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在国际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经过努力起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国际市场营销观念又相对落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企业国际营销观念落后
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者长期在国内经营,在国内还没有完全奉行国际性营销理念,走向国际市场后,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国际营销理念,但在国际市场营销运作过程中,还不能用现代的国际市场营销理念运用到实践中,顾客导向和竞争导向执行不到位,这些都阻碍了我国企业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成效。
(2)对市场调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不重视市场调查,主要原因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从生产到市场销售完全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市场调查对一些失去自主权的企业来说已毫无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企业虽然花了很大的精力进行广告宣传,但对市场调查仍重视不足。假如把现代企业营销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市场调查就是其中最基本一步,因为它直接影响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不了解市场行情就不可能建立的合理、顺畅的营销体系。这不仅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
(3)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目前在我国出口产品中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较大比重,出口增大,而且品牌竞争力不强,并且人民币汇率上升,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更是消减了企业的出口利润。加上我国产品向来是一流的质量、三流的包装进行出口,我国产品遭遇外国反倾销案例的调查和被执行反倾销的案例数目也成上升趋势,这将会严重的影响到我国企业的产品出口。
我国出口到国际市场上的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尽管我国近几年来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有所提升,但相对发达国家的企业来说,仍缺乏竞争力。我国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物美价廉著称,而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更对有差异化特征的高附加值产品情有独钟。技术含量低 档次低 附加值低 差异化特征缺乏,是我国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低的主要原因。
(4)国际营销模式还存在很大缺陷
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是贴牌,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国际化的品牌。这种贴牌方式在短期内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目前已经显现出它的缺陷,它使得我国企业处于低端价值链的环节,赚取的只是微薄的利润。除此之外我国企业还常以低价的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低价使得我们获得了很低的利润,无力抽出更多的资金用于产品研发,低价有事的我们面临来自东道国的反倾销,使得我们丧失了很多的市场。
(5)企业缺乏我国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在国际市场营销方面,我国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企业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后盾,以及在信息 咨询协调配合方面的支持。2009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一
届二次会议就有人提出大力推进国际市场营销服务提案,指出在做大现有模式的国际会展服务的同时,建议在我国主要贸易地区建立“中国产品海外展示中心”。如在美国建立“中国产品美国展示中心”,在欧洲建立“中国产品欧洲展示中心”,在日本建立“中国产品日本展示中心”。同时建立海外网络贸易会,将其和“中国产品海外展示中心”相结合,大力推进国际营销服务。这说明国际营销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今后的支持力度也将会逐渐加大。
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种种表现,其核心在于企业缺乏支持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地位的观念 资源和能力及制度保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