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班美术活动中国结教案

来源:哗拓教育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中国结》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中国结

教材分析:

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艺术品,它美丽神奇,丰富多样,蕴涵着美好的意义。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中国结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爱,国内国外都有它的影迹,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新《纲要》中提到,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民族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培养理解尊重及热爱的情感。根据《纲要》精神,再结合大班幼儿学习兴趣点,我把“中国结”设计成为大班美术欣赏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我们中国结独特之美,并激发幼儿对劳动人们的热爱之情。具体目标为:

从幼儿的感受和认知上制定:

1.欣赏中国结的多样性,感受中国结的美。

这是活动的重点,在活动中,运用欣赏、交流、情感的激发等形式突破重点。

从幼儿的能力和情感上制定

2.学习编简单图案,萌发幼儿对中国劳动人们的热爱之情。

通过引导孩子们动手制作简单的中国结,取名等实现情感的升华。

活动准备:

幼儿知识能力的准备:对中国结意义的简单了解

环境布置的准备:收集各种中国结悬挂起,布置成一个展览厅

活动流程:参观,了解中国结的多样性,初步感受美,为完成目标一做准备——交流讨论,进一步认识中国结,突破重点,同时萌发幼儿喜爱中国结的情感——制作中国结,从对中国结的喜爱转变到动手体验,实现目标2,完成民族自豪感和对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升华。

活动过程:

一、参观活动,初步认识中国结,感受其美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悬挂着许多美丽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编制的,猜猜是什么?哦,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二、交流、讨论,了解中国结,喜欢中国结

1.我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呀?对了,是中国结,真漂亮。你们知道这些中国结都是用什么做的呢?哦,一条条的绳子串在一起就变出了这么多神奇的中国结,我们中国人真聪明呀。

2.快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形状的中国结,它是什么颜色的?哇,有红色的如意结,有红色的鱼,有金色的花生……图形真多呀。中国结的主色是红的,又配上了金色,蓝色,绿色,看上去特别的喜庆,美丽。真是太美丽了。

3.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中国结形状漂亮还有这么多意义呀,难怪大家都喜欢它。它送给我们美好的祝愿,祝愿我们如意、吉祥。

4.你家有中国结吗?你还在哪里看见过中国结呢?这么多地方都悬挂着中国结,我们多喜欢呀。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的特色工艺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三、制作中国结,萌发热爱劳动人民之情

1.你想做中国结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学吧。

2.选同色或者多色的绳交叉叠放,串成长长的一条,就变成了美丽的中国结了,你们做好了吗?大家真能干。

3.你的中国结表示什么祝愿呢?哪位小朋友愿意为自己的中国结取个好听的名字?中国结一定会实现我们美丽的祝愿的。

四、小结,结束

我们中国人喜欢中国结,外国人也喜欢中国结。他们到中国来旅游,总喜欢把中国结带回家,看我们的中国结有这么多人喜欢,真棒。

附赠材料

幼儿园备课流程

流程,是从起点迈向终点的脚步,是串起目标和钻果的那条线将引领着你和孩子找到共同前进的方向。

备课流程,是指为设计教学活动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是教师通过一连串有特定逻辑关系的行为、流程来完成教学设计任务。一般来说,备课从以下几步展开。

一,制订教学活动目标

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儿童开展学习的活动,是一种教师主动推进儿童发展的过程。教学目标就是教师预设的儿童的发展点,是教师期望儿童得到的发展结果。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把握希望儿童达成的目标,所以在备课中教师首先要思考的就是教学目标,它是评价一切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逻辑起点。

(一)把握教学目标的丰富内涵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丰富的、整合的,是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及多维心理建构的,因此备课中教师也应该从认知、技能、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去把握目标。这些不同维度的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落实能促进儿童获得全面、整合的发展。

1.正确定位认知目标

并所谓认知目标,是指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概念、经验以及所获得的信息等。在备课中,教师首先要研究的就是这些信息的正确性,以免给幼儿错误的认知。其次,要判断这样的知识点是否是学前教育应该教授的,应尽量避免让教学活动的认知点太深、太难、太偏最后,教师还需要记住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的,“认知是一个过程,而非一种产品”,在制订目标时要更多地考虑儿童将如何获取这些概念和信息。

