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提升路径研究

来源:哗拓教育
2015年第5期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总第121期 DOI:10.16335/j.cnki.issn1672-2604.2015.05.019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 自我效能感提升路径研究 王亚娟 (淮阴工学院机械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摘要:基于“双创”精神,分析创业政策、社会环境和各类创业教育等因素对我国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所产生的主要 影响,提出国家政策扶持、完善高校各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改善社会环境等提升中国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措施和建议,为 政府制定创业政策和高校进行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大众创业;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604(2015)05—0059—03 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49万余人,再 次刷新历史纪录。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等社会现象 具体特点来界定的,即个体对自己从事创业活动的 自信程度、信心或信念。Scherer等(1989)认为,创 业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创业过程中成功完成相关 任务的信念强度。Chen等(1998)认为,个体能够有 效完成创业任务,并达到创业行为目标的信念。 Luthans和Ibrayeva(2006)认为创业效能感是创业 和社会问题急剧凸显。同时,在以政府投资拉动后 继乏力、就业压力日渐增大的国情下,创业就成为 我国经济领域最重要的新的刺激点和突破口。李 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 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的战略决策,让创新 创业的理念深入民心,从“小众”走向“大众”。 者的一种内在的信念,也就是指创业者对其拥有能 力能够完成创业任务的信心。 另外一些学者从创业自我效能感与绩效及行 为上进行了相关性研究。Jung等(2001)认为创业 自我效能感整体上与创业意图和行为呈显著正相 关。Markman等(2002,2005)得出创业自我效能感 与创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在创业活动中发挥着积 极的作用。 本文拟从“双创”政策环境角度出发,在分析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内涵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基 础上,对提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路径进行 探索,不仅可以从理论上为高校教育思路改进提 供一定的参考,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 知道如何树立、提升创业信心,促进大学生创业行 为和创业成功率的提升,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 实践意义。 一由此,本文认为,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就 是指大学生创业者在准备和从事创业活动过程 中完成相关任务的认知决策和行为能力的信心 和信念,这种必胜的信念可以促使他们有效地寻 找创业机会、理智地进行创业决策、系统地学习 创业知识和技能、理性预测和控制创业风险及协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 内涵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含义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在参照班杜拉 (1986)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创业活动的 调、稳定创业情绪,从而提升创业绩效以逐步获 得事业成功。 收稿日期:2015—05—0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规划基金项目“新兴民营企业家政治技能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 多层次关系嵌入性的视角”(13YJA630022) 作者简介:王亚娟(1972一),女,淮阴工学院机械学院讲师,硕士。 一59—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影响 因素 1.创业政策是增强创业者的信心和增加创业机 会的重要因素 创业政策的作用在于减少初创企业所面临的 诸多不确定性(Hart,2003),有利于刺激创业(Lund- stom,2001),增强创业的信心。政府的改革和开放 政策增加了创业机会,让更多徘徊于创业大门前的 创业者敢于推开创业之门。 2.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产生 双向影响 第一,家庭环境、专业环境以及学校环境因素的 影响。王彭(2013)、袁屹(2011)、Jennifer和Sequeira (2007)等通过研究认为,来自县城、有创业经验或创 业意向、家庭收入高或有经商背景、经贸类专业和大 二、大三年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其他学 生。第二,宽容的社会创业文化氛围也会支撑和坚定 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决心。第三,创业的形式、内容、 行业领域等多样化而不是简单重复和盲目跟风可以 提高创业成功率,从而对创业自我效能感产生同向 影响。 3.各类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 具有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KAB和SYB创业培训、创业大赛、创业心理团 辅以及企业家进校园等榜样作用得到大学生们的 积极关注和参与。特别是一些家境贫寒大学生渴 望得到更多经济收入以补贴生活开支,在接受创业 教育之后,创业意愿增强,积极投身于创业活动中, 往往能够实现心理和经济双双脱贫,创业自我效能 感得到显著提升。 二、“双创”背景下如何提升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 (一)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 目前,《人社部等九部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 引领计划的通知》的颁布,在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 园区、减免大学生企业相关税费、提供大学生创新 项目资助、创办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和协调配备大学 生创业导师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些良好 的政策环境支持。此外,为了进一步解决大学生创 业资金难的问题,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还应该加大 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扩大覆盖面,降低 门槛,提供大学生创业基金、专项资金和商业贷款 等优惠政策和保障制度,并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同 一60一 时,建立“双创”扶持和跟踪服务机制等配套服务, 保证各项政策的落实以及资金的合理到位和有效 利用。