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公众湿地保护参与意识浅析——以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来源:哗拓教育
陕西林业科技2013,(4):1OO~102 Shaanxi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丁 P 公众湿地保护参与意识浅析 已 ——以西安泸灞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0 口 『J 0 王恺强 r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北京 100024) 摘 要: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目前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现状、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西安?产灞国家 0 f 湿地公园建设公众参与情况进行调查,提出了社会公众湿地保护参与意识的普遍提高,是解决当前湿地 面临各种威胁的关键和瓶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公众;湿地保护;参与意识;西安泸灞;湿地公园 中图分类号:P 931.7 文献标识码:A 0 N mG 姗 w A m  K a . . 文章编号:1001—2117(2013)04-0100—03 0 Analysis of Public Awareness of Wetland ParticipatiOn——with Xi an .曼 Chanba National Wetland Park as the Case r 0 , C 0 Abstract: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China's current status of wetland management,effective— B ness and the main problems.Xi an Chanba National Wetland Park as the case study was investigated. .,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public awareness in wetland protection in general are believed to be the bottle— g necks issues to solve the current wetland conservation problems.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O wetland protection were suggested. O O 2 4 Key words:Public people;wetland protection;sense of participation;Xi an Chanba Wetland Park 湿地、森林与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兼具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 的特点,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生态类型,具 复杂,气候条件多样,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生态系 统具有高度多样性,是各种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国 家之一,湿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具 有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 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湿地公约中所规定的天然 湿地和人工湿地类型在我国均有分布,而且我国 还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青藏高原湿地。 1.2保护管理 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 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人们誉为“地球 之肾”和“天然物种库”_1]。保护和利用好湿地,解 决湿地危机,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也是全体公 民应尽的义务。 1 湿地资源保护管理 1.1湿地资源 自1992年我国正式加人《湿地公约》以来,各 级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2004年成立了国 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协调和主管全国湿 地保护管理工作,并实施了一大批湿地保护工程,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千差万别,地理环境 收稿日期:2013-03—28 作者简介:王恺强(1992一),男,陕西西安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新闻专业。 2013年第4期 王恺强公众湿地保护参与意识浅析——以西安泸灞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101・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湿地保护和生态建设。同时, 制定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 年)》,启动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力争尽快颁 布国家湿地保护条例,全面推进地方湿地保护立 法;积极开展湿地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 湿地保护氛围,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意识明显增 强。 2 建设成就与存在问题 2.1 建设成就 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社 会各界和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湿地保护 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保护 成效显著。截至2012年共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550处、湿地公园400处、国际重要湿地41处,使 约5O 的自然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全国湿地保 护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一批国际和国家重要湿 地得到了抢救性保护,湿地保护管理能力明显增 强,湿地工程区的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履行《湿 地公约》国际义务的能力明显增强。 2.2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 是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要求还有很大差 距,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的 问题仍然相当突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 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湿地仍然面对生态退化趋势 持续、湿地在土地利用竞争中的弱势地位等严峻 挑战,湿地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引发湿地退化的原因除气候变化、降雨量减 少、荒漠化等自然因素外,主要还是人为因素,包 括: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造成自然湿地面积减少、 功能下降;湿地水资源和生物资源过度利用,造成 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湿地污染严重,加剧水质恶 化;大江、大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江河、湖泊淤积 严重;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和社会公众的湿地保护 意识淡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不顺,资金投入不 足,保护管理工作进展缓慢。