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评价体系下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来源:哗拓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评价体系下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作者:崔静

来源:《教师·下》2012年第01期

摘 要: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测试性评价与非测试性评价相结合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测试性评价;非测试性评价;英语口语;高职生

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障。评价可以着重于平时的教学过程,也可针对教学结果。前者是非测试性评价,后者是测试性评价。两者相结合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然而长期以来,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的英语课程普遍存在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口语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07年秋,我校决定参加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江苏省英语口语、口译考试。把测试性评价与非测试性评价相结合,来促进英语口语的教学。我校先以商务英语和报关班作为实验试点,通过两年多的试验,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现就这次实验的背景、过程及目前的结果及意义简述如下:

一、运用测试性评价与非测试性评价体系之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状况 现在的高职生本身基础不是很好,而且每周只有有限的四、五节课,接触英语的机会也很少,缺乏语言交流环境,听的机会很少,平时训练的机会不多,也有些班级没开设专门的口语课。因此,学生自信心不高,产生害怕心理,担心出错而三缄其口,导致越怕出错,越不敢讲,口语表达能力就越糟糕。但是随着我国成功加入WTO,社会、企业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让学生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很多学校也对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的口语教学进行一些改革和调整,不希望出现“高分低能”和“哑巴英语”等现象。那么,究竟哪些因素有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发展?哪些因素又妨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我对高职生口语学习现状作了一个相关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①学生现有的英语口语水平;②学生口语训练所占课堂内、外时间的比重;③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动机、方法及相关情感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调查方法:问卷法。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学生问卷200份,实际收回200份。属有效调查。

调查对象:我校高职生共200名学生,专业涉及商务英语,报关专业等。 对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墨守成规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不愿开口

现在的学生一直习惯了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基础也不太好,怕犯错,不愿开口说。而且他们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与同伴和老师对话、交流以获得口头交际的能力上。

调查显示:82%的被调查学生课外基本不练习英语口语。这些数据表明学生对口语课的认识有误区,对口语课和口语不够重视,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还有待于学生主体的自觉和参与。

2.评估标准耽误了学生口头能力的发展

目前,各高职院校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评估标准就是英语A、B级考试。口语不需要考试。但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说的能力是他们在涉外企业求职时首先亮相的技能,说得好就可能意味着求职的成功。

调查显示: 76%的学生觉得有必要在高职院校建立口语考核标准,90%的学生认为“如果口语要考核,我想我会学得更好”。以上结果说明,旧的评估标准势必一直会成为高职生口语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碍之一。

总而言之,现在的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口语认识存在误区,学习动机不明确,害怕开口说英语,但大部分学生对提高英语口语热情很高,他们很想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也知道口语能力的提高对未来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学生这种求知心理,教师们应该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视语音语调、重视听说训练等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只有教师的外因与学生的内因共同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二、如何把测试性评价与非测试性评价体系相结合运用到英语口语的教学中

2007年秋,我校经过讨论决定参加省英语口语、口译考试。我们立即召集相关的英语老师开会进行讨论,明确进行口语测试的意义,就今后如何开展口语试验达成共识。我们把这次实验过程设计为非测试性评价和测试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1.非测试性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非测试性评价即通过课堂观察、座谈、对话等,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及需求,进行课堂活动行为评估。我们主要根据学生课堂上所作的课前演讲、问答、表演等表现情况给予量化评分, 作为平时成绩。课前演讲是每天都有一位学生轮流上台用英语演讲。内容有自我介绍、介绍家庭、谈论学校、班级、同学、个人喜好,等等。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流利程度 ,语音语调的准确性等进行打分,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里。这样的测试使学生上课能集中精力,并能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

非测试性评价主要能不断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反思,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通过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增强参与、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合作学习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2.测试性评价

测试性评价也可以说是终结性测试,即我们参加的每年两次的江苏省口语等级考试。本考试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日常口头会话。主要考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表达方式;②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对文章的朗读及理解度;③情景会话。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场合和情景讲一段话;④描述图片。让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图片以及结合自己的实际,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通过两年的口语测试实验,学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已经有80%的学生取得证书,其中初级占55%,中级37%,高级8%。同时,口语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听、说、读、写的提高。 根据本文分析,我们发现口语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方法。在平时的口语训练中不宜长期使用同一种方法,以免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要改变学生对英语口语的认识,帮助克服学生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而且教材的选择也是影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因素,选择教材应从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注重课堂活动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我们选择针对性的《江苏省外语口语等级考试指导丛书》题材广泛,语言规范,内容新颖,内容的难易程度紧贴考试和平时训练,真正让高职学院教师教有所依、学生学有所用。当然高职院校的口语课教学有它的特殊性和艰巨性。英语口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学习环境,只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灵活采用务实的教学途径,善用教学策略,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博采众长,我们提升高职生英语口语水平的目的就一定会达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一定会更准确,更流利。

参考文献:

[1]姚宝梁.预制语块与中学英语口语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4). [2]崔 卫.英语口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