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 2008年3月第5卷第3期WorldHealt}lDige ̄ 平和不伤正气;枳实、沉香下气破结,加强降泄通便之力; 功能有重要意义。大肠俞、小肠俞、三焦俞为大肠、小肠、 白术归脾、胃经,重在健脾益气,固护胃气,使下而不伤正; 三焦之俞穴。“俞”“募”相配利于脏腑功能的恢复。膻中、 白术生用,能燥湿利水,可除中焦之湿,利于气机畅通,津 气海上下对应,对于调畅全身气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气机 液生成敷布,恢复大肠功能。针刺疗法着重选用胃肠及三焦 调,则腹气通。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 相关穴位。中脘为胃之募穴,天枢为大肠募穴,石门为三焦 下巨虚为小肠下合穴,治疗胃肠功能传导失司,取此3穴有 募穴,取以上4穴对于畅通三焦气机,调整胃肠运化及传输 特殊的作用。 湿热瘀毒论治痛风性关节炎体会 李威 (黑龙江泰来县中医院162400) 中图分类号:R58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672-5085(2008)3-0254-01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风湿病。其临床表 自拟痛风汤:苍术15g黄柏15g防己15g金钱草60g 现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从2002~2006年问, 地龙10g薏苡仁20g丹参12g槟榔片12g乳香8g没 从湿热瘀毒论治此症30余例,均获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药8g。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日3次,饭前服。连服3~9 1临床资料 剂。 1.1一般资料 2,2外治 本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 对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痛剧难忍者,在局部用碘酒酒精消毒 l8岁,平均年龄44.5岁。其中18-30岁4例;30--40岁7例, 后,以三棱针或7号注射针头深刺肿痛最甚处l~3针,放血 4O~6O岁18例;6O岁以上3例。病程最长者19年,最短3 数滴。 个月。病程超过1O年者7例。 3结果 1,2临床表现 3.1疗效标准 (1)局部症状:32例均有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1)显效:症状、体征消失,伴发病减轻,血尿酸降至正 受累关节发病率以第一趾跖关节,第一、二掌指关节,其他 常范围。(2)有效:关节症状消失,伴发病减轻或如常,血尿 小关节,腕、踝关节及膝、肘关节依次递减。(2)全身症状: 酸值接近正常范围。(3)无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达不 累及肾者4例,肾盂及输尿管结石者5例。(3)伴发病:合 到有效标准。 并血压高者9例,血脂高者7例,糖尿病者3例,冠心病者 3.2治疗结果 3例。 (1)总有效率:32例中,显效19例,有效13例。总有 1.3化验检查 效率100%。(2)追踪观察显效19例,运动剧烈及劳累后,受 血沉≤t5 ̄/h 23例,>tS ̄/h者9例;抗“0”均<500u; 寒均未复发;其中l2例愈后进食高嘌呤饮食未再发作,7例 RF均为阴性;血尿酸7mg%以下3例,7-9mg%20例,9mg%以上 进食高嘌呤饮食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炎急性发作,复经上方治疗 者9例;尿检:尿蛋白反应阳性者l3例,在+~++之间6例。 缓解,但至今不敢进高嘌呤饮食。 1.4x线关节摄片 4讨论 19例受累关节无器质性病变者病程均较短,13例受累关 用药针对该病湿热瘀毒,方以二妙散加味。药物精炼, 节可见阴影者病程均较长,均为5年以上。 组方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体内pH值。加快嘌呤代谢, 1.5诱发原因 抑制尿酸合成,促使血尿酸从小便排出。沉积于体内关节、 进食高嘌呤饮食致关节炎急性发作占94%;剧烈运动及劳 组织等处的血尿酸含量减少,红肿疼痛诸证随之缓解。在治 累后发作占25%;关节局部受寒发作占25%。 疗过程中,对伴发尿酸结石者,该药改变了尿液环境,使得 2治疗方法 在酸性尿中形成的结石处于碱性环境中紧固性逐渐消失,容 除嘱适当休息,禁食高嘌呤饮食外,全部病例均停用西药, 易松解,成小块状排出。如其中3例肾盂结石,均为1.8cm 治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之中药综合疗法。 以上,治疗中或疗程结束后一周内先后各排出4~7粒黄豆大 2.1内服中药煎剂 结石。 ・2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