目前,全国湿地面积 减少、功能下降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止[2]。 3 公众参与湿地保护意识 西安泸灞国家湿地公园是2008年12月由国 家林业局批准的湿地公园试点单位,通过近四年 的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已经取得 了良好的成效。为了客观评价公众参与湿地保护 管理状况,真实的反映社会各界对湿地公园建设 的观点和认识,以泸灞国家湿地公园为例,现将通 过问卷调查的情况分析如下: 3.1公众参与主体分析 保护湿地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公 众参与湿地保护的主体包括一切与湿地保护工作 有关的单位、部门、群体和个人。在这些公众主体 中,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其它有关职能部门, 都不仅仅是湿地保护工作的领导,在更多的情况 下,还应以“公众”的身份参与湿地保护工作。调 查结果显示:参与湿地公园建设的有沪灞管委会 的相关部门、灞桥区人民政府、社会团体以及广大 的社区群众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湿地公 园的建设,其中有湿地保护管理的决策者、政策法 规的制定者、保护项目的实施者以及从事湿地产 业的受益者,同时也有对湿地资源造成威胁的破 坏者。 3.2公众对湿地认知度分析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是全国各族人 民的共同愿望。湿地公园建设与改善人民生存生 产条件和发展区域经济融为一体,极大的调动了 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积极性,确保了湿 地公园建设成效。调查结果显示:93.25%的被调 查者认为建设湿地公园十分必要,6.75 的被调 查者认为建设湿地公园必要;98.75 的被调查者 认为湿地公园建设对改善生态环境作用十分明 显,I.25 的被调查者认为湿地公园建设对改善 生态环境的作用明显。这些调查结果说明泸灞国 家湿地公园建设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了全 社会的普遍认同。 3.3公众参与意愿度分析 湿地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 与,形成巨大的合力,才能加快湿地保护工程建设 步伐。调查结果显示,98.15 的被调查者认为意 愿参与湿地公园建设,1.85 的被调查者认为不 愿意参与湿地公园建设;96.35 的被调查者参与 湿地公园宣传的积极性高,3.65 的被调查者参 与湿地公园宣传的积极性一般。这些调查结果说 明泸灞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 注,社会公众参与意愿度高。 3.4公众对湿地公园建设综合评价 3.4.1 建设成效评价湿地公园建设成效显著。 90.35 的被调查者对湿地公园建设状况及效果 满意,9.65 的被调查者基本满意;95.13 的被 ・ 1O2 ・ 陕西林业科技 调查者认为湿地公园建设对人居环境改善效果明 显,4.87 9/6的被调查者认为不明显。 湿地公园建设对生态环境改善主要表现在: 79.8O 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水土保持,80.75 的 较到位,但是依然有少数公众保护湿地观念较薄 弱,破坏生态环境、违规侵占湿地的现象仍有发 生。主要表现在:湿地宣传受众群体涉及面较小, 宣传形式简单,公众对湿地概念的知晓度较低;缺 乏组织系统的宣传,公众了解湿地保护的信息渠 道相对单一;湿地宣传教育投入不足,专业人员参 与度不高,宣传效果较差;宣传教育内容缺乏针对 被调查者认为是改善小气候,74.25 的被调查者 认为是涵养水源,72.25 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维持 生物多样性,33.5O 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保障城乡 生态安全。 3.4.2 可持续性评价 湿地公园建设是一项长 期的工作,需要持续进行,才能发挥湿地效能。调 查结果显示湿地公园建设与实际需求的差距主要 表现在:86.17 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加大投资, 46.3O 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完善基础设施, 39.75 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大科研监测力度, 37.25 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大建设规模, 13.25 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完善其它服务功能, 6.45 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强机构建设。 3.4.3三大效益评价 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 87.25 9/6的被调查者认为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68.45 的被调查者认为涵养水源功能有所提高, 67.13 的被调查者认为保持水土能力增强, 66.85 的被调查者认为调节气候作用明显, 44.75 的被调查者认为蓄洪治污功能强大。 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76.3O 的被调查者认 为完善了基础设施条件,55.20 的被调查者认为 改善了生活居住条件,6.25 的被调查者认为湿 地宣教作用巨大。 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58.35 的被调查者认 为生态旅游效果明显,1O.35%的被调查者认为 产生了其它经济效益,4.75 的被调查者认为带 动了地方产业发展。 3.5 问题与建议 3.5.1 问题通过对西安泸灞国家湿地公园建 设公众参与湿地保护意愿状况调查分析,尽管绝 大多数公众对湿地保护参与意愿度较高,认识比 性,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3.5,2建议依托西安泸灞国家湿地公园的宣 教资源,统筹布局湿地宣教中心;建立基于互联网 的湿地保护宣教网络,改善和丰富湿地宣教内容 与手段,形成高效的湿地保护宣教体系;大力宣传 湿地的重要功能与效益、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营 造关心湿地、爱护湿地、参与湿地保护的社会氛 围,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常规宣传活动为 依托,促进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常态化;发动社会各 界关心和支持湿地保护事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 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 理念。 4 结语 西安泸灞国家湿地公园的成功建设,树立了 公众广泛参与湿地保护的示范,充分证明了湿地 保护除了政府部门进行积极、主动、有效地管理 外,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社会公众湿地保护 参与意识的普遍提高,才是解决当前湿地面临各 种威胁的关键和瓶颈。 参考文献 [1]吕宪国,于洪贤,姚允龙。湿地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11. [2] 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中国湿地保护宣教行动计 划,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