良好的政策环境相当于外部环境的正向激 励,这种正激励能使创业者的自信心得到增强,从 而在创业准备和创业过程中乐观和理性地对待产 品、服务、市场及管理上的问题或难题,不断积累经 验,战胜困难,坚定自己成功达到目标的信念。 (二)完善高校各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第一,高校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 置和课程设计等方面需做转变,融入应用型、创业 型理念,紧跟新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求办学,将创 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科学、系统 地规划。 第二,配备高素质的高校创业师资团队,提升 师生双方的创业自我效能感。首先,进一步夯实创 业师资队伍质量,邀请成功企业家或行业成功人士 担任创业导师,走进高校课堂,为创业学生提供政 策咨询、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跟踪扶持 等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其次,教师的创业意识 和自我效能感对学生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 教师不断丰富教学经验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互 动教学方法更能影响教学双方自我效能的培养。 第三,高校可以培育创业社团协会、与社会上 的其他创业主体联合打造创业基地和创业实训模 拟平台。实践学习更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 战略规划与思维能力。首先,可以通过开展风险比 较小的创业活动、组织进企业和创新工厂实习等孵 化模式让学生增加创业体验,积累经验,强化创业 意识以获得创业自我效能感。其次,建立以技术创 新为主导的“创客”生态圈。目前上海新车间、北京 创客空间、深圳柴火创客空间、杭州洋葱胶囊和在 中关村出现的以大学三年级学生为主的“21岁”创 业现象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创业新局面。再 次,寻访和树立创业典型,发挥创业榜样示范作用, 通过真实的经验教训,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第四,提升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心理资本。创 业心理资本具体表现为对创业活动的信心、希望、 乐观和毅力以及遭遇创业逆境时的自我管理和团 队管理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体验各种义卖、销 售、维修、志愿者及公益类创业活动、参加创业类比 赛或者开办虚拟公司等活动得到锻炼,尝试创业, 并学会积极归因,保持创业热情,提升创业心理资 本,在创业资源、机会和团队成熟的时候开始正式 l、l 。 (三)改善社会创业环境 的大学生投身自主创业行列,推进大学生的创业进 第一,在精神和意识层面上重塑大众创业万众 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创新环境氛围,让创新创业深入民心。 第二,在资金、技术和项目等支持层面上,整合 参考文献: 地方政府、金融市场、企业、高校和家庭等多方力 [1]邓淑华.发挥市场作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N].中国 量,提供资金支持和各种实践保障,锻炼创业能力, 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5—02—09. 降低创业失败率。 [2]赵杨子.以改革思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 第三,倡导创业形式多种多样,鼓励行行出状 [N].光明日报,2015—03—26. 元和百花齐放,防止盲目跟风,提高创业成功率。 [3]张昌永.贫困大学生的内涵及资助模式研究[J].武汉理 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28(3): 一=、:日 结箱匠 口 163—165. [4]王彭.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宁 解读“双创”精神,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是政 波:宁波大学,2013. 府、高校和社会齐抓共管的时代要求。政府的政策支 [5]袁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D].杭州:浙 持可以增强创业者的信心和增加创业机会,高校的各 江工业大学,2011. 类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具有良好 [6]张倩.创业榜样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研究 的干预,宽容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产 [D].南京:南京大学,2012. 生正向影响。因此,通过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完善 [7]张玉利,陈立新.中小企业创业的核心要素与创业环境 高校各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改善社会环境等措施 分析[J].经济界,2004,(3):29—34. 强化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 [8]洪秀敏,庞丽娟.论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本质结构与特征. 创业意愿,坚定、稳固和提升创业自我效能感,进而影 教育科学[J].2006,22(4):44—46. 响其创业行为,最大可能地预测创业抉择,带动更多 [责任编辑:侯波] Study on the Improving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Self-efifcacy on the Context of the“Double Innovation’’ WANG Ya-juan (School ofMechanical Engineering,Huaiyin Institute foTechnology,Huai'an 223003,Jiangsu,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double innovation”spiri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influences on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self-efifcacy by the entrepreneurship policy,social environment and all kind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puts out some access to improve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self- efifcacy such as:establishing the supposed policies at the national level,improving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The study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our government to develop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and universities to CalTy out entrepreneu ̄hip education. Key words:most people do entrepreneurship;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self-efifcacy 一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