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盾构施工风险源等级清单及控制措施

来源:哗拓教育
盾构施工风险源等级清单及控制措施

名称

风险源

1、 盾构安装,存在交叉作业。搭设脚 手架

控制措施

1、 避免交叉作业,必须逐级进行安全 技

不规范。出洞阶段吊运交替、吊运 物件钢丝术教育及交底。规范人员操作意识。 合理绳、索具配备不合理。高处作 业保护措施未配备吊运重物的钢丝绳索具。健全 高处作健全。(A)

2、 出洞过程准备工作协调监控不力。

盾 构 3、 工程起始阶段各类安全通道未健 全。

进 出 (C)

4、 行车吊运重物从施工人员上方经 过。

(A)

5、 吊运大型物件未采取两级指挥。 (D)

6、 人员随意靠近不稳定的洞门土体。 (A)

1、 地面不平整,导致管片堆放不稳。 (A)

2、 管片底座支架制作不规范,导致管 片无法放稳。(A)

3、 运输管片车辆频繁进出,导致地面 施工人员可能会被车辆伤及。 (C) 4、 行车吊钩保险损坏,起重钢索夹角 较大,造成吊物脱钩,管片坠落。(B) 5、 管片堆放的安全间距未能按规定设 置。(B)

管 片 堆 场 6、 进场管片过多,造成堆放间距和堆 放高

度都违反标准。管片堆放高度超高 阻,易造成事故发生。(B)

7、 管片堆场地面有积水,施工人员易 摔、滑、跌倒。(B)

8、 管片卸运时安装孔、头不合格,吊 运时被拉脱。

1、 管片堆放前,必须先组织人员将地 面制作平整。

2、 必须确保管片底座支架制作坚固且 规范,使管片能正确、妥善放置。

3、 输送管片车辆必须加强安全监控, 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警示及提醒工 作。 4、 加强对行车各安全部分的检查,在 行车起吊物件前,必须选用合理索具吊 具,并保证夹角符合使用要求。

5、 管片与管片之间必须保持纵向大于 90厘米;横向大于 100厘米。

(B)

业设施。

2、 加强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

3、 健全各类通道,设置人行专用安全 通道。

4、 行车及指挥人员严格遵守“十不

吊”。

5、 对大型物件吊运必须采取两极指 挥。 6、 在洞门土体加强禁示,禁止人员靠 近。

(超过三层堆放),导致行车司机视线 受6、 管片进入堆场严格控制进入数量,

不得对堆放造成拥挤,保持安全通道的 畅通。同时管片堆放高度不准超过三 层。违者进行处罚。

7、 堆场必须平整无积水,人员有防滑 措施。

8、 项目部应有专人在卸运前,对管片 安装孔和安装头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 应作好标示,退回原厂处理。

1、 加强制动装置、变速箱、曲轴连杆、

1、 行车制动装置失灵,变速箱、曲轴 连杆

滑轮片、钢丝绳滑槽的安全检查,确保 完

碎裂后,造成物体坠落。起重系统 滑轮片、好。

钢丝绳滑槽断裂。 造成钢丝绳 割裂。(B) 2、 经常性对钢丝绳、卸克进行检查及 保

垂 直 2、 起重中的钢丝绳、卸克磨损及超负 载使养。严禁超负载使用。

运 输 用。

3、 吊运的物件必须捆绑牢固。

3、 吊运物件的捆绑不牢固。(B)

4、 行车操作人贝未做到持证上冈。 (C) 5、 行车操作人员起步不鸣警示铃、违 章吊运、超重吊运。(B)

6、 施工人员进入重物的下方。 (A) 7、 起重挂钩工不吹口哨及擅自离岗。 (C)

4、 行车操作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 合格发证后,方可上岗操作。严禁无证 上岗。

5、 行车司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 程,严禁违章及超重吊运。

6、 加强施工人员的女全教育及父底, 禁止施工人员进入重物下方。

7、 起重挂钩工必须严格遵守起重“十 不吊”。做到规范操作。

1、 电瓶车探头、刹车装置、警示铃、 警示1、 加强对电机车各安全装置的检查, 及

灯、连接平板的保险等设备存在故 障未及时时排除故障。 排除。(C) 2、 电瓶车必须按运行规程行驶,禁止 超速2、 电瓶车快速行驶发生出轨事故。 (B)

3、 电瓶车轨道、轨枕弯曲、变形、锈 蚀。(B)

4、 轨枕未能与轨道牢固连接,出现移 位现象。(B)

5、 电瓶车司机起步不打铃及不开启探 头设备,在规定的部位未放慢行驶速 度。(B) 6、 施工人员搭乘电机车。(D)

