地板无损伤裂纹,标号齐全、引线绝缘无老化破损。

接线符合要求。

5、电动机的隔爆性能符合完好标准要求。

6、直流电机换向器与电刷火花等级标准符合附表14 规定, 1 以下属于正常状态。

附表 14火花等级标准及特征

火花

火花特征整流子及电刷的状态

等级

1 无火花(黑暗整流)

1 刷下面仅小部分有微弱整流子上没有黑痕以及电

的点状火花刷上没有灼痕

电刷下面大部分有轻微的整流子上有发黑的痕迹出

1

火花

现,用汽油擦其表面即能除

去,同时在电刷上有灼痕

电刷整个边缘下面有大的整流子上有发黑的痕迹出

2 花,仅在短时冲击负载及现,汽油不能擦去其表面的

过载时允许存在黑痕,同时电刷上有灼痕

电刷的整个边缘下面有强整流子上的发黑痕迹相当

大的火花,同时有大火花飞严重,汽油不能擦除其表面

出,此种情况,仅在直接(无的黑痕,同时电刷烧焦及损

3 动变阻器)起动或电机反坏

向时允许存在,此时整流子

及电刷的状态仍能保持适

用于以后的工作

七滚筒驱动胶带输送机运输的规定

一、《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用滚筒驱动胶带输送机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使用阻燃胶带。

2、巷道内要有充分照明。

3、必须装设驱动轮防滑保护、烟雾保护、温度保护和堆煤保护装置。

4、必须装设自动洒水装置和防跑偏装置。

5、在主要运输巷道内安设的带式输送机,还必须设:

(1)、输送带张紧力下降保护装置和防撕裂保护装置。

(2)、在机头和机尾防止人员与驱动滚筒和导向滚筒相接触的防护栏。

6、在倾斜井巷中使用的带式输送机,必须装设防逆转装置或制动装置。

7、液力偶合器不准使用可燃性传动介质。

8、严禁乘人。

二、操作规程对“井下机械维修工”的规定是:

1、一般规定

(1)、井下机械维修工(以下简称维修工)必须具备一定的钳工基本操作及液压基

础知识。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维修工必须熟知自己的职责范围,熟练掌握所维修设备的技术性能、完好标准、检修工艺和检修质量标准,并了解周围环境及相关设备的配合关系。

(3)、下井前,要由维修工作负责人向有关人员讲清工作内容、步骤、人员分工和安全注意事项;维修工要根据当日工作的需要认真检查所带工具是否齐全、完好,材料、备件是否充足,是否与所检修和维修设备需要的材料备件型号相符;并备好专用停电牌。

(4)、维修工在进行检修工作时,不得少于 2 人,在维修时应与司机配合好。

(5)、不允许在井下拆检的设备、部件等,必须及时升井检修。

(6)、在距检修地点 20m 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1%时,严禁送电试车;达到 %时,停止一切作业,并切断电源。

(7)、在倾角大于 15 的地点检修和维修时,下方不得有人同时作业。

2、操作前的准备

(1)、维修工进入现场后,要与所维修设备及相关设备的司机联系。处理故障

时,要确认故障的部位和性质。

(2)、在检修现场,检修负责人要讲清工作内容、步骤、分工和安全措施;清点

所带材料、备件,应符合维修需要。

(3)、清理所维修设备的现场,应无妨碍工作的杂物;支护顶板,特别是需吊挂起重

装备的支撑物应牢固,周围无其它不安全因素。如有问题,应妥善处理后方可工作。

(4)、对所维修的设备停电、闭锁并挂停电牌,并与相关设备的司机或周围相关环

节的工作人员联系,必要时也需对相关设备停电、闭锁并挂停电牌。

3、操作

(1)、维修工对所负责的设备维护检查时应注意:

a、各部紧固件应齐全、紧固;

b、润滑系统中的油嘴、油路应畅通,接头及密封处不漏油,油质、油量符合规定;

c、转动部位的防护罩应齐全、可靠;

d、机械(或液压)安全保护装置应可靠;

e、各焊件应无变形、开焊和裂纹;

f、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齿轮、链轮、链条、刮板、托辊、钢丝绳等部件磨损(或变

形)无超限,运转正常;

g、减速器、轴承温升正常;

h、液压系统中的连接件、油管、液压阀、千斤顶等应无渗漏、无缺损、无变形;

i、相关设备的搭接关系应适合,附属设备应齐全完好;

j、液力偶合器的液质、液量、易熔塞、易爆塞应符合规定;

k、输送带接头可靠并符合要求,无撕裂、扯边;

l、下运输送带应检查防逆止装置,各项保护应齐全可靠;

