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广播影视业发展现状

来源:哗拓教育
《视听界》:中国广播影视业发展现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3日11:23 《视听界》

一、广电内容生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 1.电影产业进入稳定发展期。

一是电影产量和票房再创新高。2007年我国共生产电影582部,其中故事片402部,科教、纪录、动画、特种、电影电视等其他影片180部。故事片生产比2006年增加了72部,增长21.8%。全年全国电影市场综合收入达67.26亿元,其中国内电影票房33.27亿元,全国电影频道播放电影收入13.79亿元,海外电影收入20.2亿元,这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二是电影市场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深化院线制改革,国有资本(省市电影公司及影院)焕发出新的活力。全国现有34个城市首轮电影院线公司,其中跨省院线19条,省内院线15条,院线内影院1427家,银幕3527块。较五年前院线制改革之初增加了550家影院、1818块银幕。34条院线中,除北京万达电影院线由大连万达集团(民营)控股外,其余院线均由国有资本控股,国有控股院线创造的票房已占全国票房总值的90%以上。

三是票房结构趋向合理。《集结号》、《投名状》(blog)等国产大片票房均超过2亿元,国产商业大片虽然依旧引领城市电影市场,但在全国总票房的比重已不到25%;《门徒》、《不能说的秘密》、《男儿本色》等中等投资规模的商业影片成绩斐然,2007年票房超过千万的中等投资国产影片近20部,改变了过去主要靠几部影片支撑票房的局面;《公仆》、《天地告白》、《夜袭》、《村支书郑九万》、《隐形的翅膀》等一批小成本制作主旋律影片表现突出。四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电视节目制作稳步发展。

一是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机构数量增加,实力增强。全国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达2422家,比上年增加近500家;其中混合所有制(包括国有资本参股或其他所有制形式)公司1900余家,比上年增加700余家;全国制作机构注册资金超过304亿元,固定资产接近230亿,分别比上年增加一倍和三倍。全年制作电视节目720万分钟,比上年增加一倍。 二是电视剧数量稳定增长,质量大幅提高。电视剧产量超过1万4千集,比上年小幅增长;现实题材电视剧在总量中的比例上升到60%,成为电视剧的主流,彻底扭转了戏说剧、言情剧等充斥荧屏的状况,电视剧整体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涌现出《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blog)、《喜耕田的故事》等一大批优秀电视剧,实现了主旋律和收视率的统一。

三是理论文献片取得良好效果。大型纪录片《复兴之路》、《香港十年》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3.动画产业强劲增长。

国产动画产量质量同步提升。2007年国产动画产量超过10万分钟,比2006年增长3万分钟。国产动画片创作水平、艺术质量也不断提高,一些优秀国产动画片收视率已经超过境外动画片。动画播出平台健康发展。目前,全国共有34个少儿频道和4个动画频道,每天播出国产动画片约8000分钟,成为推动国产动画产业健康发展的主力平台。一些少儿频道扭亏为盈,实现良性循环。2007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收入超过2亿元人民币,上海炫动卡通频道超过8000万元,北京卡酷动画频道、湖南金鹰卡通频道超过5000万元。动画产业基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7年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自主制作完成国产动画片120多部7万多分钟,占全国动画产量的77%,成为发展国产动画的主力。动画交易市场日益红火。中国国际动漫节已成功举办三届。2007年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参展机构280余家,参观人数43万人次,成交额6亿元。动画衍生产品开发取得良好效果。《虹猫蓝兔七侠传》播出之后,图书销量达1654万册1.5亿元,音像收入和品牌授权收入达9000万元,同时开发衍生产品470多种,刷新了少儿图书销售的最高纪录。一些优秀的国产动画片开始走出国门。中国风格合拍动画系列片《中华小子》未开拍就通过全球预售签订4000万元的合同。《蓝猫淘气三千问》系列节目分别输出到36个国家与地区,成交额为1136万美元。《天眼》已进入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播映系统,合同销售额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

4. 扶持有条件的农业大省开办对农频道(率)。

2007年,广电总局批准陕西电视台与杨凌农业示范区合办1套上星传输的农林科技频道,为西北、华北10省(区、市)的市(地)、县(市)以下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提供农业类电视节目。总局还批准云南、黑龙江、广西柳州等7个省、地级电台各开办一套对农广播节目。目前,除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上星传输的第七套节目农业军事频道外,总局共批准山东、陕西等9个省、地级电视台各开办一套对农电视频道,江西、河南等23个省、地级电台各开办一套对农广播。