水 平 运 输

7、 电瓶车司机将空车停留在井口或隧 道斜坡处,不采用钢丝绳等措施进行固 定。(C) 8、 电瓶车运输材料超宽、超高 (C) 9、 轨道铺设存在质量较差、维护不及 时现象。(B)

驾驶;防止出轨事故发生。

3、 加强对轨道、轨枕等设备的安全检 查,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4、 轨枕与轨道之间必须连接牢固,禁 止有移位现象发生。

5、 电瓶车司机必须按操作规程规范驾 驶,轨道内严禁人员进入,在转弯的地 方设置警示灯。

6、 加强电瓶车司机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教育与父底,严禁搭乘电机车。

7、 加强电瓶车司机的安全教冃与交底, 为防止发生溜车,必须对电瓶车采取固 定保险措施。

8、 由项目部安质部健全材料运输有关 规定,每次运输前由井口带班人员检 查。 9、 轨道铺设责任:由隧道掘进班班长 负责,带班负责人进行监督。 部值班进行监督。

轨道

维护责任:由隧道掘进班班长负责, 机 电

轨道铺设完成

后由项目部机电部派人负责验收, 验收 合格后并填与有关记录表格存档,验收 不合格则由该掘进班进行整改。

1、 举重臂制动装置、警示设备、突然 失灵。(B)

2、 管片拼装专用销未拧到位,导致管 片在旋转过程中坠落。 拼装人员转动拼 装机前未鸣警示铃及闪警示灯。 (A) 3、 拼装平台防护栏杆不健全,包括抽 拉式的平台。(B)

涉及高处作业时,防护措施未健全。 管 片 4、

1、 机修人员及时对拼装机各装置进行 安全检查,确保使用完好。

2、 拼装司机及拼装人员应指定专人进 行拼装操作。

3、 健全拼装平台防护栏杆。

4、 必须加强高处作业防护措施。防止 事故发生。

5、 加强拼装人员的安全教育及交底。 使拼装人员在拼装过程中能规范操

拼 装

(A)

5、 拼装人员在举重臂旋转半径内作业 及头、手、脚放在千斤顶的顶部。(B) 6、 人员从拼装平台上向下抛掷物件。 (B)

作。

6、 不得由拼装平台上面向下方抛掷物 件。

7、 严格执行管片安装及吊运作业指导 8、 项目部机电部应保证管片安装器在 旋转时,警示信号正常运作。

9、 由项目部工程部对作业人员进行安 全技术交底;隧道内带班负责人在作业 时,在

7、 管片卸运时管片吊没有使用安全插 销。 书,项目安全员加强日常巡查。 8、 管片安装器旋转区内人员没按规定 站位。

9、 管片卸运时管片运行空间与注浆操 作空间交叉,而操作者又未及时提醒回 避。

10、 管片安装时安装螺栓时踩在管片 上容易旁监护提醒。

10、 隧道内带班负责人应在管片安装 滑落。

11、 管片安装千斤顶活动时, 人员未及 时时,在旁监护。 11、 管片安装时,由隧道带班负责人在 旁撤离。

监护,防止无关的人员出入; 安装管 片时,设置警示标志或警示灯。

1、 如靠机车轨道侧堆放材料超高超 宽,可能会向电瓶车轨道倾倒, 导致事 故发生。(B)

2、 重物吊运至井口,可能会产生重物 与电

1、 靠机车轨道侧堆放材料严禁超咼超 宽,防止向电瓶车轨道倾倒, 预防事故 发生。

2、 重物吊运至井口,指挥挂钩工必须 安

瓶车交叉作业。导致伤害事故发 生。(A) 全指挥吊起的重物及时避开电机 车。

3、 电瓶车突然失控冲向隧道内。如人 员在3、 必须加强电瓶车经常性维修、保养。 轨道上停留,可能会被机车撞伤。 (A)

4、 行车吊起重物后,由于绑扎未牢靠 致使物件散落,可能会伤及施工人员。 A)或 B)

5、 人员从注浆桶(或浆管外壳上)攀 爬至井 底 预防机车失灵失电。

4、 行车吊起重物前,必须将物件绑扎 牢靠。

5、 人员从注浆桶(或浆管外壳上)攀 爬至浆桶顶部,必须加强对浆桶及浆管 外壳的保洁,预防施工人员从上部向下 部跌

浆桶顶部,如浆桶及浆管外壳不加 强保洁,落。 车 站 施工人员可能会从上部向下部 跌落。(C) 6、 多辆电瓶车在井底车站作业,该部 作 业 多辆电瓶车在井底车站作业,致使 区 域 6、

