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全风险评估方案报告

来源:哗拓教育
1编制依据 1.1概述

市公路勘察设计承接了“凤凰山隧道工程TJ-07合同段A匝道上 跨C匝道桥桩基施工方案”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任务,2014年1 月10日。项目评估小组在建设单位(天浩公路工程)相关人员陪同 下开始现场调查,了解原广惠高速萝岗互通道路、交通及附属设施等 情况,搜集施工项目相关资料,2014年3月4日完成评估报告编制 工作。本次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容是凤凰山隧道工程TJ-07合同段 萝岗互通新建A匝道桥桩基施工对既有C匝道桥和C匝道路基段的不 利的影响。 1.2编制依据

1、 凤凰山隧道工程TJ-07合同段桩基施工方案(天浩公路工程); 2、 C匝道桥防护方案(天浩公路工程);

3、 凤凰山隧道工程TJ-07合同段相关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二公路 勘察设计研究院);

4、 本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咨询合同; 5、 中华人名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6、 《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03) 7、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8、 《市市政工程文明施工规实施细则》(市市政园林局); 9、 《关于规市政工程文明施工围蔽设施的通知》(市建设委员会);

页脚

10、《公路路基设计规》(JTG D30-2004); 11、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JTG D63-2007); 12、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G D50-2006); 13、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1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等。 2工程概况 2. 1工程概况

凤凰山隧道工程是广惠髙速的延伸,在市区与广惠髙速公路之间 形成车流快速集散干道,有利于完善省髙速公路网,满足交通量快速 增长,缓解相关道路交通压力,实现及周边城市直接快速连通。

凤凰山隧道工程TJ-07合同段位于省市萝岗区水西村,起点桩号 为K12+900,终点桩号为K15+200。依次跨越萝平路、南岗河、北二 环高速公路,设计萝岗互通连接北二环,终点与广惠高速公路顺接。 本合同段包括水西村大桥、萝元中桥、YK14+550中桥、A匝道桥、B 匝道1号桥、B匝道2号桥、D匝道桥、H匝道桥、I匝道1号桥和I 匝道2号桥10座桥梁。桥梁基础均采用钻(冲)孔灌注桩,桩径为 A1200~1800,按摩擦桩或嵌岩桩设计。水西村大桥和I匝道2号桥采 用C35水下混凝土,其余均为C30水下混凝土。

现阶段正在进行A匝道17~21号墩桩基础施工,工作区域位于现 有北二环以东、F匝道以南、D匝道以北所围成的三角地带,C匝道 桥刚好位于该区域,现有C匝道是北二环连接广惠髙速的互通匝道, 交通位

页脚

置比较重要,车流量比较大。A匝道桥桩基施工对现有C匝道 路基段及C匝道桥有一定影响。 2. 2评估项目地理位置

本次安全风险评估地理位置位于广惠髙速(G35)与海高速(北二 环或G4或G15或G1501或绕城髙速)交汇处——萝岗互通,海高速 南行左转进入广惠高速的C匝道上,详见图1。 2. 3A匝道桥与C匝道交叉部位

因新建凤凰山隧道工程(广惠西延线),需对原有萝岗立交互通 其进行改造。A、B、H、I为新建匝道,C、D、E、F为既有匝道。

C匝道包括C匝道桥和路基段,路面宽度约9. 5m,单向2车道, 沥青混凝土路面。A匝道桥上跨C匝道,从C匝道桥0号桥台附件通 过,0号桥台东侧为路基段,0号桥台与1号墩间距约25m。

A匝道为海髙速北行在左转进入广惠髙速凤凰山隧道工程段,新 建A匝道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现浇连续箱梁(第七联),下部结构采 用花瓶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2桩),桥面宽度约10.5m。C匝道 下穿A匝道桥,穿过部位为21号墩和22号墩之间,21、22号墩间 距约32m。A、C交叉位置关系详见图2。

2. 4A匝道桥21、22号墩与C匝道0号台、1号墩的位置关系

新建A匝道桥21号墩位于既有C匝道桥南侧边缘,距离C匝道 桥1号墩较近,21号墩1号桩距C匝道桥1号墩柱约11.0m(桩中心 与柱中心距离),距C匝道桥1号墩桩基距离大于8. 0m, 2号桩距C 匝道桥1号墩柱约15. 7m(桩中心与柱中心距离),A匝道桥21号墩距 C匝道桥

页脚

0号台较远,约16. 0mo新建A匝道桥22号墩位于既有C匝 道路基段北侧路堤边坡之上,靠近C匝道桥0号台,22号墩1、2号 桩距C匝道桥0号台最近约9. Om(桩中心与桥台边缘距离),距桥台 桩基大于9.0m。详见图3级图4飞。

A匝道桥21号墩1、2号桩均为摩擦桩,桩长33m,桩径1.8m: 22号墩1、2号桩也为摩擦桩,桩长40m,桩径1.8m。

A匝道桥21号墩桩基施工对既有C匝道桥1号墩有一定影响,A 匝道桥22号墩桩基施工对C匝道桥0号台及路基段路基和路面有一 定影响。

3、安全风险评估流程与评估方法 3. 1风险评估方法 3. 1.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3. 1.2资料搜集;

3. 1.3风险源的普查、辨识、分析及确定; 3. 1.4风险源估测; 3. 1.5风险控制;

3. 1. 6依据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接受准则,制定相应的方案和措施。 3. 2风险评估流程