二、数字化进程提速,广播影视科技进步再上新台阶

1.有线电视数字化以加速度向前发展。2007年有线电视数字化进入新阶段,整体转换速度大大加快,全国有30个城市完成数字化整体转换,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2600万,较2006年翻了一番。全国广电系统结合数字化整体转换,积极推进网络整合,加快推进城市有线电视网络由小容量单向传输向大容量双向交互转变。广西、陕西、江西、吉林等完成全省区网络整合,中国有线完成海南重组。

2.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扎实推进。颁布了移动广播电视广播信道、复用、电子业务指南、紧急广播等四项行业标准,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广播电视技术标准体系;完成37个大中城市频率规划并在8个城市试验播出,用户管理、计费结算、客户服务等产业化运营技术和系统保障正在加快建设。“移动广播电视系统研究开发与规模技术试验”等被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研制了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相关配套标准,组织开展了技术试验工作,为6个奥运城市和广东、深圳规划了相关频道,为2008年全国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3.电影数字化取得重要进展。国家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建设即将告竣,档案影片数字化修

复工程全面展开,目前已完成500多部故事片的数字化转换。数字电影技术平台发挥作用,通过平台发行的影片超过560部,累计定购场次超过87万场。数字化放映设备实现小型化、轻型化、一体化,实现了公益放映平台的对接。城市数字电影银幕达200块,多层次的数字化放映市场正在形成。影院设施设备基本由国产品牌主导。数字放映机等高端关键设备也开始国产化。

4.新媒体阵地建设不断扩大。全国广播电视机构在壮大传统媒体的同时,充分发挥在内容、品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把新媒体建设纳入发展规划,积极主动地发展新媒体、抢占新阵地。2007年,4家广电机构获批在全国、7家广电机构获批在本省建设手机电视集成平台,117家广电机构获批开展互联网传播视听节目业务,7家中央、11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获批开展网络电视业务。目前,全国电台电视台大都开办了互联网站,有27家省级广播电台、广播电视总台开办了网络广播业务,共有167套广播频率实现网上直播,有25家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办的网站提供网络电视直播业务。手机电视、车载电视、IP电视等也都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先后开展了车载电视业务。中央三台坚持走多媒体综合集成的发展道路,央视国际、国际在线、中国广播网网站三大网站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央视国际网络已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网络电视服务运营商,2007年经营收入突破1亿元。“国际在线”网站访问量稳步增长,在全球79家主要国际广播电台网站中继续保持排名第一。中国广播网互动社区注册会员达到15万人,同比增长350%。 三、广播影视改革继续深入,活力增强竞争力提高 1.稳步推进制播分离改革。

稳妥推进电台电视台的部分文艺、科技、体育节目制作机制改革,实施制播分离,引入市场机制,提高了节目生产力。中央电视台将所属的网络宣传部、青少中心动画部和体育频道部分节目实行制播分离,转企改制,分别注册成立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央视动画有限公司、中视(北京)体育推广有限公司。

2.不断深化电台电视台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目前一些电台电视台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干部上岗考评和竞争上岗,对编外人员实现企业化管理;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制定建立预算执行情况通报制度及预警机制、规范节目预算调整、重大财务事项备案办法等管理规定;加强成本核算分析,追踪调研栏目流程、成本支出等,实现与台属企业财务联网,加大了对台属各单位的监管力度。

3.积极推进经营性单位事转企改革。

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积极推进经营性单位转企改制。中影、长影、上影和广西电影制片厂等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基本完成事转企。 4.稳妥企业单位股份制改造和重组上市。

中影集团通过股份制改造,积极吸纳业内外资本及境外资本,改制成立了五个制片公司,并参股成立北京华柯电影洗印有限公司,以控股、参股和联合等方式,参与组建了7条电影院线。长影集团通过吸纳社会资金,成立了长影影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以“长影世纪城”项目形成的资产和负债重新组建了集团控股的长影世纪城有限公司。中影集团、陕西广电网络等还在利用资本市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5.积极推进电影产业体制改革。

大力整合产业资源,加快发展各类影视产业基地。河南、山西分别组建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公司、山西电影电视剧集团公司。中影、长影、上影、西影等电影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各个经营领域,有一定规模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国有电影企业集团。积极推进电影发行放映的院线制改革,大力培育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数字院线,逐步激活了整个电影市场,城市影院建设蓬勃发展,现代化的多厅影院不断涌现,全国银幕数不断上升。

6.引导和规范播出机构改革。

按照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转变经营方式,合并后机构不能升级的要求,批准成立市(地)级广播电视台86个。同时,积极推进县对乡(镇)广播电视的垂直管理,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走出去”迈出新步伐,我国广播影视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1.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海外落地。

