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在学校中的地位和意义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升学考试中一些不正确指导思想的影响,在部分教师和学生中,注重智力学习,忽视体育锻炼的情况十分严重。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与十年前相比,衡量学生体质,体能的几个主要指标,如胸围,肺活量,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等明显下降。在全面发展教育的完整体系中,体育是一门特殊类型的学科,它具有其他学科的不同的学科规律。
标签:体育意义 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
一、体育课锻炼意义和特点
体育锻炼是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进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体育锻炼是有鲜明的群众性,其目的在于从学生个人的实际出发,追求身心愉快、增强体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课外体育锻炼具有鲜明的课余性,它不采用课程、大纲教材等因素的制约。因而组织方法非常灵活,既可以班級形式进行,也可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活动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根据每个人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课外体育锻炼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学生有年龄、性别之分,体质强弱千差万别,对活动内容要求各不相同,承担负荷的能力不一。因此,在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必须考虑上述的不同特点,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例如:按不同的年龄、性别及体质强弱编成锻炼小组 ,按不同的内容和负荷量。总之要使每个人都要得到适宜的锻炼。
二、体育活动锻炼独特的原则
自觉性原则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优点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是这样的,有了兴趣就有了目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觉性。这样才能自觉积极地投身于锻炼活动,要求明确”生命在于运动”科学道理,同时锻炼过程中务必做到“意念专一”,抛除一切杂念。适量性原则主要是指锻炼要有适当的生理负荷,并在渐进的基础上有节奏地加大,并应随着人体机能的变化而变化。而在上体育课时,则出现了”体质好的吃不饱,体质差的吃不了”的现象,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就能明显的克服这一现象,但在运用实施中也应该注意二点:第一,通过锻炼中的生理测定和锻炼后的自我感觉,做到勤而行。第二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运动负荷量、强度和间隔。针对性原则主要是批锻炼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进行、不要千篇一律。这一点正合乎了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特点。学到了自己想学喜欢学的内容。同时这也是教学大纲内容设计不到的,也是上课教学所达不到的。但在锻炼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认真制订锻炼计划,严格执行,适时调整。第二最好的锻炼形式是独自锻炼。能够切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参加集体项
目的活动,则应注意自我调节。
三、体育课程的作用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完善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并增进健康,顺利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
(2)体育教育能使中学生获得体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及锻炼身体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运动能力。这既有利于完成未来的专业活动,又有利于丰富生活内容,过着健康而文明的现代生活,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牢围的基础。
(3)体育教育有助于中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以及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4)体育可以为国家培养体育骨千和优秀人才。
四、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
在讨论和研究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首先应弄清楚它们的概念与内涵,它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体育课要按照体育教学大纲,面向全体学生,并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系统的进行教学。每次课的内容和任务都是全学年,全学期的一部分,以保证其系统性与连续性。体育教学在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上,能够首先得到保证,体育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年级进行系统的成绩考核,并评定出优劣。
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技能锻炼身体,但是,掌握技术和提高运动技巧,是与练习的时间与次数密切相关的,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外活动中利用一部分时间来复习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体育技术,技能。
五、体育教学的地位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学校体育直接肩负着“增强全体学生体质”和“促进全体学生健康”的使命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教育的构成要素,它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对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具有积极作用。体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是由体育的作用及社会对体育的要求所决定的。体育运动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儿童时期体育游戏中角色的变化帮助儿童适应生活,同时肩负着体育文化传递和重建的作用。通过体育规范、规则等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强化人们遵守社会生活行为;引导人们形成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宏观上讲,体育对整个社会的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随着通讯网络的普及,体育运动更加成为一种富于感染、易于传播的精神力量。国歌、国旗和体育健儿们代表
着国家的形象,他们能激发国民的爱国热忱,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教育人们与国家和社会保持一致性,总之,体育在国民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体育教学有责任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现代文明在给人们带来充分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威胁。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越类越高,健康的新概念不再是仅仅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生理——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体育对于促进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于此同时,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也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地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评价,对于促进学校体育和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