安全风险评估流程见下图。

图11风险评估流程图

页脚

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页脚

构造成破坏,应围护隔离和采取适当控制措施,防止桥梁遭受撞击。

2、桩基成孔灌注施工步骤繁多,工艺复杂,对孔周土体稳定性 有直接影响的施工环节如下。

页脚

① 成孔方法:钻孔灌注桩成孔方式分冲击成孔和回旋钻成孔两 种。冲击成孔振动大,对周围土层扰动较大,影响既有桥梁下部结构 的稳定性,而回旋钻成孔对土层扰动较小。本场地回旋钻成空优于冲 击成孔。建议A匝道桥21、22号墩均采用回旋钻成孔方法。

② 护筒长度:场地人工松散填土层厚度较大,应加长护筒长度, 使护筒穿过上部松散土层,维持上部松散土层的稳定性,保证现有桥 梁结构安全。

③ 泥浆浓度:泥浆浓度小,孔泥浆水压力变小,如孔周围土压力 及孔隙水压力大于泥浆压力,将引起孔壁土体崩塌。因此应保证泥浆 比重符合相关规及设计要求,另外,清孔时(第一次清孔和第二次清 孔)应防止清孔过度,泥浆比重减小,导致孔壁崩塌,尤其是淤泥质 土层。

④ 泥浆沉淀:应连续冲孔、清孔和灌注,不能中途停歇,应保持 泥浆不断循环,防止泥浆沉淀,比重减少,引起孔壁崩塌。

⑤ 冲孔冲程:冲孔锤重达数吨,冲击能力与冲程相关,冲程过大, 冲击能量增加,孔壁易崩塌。在松散地层及软弱土层中,应控制落锤 冲程。

⑥ 孔泥浆液面髙度:场地地下水埋深一般2.0m左右,如泥浆液 面过低,地下水水头髙于泥浆液面,将引起塌孔。

⑦ 施工器具等物体对孔壁的擦碰:钻头、掏砂器、孔身检测器和 钢筋笼的直接擦碰,以及泥浆管出口循环泥浆对孔壁的冲刷等都可能 引起孔壁崩塌。

⑧ 偏孔:地层不均匀(夹漂石、块石、含风化球等)、钻机安装 不正或冲孔操作不当等都可能造成偏孔、斜孔。由于重力作用,倾斜 孔壁

页脚

土体易崩塌。

如上述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孔壁崩塌,周围土体失稳,可导致桥 梁下部结构变形,桥梁垮塌,酿成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3、 新建A匝道桥22号墩与C匝道路基段路面边线距离太小,2 号桩中心靠近波形护栏,施工平台修建及桩基成孔灌注等对C匝道路 基段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及交通等造成较大影响。建议22号墩向路外 侧移位2~3m。

4、 A匝道桥22号墩1、2号桩均位于路堤边坡之上,如施工平 台修建采用开挖方式,可引起路堤土方开裂、崩塌,严重影响通行。 应借土填筑冲孔钻机施工平台。

5、 本评估围桩基施工势必破坏边坡绿化、路边波形护栏和路面 排水系统等公路附属设施。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恢复。

6、 桩基施工过程中,应在既有桥梁和路基面敏感部位设立观测 点,定期对其进行变形观测,适时了解变形情况,并根据监测反馈信 息及时调整施工工艺,采取合理加固和防御措施。

7、 施工地为萝岗互通匝道所环绕,四周交通繁忙,互通东侧旱 地,西侧为水西涌和水西村,居民集中,施工期间应避免噪声、余泥、 污泥污水、垃圾和粉尘等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严禁上路施工作业。 4. 3风险估测

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一般风险源 的风险估测,不宜过分强调精确量化,评估小组可自行设计简单风险

页脚

等级判定标准。 4. 4风险控制

结合现场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凤凰山隧道工程TJ-07合同段 A匝道桥上跨C匝道桥桩基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桩基施工方案组 织实施。补充与桩基施工相关的交通疏导方案(A匝道桥22号桩基 施工影响C匝道交通通行),补充紧急事件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认 真落实如下几点风险控措施。

1、 加强C匝道桥墩柱、桥台及上部结构的防撞围护措施。

2、 采取各种有利措施,防止塌孔,建议A匝道桥21、21号墩均 采用回旋钻成孔方法。

3、 建议修改施工图设计,将A匝道桥22号墩向路外侧移位2~3m。

4、 禁止挖掘C匝道原有路堤边坡,应借土填筑A匝道桥22号墩 1、2号桩钻机施工平台。

5、 及时恢复被破坏的公路附属设施,及时恢复绿化,保持道路 原有景观。

6、 实时对C匝道桥和路基段路基路面的变形进行监测。 7、 切实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5安全风险评估结论

页脚

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按照风险接受准则,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通过本次安全风险评估,“凤凰山隧道工程TJ-07合同段A匝道 上跨C匝道桥桩基施工方案”存在一定风险,除“新建A匝道桥22 号墩与C匝道路基段路面边线距离太小”和“桩基施工平台修建”风 险大小为髙度外,其余均为中度。对髙度风险应釆取风险处理措施, 修改施工图设计(22号墩向路外侧位于2〜3m),借

土修筑22#墩桩基施工平台,将风险大小降低到中度及以下;中度风 险属于可接受程度,一般不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为 确保施工安全,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除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加强 监测外,施工单位还应积极采取其他风险控制措施,进一步完善现有 施工方案,并随施工进展情况做出相应调整,以便正确指导施工。

页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