中国电视长城平台已形成系列平台架构,影响不断增强。长城(北美)平台节目包已超过5.6万付费用户;长城(亚洲)平台用户超过11万户;长城(非洲)平台基本建成;长城(欧洲)平台在法国已有近1万订户;长城(加拿大)平台已在加拿大最大的有线电视网播出;长城(拉美)平台在南美已经开始试播。电视海外落地范围不断扩大。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实现亚洲、欧洲和美洲分版播出,西法语频道实现法语和西班牙语分频独立播出,英语国际频道分亚欧美三版播出准备工作已就绪。国际广播本土化落地成绩显著,2007年境外整频率电台11个,包括其他租时段合作台在内,目前每天累计播出节目556.5小时,共有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德语等30种外语、汉语普通话和4种汉语方言实现境外落地。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广西等省区在周边国家落地也取得好成绩。 2.积极扩大影视产品和服务出口。

大力实施“中国电影全球推广战略”, 不断加大海外推广力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07年共有78部国产影片销售到47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发行收入总计达20.2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增加1亿多元。坚持政府推动和企业运作相结合,不断完善促进文化产品出口的政策和机制,努力培育文化产品出口骨干企业,着力推进国产影视剧和动画出口。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实现国产影视节目海外销售约1000万美元。

3.切实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2007年,广电总局和有关部门先后在49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中国电影展,展出国产影片728部次。同时,积极参加国际电影节展,扩大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2007年共有209部次影片参加98个国际电影节,其中有29部影片在19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得49个奖项。同时,加强与亚广联、亚太广播发展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五、网络节目监管提上日程,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1.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管理。

广电总局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出台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就管理方式、管理措施、管理责任作出明确规定。该规定的发布,是实现我国互联网视听节目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的重要举措。

2.开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节目专项行动。

广电总局按照中央要求,在全国广电系统部署开展专项行动,对全国从事视听节目传播活动的网站进行了全面摸底、统计和分析,对境内传播外淫秽色情网站和六合彩等赌博迷信信息网站进行了排查。据统计,在专项治理行动中,全国广电系统累计出动近3.3万人次,查处违法违规网站465家,删除有害节目5000多个,还为公安部门办案提供了大量线索。 3.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技术系统建设。

广电总局对现有的公共信息网络音视频节目监控系统进行了小规模扩容,扩充了搜索系统集群服务器数量,提高了搜索带宽,还搭建了P2P视听节目源发现实验系统,视听节目检索实验系统,视频图像判别、搜索实验系统,为全国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技术系统的建设工作进行了先期预演和技术储备。 4.开展网络文化建设活动。

按照中央要求,广电总局积极推进中央重点新闻媒体网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央视国际网站实现了央视16个开路频道中12个频道的网络同步直播,实现了央视 400个电视栏目中的278个栏目的网络点播与搜索,实现了央视每年近200场大型活动的网络直播、点播、搜索与互动。充分把电视的品牌资源、内容资源和营销资源延伸到网络上,实现了视频内容采集、编目、制作、索引、存储、发布、播出的自动一体化。

六、管理力度加大,全国广播影视政策法规执行力显著提高 1.切实加强宣传管理。

以娱乐类、购物类和涉性节目特别是选秀节目为整治重点,集中开展抵制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抵制广播电视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的通知》等十余项规范性文件,停播了电视剧《红问号》和《第一次心动》等节目栏目,一些低俗问题得到了明显遏

制。为有效制止部分地方广播电台淫秽下流涉性节目的问题,总局先后停播了四川、湖北、湖南、广东、贵州、海南、宁夏、江西、山西9省区10家广播电台19套广播的涉性节目。整治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果。 2.切实加强广告播放管理。

2007年6月,总局对连续违规的宁夏电视台、甘肃电视台的两个上星频道给予暂停发布商业广告一周的处罚,并通报全国,在行业内部和全国引起强烈震动。这是总局继叫停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等五类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后,对严重违规播放广告行为的又一次重拳出击。此后,总局又多次专门发出通知,加强广告播放管理,并对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9个地市及9个县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整改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据不完全统计,仅2007年8月份以来,全国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就已清理停播违规广告2000多条,涉及广告金额超过20亿。

3.切实加强对播出机构和频道频率的管理。

结合换发核发许可证,全面检查地级以上播出机构运行情况,严肃查处擅自开办频道频率和非法无线发射等违规行为。对138个播出机构下达了责令整改函,对违规严重的21个广播电台进行了通报批评,对一些违规频率频道实施了停播处罚。这是广电总局严格规范广播电视播出秩序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广播电视违规频率频道实施退出机制的有益尝试。

(作者系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 朱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