m、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及时报告当班领导。

(2)、在打开机盖、油箱进行拆检、换件或换油等检修工作时,必须注意遮盖

好,严防落入煤矸、粉尘、淋水或其它异物等;注意保护设备的防爆结合面,以免受损

伤;注意保护好拆下的零部件,应放在清洁安全的地方,防止损坏、丢失或落入机器

内。

(3)、在吊运物件时,必须检查周围环境,检查吊梁、吊具、绳套、滑轮、千斤

顶起重设施和用具,应符合安全要求。

(4)、处理刮板输送机漂链时,应停止本机。调整中部槽平直度时,严禁用脚

蹬、手搬或用撬棍别运行中的刮板链。

(5)、进行缩短、延长中部槽作业时,链头应固定,应采用卡链器,并在机尾处

装保护罩。

(6)、处理机头或机尾故障、紧链、接链后,启动试车前,人员必须离开机头、

机尾、严禁在机头、机尾上部伸头察看。

(7)、处理输送带跑偏时,应停机调整上、下托辊的前后位置或调整中间架的悬挂位置,严禁用手脚直接拽蹬运行中的输送带。

(8)、检修输送带时,工作人员严禁站在机头、尾架、传动滚筒及输送带等运转

部位的上方工作;如因处理事故必须站在上述部位工作时,要派专人停机、停电、闭

锁、挂停电牌后方可作业。

(9)、在更换输送带和做输送带接头等时,应远离转动部位 5m以外作业;如确需点动开车并拉动输送带时,严禁站在转动部位上方和任何部位直接用手拉或用脚蹬踩输送带。

(10)、需要在井下焊接作业时,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条款执行。

(11)、检修结束后,必须与司机联系并通知周围相关人员后,方可送电试车。

4、收尾工作

(1)、维修工应会同司机对维修部位进行检查验收,并就检修部位、内容、结果

及遗留问题做好检修记录。

(2)、检查清点工具及剩余材料、备品配件,特别是运转部位不得有异物。

(3)、认真清理检修现场。

一、 MT/T493—1995“顺槽用破碎机通用技术条件”关于三角带的规定是:

1、三角带应采用阻燃皮带,其挠度应不大于28mm。

2、三角带松紧程度每日应检查一次。检查方法是用 120N 的负载压下皮带中部,如果挠度大于 28mm,则应调节皮带。

一、 MT/T101— 93“矿用刮板输送机用减速器检验规范”规定:

轮齿齿面允许出现初期点蚀,但点蚀坑面积不得超过以下规定:

1、模数 6 以下的齿轮,麻点的平均有效直径不得大于 1mm;模数 6 以上的齿轮,麻点

的平均直径不得大于 2mm。

2、点蚀坑面积达到以下情况时为失效:

(1)、点蚀区宽度占齿高的 80%时。

(2)、点蚀区宽度占齿高的 60%,其长度占齿长的 40%时。

(3)、点蚀区宽度占齿高的 70%,其长度占齿长的 10%时。

二、刮板输送机整机空载试验要求主要有:

1、整机安装检查:整机在水泥地面,按设计长度铺设,其机头架、机尾架、过

渡槽、中部槽、齿条或齿轨以及挡煤板、铲煤板、电缆槽等应能保证互换安装。

2、空载试验时间:输送机正、反向分别空转30min。

3、卡挤现象检查:刮板链与链轮啮合正常,链轮转动灵活,与刮板、拨链器之间

无卡碰现象;刮板链在中部槽内运行正常,无卡挤现象。

4、整机空载功率消耗:

(1)、轻型(单电动机额定功率75kW以下)消耗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的34%。

(2)、中型(单电动机额定功率75 110kW)消耗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的30%。

(3)、重型(单电动机额定功率132 200kW)消耗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的28%。

(4)、超重型(单电动机额定功率200kW以上)消耗功率不超过额定的26%。

5、水平方向弯曲试验:按设计要求的角度,在输送机铺设长度的1/2 处,铺成弯曲状态,挡煤板、铲煤板不应发生干涉现象,刮板链应能正常运转。

6、垂直方向弯曲的第三节槽处,按设计要求角度铺成弯曲状态,输送机正、反应

能正常运转。

7、紧链机构试验:将紧链机构调至工作位置,应能满足紧链力的要求,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8、刮板链速度试验:用秒表测定刮板链通过中部槽所用的时间,换算出速度,应

不小于设计链速。

9、密封性能检查:整机在空运转过程中,减速器、液力偶合器等不得有渗油、漏

油现象。

10、下槽掉链复位试验:输送机在下槽掉链时,低链通过上链器应能顺利复位。

11、溜槽错口检查:机头架与过渡槽接口处的上下错口量应不大于2mm,左右错口量应不大于3mm。中、重型和超重型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与过渡槽、调节槽、中部槽间接

接口处的上下、左右错口应不大于3mm。

铲煤板、挡煤板承受采煤机滑行的表面和导向管的接口处,应平滑过渡。

十煤矿井下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

一、根据— 93 标准规定:专供煤矿井下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其型式包括:

1、隔爆型电气设备,标志为“d”;

2、增安型电气设备,标志为“e”;

3、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标志为“i ”;

4、正压型电气设备,标志为“p”;

5、充油型电气设备,标志为“o”;

6、充砂型电气设备,标志为“q”;

7、浇封型电气设备,标志为“m”;

8、气密型电气设备,标志为“h”;

9、特殊型电气设备,标志为“s”(尚无国家标准)。

二、— 93 规定:

1、电气设备分为两类:

I 类:煤矿用电气设备。

II 类:工厂用电气设备。

2、 II 类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

流比分为 A、 B、 C 三级;并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 T 六组。

1 6

3、温度:

(1)、电气设备的允许最高表面温度:I 类电气设备表面可能堆积粉尘时,允许最

高表面温度为 150 ;不会堆积或采取措施防止堆积时,则允许最高表面温度为450 。

II 类电气设备的允许最高表面温度须符合表2—17 的规定。

(2)、电气设备运行环境温度:电气设备运行环境温度一般为-20 40 。若环境温度范围不同时,须在铭牌上标明,并以最高环境温度为基准计算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

度。

附表 15 II 类电气设备的允许最高表面温度

温度组别允许最高表面温度()温度组别允许最高表面温度()T T

1 450 4 135

T T

2

300

5

100

200 85 T T

3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