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鹊桥仙 课时 一课时 知识与能力:1. 了解作者,把握秦观词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传说故事进入课文,把握作者主旨,理解文章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中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重点 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把握秦观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 鉴赏本词情感美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教学用具 小黑板、彩色粉笔 集体设计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一、明题,知背景,营造学习氛围。 二、作者简介. 三、读好诗句,自学质疑,整体把握诗的大意与情感。 二次备课 “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节日,自南北朝至今,已缠绵悱恻地流传千年,永无休止。民间传说:牛郎因父母早逝与兄嫂共处,经常遭受虐待,后来兄弟分家,牛郎仅得一头老牛。此牛原是天上金牛星,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一日老牛开口告知牛郎,黄昏时将有七仙女于湖中沐浴,到时可趁机取走一套衣服,使衣服主人无法返回天庭。牛郎依计行事,果然取得织女为妻,后来育有一对儿女。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私嫁凡夫,乃令天神将其押回。牛郎发现织女被缉,乃依老牛临终嘱咐,披上牛皮,用箩筐挑起儿女飞奔天庭追寻织女。王母为阻绝两人相聚,乃以金簪向天一划,霎时化成波浪滚滚的天河,从此牛郎织女相隔天河,朝暮相望却不得相聚。后来玉帝感其至诚,乃特准他们在每年七月七日夜,以喜鹊搭成鹊桥在天河相会。七夕夜经常会下雨,称之为七夕雨,相传就是牛郎织女倾诉相思的泪水。如这晚不下雨,天空的云彩会特别好看,因为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在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鹊桥仙》也是以这一神话为题材的传诵不衰的绝唱。 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 院编修。因政治上属于旧党,多次遭爱打击,最后被贬到遥远的西南,死于放还途中。他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词作受苏轼影响,也受与歌女交往的生活经历影响,内容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凄迷幽婉,清丽曲雅,属婉约派。 (一)指导诵读,整体感知。 1.请一学生朗读,教师进行点拨。 明确:词的上片写这对情侣奔赴鹊桥相会时急迫而欣慰的心情,下片写他们将别时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两片的结构相似,都可以分为两小层:前三句是宾,要读得轻些;后两句是主,可稍稍重读。全词四小节又类似律诗中的起、承、转、合,读时须有与此相应的语气,有鲜明的层次感。最后一小层即“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是这首词的主旨句,读此句须放慢速度,声音要柔和些,且有余韵——这虽是誓言,却当视为两位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读成山盟海誓的语气,就没有余味可寻了。 2.播放录音。 四、品读课文,揣摩语言。 3.全班齐读。 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品味词的音韵美。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纤云(柔美的云)弄巧:既喻造云锦手艺的精巧,又暗示出时间是乞巧节,同时写出故事的主人公织女. ------七夕美丽的夜晚. 飞星(流星)传恨:传达离愁别恨与相思不能相见的遗憾之情,描绘牛织二星离别岁月的情形. --------缠绵而又感伤. 银汉迢迢暗渡:二人“七夕”暗渡遥遥银河欢度的情景.(天河遥远,私下越过) -------苦涩而又甜蜜.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片片云彩变幻着花巧,银河两岸,牵牛织女星光闪耀,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烦恼。只有这个七夕之夜,才能渡过辽阔的银河。)写的是这对情侣在奔赴见面地点的路上,的确是语浅而淡,但仔细想想,却又很有情味。词中先写出人物形象:织女是纺织能手,善织云锦,所以用“纤云弄巧”写她,可想象她是穿着自织的锦衣去会见她丈夫的。再写处在银河两边的牵牛织女两星闪烁不停,似乎流露出终年不得相见的无限怅恨,只有七夕才得相聚倾诉衷肠。暮色漫天,星光微明,长途跋涉,终得一见,匆匆复匆匆,怎不令人愁绪万千。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金风玉露:点明季节乃秋风飒爽,白露初降之际.“相逢”呼应“暗度”. “便胜却人间无数”对“一相逢”进行说明,并将牛织一年一次的相会与人间的相会作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肯定了他们的相会,认为他们胜过了人间无数次的频频相会 . “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 “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紧接上片,说明“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原因.此二句比喻新颖,贴切,生动,形象. 如此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如此难以言传的一切,作者之用:水,梦,就写得如此淋漓尽致,使人如痴如醉。此二句极写相会得甜蜜与幸福,也暗含着别离的痛苦与无奈. “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忍”是“不忍”之意,此句千回万转,写尽无限辛酸。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情思凄婉,把才相逢又将离别的难舍难分之情景,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聚也依依,散也依依.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词的结句,意思是写两个人的爱情若是像织女和牛郎那样,真挚牢固又长久,又哪里在乎什么表面上的时时相守、朝朝暮暮!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意思是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的相爱,坚定不移,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期的爱,永恒的爱,而人间夫妻即使朝朝暮暮,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设计。 形影不离,也终有生离死别之日,一次永恒的爱与人间有近期的爱相比,这就是作者所言“胜却人间无数”之所在。这就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法。到这,词的主旨就升华到一个哲理高度。这是其一 。 只要两情久长,真心相爱,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即使不是天天在一起,却也胜过朝欢暮聚,这把追求耳鬓厮磨,朝夕相处卿卿我我的世俗爱情,升华到崇高的精神境界.这是其二 。 艺术特色 1、以情为线索,哀中有乐,乐中含哀. 悲------乐------悲 2、 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使词深婉而流畅. 3、 通篇白描,质朴而有韵味. 4、 比喻新颖,贴切,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形象 5、 意境凄迷深婉. 背诵这首词,默写这首词
鹊桥仙 板书 设计 以情为线索,哀中有乐,乐中含哀. 悲------乐------悲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