该部位的操作人员无法及时避让。 导致 伤害事故发生。(B)

7、 电瓶车土箱溢出的泥土散落在电机 车轨

位的操作人员必须及时避让。 防止害事 故发生。

7、 电瓶车土箱溢出的泥土散落在电机 车轨道中间,必须及时清理,防止操作 人员跌

道中间,如未及时清理,可能会导 致操作人倒或摔伤。

8、 井口电气电路排布可能会被吊运的 物员跌倒或摔伤。(C)

8、 井口电气电路排布可能会被吊运的 物件撞伤和刺伤;导致电气电路短路等 用电事故。C)或D)

9、 行车司机不鸣铃警示,将重物直接 吊运到井口,会导致吊物从施工人员头 顶经过。A)或D)

10、 地面指挥工不与井底车站专职指

件撞伤和刺伤;应经常性加强对电气 电路人巡视检查和吊运时的安全操 作。

9、 行车司机启动行车前必须鸣铃警示, 将重物直接吊运到井口, 杜绝吊物从施 工人员头顶经过的严重违章操作。

10、 地面指挥工必须与井底车站专职指 挥工密切配合,两区域的指挥工均要及

挥工密切配合,两区域的指挥工均未给 出警示。来往车辆可能会对人员造成伤 时给出警示讯号。防止来往车辆对人员 造成伤害。 11、非井底车站作业人员严禁进出井底 车站违者要进行安全处罚。 12、人员禁止停留在电机车运行区域内 和轨道两侧。 13、人员在必须健全安全保护扌日施后, 方可攀登井底车站咼处的后测台。 14、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意识, 严禁 违章搭乘输送材料的机车。 15、执行安全用电规程、 定期检查、及 时更换。 16、严格执行焊割安全作业指导书。 17、严格执行作业前的安全检查制度。 18、由工程部编制防治有害气体、噪音、 粉尘的管理规定,严格执行; 安质部 加强防护用品的管理和发放, 保证有关 作业人员得到有效防护; 安质部部安 全员加强日常巡查,保证有关作业人员 害。(C) 11、非井底车站作业人员随意进出该 部位,会导致人员被机械伤害。 (C) 12、人员停留在电机车运行区域内; 或 者停留在轨道两侧。(B) 13、人员在无任何保护的措施下攀登 井底车站高处的后测台。(D) 14、施工人员在无保护的措施下,站在 电机车平板上违章搭乘输送材料的机 车。(C) 15、隧道照明灯光亮度不够, 坏灯不及 时更换,造成人员误操作导致机械伤 害。(C) 16、隧道内焊割作业气瓶间距不够、 违 规操作。(C) 17、隧道内补漏作业使用不合格的梯 子、脚手架,造成人员摔伤。 18、隧道内环境对有害气体、噪音、粉 尘未得到有效防护。 米取措施。 1、刀具更换时刀盘非期望旋转 (B) 1、刀具更换时加强土仓内与外面的勾 通,在 土仓口派专人负责看护及传达 信息。 2、更换刀具前由主管盾构施工的副经 理对开挖面进行检查,发现不稳定时 必须米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方可进行刀 具更换。 3、执行土仓内作业用电规程;专职电 工负责 日常安全用电维护;土仓内动 火前必须先办理动火手续,并派专人 在旁看护,由副 经理进行监督。 2、更换刀具时,开挖面不稳定,未 米 取有效措施(A) 3、更换刀具时,土仓内使用非安全 电 压而防护又不够,违规在土仓 内动火。 (A) 4、更换刀具时,吊运道具的葫芦、吊 绳、吊环等质量不合格或磨损 后未及 时更换。(B) 5、装刀具时,刀座空间狭小,不合理 盾 构 隧 道 推 进 使用工具。(B) 6、机械、电器维修时不按规定挂警 标志,派人看护。(B) 7、测量移站时与操作手欠沟通, 未 停 止皮带机的运行。(A) 8、盾构推进过人工湖(A) 示 4、物资部负责对购买的葫芦、吊绳、 吊环等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 由项目机 电部对在用的葫芦、吊绳、 吊环等进行定 期检查,填写检查记 录。 5、 由项目部机电部负责指导刀具安装 时工具使用。刀具安装时机电部长必 须在旁看护。 6、 由项目部机电部对进行机械、电器 维修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洛头安全责 任制。警示标志挂设由项 目机电部负责, 并派专人在旁看护。 7、 编制隧道交叉作业指导书,加强测 量人员 与操作手之间的沟通;移站时, 测量祖应派专人在旁看护和协调沟 通。 8、 做好预防措施,保证机械设备的完 好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