2.重点突出技能目标

所谓技能目标,是指为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掌握的方法。教师千万不要认为它单纯是指动作技能,其实更重要的还包括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等综合技能。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动作技能:洗手、穿衣、绘画、做操、打球、跳舞等。

■智力技能:观察、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推理等

■自我认知技能:自我调节和监控能力。比如,会自己做计划,会检查自己的记录,会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能纠正,等等。

技能目标的本质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的能力发展过程是伴随儿童一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师在备教学目标时需要重点突出的要素

3. 彰显情感态度目标

4. 所谓情感态度,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和内在感受,以及由此产生的个性行为倾向。它是一整套和参与有关的机制,是儿童学习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着儿童是否参与活动、如何参与以及参与的程度等,有些学者称之为心智倾向或学习品质。比如,儿童对学习的兴趣、热情、求知欲;在学习中的情绪体验和感受,如愉快激动、紧张等;遇到困难能坚持,遇到问题会求助等信念的建立;对他人行为的敬佩、赞扬、羡慕等心理活动,等等。

值得教师注意的是,以上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所以教师在备教学目标时要关注儿童的人本发展与社会要求的统一,强调目标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协调,努力达成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确定教学目标的具体定位

理解了教学目标的丰富内涵后,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活动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一般可以从以下及步骤来开展。

1.根据任务落实发展要点

确定教学目标的第一步,就是要从主题脉络或社会培养的需要出发来寻求教育方向。它是成人的教育意志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2.根据观察结合儿童需要

确定教学目标的第二步,就是要从儿童的角度来思考教学目标的定位,是教师通过日常对儿童的发展现状及间题的观察来对第一步的思考进行完善的过程。只有把成人的教育意图与儿童当下的发展需求和水平结合起来,才能找到真正适宜的活动目标。

3.结合素材特点进行精确定位

确定教学目标的第三步,就是要深入分析活动内容的特点,对儿童

的“最近发展区”进行精确定位,使儿童的发展方向更明确。

(三)清楚表述教学目标

教师对教学目标准确的表述,对于整个活动的筹备有着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因此,教师在制订目标时需要字斟句酌,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将心中的目标准确、到位地加以表述。世,出管同案个从1.教学目标表述的要求

在表述教学目标时,要符合以下三点要求。

(1)突出现实性。教学目标是针对教学活动制订的,所以它的表述应服务于具体的教学活动,能对整个教学活动起到实实在在的指引、调控和检测作用在大班美术活动“妈蚁和西瓜”中,其活动目标

能正确使用,水粉合作绘制西瓜;学习用简单的笔画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对活动中幼儿要学会使用水粉这种材料、要和同伴共同制作背景西瓜、要用简笔画的方式表现蚂蚁的

动态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很好地帮助教师了解了在活动中要重点关注什么,也为教师随时检查幼儿的活动状况并进行及时的指导提供了依据

(2)保证逻辑性。要保证目标表述的逻辑性,首先,要确定行为主体。当前,我们习惯于从儿童为学习主体的角度来思考目标的表述,比

如,使用“能解……”等,而不是以教师为行为主体的“使幼“让幼儿……”“提高幼儿……”等,重要的是不要让这两种提法混淆在一起。其次,教师要注意每一句话前后的逻辑关系。比如,“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现歌曲”和“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现歌曲前后两段的节奏”,虽然只相差了几个字,但目的大相径庭,前者意味着幼儿将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整首歌曲,而后者是要求幼儿用速度来区分歌曲中两个

不同的段落。

(3)符合语法规范。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表述应该包括四个要素1,首先是要点明行为主体,如“(幼儿)要…”“(儿童)应该……”等;其次是要说明行为活动,如“唱出/数出/记住/辨别/比较……”等;再次是要确立行为标准,即学习者针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

表现水准,如“和上音乐节拍”“正确拆装玩具中的电池”等;最后,还可以加入行为条件,提示教师让儿童产生预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如“根据音乐……”“在读懂图片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提示下等

根据上述理论,教师可以获得极具操作性和可观察性的目标表述方式,对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